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表演论文 >

高校增设服装表演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08 共4342字
摘要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

  (一)背景

  近些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不仅使民族经济得以高效迅猛发展,还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上得以快速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消费上产生了极大的消费需求。需求带动了消费提升,作为“衣食住行”的首当其冲,社会审美价值的改变刺激了人们对于服装产业与时尚产业的消费需求。而作为传播服装与时尚美的载体,“服装表演”成为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及时尚相关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专业的社会需求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和时尚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提升。各大服装生产企业、时尚产业公司逐步向市场扩大化、产业完整化、智能科技化、产品国际化的方向转型。品牌的发展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实现品牌价值,则需要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等一系列的传播媒介进行推广与宣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赢得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服装表演作为一种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具有较强的传播效力,通过媒体宣传终端为企业产品在特定环境中的展示提供了较强的说服力,对企业在产品销售、引导消费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对新兴专业的内在需求

  服装表演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国内高等院校已有多年发展,在早期的专业设置中以专业方向的性质存在,依附于服装设计等不同的专业门类。1989 年,苏州大学(原苏州丝绸工学院)率先开设了服装表演专业,当时的名称为“服装设计与时装表演”(本科),1999年起,改为本科。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服装表演专业方向教学机构,并凭借其扎实专业知识和综合艺术素养,专业方向的准确定位,为国家输送了多批次规模庞大,人数众多从事和时尚创意产业相关的服装表演与服装设计的专业人才。服装表演专业的开始阶段,由于我国大众不能很好的接受及了解时尚,使得服装表演专业教育依附于纺织类院校之中。

  紧随其后的,在我国众多综合性的高校、纺织类高校中也都出现了服装表演专业的身影。如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众多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服装表演专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模式主要分为四大类,根据各类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同优势、特色、差异,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专业方向分类:如以服装类院校性质开设的服装设计与表演的专业方向;以舞蹈类院校性质开设的模特专业方向;以艺术院校性质开设的服装表演专业方向以及综合类大学性质开设的服装表演与市场营销专业等。

  二、高等院校开设服装表演专业的目的及必要性

  (一)全国高等院校服装表演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012 年,教育部颁布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新增艺术学门类。在新增专业分类中,服装表演在专业目录中无任何专业门类归置,不属于目录中专业,仅以专业方向性质存在。这意味着服装表演这一专业方向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对于一个新兴专业来说,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与沉淀,在发展时期内对各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与影响。并且全国高校所开设的该专业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招生数量、人才培养、毕业就业等方面确实达到高等教育的育人要求,完成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需求的使命,专业定位与发展任重道远,因此专业的设置需要名正言顺,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2014 年底全国继续招收服装表演专业方向的高等本科院校共计 70 所;其中按照戏剧与影视学类表演专业设置的高校有 32 所;以设计学类服装与服饰设计设置的高校有 34 所;以音乐与舞蹈学类设置的高校有 4 所。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所有高校将专业设置依附于其他专业存在,这样对专业的招生、学科发展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毕业与就业发展构成不利因素,急需完成服装表演专业的设置。

  (二)专业开设的目的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为我国的服装产业以及与时尚相关的产业输送了大批量的优质人才。专业开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对服装表演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增长点,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核心价值观,通过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传统企业发展,并致力于为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时尚、科技、教育产业提供展示平台服务。以高素质的服装表演专业人才为培养对象,具有时尚展示、形象设计、服装设计、饰品设计、管理与营销能力等。毕业后可以根据各大高校所设置课程的不同选择从事时装模特、时装表演的组织与编排或者从事形象、服装、饰品以及管理、营销的相关工作等。

  (三)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服装表演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为迅速,国内人才市场对于时尚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较为强烈。以经营模特经纪公司为主的专业机构约有近百所,从业人员近几十万人。加之国内各大电台在节目内容上的不断创新,以展示、表演为主的专业竞赛每年以 300 多场次的数量急剧递增,使得在展示、培训、比赛、营销等多方面的高学历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

