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

北京南锣鼓巷重新规划中的风貌管控实践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郭志强;吕斌
发布于:2019-01-07 共4735字

  摘    要: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城遗留区域, 以其悠久历史和特色的风貌塑造和传承着城市风貌, 是历史城市风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目前街区更新常对重点历史保护区做风貌管控, 但缺乏系统性风貌管控指导。文章以北京南锣鼓巷为研究对象, 将“管控范围”与“管控机制”两个层面结合, 进行街区风貌管控研究, 使历史街区风貌得以延续传承, 以为其他历史街区风貌管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风貌管控; 历史文化街区; 有机更新;
 

北京南锣鼓巷重新规划中的风貌管控实践
 

  一、 历史街区风貌管控相关研究

  国内不少学者开展了对历史街区风貌管控理论与实践工作。美国主要以城市规划为主导, 通过编制多层次城市规划体系, 划定历史街区保护范围与区域保护条例, 以此对街区进行风貌管控。国内则主要研究重点保护区的风貌管控, 如吕蕊通过古建筑与景观规划保护历史街区风貌;周海虹等对重点保护区更新与景观改善做街区风貌管控。然而, 我国历史街区主要对重点保护区做系统性风貌管控, 而对整体范围系统性风貌管控涉及甚少, 风貌管控后忽略了持续性风貌管控机制指导。因此笔者认为历史街区风貌管控应从“管控范围”与“管控机制”两个维度做综合管控, 使其更具系统性与持续性。

  二、历史街区风貌结构要素体系

  (一) 街区风貌结构确立

  作为有限空间、经历漫长时间由多元主体通过内外协调达到街区风貌空间结构系统性和层次性, 正如雅各布斯对历史城区描述系统层次性空间特点所言, 这体现出了历史街区风貌结构与历史城区一致性。然而目前基于系统性空间结构进行风貌管控的大多为城市, 从较大范围做风貌管控。如凯文·林奇以城市五要素对城市面貌系统认识, 说明了城市面貌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张兵通过对历史文化要素相互关联性对历史城区做系统性保护。历史街区作为历史城区重要组成部分, 其风貌本身同样是系统和层次性构成。笔者通过对北京南锣鼓巷在城市设计中风貌管控空间要素分类和汇总研究, 得出五种基于街区范围系统性风貌空间结构:街区风貌圈、街区风貌片区、街区风貌簇、街区风貌链、街区风貌节点。

  (二) 街区风貌结构要素内涵及关系

  系统性街区风貌空间结构, 提供了从微观节点到局部空间再到整体系统的认识。其中街区风貌圈是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空间结构;街区风貌片区是由街区主要道路围合, 通过内部合院组合成相对较完整风貌空间;街区风貌簇是由街区内历史建筑与围墙和虚体庭院空间组成;街区风貌链对应具体空间为街区内主次道路以及道路两侧界面;街区风貌节点主要是指交通性与标志性公共空间节点。街区风貌管控关键是不同结构要素之间关系设计, 是五种要素有机联系和紧密结合, 最终达到街区风貌结构协调和统一, 如图1所示。

  三、南锣鼓巷有机更新过程中风貌管控实践

  (一) 南锣鼓巷概述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地区, 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大都时期, 目前仍保留着元代“鱼骨式”街巷空间结构模式。南锣鼓巷以南北巷走向, 南北长约786米, 东西各伸出8条胡同, 由于其特殊空间肌理, 因此又被称为“蜈蚣巷”。街区内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19处, 被北京市政府列为第一批25个历史保护街区之一, 是全国同类历史街区中规模最大与文化最丰富的街区之一, 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图1 街区风貌结构要素关系
图1 街区风貌结构要素关系

  (二) 南锣鼓巷有机更新风貌管控策略

  同大多数历史街区一样, 南锣鼓巷有机更新前也面临城市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 街区部分建筑、立面、道路破坏较大, 整体风貌一般。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委托北大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对南锣鼓巷做保护更新方案, 规划中心先后编制完成《交道口街道社区发展规划 (2006-2020) 》和《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规划 (2006-2020) 》等规划设计方案。南锣鼓巷风貌管控以整体保护为前提, 以小规模渐进式手段对街区做风貌管控。本研究从街区五大空间维度, 结合多元主体持续性参与机制, 剖析其风貌管控过程。

