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比较文学论文 >

王立著作《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解读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作者:王宪昭
发布于:2017-06-20 共4247字
  欣读王立教授新作《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被其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文理所感染。该书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表现出文学母题研究与中印文学比较的大手笔和新探索。
  
  一、“母题”与“主题”辩证关系的科学厘定。
  
  本书以中国与印度文学传统叙事比较研究为主要对象,以文学主题学研究为核心,以母题研究为切入点,采用宏观研究与具象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出一个严谨的论述体系。本书开章明义,首先在“主题学”框架下对“母题”作出辨识与厘定。从胡适 1920年代针对歌谣研究就引入的以主题元素为核心的“母题”概念,到德国学者弗伦泽尔提出的“母题”是较小的主题性的题材性单元,条分缕析地辨析了“母题”与“主题”的内在联系,并强调了母题对主题的重要支撑作用。以此为基础,书中既有对中印文学叙事中“火光”“重生”“辩难”“奉妖”“羽人”等经典母题文化内涵的阐释、渊源的探讨以及流变的省察,又有对《封神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金瓶梅词话》《聊斋志异》《镜花缘》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叙事母题的深入解读,明辨出相关母题与中印文化交流,特别是佛教渊源的密切关系。本书认为,许多着述关于“母题”的界定还仅仅处于一种理念设想层面。对此,王立教授以自己丰富的学术实践诠释了“母题”与“主题学”的辩证关系,书中第三章关于“真假难辨母题的文化整合意义与伦理价值”的阐述,不仅全面审视了佛经及印度民俗中关于妖精与菩萨的真假难辨母题、中国明清小说戏曲中关于鱼精与鼠精的真假难辨母题,而且在深度剖析了精怪与真人这类真假身份母题产生的族群伦理根源之后,又进一步把视野延伸到公案小说“双生子”母题以及“男扮女装”“雌雄混淆”“错娶错嫁”等辩难母题,甚至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当代武侠小说中的同类母题也信手拈来,旁引博征,零距离地向读者演示了特定母题在表现伦理主题方面的重要功能和结构特征。这种披沙拣金的学术实践以无可置辩的事实证明了“母题”在表现“主题”方面的应有之义。
  
  当然,书中明显关注到“母题”与“主题”以及“意象”等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认为母题、主题甚至题材都共存于特定作品及其“作品流”网络体系中,而同一部,尤其是同一系列作品流中的母题、主题的功能是搭配一处,共生互动的。其一,母题是具象性的,思想性较强的抽象概念则为主题。其二,母题较多地展现出中性、客观性,母题的有机组合会显示出某种特定意义,建构出代表作者主观倾向性的“主题”.据此进一步提出“在进行跨民族、跨文化比较时,母题的着眼点偏重在‘同',而主题的着眼点偏重在’异‘”( 王立 2015: 9) .在如何把握母题与主题辨析中的这种复杂的“同”与“异”时,本书的大量论证又借助了“意象”的概念,把“母题”与“意象”自觉结合起来加以探究,在一系列同类型母题环环相扣的推导中得出一个给人深刻启发的结论,即“意象、母题的主题史流动传播,无疑体现了人类反映世界,表达情感、认识的诸般共通心理图式,而对其置于何种格局、何种价值判断及道德评价则难免各有差异”( 王立 2013: 9) .这种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也为我们设定了“母题学”与“主题学”相辅相成的理论构想。
  
  二、在学术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母题理论。
  
  王立教授在精心铸造主题学学术研究里程碑的同时,将母题分析法融于着述之中,以切身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母题学理论。
  
  ( 一) 母题识别标准的定位。
  
  以往学术界对母题划分的标准争议颇多。如在母题的界定与提取问题上,俄国学者普罗普、鲍·托马舍夫斯基等均把母题定义为叙述中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单元,美国学者斯蒂·汤普森早期定义母题时也主张这个标准,后来随着他对世界各国民间文学母题的大量提取,对“最小单位”的主张做出修改。王立教授打破了以往研究者将“母题”作为“最小单位”的苑囿,将母题视为文化研究的最自然的意象,认为“母题可以由一个至若干个意象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小母题组成,其实,有些小母题即是意象。从主题学角度看,由于意象的母题化,抑或母题的意象化,许多文化内涵得以蕴藏其中”( 2015: 9) .这些观点表明,王立教授在研究中对母题层级以及文化意义高度关注。王立教授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实践中,充分应用母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将文学主题研究不断推向深入,也正是依据母题与意象、原型的自然联系,使文学主题的文化本质得以充分揭示。
  
  ( 二) 关注“母题”在比较研究中的功能。
  
  “比较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学科所倡导的一种经典研究方法,主要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国别、族别文学之间,乃至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相互关联事物的考察,发现其共性与个性及其成因,进而阐释文学发展中的既有经验或普遍规律。王立教授在书中进一步印证了母题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功能定位,并以大量的论据与事实厘清了以往母题比较研究中的误区与偏颇,认为国内比较文学界甚至现行一些教科书与学术着述把“母题”或“主题”归属于“平行研究”之中的做法,消解了对“主题学”的科学定位,其结果不仅割裂了多类型文化发展中的自然存在的关联性,而且造成“主题学”的画地为牢和“母题学”的固步自封。鉴于此,作者提出主题学研究必然关涉其渊源中赖以支撑的基本元素,即“母题意象”.认为母题意象既是主题学探讨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主题研究的具体切入点和重要研究对象。本书基于这种理念,将中国古代文学一些经典作品的传统叙事与佛经故事、儒道诸说、西域文化、印度史诗、印度民俗等文类中的相关母题建立在立体关联的比较平台之上,以此证明母题研究包含在主题学、主题史研究范畴之中,每一个具体的主题都有自己特定的题材范围和母题群。正是这些具体而微的客观材料,很好地支撑了主题的生成与演变,所以“这些题材母题,也往往并非某一民族国别文学所独专,它们恰恰是文化-文学交流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子,是文学主题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 王立2015: 21) .这一论断,对当今学者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学比较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三) 关注母题可重复性特征。
  
