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手语翻译作为聋听沟通的重要渠道,正逐步走向职业化。在西方国家确立手语翻译职业化地位的漫长过程中,手语翻译专业认证机构和培训体系在全球不断建立,极大地推动了手语翻译的专业化发展。手语翻译已经成为得到公众认可的职业,手语翻译也被认为是普通口译的分支。制约中国手语翻译职业化发展的瓶颈在于缺乏手语翻译的教育培训、认证标准、认证机构以及行业监管。本文对国外手语翻译专业认证的机构、方式和优劣进行比较,从而为中国手语翻译的专业认证和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手语翻译; 认证; 评估; 比较研究;
Abstract: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between deaf and hearing people,is gradually professionalized.In the long process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raining systems for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established globally,which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and supported as a profession,also considered as a branch of general interpretation by the public.The bottleneck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in China is the lack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certification standards,certification bodies and industry supervision.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ertification and training of Chinese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by comparing the organizations,method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Keyword: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 Certification; Assessment; Comparative study;
前言
手语是听力障碍者(以下统称为“聋人”)使用的特殊语言和主要交际工具,自手语诞生之日起,手语翻译a就伴随而生,因为聋人生活在健听人社会,手语翻译是聋人与听人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聋人的家人和教师往往充当着手语翻译的角色,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角色是“帮助式”的[1]。随着20世纪中后期手语语言学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地的聋人协会、组织的相继建立,聋人的语言意识不断提高,对手语翻译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政府开始关注手语翻译的管理问题,设立了相关的委员会来规范、监督手语翻译行业,保障翻译服务的质量,手语翻译的职业化道路由此开始。近三十年来,手语逐渐被各国认可为聋人群体使用的官方语言。很多国家逐渐确认了手语翻译的职业地位,目前,手语翻译已经成为公众认可的职业,手语翻译也被认为是普通口译的分支,专业的手语翻译机构逐渐建立起来,这些手语翻译专业机构制定了相关的翻译准则,建立了培训体系,以保护手语翻译员的权利,极大地推动了手语翻译的专业化发展。相较于传统行业,手语翻译是一门新兴职业,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五十年左右的职业化发展。
1. 手语翻译认证机构
对有声语言翻译员的认证,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由专业协会认证、政府机构认证和学术机构认证。专业协会认证主要存在于英美法系(common law)国家;政府机构认证通常出现在大陆法系(civil law)国家;学术机构认证既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也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尤其在没有政府和专业协会认证的国家盛行[2]。在手语翻译领域也出现了不同的认证模式,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手语翻译职业受专业协会的管理,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则由政府进行认证,主要采取自愿认证系统(voluntary certification systems),这也是西方目前手语翻译行业管理中最常见的方式[2]。
本文选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四个国家的手语翻译职业资格认证进行比较,这些国家较早建立了手语翻译的职业认证制度,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认证、培训体系,积累了丰富可供借鉴的经验。这四个国家在认证方式上既存在差异也有共性,且都实施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措施,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认证体系。