  1.街区风貌圈策略。历史街区风貌管控以整体保护为前提。南锣鼓巷风貌圈整体保存较为完好, 其策略主要是维护“鱼骨式”空间结构, 保护原街区整体天际线与色彩统一。对破坏街区主体空间肌理、影响街区天际线与整体色彩的片区做标识进而做进一步管控, 来维护街区风貌圈统一。街区风貌圈会随着时代发展留下其特色痕迹, 这需要在保护街区整体风貌的基础上, 以基础设施的更新满足街区日常运行, 如配备监控设备、消防设施和天然气入户等措施。更新后风貌必然会对原街区风貌造成一定冲击, 通过风貌系统修复能力, 新的街区风貌和原有的街区风貌必然会互相融合, 形成统一街区风貌圈结构。

  2.街区风貌片区策略。南锣鼓巷风貌管控以整体保护为前提, 以片区为主体进行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从中观层面管控片区空间肌理、天际线与色彩统一。街区风貌片区主要问题为:部分片区堆砌杂物造成空间结构肌理破坏, 部分加建构筑物造成天际线破坏, 部分墙体与原街区整体色彩不协调。街区风貌片区策略如下:针对片区空间结构肌理需要将堆砌杂物清除;针对片区天际线需要对新建筑进行高度审查, 不合规的予以拆除。新建建筑要与原建筑所在片区院落特征保持一致, 维护原有天际线与屋顶形式统一;针对片区整体色彩, 墙体以灰色为主, 门窗以红色与原木类为主。街区风貌片区的管控延续片区原有风貌, 进而构建统一整体街区风貌圈。

  3.街区风貌簇策略。南锣鼓巷主体建筑为清末民初建筑形式, 街区风貌簇对应南锣鼓巷“活力细胞”空间结构, 具体空间为四合院内建筑和庭院, 整体保存较为完好, 但仍有少量合院与整体风貌不相协调, 其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为年代久远, 合院内部分建筑破败不堪;二为院落堆砌较多杂物, 居民对庭院私建和改建现象较为严重。街区风貌簇策略如下:对于破坏不堪的建筑需要拆除更新, 对于较为破旧建筑需要翻修和立面整饬;对于堆砌的杂物和加建的构筑物需拆除和清理, 并在院落植入景观提升居住环境。街区风貌簇作为街区风貌的基本单元和“活力细胞”, 其管控可极大提升街区空间活力。

  4.街区风貌链策略。南锣鼓巷风貌链具体空间为主巷和16条分支胡同以及道路两侧界面, 街区风貌链管控主要从道路与道路两侧界面两大层次做风貌管控。

  道路风貌策略。南锣鼓巷主体“骨干--支脉”空间结构保存较为完好, 然而部分道路私建加建造成道路狭窄, 交通压力加大, 需拆除私建加建, 修复并强化原有道路肌理;部分街区路段与路边台阶破坏并用水泥修补, 需将水泥路改建为与原街区材质相同的青石块铺筑的石材路面;街巷内原有道路两旁路灯数量不足, 不能很好的满足夜晚亮化使用, 需增加路灯数量以满足需要。

  界面风貌策略。街区界面作为道路两侧一种直观展示的空间界面风貌, 需管控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墙体、门窗、屋顶与落水管材质和颜色;古建筑装饰构件;商业牌匾的大小和颜色;街道杂乱无序线缆等。针对界面要素管控策略如下:墙体材料采用青砖或类似砖效果的面砖为主, 不能使用抛光的石材、瓷砖等装饰性材料;部分墙体颜色对街区风貌破坏较大, 需要对墙面做粉刷, 以灰色为主;对于一些后加的金属屋顶要拆除或改建, 换以体现街区风貌的筒瓦屋面并增加檐口和坡顶, 恢复原有屋顶形式和轮廓线;同时屋顶摆放的太阳能热水器需要拆除并换为室内电热水器;对于被破坏或缺失的古建筑装饰构件需要恢复修复;建筑门窗材料以木质为主, 不能使用合金材质, 颜色要以红色或原木色为主;建筑外墙不得安装遮阳棚和防盗网;商业牌匾在色彩和形式上要与街区整体风貌保持一致和协调, 色彩不能太过鲜艳, 牌匾标识面积最大不超过2平米且不得遮盖屋檐和一些重点标示性风貌元素;落水管颜色需改为灰色;街区内杂乱且对风貌界面影响较大的线缆要埋入地下;同时丰富沿街两侧景观植被, 并对沿街植被与街区内古树做保护措施。

