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10-17 共4147字

  摘要:随着“校安工程”、“改薄”政策的落实,国家加大了对中小学校建设资金的财政投入,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中小学资产呈现多样化、规范化、标准化特点,对学校管理尤其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就现阶段中小学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健全内控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素质、信息化建设和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以期完善中小学内控管理,促进中小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校安工程”、“改薄”政策的落实,国家加大了对中小学校园建设、教学设备采购等方面的投入,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防范舞弊和腐败的发生,中小学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一、中小学内部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的安全和使用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等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管理手段。中小学内部控制是保护学校资产安全、资金使用规范、堵塞管理体系漏洞、防范贪污腐败,从而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一道屏障。

  (二)中小学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保证内控措施执行到位,是中小学教学活动高效运行,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及时、准确、可靠、完整的重要保障。中小学推进内控体系建设,有助于将各种规章制度协调起来,促进制度的完善,形成完整的有效地管理系统。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助于强化中小学自我约束、改善自我管理的水平,提高其办学效益。有助于中小学更好地适应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保障资金安全。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有效促进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使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水平。同时,通过加强内控建设强化会计工作的水平,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保障学校资产安全完整,对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小学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较差

  中小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政府与社会重点关注其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学校负责人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教学任务上,忽视了内部控制对提高学校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及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没能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中小学的教职员工,普遍认为内部控制与教学内容无关,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中小学没有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配置专门的人员,导致中小学内部控制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二)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中小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是套用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的,不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业务流程不清,授权审批不明确,岗位设置不合理,缺乏明确的奖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等,普遍执行不力,制度流于形式,协调性不强,形同虚设。有些中小学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内部授权审批制度不严格,没有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的权限与职责,审批程序不严格,内部授权事项混乱,容易出现越权行事或推诿扯皮的现象,甚至规模较小的学校根本没有授权制度,所有事项均由校长一人说了算,缺乏制约与监督。

  (三)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中小学内控建设离不开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的参与,财务部门是内控体系的核心部门,而会计工作则是其中基础的环节。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财务人员的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和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仅靠传统经验很难有效地防控实际工作中的财务风险,难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科学性。目前,中小学的会计任用普遍存在代理、兼职等情况,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综合素养较弱,缺失职业道德,缺乏专业及高层次会计人员。因此,会计账目混乱、信息造假、挪用公款等风险和问题时有发生。

  (四)预算管理不到位

  大多数中小学预算编制都由学校主要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缺少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收集的信息不全面,使得预算缺乏科学性和精准性。一些项目性资金预算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单纯按估值或相似项目标准进行测算;一些基本支出往往依据上年实际支出情况稍加调整,编制依据不合理,没有考虑学校未来发展,导致预算与实际脱节。此外,中小学的负责人普遍存在“重申报,轻执行”的思想,由于预算执行缺乏相关评价考核机制,导致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偏离预算指标而得不到有效控制。

  (五)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学校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现有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内部控制的需求。财务软件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升级,只能应付收付实现制下的简单账务处理,难以应付学校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及管理需要。同时,目前中小学的财务信息化没有充分结合数字化校园网建设,信息和数据相对孤立,不能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的共享,运行效率较低,无法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决策支持。

  (六)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中小学普遍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内部监督,由于管理人员对内控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欠缺,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内部监督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学校外部监督,由于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对学校内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长效机制,使学校对于内控建设工作缺少足够的动力和紧迫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

  三、完善中小学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确保内控建设的顺利开展及有效实施,关键是要强化学校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校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需要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及内控管理相关理论,深刻认识实施内部控制对保障学校实现日常管理目标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内控工作。校领导要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运行,有效发挥内控制度的监督制约作用。在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校领导要全面统筹、积极协调各业务部门,配合内控职能部门的工作。为保证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开展和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学校要定期开展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大力宣讲违反财经纪律而触犯刑法的案例,以增强全体职工的财经纪律和财务内控意识,遵照学校内控的各项制度和程序,严格执行内控要求,形成全员参与内控建设的局面。

  (二)完善内控制度

  中小学要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了解本学校现状,梳理现有的规章制度,按照内部控制的逻辑顺序,组织专业人员或者借助外部资源,对本单位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等经济活动和业务环节进行调研和访谈,总结和归纳出一套完善的内控控制制度,明确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岗位、控制关键节点,加强监督,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之中,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成立校委会,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审批业务。与此同时,内控制度既要注重全面性,又要突出重要性,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内控制度体系,真正发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作用。

  (三)不断提升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

  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决定内控体系建设和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会计岗位又是内控体系的重中之重,所以中小学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会计机构的建立和人员配备,把好人员入口关,招录有会计资格或具备相应职称的人员,规范从业人员资质,从源头上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专人专岗,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依法抓好会计基础工作,按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是中小学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建立培训机制,每年定期地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道德素质教育,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稳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作为中小学工作的起点和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学校的所有经济业务最终都要通过预算管理衔接起来,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学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所以,中小学应当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和评价等预算管理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明确相关部门在预算中的职责,掌握人员定额、实物定额、各项费用支出的政策要求等,结合资产配置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确保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学校应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类收支,加强执行监控,建立预算执行适时分析机制,确保预算有效执行,不随意调整预算,避免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情况,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中小学应当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及时更新财务软件,将控制流程、控制方法等要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固化到信息系统中,从而提升其财务内控中的信息技术水平,让复杂的财务核算简单化,实现内控体系的系统化和常态化。中小学还应当搭建数字化财务服务平台,加强与内外部系统的衔接,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增加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信息共享,保障内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为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中小学要建立健全内控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设立独立的监督部门和岗位,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相关人员在内部监督中的分工和责任,定期组织实施对各部门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将有关结果进行公开,使内控制度的执行、经济业务工作的开展更加透明。对学校各部门内控执行及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对于出现的问题引入问责机制,责任落实到人;对于内控执行较好的部门及时给予奖励,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四、结论

  内部控制是中小学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多样,为确保中小学能够稳健持续发展,加强内控建设,是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防范舞弊、预防腐败、保证资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而内部控制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也应不断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卢桂珍.对中小学内控制度建设的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7(11).
  [2] 韩东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8(02).
  [3] 姚彦青.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0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务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