1.1 、专业协会认证
美国在手语研究、教学和翻译认证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世纪60年代,William Stokoe首次提出手语是一种自然语言,引发了学术界对手语研究的兴趣,这些研究对手语翻译专业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1964年,美国召开首届手语翻译研讨会,这次会议直接促成了美国聋人服务翻译登记处(The Registry of Interpreters for the Deaf,RID)的成立[3]。70年代,社会对手语翻译的需求急剧增加,手语翻译相关法案出台,美国手语翻译开始走上职业化道路[4]。
美国是第一个将手语翻译职业写进法律的国家a。其手语翻译认证采取了专业协会认证的方式,有两种认证制度:其一是通过RID进行认证。RID是一个全国性、非盈利性的会员组织,在美国康复服务管理部的财政支持下建立了国家办事处,对手语翻译员进行注册管理[5],主要向其成员和社区提供三方面服务:(1)翻译员的测试和认证;(2)认证更新,确保翻译员保持他们的技能和实践;(3)道德实践系统,管理投诉及审查流程[4]。制定严格的翻译员认证和跟踪审核体系,以及健全的职业道德准则是RID的特点之一[3],RID允许在地方成立分支机构,受国家总部管理[5]。2016年6月,RID成立了附属机构——手语翻译评估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Assessment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CASLI),进行测试管理、开发和维护工作,但手语翻译员认证资格要求和资格证明仍由RID负责[2]。其二是通过1880年成立的全国聋人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 Deaf,NAD)获得认证。这两种认证制度孰优孰劣的争论始终存在,国家翻译委员会成立后,开始探讨RID和NAD联合认证的可能,这项合作认证在2002年正式施行[4]。目前,RID认可由NAD颁发的证书,持有NAD颁发证书的手语翻译员也被认可为RID的认证成员。
1990年颁布的《美国残疾人法》极大改变了美国手语翻译行业的发展,使得手语翻译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在美国,职业法规在州一级制定,尽管美国手语翻译从国家层面上采取自愿认证系统,但在一些州需要通过法定注册(Statutory registration),目前美国有14个州(还有一个联合自由州)制定了手语翻译职业法规,翻译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否则会面临罚款和起诉[2]。
同样采取专业协会认证和自愿认证系统的国家是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手语翻译既没有国家准入制度,也没有手语翻译职业法规,加拿大手语翻译员多前往美国寻求RID注册认证,但加拿大政府一直希望建立基于本国国情、反映本国聋人文化的认证评估体系。70年代中期,聋人教育不断发展,手语翻译需求增加。80年代后期,加拿大视觉语言翻译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Visual Language Interpreters of Canada,AVLIC)a联合美国手语翻译行业的专业人员开发了加拿大评估系统(The Canadian Evaluation System,CES),1990年首次使用,自此开启本国专业协会(AVLIC)的认证之路[6]。
AVLIC在加拿大全国设有八个地方分部,手语翻译在AVLIC的会员资格必须同时获得地方分部和国家总部的双重认证b。AVLIC独立运作,制定相关工作标准、道德准则、专业实践及认证程序等。AVLIC作为加拿大手语翻译员的全国性组织,与加拿大聋人协会(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the Deaf,CAD)和加拿大聋人文化协会(the Canadian Cultural Society of the Deaf,CCSD)等国家聋人组织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加拿大手语翻译的评估机制,包括测试内容、评估过程、评估标准等。加拿大是一个多语言国家,境内存在不同类型的手语,如美国手语(American Sign Language,ASL)、魁北克手语(Langue des Sign Quebequoise,LSQ)、海事手语(Maritime Sign Language,MSL)等。目前,AVLIC只为美国手语翻译提供认证服务[7]。AVLIC还建立了一套争端解决程序,负责处理成员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6]。
1.2、 政府机构认证
与美国和加拿大的专业协会认证不同,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手语翻译由政府机构认证,也采取自愿认证系统。但近年来,英国的手语翻译行业正朝着法定注册的方向不断发展,澳大利亚也正在不断完善原有的认证方式。
