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生态散文的作家不在少数,但专注于散文的生态主题并形成作品集的则不多。国内着名散文家杨文丰的《自然笔记》和日本着名作家黑柳彻子的《小豆豆动物剧场》,是优秀的生态散文集。两位作家异样的精彩,一样的情怀。
一、科学之真与情感之诚
两位作家对生命是真正地尊重,外现在作品中则表现为科学的真实与情感的真诚。黑柳彻子告诉我们: 羊驼的故乡在秘鲁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拥有顶级毛质的羊驼,则居住在安第斯山脉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寒冷高处; 企鹅有很多种类,其中最气派的要数帝企鹅; 狮子的妊娠期大约三个月零两周,骆马则很长,达一年零一个月; 孔雀世界中,完全由雌孔雀进行表白……杨文丰告诉我们: 向日葵为什么向日,萤火虫为什么发光,冬虫夏草是怎样形成的,蝴蝶没有舌头---味觉器官竟在脚上……科学的真使作品显得智慧而挺拔,开卷在手,便有沉甸甸的收获。
情感的真诚,也即生态文学上情感的真诚,要求作者克服狭隘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代之以由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出发的大真大爱。在黑柳彻子笔下,动物和人没有界限,人是动物中的普通一员。
《天鹅》篇中芭蕾舞演员的起飞: “当四只天鹅手拉手排成一排,同时左右摆头,踮起脚尖准备展翅飞翔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的节拍比其他人慢,原来她的胸部比较大。”紧接着写天鹅起飞: “天鹅起飞需要一段很长很长的跑道,一家人喊着‘一、二、三---’在水上奔跑……如果有的孩子还没完全掌握起飞本领而失败了,那么不管其他天鹅飞了多高,大家都会全体回到出发点,再重新起飞一次。在天鹅的世界里,没有‘落单’这个词。”《狼君》篇写的不是一匹真正的狼,而是在电视片中给狼配音的永山一夫君。《鹦鹉》篇,开篇即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鹦鹉当中,最聪明、最有个性的要数佐藤鹦子”.杨文丰笔下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则都是去人格化了的。他对自然物有很多细致的描绘,但他的目的不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而是回归到自然物本身,起点也是终点。以《根》为例,他写了根的伟大根的坚忍根的向地性及根的梦,最后以“理解伟大的根,留住我们的根”利落结束,迥异于《白杨礼赞》、《荔枝蜜》等的生发升华。
不仅如此,他还以人为载体,抵达自然的最深处。“生存在土地里,尤其是石缝中的根,在我的想象中,肯定会感受到挤,甚至会感到比那踩死朝圣者的‘哭墙’前的人群更挤。”《当归》以温馨的民间故事和优美的唐诗切入。《黄花雨》借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象征人类腐败、没落、苦难的“黄花雨”为题写自然的雨。《啊,阳光》中写阳光的两面性,“是有两张面孔的罗马门神雅怒司”.
情感的真,使《小豆豆动物剧场》显得纯净而潇洒,使《自然笔记》显得醇厚而深情。
二、文笔之美与心灵之光
杨文丰说: “散文家的成功,与其说在于文笔,毋宁说在于心灵。”这是创作者本身的经验之谈,可谓字字真切,切中肯綮。更准确一点说,可改为“生态散文家的成功,与其说在于文笔,毋宁说在于心灵”.杨文丰和黑柳彻子两位作家的文笔和心灵都值得赞美。
《自然笔记》壮美俊洁的文字,令人心折,折射出的心灵之光,令人动容。杨文丰创作中经常引用诗,自己也写诗,诗外的散文也是散文化了的诗。“活着就是追逐和接受阳光的洗礼、烘烤、抚摸及其恩泽,死去便是完成或告别对阳光的眷恋。每一个人,都是某种阳光的轮回与转世。阳光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诗经》投你的木瓜、屈子餐饮的秋露、陶令闲采的黄花,曹刘煮酒的青梅、杜甫雨夜的春韭、李白玉盘的珍馐,甚至是朱自清笔下冬日炉上热气升腾的豆腐……都似乎向你证明: 没有哪一样不是绿色食品。”这样新鲜、隽永的句子,在《自然笔记》中比比皆是,令人时时有惊艳之喜。“剥光了皮的红豆杉,身躯上那不停地渗出的树液,似泪,又似血。裸露的躯干展现着黑红而坚硬,如同钢化了的、凝固的、沉默的血。”“如果‘最高级的动物’们再不能彻底地行动起来,再不能在行动上保护生态环境,再不能真诚地给还能有幸地生活在人间的动物多一点温情,那么,将不知写有‘人类’这两个字的墓碑,该由苟活的谁来竖立?”类似这样热烈沉痛的表达,在《自然笔记》中也是比比皆是,一颗高贵的心灵,也在发人深省的文字和大气深远的生态立意间熠熠生辉。
