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大小医院一个决定其发展前途的组成部分就是后勤管理工作的进行, 每所医院都应该积极加强后勤管理工作, 可以提高该医院医疗质量, 决定了一所医院是否能达到医院行业所需的管理标准, 是医院一项重要工作, 对于医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文针对完善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改革提出了对策思考。
关键词:公立医院; 后勤; 管理;
一、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现状
(一) 后勤社会化服务质量现状
多数公立医院对于社会化服务质量的评价仍停留在综合评价的阶段, 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回馈、打分和对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通过检查, 按照招标协议和服务合同的质量条款, 仍然处于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层面。后勤服务质量评价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应当为了实现管理目标,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不断发现并纠正计划执行的偏差, 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 在实践中应通过对管理环节的优化。首先, 科学性有待提高, 只是从属于医疗服务的非关键指标, 很少涉及对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患者满意度调查, 由护理部出具后勤满意度调查的满意度结果, 而服务质量考核的关键性指标应是顾客满意度。其次, 整个服务对象、与医院的整体绩效考评尚未将后勤服务质量考评与之相结合。
(二) 公立医院后勤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不到位, 直接影响了医疗工作。后勤人员维修力量跟不上, 医疗设备的维修工程师引进少, 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 很多公立医院多年没有引进专业人才, 技术好坏没有考核, 得不到正规培训。后勤管理专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后勤工作涉及的范围和知识面越来越广, 患者需求的变化、设备规模的扩大、现代化技术的引进等一些列问题凸显。
二、深化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 后勤管理队伍应当提高素质
后勤部门的份内之事就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是临床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第一, 拥有平等、公正、脱颖而出的机会, 使每个后勤员工都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 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鼓励和促进团队合作, 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二, 构筑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念追求, 增强医院后勤临时用工人员的归属感、认同感, 强化后勤人员主人翁精神, 要做到“以人为本”。第三, 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第四, 对于医院后勤技术骨干要求有提升通道、有考核、有培训, 加强中青年人员的培养及相关学科建设。第五, 技术水平过硬的水电维修操作工、信息系统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医疗设备工程师应当进行增加。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引进专业性管理人才, 调整后勤保障人员的结构, 控制后勤人员总量。
(二) 运用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构建后勤服务
建立起与社会化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 医院必须转换角色, 逐渐过渡为全方位、多领域的后勤社会化模式, 从小范围、低程度的服务社会化适应公立医院后勤社会化发展。一家公司很难一次性全面接管一个医院的后勤服务系统, 规模较大、服务专业齐全的公司凤毛麟角, 从事医院后勤服务的公司不仅数量少、能力都比较弱, 不同于国外医院后勤社会化模式均具有社会化、多元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因此, 在有的医院实践中应当采取如下做法, 第一, 在医院突发事件处置中承担指挥中心作用, 完成医院后勤核心业务运行管理, 最大限度提高协调能力和沟通效率, 将社会化外包单位的主要管理者及本部门的主管集中在一起办公, 设立联合办公室, 建立医院后勤日常运行联动机制。第二, 提高工作绩效并减少推诿扯皮现象, 以提升部门执行力, 后勤管理是将传统的若干个职能类似或相近的管理科室按照同类项合并原则合署成一个管理部门, 医院实行大后勤管理模式。
(三) 医院后勤改革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当得到健全和建立
第一, 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后勤服务部门的职责范围。第二, 制定医院后勤服务相关税收政策。第三, 建立医院后勤服务管理专业人才认证机制。第四, 制定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的招投标模式和标准合同。第五, 制定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的收费方式和基本标准。第六, 界定后勤服务实体的业务及职责范围, 明确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的项目分类。第七, 规范医院后勤服务管理企业的资质和准入条件。第八, 建立独立的医院后勤服务管理行业, 明确医院后勤服务管理与一般物业管理的区别。第九,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公立医院后勤实际情况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薛文华.三级医院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价值工程, 2012, 36:284
[2]姚建根, 邵明亮.医院后勤管理运行专业化策略与途径研究.现代医院管理, 2012, 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