英国早期的手语翻译多由社会工作者或聋人家庭成员承担。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术界和聋人组织如英国聋人协会,一直致力于英国手语地位的确认[8]。他们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研究聋人对手语翻译的需求。这项调查结果让社会认识到手语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也促进了手语翻译认证机构的成立[4]。英国手语翻译认证分为两大区域,:一个区域为苏格兰,另一个区域为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两大区域分别成立了手语翻译认证组织。1980年成立的促进与聋人交流委员会(The Advancement of Communication with Deaf People,CACDP)是英国手语(British Sign Language,BSL)翻译员的监管机构,在手语技能、手语翻译/英语口语翻译、笔录和盲聋翻译等方面提供评估和认证。CACDP依照国家口语翻译标准建立了手语翻译员制度及认证考试制度。21世纪以来,CACDP改变了以往的认证系统,引进了基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NVQ),成员必须通过提交翻译实践证明获得不同等级认证。2002年至2006年,CACDP建立了“独立注册委员会(The Independent Registration Panel,IRP)”和“ACE/盲聋人登记处(ACE/Deafblind Registration Panel)”等独立机构,分别负责制定监测标准,管理读唇者、速录员、盲聋翻译员的登记工作。后来为了统一所有专业的职业政策和职业标准,这两大独立组织解散。2009年,CACDP发展为国际聋人沟通服务职业登记处(The National Registers of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s working with Deaf and Deafblind People,NRCPD),除了负责基于NVQ的手语翻译员认证、考核和培训外,还为认证的手语翻译员提供职业保险及投诉调解服务[2]。此外,一些聋人组织也为手语翻译职业发展助力。1982年成立的苏格兰手语翻译协会(The Scottish Association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SASLI)为苏格兰的手语翻译提供培训、认证、职业发展规划、保险等服务。1988年成立的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手语翻译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ASLI)为组织成员提供众多实践项目,以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语言移民国家,20世纪80年代,随着政府实行多语多元文化政策,澳大利亚手语在各级语言政策中得到承认,聋人群体的社会意识逐渐提高,相关机构认证和翻译培训由此开始[9]。1977年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成立了非营利性组织:国家翻译认证协会(The 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NAATI),负责翻译领域的职业标准制定、监测及评估、测试[9]。随着澳大利亚手语逐渐被认可为聋人群体使用的官方语言,澳大利亚于1982年引入手语翻译员国家标准化测试,并逐渐出现正式的手语翻译培训。从90年代开始,手语翻译员从其他职位中完全独立出来,翻译机构开始接受澳大利亚手语翻译[10]。哈勒(Hale)[11]曾指出:“NAATI的认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首先,它是一个国家认证机构,其目标是认可60多种国际语言和45种本地语言;其次,它从属于联邦政府和所有州和地区政府。由于这些原因,NAATI享誉世界,因为很少有国家对多种语言翻译认证提供统一系统。”随后,在州一级出现澳大利亚手语翻译员协会,如新南威尔士州聋人翻译员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New South Wales Interpreters for the Deaf,ANID)于1989年成立,随后澳大利亚手语翻译协会(The Australian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 Association,ASLIA)于1991年成立,并成为全国性组织[4]。
1.3 、手语翻译认证机构比较
美、加、英的手语翻译认证机构独立于有声语言的翻译认证机构,澳大利亚的手语翻译认证和口语翻译认证则属于统一机构,在统一标准下进行评估、测试、培训,这一举措极大促进了手语翻译的职业化发展。英国引入国家职业标准认证机制,将手语翻译职业标准提高到与其他职业一致的水平,同样推动了手语翻译的职业化进程。在各国聋人协会或组织的支持下,国家认证制度的建立是对手语翻译职业的认可,同时也规范了手语翻译市场,保障了手语翻译员和聋人消费者的权益。
2. 手语翻译认证程序
手语翻译员认证是手语翻译职业化的关键环节,对手语翻译员的评估包括对手语能力、翻译能力、职业适应性、社会文化、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评价。各国对手语翻译员的认证程序主要包括申请条件、认证考试、认证更新,但在认证程序上,各国间存在一些差异。
2.1 、申请条件
申请条件要求申请注册的手语翻译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美国规定听人手语翻译员参加认证考试的先决条件是拥有任何专业的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对于选择同等教育的申请人,必须有作为手语翻译员的工作证明或相关培训证明。聋人手语翻译员必须完成40小时职业发展培训,才可以免除学士学位要求,其中包括8小时职业道德培训、8小时翻译入门培训、8小时翻译理论培训和16小时选修课程培训,如手语语言学、手语翻译实践等[2]。从2019年开始,聋人手语翻译员也必须持有学士学位才能参加认证考试。