一般来说,小说更重结构,散文更重立意,诗歌更重语言,但在杨文丰的散文中,结构同其立意与语言一样值得研究。他的散文长章多,一般分好几个部分。表面上看,他的散文都可以称为线型结构,以一物象贯穿始终,但他避免了传统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园林式结构,而是以物象为定点进行散点透视和发挥。他的情感不是层层深入抵达目的人为捋直的,而是回环往复肆意喷涌的,因而整个文章格局显得自然又大气,结构也丰富变幻。如《蝴蝶为什么这样美》分为六节: 蝴蝶的前身为丑陋的毛毛虫; 蝴蝶之美; 蝴蝶近乎魔幻; 蝴蝶的投影美丽而神秘; 蝴蝶之爱; 庄子化蝶,使蝴蝶飞入了生命哲学的至境。
近乎刻意地去整齐化与去情感集中明晰化,对应着情绪的变化无端、思绪的开放无极,可称之为情绪性结构。《营建梭罗式的“散步”境界》分为四节: 理想化的散步境界; 环境恶化使理想化散步沦为世俗化走路; 走路也不是永恒的; 营建起梭罗式的散步境界。较之情绪飞扬的《蝴蝶为什么这样美》,多了沉静和凝思,可称为意识性结构。《苹果问题碎笔》、《我是红豆杉》、《缘何寻求还魂草》等可称之为寓言式结构。结构,是杨文丰散文的另一美的元素。
《小豆豆动物剧场》不及《自然笔记》的厚重,但非常耐看。文字,是天然的无雕饰的,长篇少,短章多,长句少,短句多,都是稚气的孩子的口语,简单又不简单,简单中有天机。开篇的《熊》,便令人过目难忘,回味悠长。“姐姐,我真是考虑不周,后来我又仔细想了想,觉得那家马戏团其实是世界上最棒的马戏团! 因为那么多动物,它们不捕食对方,也不互相攻击,和和气气的生活在一起。难道还有比这更精彩的表演吗? 当时我居然没发现这一点,太惭愧了。
对热爱动物的人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表演啊。”没有什么表演的马戏团对一个小孩来说是最好的马戏团,这朴实的想法真令人感动。后面的篇章,一如开篇那样简单却情长。当半月熊向园长走来,园长开枪打在半月熊胸口上的那一刻,园长泪如雨下,几十年过去了,战争饥饿已不复存在,但提起半月熊,园长依旧泪湿衣襟。当大猩猩因为没有父母没有情爱经历,到了发情期不会发情,唯一的伴侣和安慰是电视机中的栏目《动物世界》时,作者的悲悯情怀在字里行间流淌。
但《小豆豆动物剧场》整体上来说是开朗明亮的。简单纯洁的文字与童趣童心相映生辉。“这一团乱蓬蓬的毛线球活了十五岁。它是一只巧克力色的雄性狮子狗,凶得很,坚决不许人家帮它剪毛,结果毛越来越长,连哪里是头脸、哪里是尾巴都分不清了。往好里说,它像是一团粗毛线球,往坏里说,简直就是一个做扫除的拖把。”这是写她自己养了多年非常钟爱的一条狗,个性十足,作者写来非常动情。
“我以前从没见过那么丑的狗,它又肥又难看,腿短短的……狗把脸贴在大叔胸前,低声呜咽着,仿佛诉说自己忍耐了这么多委屈。我由衷地向它道歉,可是狗一直低声哭了很久很久。”这是她借来的一条狗,她对他一直心怀歉疚难以释怀。“这一天,饲养师从吉普车上向外投放带骨头的马肉时,‘老板’第一个把肉抢到嘴里并示威,可它抢到的却是一块没什么肉的骨头,于是它只好一直叼着骨头,眼睁睁地看着其他狮子大嚼。”这是她看到的一头威风凛凛的狮子,尴尬得让人忍俊不禁。风趣天真的文字带给人的快乐真是无与伦比,不知不觉中,读者的心灵也随之越来越澄澈。
精心配置的照片也是《小豆豆动物剧场》的一大看点。杨文丰的《自然笔记》文长图小,显现出文字纵横驰骋的张力。黑柳彻子的《小豆豆动物剧场》文短图大,显现出图片的无声胜有声的效应,与她文字的简短绝配。每写一种动物或飞禽,黑柳彻子都配上她抓拍的照片。二十五年来,她每个礼拜日拿起相机坚持往动物园跑,历尽艰辛坚持等待抓拍最精彩的瞬间,这一瞬间往往是最具包孕的顷刻。尽管她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但她与动物的心灵相通,使她拍出的每一张照片都有雕像《拉奥孔》一样的魅力。
如果说杨文丰生态散文是一座座山,美得渊深朴茂,黑柳彻子的生态散文则是一枚枚鹅卵石,美得简单温婉。杨文丰是从一个学识丰富忧患意识深重的长者的角度来看待动植物看待地球,体现的是赤子之意,带着深深的忧伤。黑柳彻子则是从一个未经世事天真可爱的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动物园内园外的动物,体现的是童子之情,带着活泼泼的快乐。两者殊途同归于生态的散文世界里,生态文明的希望也在这里。
三、自觉的善念与实际的行动
真和美是善的基底。没有真和美打底的善是伪善。那么什么是善? 善即共同满足。一切的善,最终都指向生态的和谐,生态和谐才是真正的大善。
