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财政税收论文 >

财政支持政策对中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4)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1-24 共8914字
  总的来说,财政支出长期有助于农业生产率提高,但有一定的时滞性。当期财政支出可能不会提高农业生产率甚至会降低,但随着时间推移,政策效应逐渐显现。财政支持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有推波助澜作用,应引导支农政策向绿色经济增长转变,减少现代绿色增长与传统粗放增长之间的差异。
  
  (二)农业财政支出对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分解
  
  农业财政支出一方面能够增产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可能会激励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性要素投入,加剧农业面源污染,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由于本文分析的是绿色经济增长,农业生产中粮食作物使用的化肥、农药是农业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接下里的回归分析中,加入农业财政支出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交互项,深入分析农业财政支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5反映了农业财政支出对农业产出(GDP)和农业污染(POLL)的影响。
  
  农业财政支出对农业产出和农业污染的影响
  
  由于不同省份的农业生产总值差异较大,笔者对其作对数处理。从回归结果(5)可以看到,财政支持能够显着增加农业产出;教育程度越高,农业产出也越高;机械化和对外开放则不利于产出增加。回归结果(6)中加入了财政支出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交互项,财政支出和生产结构的交互项为0.651,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财政支出和生产结构的参数虽然仍为正,但系数值变小且不显着;这说明财政支出主要通过影响生产结构影响农业产出,财政支出相同时,粮食作物占比每提高1个单位,农业产出增加0.651%.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财政支持能够促进农业产出增加,且主要是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发挥作用的,粮食作物占比越大,财政支持的增产作用越显着。
  
  从回归结果(7)来看,农业财政支出有助于减少农业污染物的排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污染物排放可能也越高;回归(8)中加入了财政支出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交互项,可以看到交互项负号为正,且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显着,同时财政支出的系数值增大且仍为负,但农业生产结构的系数值不显着。这说明财政支出总体上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污染,但会通过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污染物的排放,相同财政支出水平下,粮食作物占比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生产污染增加46.89个单位。
  
  根据表5,本文认为财政支出存在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从总体上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污染,另一方面,却加剧了粮食作物的农业污染排放。这可能是因为,财政支出对污染排放有正向和反向两条路径。正向效应是: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农业污染物的排放;产生收入效应,促进农机具替代。负向效应主要是指农资补贴等政策刺激农民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尤其是化肥农药等化学性投入品,导致农民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性要素,加剧农业面源污染。财政支出虽然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但同时也对化学性投入品的使用起到了激励作用,导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愈发严重。
  
  综上所述,财政支出的直接效应为提高产出,减少污染;但对粮食作物的影响是减少产出,增加污染,且污染的加剧作用较大,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为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更为严重,进而导致绿色生产与传统生产之间的差距增大。因此,应建立与农业污染物减排相关的财政支持体系,但当前我国尚未设定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国外已有国家做这方面的尝试,如日本从2007年开始实施“农用地、水、环境保全对策”,该政策对化肥施用减少的农户进行补贴,并明确规定了补贴的标准和要求,有效改善了农业环境质量。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笔者使用30个省(市、自治区)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在使用DEA方法中的超效率BAM模型结合GML指数测算出农业生产率的基础上,运用GMM方法检验中国农业财政支出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农业财政支持有助于农业生产率提高,但农业的支持政策有滞后效应。财政支出可能不会提高甚至会降低当期农业生产率,随着时间推移,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农业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支农政策应导向绿色经济增长。当前的农业财政支持政策有助于提高产出、降低污染,但却加剧了粮食作物的污染物排放程度。这可能导致粮食作物的生产愈加劣势,影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基于笔者的分析,得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持续增加农业财政支持资金总量,加强农业生产建设支出,完善我国农业财政支持体系,促进形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第二,优化农业财政支持资金结构,完善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导向,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策略;第三,建立与农业污染物减排挂钩的财政支持政策,加强对农户生态知识的教育宣传,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励农民使用环境保护型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政策的实施范围,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型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提高农业环境保护型先进技术的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敏鹏、陈吉宁、赖斯芸(2006)。中国农业和农村污染的清单分析与空间特征识别。中国环境科学,6.
  [2] 杜江(2014)。中国农业增长的环境绩效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1.
  [3] 高玉强(2010)。农机购置补贴与财政支农支出的传导机制有效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财贸经济,4.
  [4] 葛继红、周曙东(2012)。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农业面源污染---以化肥为例。农业经济问题,3.
  [5] 郭玉清(2006)。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最有规模实证分析。财政问题研究,5.
  [6] 韩海彬、赵丽芬(2013)。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
  [7] 何振国、王强(2005)。中国财政支农支出最优规模及其约束。财政研究,5.
  [8] 金书秦、武岩(2014)。农业面源是水体污染的首要原因吗?---基于淮河流域数据的检验。中国农村经济,9.
  [9] 赖斯芸、杜鹏飞、陈吉宁(2004)。基于单元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调查评估方法。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
  [10]李谷成(2014)。中国农业的绿色生产率革命:1978-2008年。经济学(季刊),2.
  [11]李涛(2013)。资源约束下中国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绩效研究---基于非径向DEA方法RAM模型的测度。经济学(季刊),2.
  [12]李晓嘉(2012)。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1.
  [13]梁流涛(2009)。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吕炜、张晓颖、王伟同(2015)。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8.
  [15]王兵、唐文狮、吴延瑞、张宁(2014)。城镇化提高中国绿色发展效率了吗?.经济评论,4.
  [16]王奇、王会、陈海丹(2012)。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1992-2010年。经济评论,5.
  [17]薛建良、李秉龙(2011)。基于环境修正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度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5.
  [18]袁平、朱立志(2015)。中国农业污染防控:环境规制缺陷与利益相关者的逆向选择。农业经济问题,11.
  [19]Cooper W W,Pastor J T & Borras F,et al.(2011)。BAM:a bounded adjusted measure of efficiencyfor use withbounded additive models.Journal ofProductivityAnalysis,35(2)。
  [20]Ghosh S & Gregoriou A (2007)。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spendingand growth:is current or capital spend-ingbetter?Oxford Economic Papers,60(3)。
  [21]Rashidi K & Farzipoor Saen R (2015)。Measuringeco-efficiencybased on green indicators and potentials in energysavingand undesirable output abatement.EnergyEconomics,50.
  [22]Oh D (2010)。A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 productivityindex.Journal ofProductivityAnalysis,34(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财政学论文
返回:财政税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