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经济管理学论文 >

运用康芒斯分析框架探讨敏捷制造系统降低交易成本机制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6-17 共6090字
论文摘要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提出,其目标是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敏捷制造理念的引入有助于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1993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将AM的概念引入了国内。之后,国家 863 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攻关。多年来大量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敏捷制造展开了研究和具体实践。比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采用了异地设计和异地制造的方式研制生产了新支线飞机。西安、上海、成都和沈阳四个飞机厂开展联合制造,也体现了敏捷制造中动态联盟的思想。
  在研究和应用中有许多人把敏捷制造看作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或运行模式,把它与TQM、JIT相提并论。这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其实质,“敏捷化企业的实质内容在于它是如何组织的是一个系统和结构的问题”。交易费用是近来研究组织问题的一门重要理论,现已成为全球经济学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交易费用理论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敏捷制造,从而帮助企业界更好地认识敏捷制造,更有效地开发敏捷制造系统。

  1 敏捷制造系统中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区分为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①不适应成本,即交易行为逐渐偏离合作方向,双方互不适应而形成的成本;②讨价还价成本,即为纠正事后不适应,双方需要讨价还价而形成的成本;③建立及运转成本,即为了解决合同纠纷而建立治理结构(往往不是法庭)并保证其运转,也需要付出成本;④保证成本,即为了确保合同中各种承诺得以兑现所付出的成本。
  敏捷制造系统中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搜寻费用、互订合同费用、检查监督费用、防止机会主义行为费用、社交活动费用和经济案件诉讼费用等等。还有一种费用,也属于交易费用,这就是随着企业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而带来的费用。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体现于多方面,包括机构庞大,层次过多;机构不健全,编制过少;层次不清晰,断层,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费用,甚至工作效率下降。
  敏捷制造系统的主旨是快速响应市场,快速自我调整,系统实施必须考虑投入和成本。在生产活动中,我们除了同自然发生物质关系,付出生产成本;还彼此之间发生社会关系,付出交易成本。可以说,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能带来资本增值的就是这两种成本。
  敏捷制造系统之所以高效,就在于能够使这两种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降低;在于能够在成本付出后产生资产增值效应。如果单纯从生产成本角度思考,就容易把敏捷制造系统和TQM、JIT相提并论。生产成本思维盛行于“少品种、大批量”以卖方市场为主的大生产时代,这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代之而起的是“少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多变化”的柔性生产系统,这种系统以买方市场为特征,在生产中需要更多联合起生产者和交易者,通过快速的组织调整来适应市场,运用交易成本增值。
  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通过组织调整才能根本上解决竞争力的问题,而不是以往时代更多依靠生产技术和生产成本增值。比如敏捷制造强调留住高素质人才,建立起动态联盟,这就涉及人员的有效组织,涉及企业的有效组织。要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通过组织的生命力和活性来创造价值。要通过精减内外部交易环节,通过减少各个组织环节的磨擦,来节省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
  敏捷化制造系统通过投入交易成本进行制造业组织再造,组织调整,也因此有效地降低了整个组织的成本,包括通过生产组织减少生产成本和通过社会组织减少交易成本。前者节约源自生产流水线,后者来自行政和研发系统。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首次将交易分为: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即上下级之间的命令和服从关系;限额的交易,主要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为设计和运行好我国敏捷制造系统,本文拟运用康芒斯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敏捷制造系统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的。