  从调查统计中不难发现在各省市的服装企业、时尚品牌公司、模特经纪公司、各类艺术院校及各类传媒公司等一些新兴的娱乐、服务行业都能找到从事该专业的高级人才,这无疑给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定位,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

  多年来的发展,使全国高校在本专业学科发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且创新点明确,培养效果突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力量,时尚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通过产业效能的不断提升,加速经济发展,减轻下行压力。因此,本专业的设置对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产业经济发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有一定的作用。

  三、人才培养模式

  服装表演专业以适应现在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呈现细分化、多层次、多类型为主要特征。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却明显的跟不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水平、职业化能力,培养他们成为“能说、能演、能策划、能编辑、能设计、懂陈列、懂营销”的知识性多元化人才,促进本专业的多元化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政策,系统地掌握时尚展示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设计能力、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思维,可以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艺术和设计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大学四年要修满 160-170 学分,学时 2600 左右。

  1. 大学四年主要专业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外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服装史》、《礼仪常识》、《时尚营销》、《中外文学》《大学语文》、《时装模特展示方法》、《时装模特镜前表现》、《时装展示编导与策划》、《时装表演艺术赏析》、《时尚品静态展示》、《时尚展示概论》、《时尚趋势分析》、《语言表达》、《服装设计》、《个人形象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 专业学位课程。《中外服装史》、《时装模特展示方法》、《时装模特镜前表现》、《时装展示编导与策划》、《时尚营销》、《时尚品静态展示》、《时尚趋势分析》、《服装设计与工艺基础》、《个人形象设计》

  (三)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三个模块组成,在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中,开设了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在选修课中还有部分必选课,以保证学生知识面的完整。同时,作为艺术学科,尽量在不影响主干课的前提下,多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更多地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质。通过拓展专业内容、深化专业内涵、调整专业方向,创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分制的教学模式。

  在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和合理的课程设置等方面外,为了突出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特色,在现有专业基础课之上,合理安排了《时尚营销》、《礼仪常识》、《时装表演艺术赏析》、《时尚趋势分析》等课程,使课程设置体现针对性、适应性、多样性和前沿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规定课程外,适当增加这样的综合能力课程,使之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毕业出口的宽泛性。

  (四)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表演的技能与技巧、时尚信息、服装设计方面知识,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能够全面适应社会需求的全方面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熟练掌握时尚服装表演技巧和理论知识以及服装设计、饰品设计、形象设计等专业知识;3. 了解服装表演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备鉴赏、分析、审美判断和创新能力;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4. 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四、专业建设创新与特色

  (一)培养方式的创新与特色

  围绕就业情况,积极探讨研究,改善培养方案,在结合省内外院校开设该专业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发掘符合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通过课程调整既能体现本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量,又可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打造专业特色。并且始终以教学目的为依托,将常规教学、社会实践、就业情况三维一体结合。本专业采用 2+2+1 的培养模式特点,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指导,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高级复合性人才。

  (二)与同步行业发展同步的创新与特色

  1. 各高校积极协办各种知名的专业类比赛大赛,引进包括:教育高校大学生服装表演邀请赛、中国模特之星大赛、新面孔模特赛、中国职业模特大赛、龙腾精英超级模特大赛、上海国际模特大赛等具有影响力的比赛,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实现校企联合。

  2. 各高校积极尝试以工作室的形式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扩大实践活动半径。作为新兴专业正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接纳认可,作为国民消费水平的一部分,其独有的社会效应与商业价值所带动起来的时尚产业,影响了大众的消费观、审美观。

  五、结束语

  从目前总体来看,全国 70 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各高校都有着较为鲜明的特色,通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及作为时尚行业,激烈市场竞争使高校认识到专业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增设服装表演专业对社会、经济、高校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目前的在校生打开一条特色鲜明的就业创业之路。

  参考文献

  [1]潘力,陈晓玫。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培养目标探究---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J].纺织教育,2010(5)。

  [2]尹敏。关于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08(31)。

  [3]陶冶。高校服装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艺术教育,2014(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表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