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会计毕业论文 >

浅析基层银行会计工作风险及控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10-14 共3203字

  摘要:基层银行会计是银行业的根基, 在当前金融风险防控形式十分严峻的客观形势下, 有效防范基层银行会计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对于整个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基层银行会计工作潜在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并就此提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基层银行; 会计工作; 风险; 控制;

会计毕业论文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 是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主导方向和首要任务, 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银行业, 作为金融行业的主体, 其持续、合规、稳健经营对于整个金融业的风险防控具有重大意义。基层银行会计, 作为银行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银行经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处在银行风险防控的最前线, 及时发现和化解其中隐藏的潜在风险, 将成为银行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合规经营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一、基层银行会计工作风险的表现形式

  基层银行会计是银行会计工作的基础和最小组成单位,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客户、本级各部门、上级行管理层、监管部门及投资者。基础不牢, 地动天摇, 了解基层会计工作潜在风险的表现形式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防控和化解银行整体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 基层银行会计潜在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支付结算风险

  是指由于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或失效及操作失误等导致的风险。如现金收付款金额错误、记账串户、遗失票据、汇款错误等, 给银行及客户造成程度不同的经济损失。

  (二) 财务收支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在银行信用活动中各项资金和财务收支活动不合理而承担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收支核算不准确导致账面利润不实、违反财经纪律列支费用、纳税管理不规范导致税金未及时准确缴纳等。

  (三) 会计信息披露风险

  出于经营绩效考核的压力, 基层会计部门会在领导的授意下, “巧妙”利用会计准则, 采取收入提前入账、费用延期列支、调整拨备等方式, 人为“粉饰”会计报表,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四) 会计人员违规违纪风险

  个别基层会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利用职务之便, 钻管理和制度的空子, 采取伪造单据、签发假票据、开具假存单, 套取银行及客户的资金, 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五) 计算机系统风险

  是指由于计算机环境、硬件、软件、网络及人员操作等存在隐患而造成的会计信息传递错误缺失、账务体系紊乱、客户资金被挪用等风险。

  (六) 财产管理风险

  主要体现在实物资产的管理方面, 特别是办公耗材的管理, 因其具有单价低、金额小的特点, 往往不受到特别关注。在基层行中, 由于对办公耗材的购买、领用、使用、盘点等环节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 导致无序购买, 随意领用, 办公耗材浪费、丢失及毁损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基层银行会计风险产生原因

  基层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银行会计职能弱化, 风险防控未得到充分重视

  随着银行电子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速, 银行会计核心系统不断换代升级, 会计信息实现集中处理, 传递时效及准确性都远大于人工, 基层银行会计的很多职能被系统替代。在基层, 银行会计工作的已经简化为按照操作代码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加之远程监控系统的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运行, 似乎也有效的防范了基层会计人员的操作风险, 使基层行员工对会计风险的主观防范意识无形中出现松懈。

  (二) 内控制度不健全, 执行不到位

  由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业务品种及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基层行管理层将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业务发展方面, 基层行缺乏完善开机内控制度的主动性。加之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基层会计工作基本上是照抄照搬上级行的相关制度, 即便本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内控制度, 但制度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普遍不强, 甚至在有些环节和方面出现空白, 产生风险隐患。

  (三) 会计监督职能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强

  银行基层会计部门的管理者既要负责日常会计管理工作, 又要负责会计业务的日常监督, 职能混淆重叠, 导致在管理方面不能严格坚持制度, 以信任代替管理, 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 或者是受本部门小集体利益的驱使, 打政策擦边球或执行政策有弹性, 造成制度落实缺失, 制约机制流于形式。

  (四) 缺乏系统量化的风险评估体系

  银行基层会计部门的风险防范主要通过会计业务的流程及结果的监督实现控制, 缺乏对发生的风险事件的量化评估, 既没有指标体系, 也没有计量办法, 导致风险防范措施的成果不能有效转化、反馈和评估, 难以做到心中有数, 对后续工作的借鉴也非常有限。如柜员业务差错率、不合规票据及金额占对应全部业务量的笔数, 对会计业务的正常开展的影响等, 都缺乏定期、定量的评估。

  (五) 风险信息传导效率不高

  对于大风险事件, 基层银行均实行及时高效等风险报告制度, 但对于小风险问题, 缺乏有效的传输渠道。如出纳小额短款、票据签发错误、账务核算不规范等, 基于工作质量考核评比的影响, 经办人及甚至管理人员, 都倾向于选择隐瞒不报, 导致管理行对于基层行的会计工作开展情况不能全面掌握。日积月累, 小概率、小金额事件有可能累积成大事件、严重事件, 使管理行难以采取快速、有效的挽救措施, 及时预防和化解风险。

  (六)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个别会计人员不重视业务学习, 业务基本技能欠缺, 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不能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进行, 导致差错频出。有的会计人员不重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处于资金密集的岗位时, 容易受到诱惑, 钻制度的空子, 给单位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应重视制度、流程、人员管理等方面

  入手, 实现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的监督控制全覆盖。

  (一) 加强全员合规意识培养, 营造风险防控氛围

  银行从上到下都要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牢固树立合规管理、人人有责理念。将合规文化建设与日常工作和业务有机结合, 将合规文化意识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中, 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中, 形成员工互动、部门互动、上下互动的良好氛围, 共同打造和谐的合规文化生态环境, 使合规开展工作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

  (二) 建立完善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体系

  应根据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和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按照分工牵制、授权制约的原则, 按照全面性、重要性、适应性、成本效益等原则, 深入结合自身经营的规模和业务特点, 通过会计内部制度的合理科学设计, 实现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重要业务的全方位、全流程控制, 防患于未然。

  (三) 加强会计事后监督, 定期开展会计检查

  基层银行的会计工作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会计工作

  的日常监督, 应采取定期轮岗、强制休假的方式, 实现对重要岗位、重要人员的会计工作进行定期、全面接管, 以利于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上级行会计对口管理部门, 要通过对基层会计管理人员定期轮换、组织团队突击接管等方式, 对基层行的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检查, 增强会计监督的独立性, 形成对基层行会计工作的强力管控。

  (四) 定期开展风险评价, 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配备专业的人员或者组织机构, 定期开展对风险进行客观识别和分析。并根据风险引发的程度和性质, 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量化考核和总结, 深入研究风险发生的原因及要件, 及时将分析结果向相关人员和部门反馈, 形成风险信息传递的“高速通道”, 确保风险提示有效传达。

  (五) 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培训, 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

  应加强和重视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一是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操作技能, 有效防止差错问题的发生;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增强会计人员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能力, 提高遵章守纪的行动自觉。

  (六) 完善计算机系统管理, 防范发生重大风险

  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 设置计算机管理专岗, 加强对会计核心系统的登陆操作、数据传输、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的控制。并进加大信息科技投入, 实现设备、网络、软件的安全运行, 防止产生系统性风险事件。

  参考文献
  [1]陆阳, 庄新田.金融企业激励与风险管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120-12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会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