  图2 评估流程框架
图2 评估流程框架

  表1 评估指标体系
表1 评估指标体系

  5.街区风貌节点策略。街区风貌节点作为街区内标志性节点空间, 南锣鼓巷风貌节点主要包括:路口节点、牌楼、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空间节点。针对风貌节点策略如下:对交叉路口空间进行梳理并设置铭牌介绍胡同与游客所处位置信息;对街区内牌楼与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并设计用于停留、阅览的公共展示空间, 部分配备新式解说系统;对现存的公共空间在更新过程中尽可能延续保留, 并结合现存历史遗迹, 尽可能恢复原有公共空间。

  四、多元主体持续性参与风貌管控

  多元主体评估体系构建。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编制的两个规划, 制定了近期 (2006-2010) 、中期 (2011-2015) 、远期 (2016-2020) 发展目标, 目前对两个规划近期与中期实施效果评估可看作“实施后评估”。评估过程从评估组织、评估参与、评估内容、评估结果反馈、评估反馈实施5个项目进行, 评估结果将作为两个规划调整和评估反馈实施重要依据, 如图2所示。

  多元评估主体参与。多元主体参与, 通过风貌管控涉及利益相关者和不相关者, 协调存在问题, 构建利益共同体, 使风貌管控更具合法性、沟通性与有效性。南锣鼓巷构建了政府、专家、居民、游客、媒体与商户六大多元主体协同管控模式。街道政府从直接管理转为搭建协调平台, 通过举办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论坛与建设管理联席会议, 联系多元主体参与街区更新建设发展, 并通过逐层收集意见来进行规划引导与风貌管控实施;专家从前期规划编制、街区建设与后期研讨、评价层面对街区风貌做专业指导;居民对街区传统风貌保护具有更深情感, 因此对风貌管控更加关注与重视。居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街区建设与发展, 并将意见与诉求反馈至街道办事处;游客与媒体作为外来旅游者与观察者对街区风貌做认可度与满意度评价, 同时经过媒体宣传推广, 以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保护街区风貌。商户作为街区商业业态主要实施者, 更关注商业业态与街区风貌相互协调统一。

  评估指标内容。历史街区风貌评估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来检测街区风貌管控效果, 南锣鼓巷风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风貌认可度与满意度评价两部分, 每项评估下设数项二级指标, 并确定评估主体见表1。针对风貌管控评价, 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对风貌效果综合评估。二级指标评估以“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级量表做出选择, 各二级指标权重相同, 通过模糊评价法量化分析街区风貌整体满意度。

  评估结果反馈与实施。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街区风貌评估反馈, 收集到许多有益建议, 反映了公众积极参与街区风貌管控热情。随着“两个规划”第二个五年规划结束, 从最终评估结果来看, 街道风貌总体取得较大成绩, 完成了既定目标。但反馈的问题也需引起重视, 如居住环境仍需改善, 部分商业店铺立面与街区风貌整体不协调, 对历史文化资源特色体现力度不够等。因此规划主要针对反馈问题, 由管委会督办主导, 区园林局、区城管委、区住建委等相关主管部门针对做具体规划、实施与调整。

  五、南锣鼓巷街区空间活化与意义

  随着城市全面开展“城市双修”,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风貌管控也面临着新的转机与挑战。本文以历史街区风貌管控为基础, 探讨构建街区系统性风貌空间结构与层级关系, 赋予结构具体空间要素, 探讨其保护价值。并以北京南锣鼓巷有机更新实践, 探索剖析其系统性风貌管控过程, 从街区风貌圈、街区风貌片区、街区风貌簇、街区风貌链、街区风貌节点五个维度将“碎片化”街区风貌结构分层, 并进行系统性整合与风貌管控。在此基础上, 通过建构“多元”风貌管控机制, 持续管控街区风貌, 使历史街区风貌得以延续传承, 以期为其他历史街区风貌管控提供借鉴与思考。

  参考文献:

  [1].何依.走向“后名城时代”--历史城区的建构性探索[J].建筑遗产, 2017 (3)
  [2].Frank K.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USA[M].1997
  [3].吕蕊.历史街区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再生[D].南京林业大学, 2008
  [4].周海虹, 韩宏绪, 白惠亭等.论古城西安莲湖历史街区风貌保护更新途径[J].城市规划, 2004 (12)
  [5].简·雅各布斯, 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 2006 (2)
  [6].张兵.历史城镇整体保护中的“关联性”与“系统方法”--对“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的观察和思考[J].城市规划, 2014, 38 (a02)
  [7].吕斌, 王春.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城市设计绩效的社会评估--北京南锣鼓巷地区开放式城市设计实践[J].城市规划, 2013, 37 (3)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原文出处:郭志强,吕斌.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中的风貌管控——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8(24):134-13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城市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