加拿大AVLIC只为其机构成员提供认证,其成员必须是经认可的28所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完成经认可的翻译教育项目,并获得学历或学位证书[2]。
英国SASLI要求申请人先提交申请表,如果经审核具备手语翻译的最低资格要求即可参加技能考试和面试,未能申请成功的人员仍可以加入成为SASLI成员,并为其提供职业培训和发展建议a。NRCDP要求申请人首先能熟练使用手语和英语,且以其中一种语言为母语,同时鼓励申请人习得一门外国手语或有声语言;其次必须完成经认证的课程,包括翻译类课程和语言类课程b。
澳大利亚根据手语翻译员等级做了不同规定:准认证翻译员申请认证的前三年内必须获得经NAATI认可的AQF5级及以上水平翻译资格证书c;若该证书课程未经NAATI许可,则必须提供相关英语能力证明,还需要完成职业道德、文化的相关测试;或必须持有其他任何语言的翻译资格证书;或必须在申请认证的前三年内完成经NAATI认可且包含翻译理论的40小时课程学习,并提供英语能力证明,完成职业道德、文化的相关测试。认证翻译员相较于准认证翻译员,必须获得AQF6级及以上水平翻译资格证书,或必须持有其他语言的认证翻译证书,或已获得准认证翻译员资格并提供职业持续发展证明。相较于前两种手语翻译,法律和医疗方面的手语翻译则必须在申请前6年内达到AQF7级及以上水平翻译资格证书,或必须持有手语认证翻译员或其他语言专业认证翻译员资格,同时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课程和职业道德、文化考试,提交职业持续发展证明。更高一级的会议认证手语翻译员除了满足与上述情况类似的条件,必须达到AQF9级及以上翻译资格证书。聋人手语翻译员的资格认证条件与上述前两类手语翻译认证类似d。
2.2、 考核方式
手语翻译认证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考试认证和课程认证。美国RID提供了两种类型的测试:一是针对聋人或重听人的资格认证测试CDI;二是针对听人的资格认证测试NIC[12]。NIC笔试为手语翻译相关选择题,五年内通过NIC笔试的人员即可参加NIC面试,面试重点考核申请人的手语翻译能力。由美国国家聋人技术研究所,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和加劳德特美国手语评测服务中心研发的两项“美国手语熟练度测试”被用于手语翻译员面试考核中,其中还使用了美国手语评估量表(ASL Rating Scale);测试主要采用情景模拟、图片和视频的叙述或翻译等方式,几位考官将根据考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考官均由熟练的美国手语使用者或美国手语母语者组成;这些面试方式也被其他国家(如加拿大)学习采用。五年期限内,申请人还必须完成绩效考核,绩效考核通过视频记录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即可获得认证。针对聋人手语翻译员的认证测试CDI与NIC类似。RID曾为在法律和教育领域工作的手语翻译员进行过专业认证测试,但这些测试在2016年被终止[2]。
加拿大手语翻译评价系统CES最初只包括知识性笔试(Written Test of Knowledge,WTK)和翻译面试(Test of Interpretation,TOI)两个部分,2000、2002、2004年经过修订,最终扩展为四个部分。2015年CES再次进行了新一轮修订工作[2]。CES测试的四个部分包括笔试(WTK)、翻译面试准备、翻译面试(TOI)、认证更新。笔试重点考察翻译、语言和文化、相关机构这三个领域的知识。翻译面试准备要求考生需参加两个工作坊的课程培训,培训课程的重点在于叙事和对话类翻译分析策略,培训课程将提供参考资料和实践训练。翻译面试每年三月在加拿大各地的测试中心进行,测试使用的材料来自于加拿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医生和病人的对话。翻译面试认证通过,即可获得高级手语翻译员资格,这是加拿大唯一的一级手语翻译员资格。加拿大同样存在聋人手语翻译员,但由于没有针对聋人手语翻译员的教育项目,聋人手语翻译员资格未得到统一官方认证。
澳大利亚手语翻译认证考核包括两类:通过NAATI测试;完成NAATI认可的翻译课程[10]。澳大利亚听人手语翻译最初只有两个等级:准认证翻译员和认证翻译员[4],随着社会对手语需求的增加,新增了法律(Legal)、医疗(Health)、会议(Conference)三个专业领域的手语翻译认证。聋人手语翻译只有准认证翻译员和认证翻译员两类。NAATI根据不同的翻译员设置了不同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叙事性双向翻译及情景对话双向翻译。针对法律、医疗、会议三个领域的测试仍在开发中。聋人手语翻译员目前没有专门的测试,但可通过提交申请,经NAATI通过即可获得翻译员资格认可。
英国在21世纪初取消了考试制度,引进了基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NVQ)标准的认证制度。申请人完成经认可的翻译教育项目,满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获得NAATI的认证即可获得手语翻译员资格,认证等级将由翻译教育项目的等级决定[2,12]。英国手语翻译员有“注册翻译员”和“学员”两个级别,申请人获得认证资格前必须通过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认证。这一举措有利于保持手语翻译职业与其他职业资格的一致性,促进专业化发展。17世纪英国就有聋人手语翻译员,但直到2007年聋人翻译协会成立,他们一直无法获得国家认证和权益保障。聋人协会致力于建立基于ASLI和NVQ的认证体系,2012年,聋人手语翻译员实现了资格认证[13]。
