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比较文学论文 >

《长生殿》雷海青和《桃花扇》李香君骂贼比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15 共2959字
摘要

  一、 两个人骂贼的心理因素

  首先,“忠孝观”.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对于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 《论语》 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于齐景公的问题,孔子只用了八个字来回答,意义在于说明:“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时期扮演恰如其分的角色,做到安分守己。”

  在作品里,雷海青和李香君不顾生死,在宴席上痛斥篡逆之徒和奸佞之人,这表明他们根深蒂固的忠孝观念。 《长生殿》 中雷海青说道:“虽则俺乐工卑贱,硁硁愚暗,也不曾读书献策,登科及第,向鵷班高站。只这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主人公毫不隐晦承认自己身份卑微,但却自豪地认为自己却有些忠肝义胆。言语间也是对贪图富贵的鄙视。从中不难看出,他认为“忠义”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本色,而且“忠”的观念更是重中之重,由此可知,雷海青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忠孝的观念。李香君虽是妓女,却有着强烈的民族气节, “骂筵”中她说道:“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由此看出,李香君巧妙而辛辣地讽刺了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的贪慕富贵之心和卖主求荣之举动,这在她看来是可耻而可悲,同时她也表明了立场,即“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这表明她是东林一党的,间接表明她是忠于国家的,是她的忠孝观的具体体现。

  其次,“异族观”.清军的入关,使生活在异族统治下的汉人人心惶惶,对异族的抵抗情绪也是与日俱增。雷海青和李香君不过是作者笔下反抗激烈的代表。《长生殿》 不过是借李杨的爱情故事的题材,表示出对异族入侵及其各种暴行的不满和愤慨,洪升曾受遗民思想的熏染,在 《长生殿》 一剧中,作者不仅塑造了杨国忠和安禄山这样的卑鄙小人,而且精心刻画了出身贫寒和卑贱的郭子仪和雷海青这样的大英雄,雷海青在唱词中骂道:“恨子恨泼腥膻莽将龙座渰,癞蛤蟆妄想天鹅啖,生克擦直逼的个官家下殿走天南。”这句话在统治者看来多少是对自己政权的无声反抗,而且弹词一出有着明显的兴亡之感,触犯了当时的忌讳,为满族官僚所不喜。 《桃花扇》 的主旨是“以离合之情,寄兴亡之感”.这部着作主要是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曲折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的是南明小朝廷从建立到灭亡的短暂过程,描绘了明清易代时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从灭亡的教训中,也不时的流露出对满族统治者的痛恨。作者爱憎分明,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腐败、奸佞专权等行为,都做了无情地鞭挞和揭露。

  再次,“民族责任感”.雷海青和李香君是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人,他们清楚地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在关键时刻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彰显了民族气节。在“骂贼”中,雷海青称安禄山及其一党是弃民族大义于不顾的“逆贼”,他骂道:“哎,安禄山,你本是失机边将,罪应斩首。幸蒙圣恩不杀,拜将封王。你不思报效朝廷,反敢称兵作乱,秽污神京,逼迁圣驾。”从骂词中看出,安禄山本是有罪之身,幸免于难,他不仅不报恩,而且要兴兵作乱,破坏了民族的统一,成为了民族的罪人。李香君最鲜明的个性就是她身上的民族气节,即深明大义。在“骂筵”里,昏庸的君主在奸佞之徒谄媚下,过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奢靡生活时,李香君勇敢地做了一回“女祢衡”,痛斥阮大铖、马士英之流。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维护了民族大义。

  二、两人骂贼的同中之异

  首先,两人所骂的对象不同。一个是篡逆之徒,另一个是奸佞之徒。安禄山本是失机边将,幸免于一死。他不仅不戴罪立功,反而起兵造反,自己篡位称帝。阮大铖之流先是依附阉党魏忠贤,后来南朝弘光朝廷建立,经马士英介绍做官,由此可见,阮大铖和马士英之流必是阿谀奉承之人。从安禄山和阮大铖、马士英的种种卑劣行径来看,他们理应受到唾骂。“篡逆”、“奸佞”从感情色彩来看,都属于贬义词,从表达程度上看,“篡逆”比“奸佞”的影响程度和破坏力更大。因为“篡逆”是指那些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而“奸佞”只是进谏谗言以获得恩宠的言行。所以篡逆之臣罪不容诛,而奸佞之徒也是令人鄙弃。

