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比较语言学论文 >

英汉语言的异同及其翻译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3 共5119字

摘要

  在英汉翻译中,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词的意义,词的顺序和词的搭配能力三个方面;从句法方面来说,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句子顺序和其他一些表达方式上则有各自的特点。 下面笔者就从词汇现象和句法现象两方面来探讨英汉的对应程度如何,以及根据这些对比,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该运用哪些翻译技巧。

  1 英汉语言的对比

  1.1 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首先,从词的意义方面来看。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相比于语音和语法,它的变化最快。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语言中一方面增加了新词,一方面旧词增添了新的意义。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意为“帆”,短语“set sail”,就有张帆起航之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帆船逐渐被用煤,柴油,甚至是用核动力的轮船所代替。 自从潜艇出现后,“sail”这个词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新含义。 这就是词义的发展变化,我们在对比英汉语言时,应该明确它们的对应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着的。 英语词汇在汉语里的对应程度,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况。 第一,完全对应。 英语中的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如“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The U.S. State Department”(美国国务院)。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生活中常见事物名称等。 第二,部分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的词汇在词义上只能部分对应,体现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morning”(上午,早晨),“gun”(枪,炮),一个英语单词相对应有较多的汉语意义 . 第三 ,无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或汉语里有些词在对方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 这主要是指一些新词以及反映社会特殊风俗和事物的词。 如英语单词“beddo”(指的是一种多用途的床),“plumber”(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的特工 ),“brunch”(为了休闲和放松 ,通常周日才吃的早午餐);汉语里如“八仙桌”,“太师椅”等在英语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词。 最后,英语中很多词都是一词多义,分别与汉语中几个词对应。 对于这些多义词的具体意义,要联系上下文来确定。 比如 “time” 一词, 在 “have no time to dosomething”中,它的意思是时间;在“The times are different.”中,意思为时代;在 “I met her several times.”一句中,它指的是次数。 可见一个单词可能会有很多词义,意思随着不同的使用场合而不同。

  其次,从词的搭配能力方面看。 英语和汉语在词的搭配能力上有差异, 一个英语单词往往可以搭配很多其他的单词,来表达不同的汉语意思。 以单词“cut”为例,可以用于以下短语之中,如 cut cake{切蛋糕},cut wheat(割麦子),cut fingernails(剪指甲)。 由此可见,cut 的搭配能力很强,可以用于“cake,wheat,fingernails”,而汉语就需要分别用 “切 ,割 ,剪 ”来搭配 . 在翻译时,要注意英汉语在搭配能力上的差异,译文选词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如 “She wore a pair of sunglasses and a whitedress.”一句中,wear 分别搭配了两个名词“sunglasses”,和“dress”,应译为“戴太阳镜”和“穿连衣裙”.

  最后,从词的顺序方面看。 英汉句子中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定语的位置和状语的顺序在英汉语中则有同有异,变化多样。例如,汉语句子“他们在教 室 里 唱 歌 ”, 翻 译 成 英 语 是 “They are singing in theclassroom.”,汉语中状语 “在教室 ”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而英语中状语“in the classroom”,放在了谓语动词的后面。 又如英语中时间或地点状语之间的排列顺序是从小到大, 而汉语的顺序是从大到小。 如“She was born at 8a.m.on the first of October,1990.”,译为“她出生于 1990 年 10 月 1 日上午 8 点。 ”另外,定语的位置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差异, 英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词的前面,但有时也后置,如“an interesting story”中, 定语 “interesting” 是放在被修饰词 “story” 的前面;而“something interesting”, 当中定语 “interesting” 放在被修饰的词的后面。 然而汉语的定语一般前置。

  1.2 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在翻译中,英汉句子结构有时不需要转换,有时则要根据情况进行转换,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英汉句法现象上的差异,主要就体现在句子结构和句子顺序两个方面。

  句子结构的转换分以下几种情况, 将英语简单句转换为汉语复合句,将英语复合句转换为汉语简单句,英语倒装句转换为汉语正装句,英语被动结构转换为汉语主动结构等。 如“She doesn'tknow what life means to her.”这句话在译为中文时 ,可将英语中的主从复合句转换为汉语的简单句,译为“她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英语中,为了突出重点和上下文语气的需要,常常用倒装结构, 而汉语一般不倒装, 此时应将英语倒装句译为汉语正装句。

  另外,英汉的句子顺序,这里指的是主句,从句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先后位置也不完全一样。

  现以英汉复合句中的时间顺序为例。英语主从复合句中,表时间的从句既可以放在主句之后, 也可以放在主句之前, 位置很灵活。而汉语则会按照比较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先发生的事陈述, 之后陈述后面发生的事。 如 “After I had my dinner, Iwatched TV. ”英语句中 ,不论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 ,主从句位置可以互换。 若将此句翻译为汉语句子,则应先说先发生的事:

  “吃完晚饭后,我看电视”. 表示因果的英语复合句也是一样,因果顺序较为灵活,而汉语的习惯表达是因在前,果在后。

  2 英汉翻译技巧

  通过以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现象的对比, 可以看出两种语言各有特点,在翻译时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运用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来表达语言形式的思想内容。 英汉翻译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如词义的选择,引申,词类转译,增词法,省略法,正反表达法,分句合句法,各种从句的译法,习语,拟声词的译法等。 现根据上文提到的英汉差异,从分析语言的特点入手,着重选择几种翻译技巧加以说明。

  2.1 词义的选择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同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属于几个不同的词类。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就要根据英汉词汇的对应情况,选择和确定关键词的意义,有时还需要对词进行引申和选择其褒贬意义。 选择词义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和联系上下文,看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 如在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 charges at-tract.”一句中 ,根据分析词类 ,判断出 “like”是形容词 ,汉语意思是“相同的”,全句翻译为“同性电荷相排斥,相异电荷相吸引”.