  2 敏捷制造系统中的交易

  2.1 买卖的交易

  (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在企业与企业的交易中,敏捷制造主要运用各种“双赢合作模型”来降低成本。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动态联盟。在新经济中,要快速响应市场,企业就必须有充分的完备的规模能力,而要快速自我调整,必须有规模小层次少扁平化的组织特点。这就是新经济条件下的一对根本矛盾。
  动态联盟解决这对矛盾的途径是:通过投入交易成本,尽可能减少生产成本,来达到一种均衡。具体方法是,以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设为目标,设计自己的规模和企业边界;以响应市场的需要为目标,联合其它企业。这相当于在建立自己的组织时,更少地投入生产成本,在联合其它企业时,有效地投入了交易成本。
  通过动态联盟,企业将众多的外部企业变成联盟的内部企业,既建立了能快速调整的组织,又有足够的能力响应市场。这是一种“内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动态联盟中的设备管理为例。敏捷制造系统中的设备管理不仅是指企业当前的设备,还包括未来的设备如通过租赁融资得来的设备;不仅包括企业自己的设备,还包括别的企业的设备。在信息快速响应市场时,也要求设备快速响应市场。企业在融资租赁和租借设备中实质上付出了交易成本,在此过程中,企业付出了信息搜寻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公证和咨询费用,签约费用等交易费用。
  这种交易成本付出带来的收益,远高于生产成本付出带来的收益。传统意义上,企业在某次为响应市场而添置的更多机器,可能在下次响应市场时变得不需要,这样相当于付出了高昂的生产成本,而且购买新机器培训人同样需要付出一些交易费用。两相对比,在设备管理中,敏捷制造系统自觉投入交易成本,较少投入生产成本,获得了比传统生产方式更高的效率。
  又如:东莞产学研合作中,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实行科技特派员政策。根据企业现有技术需求,依托高校院所科研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帮助企业制定了技术发展规划,解决了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通过与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UE3021大功率LED恒流驱动芯片”,解决了高性能 LED 照明驱动芯片产品在系统架构、功率器件结构、高低压兼容集成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成果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提升了本土企业技术竞争优势,推动了广东省乃至全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与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智乐堡儿童玩具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智能玩具产学研创新联盟,攻克了MCU处理器电路、伺服系统、语音控制组件等核心关键技术,从而提升了本地传统玩具企业自有品牌能力,并增强了本地智能玩具企业对教育机器人等国际高端智能玩具的市场开发实力,推动东莞市传统支柱产业升级转型,促使东莞市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提升了东莞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投入较少的科研人才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是敏捷制造系统的充分应用。
  (2)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在企业与客户的交易中,敏捷制造主要运用各种“开发满意度”模型来降低整体成本。传统生产方式忽视对企业与客户交易中交易成本的投入,敏捷制造系统通过投入交易成本,也就是投入与客户关系的成本,让顾客满意,取得客户与企业的共赢。通过建立起与客户的长期固定关系,企业在产品设计与制造中就能与客户进进密切的交互。客户不再仅仅只是需求信息的输入者,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投入者。这样一来,客户的需要能够得到及时的反映和体现,企业响应市场的能力大大提高。3M 公司研究中心的一名副主管说:我们绝大多数的新产品来源于我们对用户不明确的需求的理解。可见,企业与客户交易费用的投入,提高了企业研发的效率,加快了企业响应市场的速度。
  更具体而言:
  企业与客户交易费用的投入降低了两者之间讨价还价的费用,有效改变了以往企业的产品供给和用户的消费需求之间不相适应,企业研发的新品和用户的未来寻求之间不相适应,企业的风格和顾客的喜好之间不相适应,谈判起来耗时费力浪费资源的问题。②企业与客户交易费用的投入也降低了不适应成本,企业产品投入市场后,顾客不喜欢,造成积压,这就是企业与顾客间高额的不适应成本,不适应成本导致企业与顾客之间潜在的购买合同不能得以履行。③企业与客户交易费用的投入降低了确保合同履行所付出的成本,对于一个消费群体而言,因为有自己的代表早就进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阶段,所以他们能确保新产品研发制造后适合自己的需要。因为适合这个群体的需要,所以在营销阶段,新产品很容易就被客户接受,甚至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广告、渠道等营销费用,这样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履约成本就变得很低。

  2.2 管理的交易

  在管理的交易中,敏捷制造系统相比传统制造系统,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敏捷制造系统倡导扁平化的组织。这种理念正如同通用前总裁韦尔奇所说的那样,“快捷来自于精简,精简源于自信”。韦尔奇极力倡导一种“无边界、速度和竭尽全力”的组织,传统的官僚式组织被韦尔奇喻为“一栋建筑物有墙壁和地板;墙壁分开了职务,地板则区分了层级”,他要将这种企业的管理交易结构改革为“将所有的人全部聚焦在一个打通的大房间里”。传统的层级结构因为部门和层级多,造成企业内人为的分割多,“堤坝多”,信息阻塞,通常在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时,需要付出极大的交易成本。
  部门之间都有自己的利益范围,当进行跨部门合作时,如果是常规的事务,部门之间往往按部就班地办理,这比较适合传统经济,因为外部变化小,企业的常规任务较多;但在新经济时代变化的环境,常规事务越来越少,唯有变化才是不变的,于是部门之间的每一个新的合作都需要讨价还价,需要搜集信息,需要签订协议达成共识形成规则,需要监督履约等交易行为,这些行为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机会成本、财务成本等。减少层级,减少部门,推进组织无边界的敏捷制造系统自然能够大大减少管理交易费用。企业内部的交易,即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资源共享,大大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如在敏捷制造系统中,有一种以知识交易为特征的“知识过程”管理方法,它通过以知识为内容的交易,更具体地说,是通过规范内部知识交易程序,集成并改善知识供应链的过程。其理念之一是,知识能够通过交易升值。不同的人通过付出信息搜寻成本,获得知识后,通过交流(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交易),如教育、训练、宣传、沟通(这样都付出了交易成本),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从而使知识增值,还能够马上运用于企业,从而产生增值。其理念之二是,使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拥有正确的知识。要达到这个知识管理目标,企业必须建立起联系企业自己和学术界的研究中心,这虽然也付出了交易成本,但其投入能产生敏捷化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创新。
  例如,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3C产品研发制造,广泛涉足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云运算服务及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应用的高新科技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它实行了多层次资源共享管理:规模资源的共享、人力资源的共享、资金资源的共享、物力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等。通过敏捷制造系统大大减少管理交易费用。

