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障碍。要想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诚信经营体系,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方面共同努力,监督、制约企业不诚信的经营行为,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健词:企业诚信 内部诚信 外部诚信 对策
目录
引言 ……4
第一章 文献综述……5
1、企业诚信经营的概念……5
2、企业诚信经营内涵的拓展……5
第二章 影响企业诚信的因素……6
1、内部影响因素……6
2、外部影响因素……7
第三章 构建企业诚信经营体系的对策……8
1、政府对策……8
2、企业对策……9
3、社会对策……10
第四章 结论……11
引言
诚信是一个既古老而又现实的重大经济社会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也出现了信用缺失的严重现象,一些企业制假售假,坑蒙欺诈,恶意拖欠逃避债务,做假账欺骗政府与投资者等等。信用缺失不仅加大社会运营成本,降低经济效率,而且破坏社会的法制基础败坏社会道德风尚,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一章、企业诚信经营的内涵
1 企业诚信经营的概念
企业作为信用的载体,是市场交易活动中重复博弈机制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企业诚信经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忠实履行各种契约的承诺,以体现自身的信用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持久发展的管理活动过程。
对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理解
(1)企业诚信经营的主体是人,包括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与全体员工,而企业这个经济组织仅仅是诚信的载体。
(2)企业诚信经营的基本内容是履行承诺、体现信用与塑造形象。
(3)企业诚信经营的本质是管理活动,包括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而且是个动态的、适应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过程。
(4)企业诚信经营的目的是以信用赢得消费者、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2 企业诚信经营内涵的拓展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从社会获取各种资源,社会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是社会的存在企业在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要为社会创造财富。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强,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既享有其权利也无疑应承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企业是社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的角度讲。企业诚信经营的涵义已远远突破了在市场交易活动中诚实守信的狭义概念。而外延拓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遵循的企业伦理及其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是指。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而贡献于自身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具体而言,包括企业在创造利润为投资者诚信负责的同时。必须对员工对合作伙伴、对社会、对环境负责。如遵守商业道德、重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行清洁生产、节约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等等。
从对履行契约的承诺到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是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对企业存在的价值对经济发展的途径以及对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在认识论上的飞跃与发展,进而使企业伦理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对愈益突显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资源、环境的冲突与矛盾,诚信道德与企业伦理对经济及其社会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具有法律调控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对履行契约的承诺到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也是社会价值观,或者说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升华,而文化根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心理底蕴和价值基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诚信源于又高于一般的道德准则。正如着名的经济伦理学教授理查德·狄乔治所说:“诚信行为既指按自己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来行动,又指按伦理道德所要求的规范来强制自己。”“诚信行为不满足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它自觉自愿意志坚决地按道德规范来行动,因为人是能控制自己行为的。”
第二章 影响企业诚信的因素
1 内部影响因素
(1)产权制度与公司治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由于投资主体的社会化、多元化,导致所有权决策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形成出资人与经营者的委托一一代理关系。与之相适应,通过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与董事会治理构建起企业内部的权力制衡与激励、约束相统一的机制。如果公司产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或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或者行使所有权、决策权、生产经营指挥权的各层级的权利、责任、义务界定不清,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失灵,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和董事、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导致董事会违背出资人意愿、违反公司章程,甚至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经理人为了提高任期业绩、追求个人利益而出现短期行为甚至恶性经营等等。近几年我国一些公司发布虚假信息。欺骗国家、欺骗投资者。一些经理人财务做假等不诚信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产权制度及公司治理不健全、不规范有关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经营者素质。有人比喻说市场是海。资本是船。管理创新是帆经营者是舵手。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灵魂。经营者的诚信道德修养、诚信理念诚实行为贯穿于企业技术经济活动中的全过程。其言行影响着每个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因此。经营者的诚信品质决定着企业诚信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3)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理念、战略规划、资源优化配置、企业精神的培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应用。以及管理创新等方面。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不是单纯的追求发展速度,更关注发展的质量不仅重视利润的增长。还关注经济增加值的增长不仅注重股东回报的增长更注重企业价值的增长;不仅重视货币资本的增值更重视通过为消费者、为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使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不断增加。因此,高效益既是高管理水平的结果又是高诚信水平的保证诚信水平是管理水平的应有之义。
2 外部影响因素
(1)政府行为导向。在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现阶段,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手段与诚信状况,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企业诚信经营,以及整个社会诚信有直接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通过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能解决的问题都应交给市场或社会中介机构去解决,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当好裁判,监督、惩罚企业的违约、违法行为,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规范市场秩序,并创造良好的鼓励、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如果政府职能部门或者政出多门、政策打架;或者部门利益膨胀,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罚代管;或者权力商品化,权力入股,甚至成为违法经营的保护伞;或者严重失职,监管不到位,该管不管,行政不作为或者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等,会加大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导致价值观扭曲、社会信用失范以及市场递淘汰的严重后果。
(2)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既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信用经济,又是法制经济,即以法制的手段解决市场机制的先天性不足或市场失灵问题,保护市场主体各自的合法权益,协调或裁决各种纠纷和矛盾。健全的法制环境包括:①法律的配套、完善。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一方面使诚信经营的企业有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使失信企业无空可钻,对其失信行为的惩处有法律的依据。②执法的公平与公正。法的本质是公平与公正,不公正的法律比没有法律的危害性还大。因为执法不公、暗箱操作,或者判决结果得不到执行,就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与强制性,其结果是影响企业诚信经营的积极性和自党性,对失信企业的行为给予“负激励”.③执法者的素质与水平。执法者的素质和水平决定执法的质量,如果执法者有法不依、任意裁量,甚至执法犯法、以私枉法,就会使企业失去诚信经营的规范和准则,甚至导致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得崩溃。当前,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执法水平已成为我国建设诚信社会的当务之急。
