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与资产评估都是专业技能较强的工作, 公允价值在各自范畴中都被广泛地运用。然而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和具体应用在这两个领域并不完全一致, 因此辨别和正确应用公允价值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公允价值分别在会计和公允价值中的各自概念以及异同, 帮助大家对两者的区别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也为将来更好地为会计以及资产评估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会计; 资产评估; 公允价值; 异同; 发展;
公允价值这一界说的基础起源于SAFC6《财务报告要素》里对资产与负债的描述, i) 于将来所形成的经济权益, 即因资产而导致现金流量的获得ii) 于将来所牺牲的经济权益, 即因负债而导致现金流量的损失
一、会计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在不同的经济时期, 准则对公允价值的概括几经演变, 从单一的只包括资产到如今囊括负债。在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 准则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整修与完善, “公允价值意为在相对公平的经济交易中, 熟知全部情况的各方当事人在自主不压迫地进行有关资产的转换或债务的消除时所发生的金额数”, 以上是IASB于准则32号中表示的定义。
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精髓的基础上不断修订, 2006年颁布的公告中的定义为:“在有序交易计量日, 不关联且熟悉情况的参与者在实际进行资产出售时可以收取的价格又或是实际转移某债务时同意支付的金额。”
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在参照IFRS准则的基础上, 根据国内目前基本国情给出了相对合适的公允价值概念:“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前提的公平交易中, 彼此都掌握情况的交易当事人在进行交换资产或者清偿债务时愿意给出的价格。”由上述可以看出各方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可是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具有一致性。公允价值即公平的市场价格, 但若想确定出合理的公允价值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1) 自愿的交易者, 是否真实的自愿通过收集是否含有互异的证据证明当前正在开展的交易存在非自愿或者是不公平的现象, 倘若不存在则说明交易金额就是资产或负债实际的公允市价。 (2) 公开透明的信息, 要求交易双方对交易资产中相关信息了解层次是对称的, 杜绝任何掩瞒和不实。 (3) 交易的平等性, 即无论是对资产还是针对负债都是以平等买卖为首要条件。 (4) 公允价值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下的切实时价, 它也涉及到基于假定条件下在虚拟交易中的价值。
二、资产评估中对公允价值的解释
毫无疑问, 资产评估在专业技术等方面为公允价值的明确给予了不俗的支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资产评估对公允价值的界定就等同于会计中对公允价值认定。相比于会计, 资产评估给予了更加广义的公允价值观点。它是指国家认可的专业机构以及符合条件的评估人员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根据评估准则针对不同情景下交易各方的社会位置、拥有资产的状态乃至资产所处的市场情况, 选择一种或者多种价值类别对评估对象合理估值。为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 我国也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分为i) 市场价值ii) 市场价值之外的价值。对其进行如此分类不仅辅助评估人员对评估出结果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见解, 而且也便于其界定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范围。i) 市场价值是一个独立的、使用频率很高的价格定义。
国际评估准则把市场价值描述为:在评估基准日, 保持清醒和谨慎行事的自愿买卖双方通过正常无误的市场营销后, 对某项资产理应进行交易价值的预计数值, 与此同时要保证在全部交易过程中, 任何一方都不受任何形式的压制和迫胁。美国财政部将市场价值定义为:对该项交易中的资产有合理知识背景的买卖双方在进行资产交易时, 做出自愿自主的买卖决定且是没有受到任何迫使的。从价值类型角度我国评估界给出的指导意见易得:市场价值即各方交易者在未受强迫且各自理性行事的情形下, 所要评估之物在基准日进行交易价值的预计数值。由此易见, 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中的要点包含资源双方当事人、评估基准日、正常公平交易、谨慎理性等。此处“不符合市场价值基础定义”意指那些不能够同时满足或拥有资产评估市场价值中单独或组合基础条件的价值基础, 以此基础评估出的结果都可以称为非市场价值。再次需要申明的是, 资产的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绝不是资产的黑市价值、非法交易价值或者其他什么价值的估计值, 而是一种存在于资产交易中比较合理公正的预计额。
三、对比研究会计与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