在美国和加拿大,手语翻译员完成相关课程培训是参加认证测试的前提条件;英国则直接采取课程认证的方式;澳大利亚两者兼有。四国的手语翻译员认证等级也各不相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对手语翻译的认证均是入门级,达到职业最低标准即可获得翻译员资格;加拿大则只认证高级手语翻译员[2]。近年来,美国等一些国家也开始关注手语翻译员的心理测试,这将成为手语翻译员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3、 认证更新
通过认证考核的手语翻译员资格也并非一劳永逸,他们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提交职业发展证明,完成认证更新[2]。认证更新是对翻译员职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认证更新是各国认证考核的最终环节。
美国建立了一套专门的认证更新系统(Certi?fication Maintenance Programme,CMP),CMP要求手语翻译员每四年必须完成有专门机构认可的继续教育。所有教育活动可通过扫描组织者提供的二维码实现在线跟踪、系统记录。对聋人手语翻译员则要求在四年内完成80小时和听人手语翻译员同样的继续教育。
加拿大被认证的手语翻译员必须遵守AVLIC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保持活跃的职业状态。手语翻译员必须以三年为周期记录他们的职业发展活动,在更新AVLIC年度认证资格时,必须提供职业持续发展证明(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
英国的手语翻译员认证后,每年必须提交至少24小时的专业持续发展记录证明,包括参加至少12小时的正式课程培训、研讨会等,接受专业监督和指导,以及进行至少12小时的学习,提交相关报告、学习心得等有助于职业发展的活动。
澳大利亚NAATI于2007年提出重新认证计划,要求从事任何语言翻译的从业人员必须提供持续实践和专业发展的证明。从业人员每年必须提交40小时的职业持续实践和发展证明材料,以维持他们作为从业人员的资格。如果从业人员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重新验证的文件,认证就会失效。此外,NAATI还考虑了更新期间病假、产假等特殊情况,在重新认证期间无法工作的翻译员可通过提交医院证明来申请延期认证更新。
2.4 、手语翻译认证程序比较
四国手语翻译认证的申请条件、考核方式、评价等级、认证更新、注册类别以及是否接纳聋人译员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性,但也有共同之处,见表1。
表1 四国手语翻译认证程序比较
3. 手语翻译教育培训项目
早期各国的手语翻译教育培训项目均由政府或聋人协会和聋人组织提供,时间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整体培训期限较短,专业化程度不高。美、英两国最先开设大学手语翻译教育培训课程。美国的社区大学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翻译培训课程,目前各社区大学及其他高等院校共有173个手语翻译员培训项目,其中研究生层次4个项目,本科层次51个项目,专科层次75个项目,另有非学位项目既招收聋人也招收听人[14,15]。美国曾于2006年成立大学手语翻译教育委员会(The USA’s Commission on Collegiate Interpreter Education,CCIE),旨在通过认证手语翻译教育课程促进该领域的专业化发展。CCIE提出接受认证的手语翻译课程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开展该项目的机构首先应获得地区认证;任何项目都必须要求学生在开始手语翻译教育课程前要完成美国手语课程或拥有同等手语水平;手语翻译教育课程必须包含实践训练,并由国家认证的翻译教师进行指导;线上课程开设必须提交可行性证明;申请认证的手语翻译教育课程必须已完成三个毕业班的教学实践[2]。
加拿大有六所大学提供手语翻译教育课程,这些课程都经过AVLIC认证,包括学历课程和本科学位课程。此外还有一些社区学院也提供手语翻译教育课程a。
英国目前有五所大学提供本科和研究生的手语翻译教育课程,包括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这些课程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一些大学的手语翻译课程设置在语言学系下,注重学生的语言学知识[8]。此外,还有一些翻译培训机构或聋人组织也提供职业课程和职业发展工作坊[4]。
澳大利亚手语翻译认证课程设置都建立在以能力为基础的培训理念之上。在澳大利亚一些州和地区,手语课程包含不同等级,大约需要两年全日制或四年非全日制的学习来完成[10]。完成手语学习并通过翻译课程入学筛选后,即可参加澳大利亚全国继续教育院校(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的翻译教育项目,进行入门级课程学习[4]。麦考瑞大学是澳大利亚第一所为手语翻译员提供高等教育学位的大学,它的手语翻译教育课程被设置在语言学系,为NAATI认证的手语翻译员提供研究生水平的培训,学习手语翻译的学生和其他语言学的学生一起学习,完成学历证书要求后即可转入翻译课程学习。该手语翻译教育项目后改为和纽卡斯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的伦威克学院(Renwick College)联合开设手语翻译教育项目,麦考瑞大学手语翻译学院的学生可通过跨学院方式在伦威克学院选修课程[14]。
