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

“互联网+”视域下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展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09-03 共4906字

  摘要: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互联网+”时代, 会计的职能将发生转变, 管理会计将成为未来会计活动的主要形式, 会计的理论将进行创新, “会计主体”假设将分化, “会计期间”假设将充实。

  关键词:“互联网+”; 会计; 展望;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一、引言

  广义的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运用专门的方法, 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 对一个单位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反映, 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帮助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过去、现在一直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将来也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发展历程回顾

  (一) 古代会计

  会计活动源远流长, 我国及其他文明古国如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与古希腊都曾留下了对早期会计活动的记载。我国《周礼》中记载设置会计官职“司会”, 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会计核算遵循“零星算之为计, 总合算之为会。”意思是:平时既要进行连续的、个别的记录核算, 年终还要进行定期的、综合的汇总核算。

  (二) 近代会计

  以十五世纪九十年代, 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复式簿记”在意大利的出现为标志, 会计进入近代会计阶段。这一阶段, 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显著的发展。一是“折旧”概念的出现与应用。工业革命以前, 企业耐用的长期资产往往比较少, 单位管理者一般都是在长期财产报废时将他一次性冲销,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 企业的长期资产越来越多, 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准确地确定盈亏, 因此将长期资产在其经济寿命期内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摊, 即“折旧”便应运而生了。二是“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出现。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 制造程序与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也相应地越来越复杂, 这为“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最终, 以存货的计价作为突破口, 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三是“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出现。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日益明显。作为不参加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者, 当然地会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 作为经营者的“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可能被作为财产所有权人的所有者完全信任。因此由独立的会计师进行客观的验证, 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的社会需要出现。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苏格兰成立的世界上第一家“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标志, “财务报表审计”制度顺应需要出现, 从而, “财务报表审计”从会计中脱离出去, 与审计学科的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等开始融合发展。

  (三) 现代会计

  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针对不规范的会计实务现状, 致力于规范会计实务的“公认会计准则”的出现为起点, 会计迈入现代会计阶段。这一阶段,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会计理论趋于成熟, 会计结构趋于完善, 会计手段趋于先进。

  一是“公认会计准则”出现, 现代会计理论趋于成熟。美国, 将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利赋予了会计行业, 民间行业组织“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 使会计实务走向规范, 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会计理论的研究由“规范性会计研究”走向“实证性会计研究”, 即由“理论—实践—再理论”发展到“实践—理论—再实践”, 使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 又根据实践的需要, 服务于实践。

  二是会计出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会计结构趋于完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从传统会计中分化出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又称“对外报告会计”, 他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核算程序, 采用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告等七种专业方法, 向有关各方提供据以决策的会计信息, 它是一个信息系统,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又称“对内报告会计”, 是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整理, 帮助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够据以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预决策等,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改善经营管理”。管理会计工作主要包括“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 所谓“解析过去”就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 用于“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实践中;所谓“控制现在”就是运用一系列的控制指标体系, 及时修正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使他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所谓“筹划未来”就是通过预测与决策等手段是对未来进行规划”。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数据等进行分析, 协助企业管理者掌握实际情况, 提高预决策的科学性, 对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运营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 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结合, 其实质是“价值管理”。成本会计是会计的子系统, “成本核算”属于财务会计范畴, “成本预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则属于管理会计范畴。

  三是会计电算化的出现, 会计手段趋于先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人类发明了电子计算机。五十年代,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使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 开创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先河。八十年代, 我国定义“会计电算化”为“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应用”, 九十年代, 又制定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会计电算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世界各国方兴未艾。“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他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人工进行核算, 并随着会计软件的出现与运用, 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

  三、“互联网+”时代会计展望

  (一) 会计核算智能化、会计管理信息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与各经济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会计核算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技术支撑。会计从传统的手工账务处理开始, 在经历了会计电算化阶段后, 会计核算将迈向会计智能化阶段, 会计管理将迈向信息化阶段。传统会计的核算很长时期主要依靠手工进行账务处理;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会计核算开始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进行账务处理, 会计进入了会计电算化阶段, 会计电算化早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计算, 随着会计软件的出现并不断完善, 会计人员只要依据原始凭证, 编制填写“记账凭证”后, 就可自动登记会计账簿, 并生成会计报表。随着“高拍仪”的出现, 可将纸质的原始凭证高速扫描进电脑, 实现了“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时空分离, 为网络“云会计”、“网络代理记账”提供前提, 为会计核算智能化提供契机。互联网+时代, 网络财会服务共享中心、网络在线财务管理咨询等新模式相继出现。