(3)信用服务市场。信用服务市场是信用经济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目的,一是为了加强监管,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j二是通过征信行业的发展,制定企业信用评价的标准,对企业诚信状况作出公正透明的评价结果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信用管理服务,促进信用交易推动信用经济的成熟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服务市场的培育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征信市场的发育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社会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无论个体诚信还是企业诚信其本源是人际关系中理性和情感关联决定的人际态度是建立在道德和风气基础上文化规范的社会现象。或者说诚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因为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来看,不管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还是精神活动,也不管是明文规定的法律法规还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可以说都是人创造的文化产物,一切制度、规范与企业伦理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发展的。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会折射出不同的社会诚信度。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其社会诚信度的差异,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可归因于文化价值体系的不同。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人的发展机会不平等,社会分配严重不公甚至扭曲;或者一部分人不以勤劳致富为荣,而追求安逸与享受;或者靠垄断剥夺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或者靠不正当手段暴富后消费心理变态或者人际关系冷漠、互相排斥、拆台,或者处于社会的边缘、“仇富”心理支配而报复社会等等。都会导致社会公众对社会发展的信心、信念的丧失,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瓦解人们对社会诚信的坚守。
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集合,首先是人的集合。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人际关系的理性和谐,使社会公众以诚信自律,将诚信作为自我养成的人生与职业准则,弘扬民族传统诚信道德文化,使诚信文化根基成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
第三章、构建企业诚信经营体系的对策
1 政府对策
(1)建立社会征信服务体系。征信是查证代理人信用状况或验证自身信用水平的行为总称。征信服务,一方面通过查证代理人既往的信用状况,使委托人(如授信方)充分了解代理人的诚信表现降低市场的风险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地自我诊断及时发现诚信弱点,重新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
(2)建立企业诚信状况公开发布制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建立企业诚信状况公开发布制度,公开发布企业诚信状况有利于企业和消费者进行甄别选择。由公安、法院、银行、税务、工商、经贸委等部门合作,开展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并且采用红黑榜两种形式,定期在大众媒体上,特别是在政府的权威互联网站向社会公开。红榜公布诚信水准高的企业的名单及其诚信等级,黑榜则公布信用水准低于一定标准的企业名单和存在的问题。
(3)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第一,建立“企业资信信息网”.建立一个综合的公共性的“企业资信信息网”,既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更有利于让中外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的资信信息。企业一旦有违反诚信的情况。即可公之于众。这样,必将大大加强企业的行为自律。第二,建立行业诚信信息网“由地区性的行业协会来建立公布行业内各企业信用状况让行业成员共同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既是纠正行业作风不正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行业诚信发展的有效途径。
(4)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彻底割断政府的行政权力与市场之问的联系特别是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坚持透明度原则行政权力的形式应当有明确和详细的规定,避免任意性和用这些权力来干涉企业。
(5)健全法律制度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加大立法的力度,努力弥补市场经济秩序上的漏洞依靠法律的力量,把规范市场经济上升为法律行为,严厉打击一切失信行为,公正且快速得裁决案件,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正当的权益。
2 企业对策
(1)树立全员诚信意识,构建企业诚信文化。诚信既是~种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观念。观念的确立是行为的基础因此,企业的行为最直接的支配因素是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因此,要建立企业诚信首要的工作就是确立诚信的道德理念。通过在企业内部加强诚信的宣传教育。丰富职工的诚信知识提高他们经营的诚信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另外,诚信教育的内容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而设计,最好能够通过案例的形式告诉职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企业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2)建立企业诚信管理制度使诚信建设规范化。企业内部的一切文件、制度、承诺都是诚信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准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潜移默化了每一位员工的精神和方向。企业内部应建立专门的诚信管理部门把诚信建设的理念准则等形成文件,使企业的诚信管理工作既有专人负责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在企业内部建立诚信奖惩制度根据管理者和职工的诚信业绩、诚信行为和诚信信仰提拔和奖励管理者和职工当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违反诚信准则并给企业形象和企业利益带来损害时,必须给予必要的处罚决不能姑息迁就。
(3)加强监督工作保障企业内部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白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诚信责任监督管理系统把企业诚信全方位地责任分解,层层落实诚信责任,做到环环紧扣、环环相套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确保形成诚信责任链,保证内部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
3 社会对策
(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等行业自律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协会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逐渐成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企业信用交易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通过准确界定行业协会的职能、增强其独立性,以及给予行业协会必要的支持和规范,是行业协会健康发展,为行业内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2)建立社会诚信监督机制,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监督。首先。通过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信用等级评价机构体系。以及制定科学的、具有广泛覆盖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行业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其次。通过媒体曝光和大众舆论,给企业施加压力。实现社会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再次,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诚信建设中的作用。政府除了履行提供规则、维护诚信秩序的职能之外。还承担着在政策推动、市场准入、运营监管、基础设施建设、价值引导等方面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的角色。在自己对企业诚信建设严密监督的情况下。督促中介机构、大众媒体等组织加强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不给企业可乘之机。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建立良好的企业诚信水准。构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全民工程,需要全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长期共同努力。
第四章 结论
企业作为信用的载体,是市场交易活动中重复博弈机制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企业诚信经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忠实履行各种契约的承诺,以体现自身的信用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持久发展的管理活动过程。最后值得提出说明的是:建立良好的企业诚信水准。构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全民工程,需要全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长期共同努力。
本文将站在大数据的环境之下, 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目前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找到适合工商管理方面在大数据技术下的应用与完善方法。...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工商管理的质量决定经济发展的走势,而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可以为工商管理的质量添砖加瓦,稳定经济发展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