表2 四国手语翻译教育培训项目比较
从手语翻译员认证测试到手语翻译教育课程考核,各国都在逐渐提高手语翻译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手语翻译是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要求具备语言能力、翻译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应急反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因此对课程培训、测评、认证的要求也较高。21世纪,许多国家开始关注手语翻译的测试效度(test validity),以及手语翻译教育课程效果与职业实践水平之间的差距。2013年,美国RID与全国聋人协会NAD曾对NIC测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考生表现进行评估并发表了评估报告,结果表明,NIC内容具有相当高的有效性[2]。而在澳大利亚,相关研究人员对手语翻译员认证测试、手语翻译教育考核方式、效果、与实际所需职业技能间的差距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并不像RID的评估结果那么乐观。研究人员发现认证测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申请人当前的职业水平,却未能很好地展示申请人的职业发展潜能以及是否具备成为手语翻译员的心理、身体等多方面的素质;手语翻译教育课程的入学考试也未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手语学习潜力,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最终无法完成课程考核[16]。
4. 手语翻译专业认证的标准
各国在手语翻译认证中都未明确提出使用哪种手语或国家标准手语,但相关认证资料表明,认证过程更注重手语翻译的实际效果。美国手语测试标准均由美国手语为母语或接近母语使用者或高度熟练的美国手语使用者共同制定,这些标准制定者大多具备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手语的能力,各项标准的制定也基于美国手语的语言结构,并根据语言的发展不断改进标准[12]。加拿大手语翻译认证在标准制定前广泛调查全国各地翻译样本,标准制定参与人员包括手语/口语翻译员、手语专家、聋人等,邀请相关学者对语言翻译测量评估进行专业研究和指导,最终建立起以交互能力为中心的手语翻译测试评估系统[6]。澳大利亚在2005年对手语翻译测试程序进行过审查更新,其中一项更新是,对手语翻译的测试应注重其为不同受众提供既“自由(free)”又“逐字逐句(literal)”的翻译能力,其中“自由”翻译基于语言和文化的惯例,侧重于信息的意义,而“逐字逐句”翻译则侧重于原信息的形式特征[4]。英国NRCDP要求申请认证前必须先完成经认证的课程,这些课程十分多元化,许多翻译人员、聋人等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提高实际互动中的手语翻译能力,最终考核包括注重实际应用的对话式、演讲式等方式[12]。
5. 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有2000多万听障人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将手语作为主要沟通工具,语言文字问题是他们融入社会的最大障碍,如何为他们提供语言服务,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在教育、医疗、法律事务、社会生活等过程中享有平等的语言权益,是保障听障人群权益、提高其整体教育水平及实现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从事手语翻译的人员大多数为聋校教师、听力残疾程度较低的聋人、聋人家属等,大多数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手语翻译训练,手语翻译的数量和质量也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007年1月12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10个新增职业,将手语翻译员列入我国统一规范的新职业。2008年3月18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手语翻译员(X4-07-99-16)的职业标准。随后各省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等机构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手语翻译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相继开展相关职业培训,并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各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发《国家职业标准手语翻译员证书》,其职业内容和社会价值逐步得到社会认可。截至2017年9月,仅上海市获得手语翻译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就达到3245人。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未将“手语翻译员”职业资格列入其中,因而大部分地区暂停了手语翻译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考试。我国港澳台地区手语翻译发展整体稍晚于大陆,未在政府层面建立较完整的认证、培训体系。但相关机构、人士也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2013年香港立法会引入手语翻译,截至2018年,《香港手语翻译员名单》中有63位手语翻译员;澳门聋人协会于1988年成立“聋人服务中心”,该中心为聋人提供24小时翻译服务;我国台湾地区在2017年成立新的手语翻译组织,同时也在积极制定手语翻译等级标准[17]。