  “like”除了作形容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和介词。 如“Tom likes toplay football.”中 ,“like”作动词 “喜欢 ”讲 . “Her hair is shininglike gold in the sunbeam.”中 ,like 作介词 “像 ”讲 .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要选择正确的词义, 可以根据该词在句中的词类来确定。 另一方面,英语中同一个词,同一词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也有不同的含义, 必须结合上下文再根据词的搭配来确定某个词在特定场合中的意义。如以下几句话中的“serve”一词,都作动词,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确定它的词义是不同的。 “He hasserved for Ms. Daisy for twenty years.” 中译为 “ 任职 ”; 在 “Histwo daughters and a son served in the army.” 中译为 “ 服役 ”;在“It is your turn to serve.”中,译为“发球”.

  英语中, 常用一个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示一种概念或一种属性,而汉语常用抽象的概念。 在翻译时,要注意到英汉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不能逐词死译,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将该词的 意 义 作 进 一 步 的 引 申 . 如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thorns”中的 “rose”( 玫瑰 ) 和 “thorn”( 刺 ) 这两个具体形象不能直译,而要引申为“甜”和“苦”. 整句话译为“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苦与甜”. 又如,“I have a little money put aside for a rainyday.”此句中的 “rainy day”不能译为 “下雨天 ”,而是一个抽象概念,指急需用钱之时。

  2.2 转译法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一个萝卜一个坑”来死搬硬套,有些词在翻译时需要转换词类,这样才能使译文流畅自然。 词类的转译法就是指将原文的词类转译为其他的词类,如英语名词转译为汉语动词,例句“My sis-ter is good at swimming. I think she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中的“teacher”是名词“教师 ”,在翻译时可转译为动词 “教 ”,本句译为“我想她会教得比我好”,如果译为“我想她会是比我好的教师”就显得死板生硬。 形容词有时也可以转译为名词。 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加定冠词可以表示一类人, 汉译时就要把形容词译为名词。 如 “We will do our best to help the sick and thewounded” 中的形容词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要译为名词“病人和伤员”. 英语中还有一些形容词表感觉,情绪,如“angry,confident, afraid, aware, concerned, ashamed, thankful”等 ,这类形容词放在系动词后作表语用时, 往往可以转译为汉语动词。

  如“He is aware of his mistakes.”此句中形容词 aware 应译为动词“知道”. 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得比较多。 根据这一特点, 英语中很多词类,尤其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在汉译时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2.3 增词法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除了转换词类外,还可在词量上作增减。增词法就是根据意义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 为了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在翻译时可以增加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 如“He went home after the banquets and concerts.”如果直译为“在宴会和音乐会后,他回家了。”,意思似乎不够明确,但如果在名词前加上动词, 译为 “在参加完宴会和出席了音乐会之后”,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动宾词组,句子就更通顺了。 又如“Thecrowds melted away,”(人群渐渐散开了)。 本句中, 在动词前增加了副词“渐渐地”,使译文的表达更加确切。 再如“You shouldwash before meal.”(你应该饭前洗手)。该句的宾语“手”其实是隐含在动词“wash”之后的,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宾语表达出来,在这里增加了名词。 另外, 英语中的数词往往能直接与可数名词连用,而汉语往往要借助量词来表达其形状,特征。 如,a bike 一(辆 )自行车 ,a bad dream 一 (场 )恶梦 ,a red sun 一 (轮 )红日 .

  以上几个例子中,在汉译时都增加了量词,这样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4 省略法

  前面提到的增词法是指增加一些词来使译文更通顺, 省略法则是指原文有些词不需要译出来,删除一些可有可无,有之反而累赘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 但省略并不是摒弃原文的思想内容,而是译文中虽无其词但明其意。现从语法角度和修辞角度分别举例加以探讨。第一,从语法角度看,可以省略代词,it,连接词,冠词,前置词等。 根据汉语的习惯,前一句话已经出现主语,而后一句若是相同主语,则不需要重复使用。 然而英语通常每句话都有主语, 在翻译时应考虑到英汉在表达上的差异。 如“He was thin and he looked miserable.”(他很消瘦,看上去很可怜),第二句话中的主语在翻译时已省略掉。 英语中的物主代词在汉译时往往也可以省略。 如“He shrugged his shoulders andshook his head.” 中的物主代词 “his” 不需要译出来 , 该句译为“他耸耸肩,摇了摇头”. 在英语中,it 也是一种代词,它常常作非人称用, 此时, 往往省略不译。 如 She glanced at his watch;itwas 7.(她一看表,是七点了)。 另外,汉语词语之间的连接词不多,其逻辑联系常常是暗含的,英语则不然,连接词用得比较多,因此,英汉翻译时不需要把连接词译出来。第二,从修辞角度看,英语句子有些短语反复出现,英译汉时可作适当省略。 “Appli-cants who had working experience would receive preferenceover those who had not.” 译为 “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录取。”如果不作省略,译成“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的比没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录取”就显得罗嗦。

  英汉翻译还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如重复法,正反表达法,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对比其异同,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 本文对比研究了英语汉语在语言文字上最普遍最典型的特点和差异, 提出几种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供教师在翻译课教学时参考。当然,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在翻译时应根据原文的具体思想内容加以灵活运用,不应生搬硬套。 总之,翻译是一种语言的创造性活动, 经过实践积累总结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可以用来指导和启发翻译实践,而翻译实践也是检验翻译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作为英语教师,在进行翻译课的教学时,应注意到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做到既重视翻译实践,也不忽视必要的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陈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方梦之。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J].天津翻译出版公司,1994.

  [4]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翻译论文
返回:比较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