  王立教授利用母题重复发生的特性,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典籍、民间故事传说以及大量的印度佛经文献和域外文化叙事中,精心提取归纳出一系列母题,同时又遵循了一般到具体的逻辑规律,印证母题在重复出现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以发展的眼光观察母题重复出现的文化动因。如本书第四章在阐释“轮流奉妖”母题时,首先拟定该母题产生的元点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初篇》中的献人奉妖与义士除害故事原型,并且在印度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第一卷的第 7 个故事中,也出现了众商人要为路遇的狮王每天轮流奉送一头野兽的叙事,由此判断“轮流”源于原始共产主义观念,是民俗心理的自然体现,据此进一步分析该母题出现在三国时康僧会传译的《六度集经》卷三中的鹿王替死故事,元魏时期吉迦叶、昙曜译的《杂宝藏经》卷八记载的民众每日为旷野之鬼供奉一人,以及南朝宋时期的范晔在《后汉书》中的山神娶妇、刘义庆《幽明录》中的罗刹不食子、宋代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中的四万余羊祭孽龙、明代世德堂本《西游记》第 47 回中的每年一对童男童女祭河王等,作者并不是简单停留在同一母题简单化的梳理与罗列上,而是从中发现母题的异变、扩散与变化中隐藏的伦理,能够在“年年岁岁花相似”中感悟到“岁岁年年人不同”,全力挖掘出母题重复中的同与不同,将文学母题的发生、应用、演变与文学的社会属性自觉结合起来。
  
  三、母题学学术方法的全面探索。
  
  王立教授在全方位观照母题的发生、母题的链接、母题的流变、叙事模式的生成等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又将母题分析作为重要的文艺批评方法应用于叙事文学的文化价值研究中。
  
  ( 一) 母题研究中的“小题大做”.
  
  在书中,无论是提出“火光引路”“冥使错勾”“重生药”,还是阐述“茶虫毒橄榄”
  
  “一个鸡蛋家当”等母题,看似微小但作者却能以近知远,引导读者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如作者认为“火光引路”母题关涉的是生态物理和古老民俗记忆,“冥使错勾”母题暗含着阴阳二元对立理念和道德评判,“重生药”母题则体现出佛经元素与本土机制交互生发背景下形成的华夏民族对死后世界理想化期待的群体意识,等等。这种打开一扇窗、发现一片天的论证艺术,不仅仅停留在言之有理、自圆其说的层面,而是在“小母题”中映照“大文化”,更能给读者带来柳暗花明曲径通幽的美感,起到“小题大做”和“见微知着”的效果。
  
  ( 二) 母题比较中的本土化。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仅仅是文艺创作中众所周知的借鉴规律,更是在文艺批评中被借以揭示文学内在的社会价值。本书将“传统”与“异域”相提并论,引入“异域”叙事母题作为文化比较研究起点,而整个过程却始终没有离开中国传统母题生成与应用这一点。母题研究的中国化在本书几乎融入到每个章节,诸如“火光引路母题在中土叙事中的基本脉络”“母题向中土传播的轨迹与本土文化重构证据”“羽人形象的本土文学扩散及叙述模式的固化传播”“偷听母题民族特征及其与熟人社会的互动生成”“路遇鬼使母题的民族性与生态空间观”等等,都是关注母题比较研究本土化的显例。
  
  ( 三) 母题比较研究的系统性。
  
  本书对母题传承规律的系统揭示同样为我们有效使用母题分析法提供了启示。如作者在第 10 章阐释“《聊斋志异》路遇鬼使母题域外渊源及民间正义崇拜”论题时,没有仅以“路遇鬼使”这一母题类型为核心,平铺直叙并行罗列与之相关的一些实例,而是以时间维度把不同时代叙事作品置放在一个具有时空两个维度的比较平台上,拟构出“路遇鬼使”叙事的母题史演化历程,从刘宋时刘敬叔《异苑》中的“路遇瘟疫使者”,到宋代《鸡肋编》记载的严州太守李裁的奇遇,再到元代关于王安石的民间传闻和孔克齐《至正直记》卷一《馆宾议论》中的相关志怪文献,以及明代惠康野叟《识余》中对拯救生灵而不求回报的驱鬼天使的记载,等等,以极其清晰的脉络勾勒出“路遇鬼使”在不同时代的传承发展状况,并且绘制出“巧遇神使---意外结义---神使施惠---当事人得益”这种小说创作中惯常性的结构模式和叙事套路。这类分析从母题的缘起入手,把母题研究置入特定的文化系统,始终在母题传承或发展演变的链条中观察母题的表意功能和结构功能,将母题分析与文学规律的探讨自觉结合起来。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王立: “主题学的理论方法及其研究实践”,《学术交流》1( 2013) : 162-168.  
  [Wang,Li.“Theoretical Method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f Thematology”( zhu ti xue de li lunfang fa ji qi yan jiu shi jian) . Academic Exchanges1( 2013) : 162-168.]  
  ---: 《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年。
  [---. Traditional Story and Allopatric Legend: The Comparative Culture Research of Literature'sMotifs ( chuan tong gu shi yu yi yu chuan shuo: w en xue mu ti de bi jiao w en hua yan jiu) .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2015.]
原文出处:王宪昭. 中外叙事文学母题比较研究的理论建构——关于王立《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的思考[J]. 中国比较文学,2017,(01):197-20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比较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