  其次,两人所骂的语言、动作不同。语言和行为是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行为使得每个人的性格迥异。从语言上看,李香君的语言比雷海青的语言委婉的多,相比之下,雷海青的骂贼语言比李香君的骂贼语言更加直白。如他骂道:“哎,安禄山,你本是失机边将,罪应斩首。幸蒙圣恩不杀,拜将封王。你不思报效朝廷,反敢称兵作乱,秽污神京,逼迁圣驾。”他直抒胸臆指出,安禄山的无君无父的行为,迟早会遭到惩罚。李香君骂道:“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

  从中看出,李香君的所用的语言文学色彩浓厚,还运用了典故,委婉中蕴含着辛辣的讽刺,间接指出阮大铖、马士英之流贪慕富贵的丑态。从动作上看,雷海青的行为比李香君的行为更加激烈。在“骂贼”一出中,雷海青骂道:“怪伊忒负恩,兽心假人面,怒发上冲冠。我虽是伶工微贱也,不似他朝臣腼腆。 (将琵琶掷净介) 我掷琵琶,将贼臣碎首报开元。”雷海青不仅是骂,而且在骂贼的同时将琵琶掷向安禄山,在宴席之上,他之所以敢将琵琶掷向反贼,表明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李香君则只是骂,在骂筵里并没有有所行动。不管怎样,李香君和雷海青都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如果说雷海青是位铁骨铮铮的汉子,那么李香君也不乏侠骨柔肠的气概。

  三、两人骂贼行为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两人的骂贼行为都深刻地指出了汉族内部之间的忠奸斗争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同时对现实也有深刻的意义。

  首先,汉族内部之间的忠奸斗争。在 《长生殿》 中,这种忠奸的斗争体现在雷海青与伪官身上,如: (四伪官起介) 杀得好,杀得好。一个乐工,思量做起忠来。难道我每吃太平宴的,倒差了不成! (尾声) 大家都是花花面,一个忠臣值甚钱。 (笑介) 雷海青,雷海青,毕竟你未戴乌纱识见浅!从伪官的言行来看,在生死存亡的时刻,那些贪生怕死之辈只能顺从篡权者,且从伪官对雷海青的评价,如“乌纱识见浅”、“忠臣值甚钱”的言语中看出,伪官的奸贼嘴脸昭然若揭。 《桃花扇》 里最明显的忠奸斗争体现在李香君与阮大铖的较量,李香君身上的民族气节和阮大铖的趋炎附势形成鲜明对比。阮大铖与马士英属于魏忠贤一党,他们为非作歹,残害忠良,尤其对东林党人迫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这种对抗从本质上讲属于汉族内的忠奸之间的斗争。

  其次,满汉之间的矛盾。明末清初,面对改朝换代和满族入侵迫害,受到遗民思想影响的文人在作品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流露出对满人的憎恶,这种憎恨感情是由于汉人自是正统和被压迫的缘故。

  现实意义:雷海青和李香君虽然是历史人物,但他们的行为折射出来的闪光点仍然值得我们学习。首先,不因为自身卑贱而随波逐流。即使自己是乐工、妓女。仍然并且始终心存正义。对是非曲直有着明确的判断,不受富贵而动,坚持自己的原则。其次,做人要有勇气。子曰:“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这里的勇敢应该是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勇敢走下去,面对死亡也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勇敢同恶势力作斗争。再次,民族之间要团结。这种团结不仅体现在汉民族内部要团结,而且少数民族和汉族间要和睦相处。

  参考文献:
  [1] 洪升。 长生殿[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孔尚任。 桃花扇[M]. 长沙:岳麓书社,2002.
  [3] 杨伯峻。 论语释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比较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