表现在文学中,即生态文学。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王诺先生给生态文学下了简明的定义:生态文学是一种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文学。生态文学最基本的特质,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而不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判断之终极尺度的文学。生态文学研究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布伊尔说: “生态文学是为处于危险的世界写作的。从事生态文学创作的作家,首先必须有强烈的自然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杨文丰有非常自觉的生态意识。他在《冬虫夏草》中说: “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的是西藏那样的土地,生态环境也未必还能说就是好。”在《苹果碎笔》中,对将苹果放入刚刚开始抱心的卷心菜里的保鲜行为,斥责为违反自然伦理的行为。在《仁爱慈悲的命运---丰子恺 < 护生画集 > 小札》中,对人类的贪婪、残忍和渺小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缘何寻求还魂草》中,对人类继续破坏生态的惨不忍睹的行径,表示深深失望。在《科学与伦理》中,强烈要求人类正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克服征服欲和人类单边主义……几乎每一篇散文,都热烈似火犀利若剑。
另外,他散布于文集中经常提到的爱默生的《自然沉思录》、梭罗的《瓦尔登湖》、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进一步验证了他强烈自觉的生态意识和在生态散文上的不懈追求。
黑柳彻子头衔很多,其中两项是“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日本理事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的生态意识体现不是观看不是议论,而是融化在她与动物们相处的行动里。她能将小豆豆也就是自己对待动物的真诚、纯粹,充分传递出来又不露一丝痕迹,这既得益于她炉火纯青的文笔,更得益于她保存完好的童心。儿童天生就是万物有灵和齐物论者。
因为她的心是儿童的心,她的视角自然容易转回儿童的视角。她看动物与人是没有分别地看。“狮子妈妈把自己体重两倍的斑马交给狮子爸爸,然后和孩子们一起静静地等在远处,那副情景真像过去日本的封建家庭。孩子们眼巴巴地等着,等狮子爸爸吃饱了,它们立刻大叫‘轮到我们了',向食物猛扑过去。结果,最后留给狮子妈妈的,常常只剩下斑马的鬃毛了。”她待动物与人是没有分别地待。她牢牢记住: “不可以欺骗动物,因为那样的话,动物的性格就会变坏。”她与许多动物往往一见如故。她与固执的河马母女成为朋友,让小红毛猩猩视她如母亲,与温柔憨厚的大熊猫亲近无比,还和狮子、水牛等大家伙开心快乐地玩在一起……这样的和谐温暖,与杨文丰等生态文学作家提倡的生态境界不谋而合。生态意识,从另一角度来说,是与大自然的和睦共处,是人类童心的保存和回归。
于是,两位作家的生态散文自然都是大善的杰作。杨文丰的生态散文为人类的美好家园指明了方向,黑柳彻子的生态散文,则为人类与动物的相处带来了一点希望。随着地球生态的日益恶化,生态文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生态文学从整体上来看还未形成蔚然大观之势。期待更多作家关注生态,奉献出如《自然笔记》和《小豆豆动物剧场》一样真美善的作品,为这个处于危险的世界奉献一点力量。
参考文献:
[1]黑柳彻子。 小豆豆动物剧场[M]. 海口: 南海出版社,2008.
[2]杨文丰。 自然笔记[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模式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零散出现关注自然生态的文学作品和评论,并迅速发展起来。英国湖畔派与中国的荷花淀派文学虽然属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时代文学的两股文学流派,但是这些作家们对家园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使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