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会计毕业论文 >

基于环境成本管理下的会计路径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10-11 共2566字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如何提高环境质量引起了高度重视。但如何缓解环境压力呢?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站在企业的位置思考生态治理问题颇具意义。

  关键词:企业环境; 成本管理; 会计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

  一、研究背景

  这些年,我国经济在以明显的速度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另一方,我国的生态遭到了大量的破坏,质量大不如前,比如说我国目前水污染特别严重,能源消耗过快。这一系列问题对人类也是严峻的挑战,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固然重要,但以牺牲环境的方式去换取经济的发展亦不可取,也无法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策略也不明智,毕竟有些资源耗尽将无法弥补、生态破坏难以恢复、气候恶化将难以控制。

  二、企业环境建设与会计成本的协调

  (一)企业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外部不经济性”是造成企业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即外部性市场失灵而导致社会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料被大量的浪费。我们呼吸着空气,享受着地球上的资源,环境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是属于整个集体的,企业在经营时,往往不用支付或者只用支付相对来说非常少的金钱就可以获取像水、空间等资源。很多企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之环境成本的认识,还停留在满足环保法规定的基本要求,企业并没有重视与环境成本相关的全面管理。

  (二)实施环境成本管理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环保法的不断完善,对于企业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加大,常看到一些企业因为污染问题,被政府强制关闭,严重者面临淘汰倒闭风险。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开始倾向于选择“绿色”产品,国际贸易中也有对绿色壁垒的设置。企业环境成本提高了会不会导致它的盈利水平降低,有关资料显示,企业每提高百分之二十对环境方面的资金投入,其利润会提高百分百。这些研究的结论虽然会和实际存在一些偏差,但也从中可以发现一些道理,其实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总体盈利水平和声誉,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会计观念变革

  怎么样合理地把控环境会计成本,帮助企业实现维护生态质量的同时,又可以为企业创造相应的好处,使企业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那么,有效管理企业环境建设与成本的关系,变革传统会计理论,改变传统会计指导下的会计模式,在当今社会显得十分必要。传统会计理论仅仅局限于计量财务资本的投入与增值,忽略了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偿的反映,导致目前国际整体资源的短缺,生态系统平衡性出现严重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导致人类社会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冲突,最终严重限制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

  三、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

  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相对于国外其他国家的研究来说,还属于初级阶段。九十年代初,葛家澍教授曾在自己写的有关文章里详细描述了西方提倡绿色会计理论产生的缘由和它的概念,并第一次把该理论带进中国,文中指出绿色会计是指:“为了交易以及促进公共福利、为了创造未来用途的财富以及保护资源时,根据资源管理者和资源所有者一致同意的惯例,来核算计量这些资源耗费的会计。”

  在环境会计核算方面,徐瑜青、王燕祥,觉得作业成本法特别适合计算环境成本,先建立有关的作业成本库,然后再根据成本动因规范、准确地分配有关成本。王寿冰、王祥荣、王如松,认为可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环境成本,并觉得这是和存货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都有交集的一种成本。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和实物界在环境成本计算方法上的看法没有一致结论,企业应该以自身的特点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方法。

  四、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

  (一)环境效益最大化

  企业应该考虑如何用尽可能少的能源以及物资,以达到尽可能产出量多质优的商品。企业应该将科学利用能源并入企业的经营思想,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使用能源;积极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对材料的循环利用等。这些举措必将促进能源开发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人类提供一个清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

  (二)经济效益最大化

  采用高效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会计不仅要确认企业投资者的投入与产出,还要同时确认和反应环境资源的投入与消耗;不仅需衡量所消耗材料的成本,还得将环境资源投入的财务增值情况纳入到考察的范围之内。

  五、基于环境成本管理下的会计路径探讨

  (一)运行模式的变更

  如上图,以往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没有把生态系统面临的负荷纳入到考察范围之内,导致生态系统遭到巨大的破坏。在当今社会,企业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企业自己本身也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和经济代价。而现代环境管理模式应该把生态维护渗透进每个环节里。

  如图所示,分为四个阶段:1.事前规划阶段,就是企业在产品制造开始之前的计划,需要充分考虑整个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并需要会计计算相应的成本,尽可能用最低的环境成本换得最高的环境以及经济效益,比方说提高机器的性能、研发高质量的新产品等。2.)生产准备阶段,即原材料的选择阶段,与传统材料采购只考虑成本不同,在考虑环境因素后,企业应优先考虑绿色材料,同时会计需要考虑绿色材料的成本与收益,在贯彻绿色采购的前提下,达到收益最大化。3.生产阶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提高产能,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的水平,寻找绿色和耗材较少的包装设计,达到环保和经济效益的最优。4.污染治理阶段,对于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需要会计测算再利用、再使用项目的投资与运行费用,将企业实际的支付水平作为基础,分析出企业可以负担的环境治理成本,不同的企业具体分析以找出每个企业特定的可行性方案。

  (二)强化生态环境资源信息披露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在1998年第15次会议上,通过了《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立场公告。ISAR认为:目前生态质量有关的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经济等层面上,企业的生存走向已经和环境会计密不可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关心环境成本对企业的股东和所有者回报存在的潜在影响,而且也关心企业的环境业绩会如何影响其财务状况,与之相关的财务信息是怎么样描述、控制环境风险的。

  参考文献
  [1] 徐恒,论环境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J].西南财经大学,2007.
  [2] 周守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8:10.
  [3] 葛家澍李若山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1992,(05).
  [4] 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2009: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会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