“5S”管理模式是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内容的活动,是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一种方法[1].门诊整形医学美容手术室是完成门诊整形医学美容患者治疗的重要治疗场所,做好环境、物品、人员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治疗的基础, 同时也是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保障。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本院是三级综合性医院,整形医学美容手术室是门诊重要科室之一,是独立设置专用于整形医学美容手术室,使用面积200平方米,布局分布(由里向外)手术间、准备间、接待室,手术间按照三级医院要求配置,设施、设备、物品全齐。医患人员6名,医师4名,护师2名。业务开展内容:各种体表肿瘤切除(脂肪瘤、乳腺纤维瘤、色素瘤、淋巴瘤)双眼皮形成、隆鼻、隆胸、面部除皱脂肪抽吸减肥术等美容手术。年门诊手术工作量4000余例。2013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日,应用5S管理模式,对手术室环境、物品、人员全程全面管理,收到良好效果。全年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在本院创“三级甲等”医院自评检查中,各项管理符合等级医院要求,受到本院质量管理科好评,现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2 “5S”管理模式应用体会。
5S管理模式基本概念引进。①5S管理起源于日本[2]其基本概念分为整理:清除非必需物品,清除身边的浪费;整顿:明确数量,有效标识,创建易于维持的现场;清扫:创建清洁的现场,创建清爽的心情;清洁:切实遵守既定规则,保持清爽舒适的现场环境;素养:将日常生活中能够身体力行的事情持之以恒,逐渐养成习惯[3].应用5S管理模式对手术室环境管理。 空间管理, 将不需或不是必要的物品清出手术间、准备间、接待室,用物准备严格按需配备,不可多置,物品定数量(够用即可)、定位置(固定位置放置)、定期整理整顿(定点定人完成整理整顿),手术医疗废用物,分类放置如针头、刀片等放入专用医疗废物回收“利器盒”内,其他用物放置在医疗废物专用黄色代内,并及时与本院专职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联系,签字交接回收统一处理,及时腾出空间。手术床放在手术间中间位置,以便患者上下活动空间不受限。手术间温度固定调至到28℃~32℃,手术开始前或手术结束后使用DF医用型空气消毒机消毒手术间,手术结束后地面用“健之素”消毒液浓度为含氯2000mg/L擦拭。每周1次彻底清除清扫,每月1次手术间环境空气细菌培养,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10cfu/m3,流层通风。准备间、接待室常规每日清洁、清扫。②应用5S管理模式对手术室环物品管理。各间物品放置分类、定位置、定数量放置。无菌区内的无菌柜内的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次序放置 (近期在前,远期在后),其他物品放置次序为优先取用者在前。各类物品放置位置标识清晰,物品标识清晰,放置位置合理,以不妨碍取用为原则。专职人员定时整理整顿各类物品,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将整理、整顿、清扫3S制度化、规范化,制作专用“物品管理整理整顿清扫记录表”,贯彻执行及维持提升。③应用5S管理模式对手术室人员管理。 医护人员自觉培养5S管理素养。即人人养成好习惯,依规定行事,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患者安全意识素养,医护人员自动自发执行门诊手术室管理制度和诊疗规范,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疗护理素养。自觉强化5S管理理念, 形成固化的优良的手术室医患人员特有的素养即工作程序化,流程化,标注化,工作环境、物品、人员一体优质化。自觉自愿做好自我质控,以仪表、行为、质量为着入点,做好环境质量控制,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医护人员每月1次手细菌监测,要求细菌总数≤10cfu/m2.
2 结果。
实施5S管理后,门诊整形医学美容手术室环境、物品、人员管理均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4000余例手术治疗患者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 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97.8%(数据来源医德医风管理调查),同时全体医护人员养成了良好职业素养,工作严谨,执行力高,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为患者创造了一个温馨、安全、标准化的手术空间。
3 讨论。
门诊手术室是患者在门诊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服务质量取决于手术室环境、物品、人员的管理,做好门诊手术室的管理至关重要。 实践证明应用5S管理模式, 能有效提高门诊整形医学美容手术室管理质量,实现环境、物品、人员最大优质化,为门诊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方便的医疗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 志云 ,吴清李 ,钟丽丽。“5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 实践与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5):720-722.
[2] 徐耀群,郑浩。5S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5,32(13):55-56.
[3] 刘秀君。5S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