  2.3 限额的交易

  敏捷制造系统也与政府和社会建立起各种交易关系,其交易内容包括政策、法律、财税、银行、信贷、生态资源、社会基础设施、社会文化、教育、科技、行业管理等。政府决定了一个经济系统硬性的基本制度安排;社会决定了一个经济系统软性的基本制度安排。他们对企业的敏捷性具有重要影响。不论是制度的安排还是制度本身的运转都是需要成本的,而不同的制度对经济的效率是不一样的。例如:为了解决东莞市众多中小民营高科技企业无有效抵质押物获得银行融资的难题,东莞市政府积极引导,东莞市科技局、财政局等单位联合银行系统单位研究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出台了《东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掌握和运用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2010年10月建设银行东莞分行向东莞市邦臣光电有限公司发放了东莞市首笔专利权质押贷款370万元人民币。
  专利权质押贷款的成功发放,对盘活企业的无形资产,提高企业自身知名度,提升专利技术的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具有极大推动作用。这也是敏捷制造思想的体现。传统的经济学把制度当作既定的外生变量,简化了经济学的研究,但同时也使经济学对许多经济问题的解释不够充分。敏捷制造系统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事物,许多人不了解它、误解它甚至忽视它,原因之一就是,在经济思维中仅有生产成本概念,没有交易成本概念。许多经理人员和政府公务员把敏捷制造仅仅看成一种生产方式,甚至一种机器系统,没有从制度的层面来认识它,因此也就不能从内部的组织和制度改革上去开发敏捷性制造系统,更不能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的角度自觉建设适合敏捷制造系统的法制和社会体系。
  敏捷制造系统要求政府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生产中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培育发展的环境,而且在具体的政策中切实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之外的交易成本。比如,工商税务要维护好一个地区的经济秩序,保证国家财税收入,但不能人为设立许多关卡,甚至吃拿卡要;应尽量简化办事程序,杜绝不正之风,减少企业交易费用。
  敏捷制造系统也要求企业通过制度层面交易费用的投入,以一种合理合法的机制向政府申诉或提出建议,从而改善自己的经营环境。比如行业协会建设。许多企业之所以不重视行业协会,就与他们对制度层面的交易成本认识不够有关。其实企业和政府之间也存在信息搜寻成本,讨价还价成本,签订合约成本,监督履约成本。政府对经济领域的不法行为的打击,往往需要付出很多的监督和处罚成本,信息成本。企业通过行业协会提出政策建议,帮助政府形成有效可行的法规和政策,这相当于节约了签约成本。
  法律和法规是整个全社会包括企业在内,与政府的合约。政府的很多经济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也与企业没有很好配合有关,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高覆约成本。敏捷制造系统倡导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起顺畅的交易关系。

  3 结 语

  对敏捷制造系统而言,交易成本理论有着很好的解释力。敏捷制造作为21世纪制造业战略,还不是很完善,尤其在中国还是新鲜事物,它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提出:敏捷制造系统更多地通过交易成本的投入而不是生产成本的投入来快速响应市场,快速调整自己。全文主要运用康芒斯的框架分析了敏捷制造系统中平等主体之间、企业内部、企业和政府社会之间的三种交易关系,并运用威廉姆森产事前事后成本理论,探讨了这三种交易关系是通过交易成本,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的投入,来获取新兴市场快速响应的效率。与传统生产系统相比,敏捷制造系统通过交易成本的投入要么降低了生产费用,要么降低了总体交易费用,获取了更高的制造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申生,等着《敏捷制造的理论、技术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姚开建,主编《经济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3](美)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4](美)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5]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美)威廉姆森《.治理机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7]赵光中,等编《.效率型组织》.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
  [8]王国顺,周勇.交易、治理与经济效率-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