1、两者的共同点。
(1) 计量对象具有较广的范围。会计中公允价值既可以是理智当事人愿意成交的交易数额又能是市场上公平合理的资产与负债的交易额。显而易见, 无论是资产市场或是负债市场都应有公允价值的应用。资产评估中资产和负债同样的都运用到公允价值, 资产方面比较常见, 关于负债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就有所触及。 (2) 相同的交易主体规定。从会计公允价值定义和资产评估市场价值定义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都有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 因此两者对交易主体有相同划定。i) 对“自愿买方”的解释为:在没有受到任何压迫情况下的有意愿购买的当事人。ii) 对“自愿卖方”的解释为:在没有受到外界迫胁情况的当事人不会随意定价急于出售, 也不会因抱有获得较高不合理价格而保留资产。 (3) 反映的是某个时点的价值。市场条件是在真实可靠的情况和条件下, 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价格, 无论是早于基准日还是在基准日之后都是不准确的。类似地, 公允价值表示的是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因而若想将会计中公允价值等同于评估中市场价值必然需要受到以下两个前提限制。i) 持续经营的假设条件ii) 契合会计准则计量属性规定的条件。 (下转第102页)
2、两者的区别点
(1) 计量专业性且独立性的不同。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是一组由一定数目各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机构对某项资产其价值的估量判断, 这些都是成立在专业储备以及丰硕的经验积累之上的。资产委托方与资产评估机构是相互独立的, 评估机构是无任何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而会计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是会计工作者对财务报表中资产金额的确定, 只是这些人员仅仅是具有一定会计知识的企业内部会计人士, 相当大的部分是不独立于所任职企业的普通人员, 并不是此方面的专家又或是权威人士。因此资产评估对于公允价值的确认要比会计的更加独立与专业。 (2) 应用范围的不同。资产评估不仅可以评估出资产在正常市场情况下的合理价值, 而且可以根据特定的假设与方法评估出处于非正常条件情况下资产的合理评估结果。与此不同的是会计所述的公允价值是处在正常市场前提下资产的合情价格。此外, 公允价值在资产评估中不仅在持续使用条件下适用, 同样也可以用于非持续经营条件。不过, 由会计中对资产的定义便可知资产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持续经营, 所以目前并没有公允价值建立在非持续经营条件的情形。因而易知, 公允价值在会计中应用时往往是建立在比较理想化的前提下, 所以说公允价值在资产评估和会计中的使用范围略有差异, 前者要比后者更加宽泛。 (3) 评估时资产的使用状态不同。一般而言, 资产在持有期间因为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使得资产用于各样的用途, 这导致了某一资产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效用价值是有差异的。事实上, 无论是哪种资产, 在其存在期间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最佳用途, 但是, 资产评估给出的市场价值是在资产用于最佳用途时所能形成效益最大化时的价值。会计的公允价值便不是对应多个买卖家, 而是针对在自由和不受压迫前提下的特定买卖方进行资产转移和债务消除时实现公平合理的价格。
综上所述, 公允价值无论是在会计中还是在资产评估中有许多相同点, 譬如内在和计量标准都具有一致性等。但两者不同点更不可忽视, 评估中公允价值的内在和外延这两个方面都要比会计中的宽泛许多。随着我国会计准则逐渐趋向于国际准则, 我国评估界收到了明晰的旗号, 不仅是会计行业, 中国的评估行业也需要努力提升透明度、提高工作质量以及高水平的职业准则。而这些, 都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由此看出, 资产评估与会计是“越走越近”的, 继续深入会计界和评估界在实务与理论层面的协调与合作乃是当今的大趋势, 二者应该是彼此协助、相辅相成的。公允价值的引进对于评估业不仅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更多的是使评估业将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并且伴随着公允价值的进一步发展, 必定会对评估工作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正因如此才能使得评估得以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超.会计与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的讨论[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 (12)
[2]张梅, 王军辉.对资产评估学与会计学中公允价值理论相关性探讨[J].中国资产评估, 2012 (2)
[3]葛家澍, 窦家春, 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 2010 (2)
本文着重分析公允价值分别在会计和公允价值中的各自概念以及异同, 帮助大家对两者的区别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也为将来更好地为会计以及资产评估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