手语翻译是服务听障人群语言文字需求的重要内容,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手语翻译人才培养,促进手语翻译职业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我国1994年建立职业资格制度,主要分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两种,每一种都包括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我国外语类翻译职业资格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水平评价类,目前国内最具权威性的翻译资格考试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负责实施与管理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CATTI),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定期登记制,3年为一个周期,证书更新时需要提供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的证明a。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内对职业资格的认证机制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201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从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制定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由相关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按标准依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颁发证书b。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方式的改变对手语翻译职业认证将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美、加、英、澳等国手语翻译职业化过程的考察,我们认为,设立专业认证机构,对手语翻译员进行登记注册与评估,关注手语翻译员的职业发展,保障手语翻译的职业权益,并开展多样化手语翻译教育项目,都会极大促进中国手语翻译的质量和数量提升,推动其职业化发展。聋人协会与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的密切合作也将会有力推动手语翻译的专业化。
中国手语1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各种地域变体和社会变体,这些变体的存在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手语规范化工作。2018年3月9日,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残联联合发布语言文字规范(GF)《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对于聋校的手语教学、教学大纲编制、教材编写,以及手语测试,手语翻译认证都提供了标准化的参考依据。但通用手语的推广和接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聋人群体的接受程度决定了手语翻译专业认证标准中通用手语的使用。
手语的语言地位获得认可是手语翻译职业发展的前提,市场认可、行业规范、法律保障是手语翻译作为一项职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我们建议:
在政府层面制定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建立非营利性手语翻译专业认证机构,可以由社会组织或学术机构进行管理运作;建立手语翻译协会或在中国翻译协会下成立手语翻译专业委员会;学术机构和聋人组织共同研发手语翻译测试评估系统;建立手语翻译员登记注册制度,对获得相应资格的手语翻译员进行自愿登记注册,并进行定期更新;手语翻译协会、聋人组织共同制定行业规范,对手语翻译的质量进行监督并对其工作提供协助;与高等院校深度合作,设立经专业认证机构认可的手语翻译教育培训项目,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不断提升学科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手语翻译职业化政策,与各国同行展开合作、交流,推动手语翻译职业与世界接轨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孟繁玲.美国大学手语翻译专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J].中州大学学报,2010,2:41-43.