  我国顺应时代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推动互联网和各行业深度融合。2015年, 国家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可以展望, 随着会计大数据的不断充实, 会计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和网络财会服务共享中心的不断完善。将来, 原始凭证将从书面形式转变成电子数据, 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从业务源头直接采集原始数据, 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财会服务共享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财会服务共享中心”将这些原始数据, 与会计大数据库中已有的业务处理进行比较, 然后通过云计算, 自动确定出经济业务应记入的账户, 进而自动登记会计账簿, 生成会计报表, 最后将最终生成的会计信息返还到各单位。各单位只需要将取得的会计信息加以发布、利用。会计核算实现“智能化”后, 现行的大量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将被取代, 会计分析、利用、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将得以加强。网络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其实质是建立会计大数据库, 利用云技术技术, 在互联网上构建虚拟会计信息系统, 完成企业的会计核算及会计管理等工作。“会计核算智能化”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 从反映经济活动的原始数据采集到最终形成会计信息完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二) 会计的职能将发生转变

  “互联网+”时代, 随着会计核算的智能化, 会计职能将从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与提供”, 即核算职能为主, 转向“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用与预决策辅助”, 即预决策、控制等管理职能为主, 将从“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 即利用实时的会计信息, 为经营管理的预决策和经营过程的控制提供辅助支持。会计的职能将从“会计核算”向“价值管理”转变。价值管理包括决策支持、资本营运、综合分析和评价等。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职能将弱化, 管理会计的预决策、控制等管理职能就得以充分发挥。

  我国政府部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前谋划。在趋于智能化的会计核算中, 要求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功能”, 即软件依据“会计准则”生成会计信息, 以便于企业生成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财务会计报告, 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在需要灵活运用人的智慧进行价值管理的会计管理的活动中, 则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对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完全分离后, 各司其职。财务会计主要发挥信息功能, 提供合法、公允、统一的会计信息, 其业务处理主要依据外部的“统一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其目标是进行会计核算, 提供会计信息, 其职能主要是会计核算职能;管理会计则主要发挥理财功能, 进行精算与财务活动的管理, 其业务处理主要依据企业内部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规范, 其目标是进行资金运作、价值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其职能主要是价值管理职能, 管理会计将成为未来会计活动的主要形式。

  (三) 会计的理论将进行创新

  “互联网+”时代, 会计学科将出现分化、整合。首先, 监督职能从会计中脱离出去, 会计学科与审计学科完全分离。会计核算是各单位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自我“认定”, 审计监督是对各单位通过会计核算所作的自我“认定”进行的一种“再认定”。其次, 以会计核算为主要职能的财务会计与以价值管理为主要职能的管理会计显著分离, 并且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再次, 成本会计成本核算部分与财务会计融合, 成本分析部分与管理会计融合, 会计的子系统“成本会计”将不再独立存在。

  “互联网+”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会计信息处理时空分离, 更实时、集中、动态。传统的会计核算按会计期间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分为会计年度、月度等, 提供的是静态数据。“互联网+”时代, 企业可以编制实时的会计报表, 提供动态数据。传统的“会计期间”假设将充实, 可以按“天”来进行会计分期, 相应地“期间费用”也按“天”来确定, 以便每天生成实时的会计报表。因而, 要加快修订有关会计法律法规, 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以适应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条件下, 实时核算、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的需要。

  “互联网+”时代, “会计主体”假设将分化。财务会计的会计核算更强调会计的“社会性”特征, 因而“会计主体”假设将弱化, 管理会计的价值管理更强调会计的“主体性”特征, 因而“会计主体”假设将强化。会计是随着社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从本质上说, 会计是对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社会产品进行连续、系统的价值分配活动, 在既定利益格局下, 将社会产品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 具有“社会性”特征。他要求会计应提供真实、可靠、连续的会计信息反映公平的分配, 即各单位都必须按照社会确定的会计信息处理的规则、程序、方法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 不能因自身的利益而改变规则。“会计主体”假设将弱化。同时, 会计还是为“会计主体”服务的, 是特定主体的一种管理活动, 具有“主体性”特征, 他正是导致企业“做假账”, 并且还会受到管理当局支持的根源, 因而需要社会制定具有统一性、强制性的规范约束各单位会计信息的提供。对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 进行精算与价值管理的管理会计, 是为特定企业服务的, 更强调会计的“主体性”, “会计主体”假设应强化。

  “互联网+”时代, 无论会计核算还是会计管理都要依赖“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 相互制衡、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会计岗位设置上应创新, 会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应合二为一。会计人员在向“网络财会服务共享中心”提供原始数据以及将收回的会计信息进行发布、利用要经过“授权”。充分、有效地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作用, 参与预决策、分析、控制, 也要利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牵制、制约, 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正确、有效。

  参考文献
  [1]卷首语“.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改革与发展[J].财会研究, 2016, 7:第1页.
  [2]李颖.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财税会计, 2012, 10:68-69.
  [3]陈光远.浅析“互联网+”视角下的会计新功能[J].财会研究, 2016, 7:23-2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