[2]LEESON L.,VENTURI L.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 on National and Voluntary Registers for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A report commissioned by Sign Language Interpreting Services[R].Technical Report,2017.
[3] 邓彧.手语翻译职业化:中美澳对比研究[J].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会议论文集,2011,2:15-32.
[4]NAPIER J.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 training,testing&accredita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l,2004,vol.149:350-359.
[5]国华,张宁生.美国手语翻译的历史和职业化[J].中州大学学报,2007,2:74-77.
[6]RUSSELL D.,MALCOLM K.Assessing ASL-English Interpreters:The Canadian Model of National Certification[M].In C.Angelelli and H.Jacobson(Eds.)Testing and Assessment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London and 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9:331-376.
[7]MALCOLM K.,HOWARD N.Traveling the Path of Excellence in Interpreter Education:The Canadian Experience[M]. In Napier,J.(Ed.)Signed language interpret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A world survey.Interpreter Education Vol.4.Washington DC:Gallaudet University Press,2009,248-266.
[8] 张宁生,肖世波.西方国家手语译员培养机制及启示(二)[J].现代特殊教育,2017,19:70-73.
[9]OZOLINS U.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ng in Australia:Current issu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Melbourne:Language Australia,1998:25-47.
[10]BONTEMPO K.M.Interpreting by Design:A Study of Aptitude,Ability and Achievement in Australian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J].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2012,vol.7:321-322.
[11]HALE S.Improvements for NAATI testing.Development of a conceptual overview for a new model for NAATI standards,testing and assessment[J].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2:10
[12]LANDA R.L.,CLARK M.D.L2/Ln Sign Language Tests and Assessment Procedures and Evaluation.Psychology,2019,vol.10:181-198.
[13]STONE C.,WALKER J,PARSONS P.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for Deaf Interpreters[M].In Jules Dickinson and Christopher Stone(Eds.).ASLI 2010 Conference proceedings:Developing the interpreter;developing the profession,2012:109-117.
[14]NAPIER J.Training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 in Australia:An innovative approach[J].Babel Needs,2005,Vol.51:207-223.
[15] 张宁生,肖世波.西方国家手语译员培养机制及启示(一)[J].现代特殊教育,2017,17:71-73.
[16]BONTEMPO K.,NAPIER J.Getting it right from the start:program admission testing of signed language interpreters.Testing and assessment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a call for dialogue between research and practice[J].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Scholarly Monograph Series,2009,vol.14:247-295.
[17] 张晓倩.港台聋教育与手语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0,11:61-67.
注释
1一些研究区分手语传译(口语到手语的翻译)和手语翻译(手语到口语或书面语的翻译),本文不做详细区分,统称为“手语翻译”。
2(1)加拿大视觉语言翻译协会(AVLIC)1979年成立。
3(2)http://www.avlic.ca
4(1)http://www.sasli.org.uk
5(2)http://h-s.www.nrcpd.org.uk.forest.naihes.cn/approved-courses
6(3)AQF是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由澳大利亚政府建立覆盖多种不同学历资格的全国性体系,将不同的教育体系所获得的不同资格证书类型分为不同等级,以提供学历资格的评估并认可以往的学历和资历,还提供涵盖大学、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中小学教育的多种学习途径。
7(4)http://h-s.www.naati.com.au.forest.naihes.cn/certification/certification-testing/certified-interpreter-auslan/
8(1)http://www.avlic.ca.forest.naihes.cn/about/iep
9(1)http://www.catticenter.com
10(2)http://www.mohrss.gov.cn.forest.naihes.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shizhengyaowen/201912/t20191231_35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