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一体化的城市规划理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从生态视角来分析城市规划理论,当前城市规划理论大都遵循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没有充分考虑我国独特的生态条件,需要重新思考并做出相应的变化和现实生态特征,所以从生态化的角度来分析,加强城市规划理论的生态化研究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可行且必要的参考,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理论中存在的生态缺失,认为起源于西方的生态学可以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创新的重要依据,探讨了生态学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结合的可能性和方式。
1 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生态缺失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规划的热潮,并且城市生态建设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因此,城市规划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挑战,这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同时针对资源稀缺的现状,城市生态化规划可以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但是针对当前城市化的发展变化情况来看,生态资源屡屡受到侵害,甚至摧毁着生态建设行为频繁发生,城市规划的理性和实用性要求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可以说,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在一定存在生态缺失的情况。
一方面是对自然本体论的重视不够。从历史发展的时间上来看,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建设措施,这属于城市规划理论的思想根源,指导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自然本体,并且风水理论也是一种思想代表制度,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态早期朴素的概念有直接关系,决定了我国城市规划生态理论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面对自然社会生产水平的自然建设思想。在进入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征服,并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但是发展到当前,人类开始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也开始苏醒,加之面对我国当前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发展高潮,不断混合着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也从一定侧面开始意味着自然界报复人类的开始。
在这一情况下,虽然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仍然是主流,但是我国也开始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城市规划理论,诸如生态城市理论的制定。由此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理论仍然还不能满足自然本体论的相关要求。
另一方面是对城市规划广域生态考虑不足。从空间来看,我国具有庞大数量的人口,并且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这要求城市规划理论要充分考虑我国整个地区的生态变化发展,但是当前城市规划理论过于重视个体生态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广域生态的概念,同时从个别城市发展规划的视角来看,由于地域和部门条块分割等原因,对整个生态环境缺乏一定的引导,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重视不足,尤其是生态行动纲领没有得到付诸实践。
所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城市规划理论要不断从城市工程建设的角度来保证和加强广域生态控制。另外,对于生态规划质量保障乏力。我国已逐渐重视城市生态建设,但当前城市规划理论关注生态建设的外在表现,生态化城市规划建设的各种理论指导行为缺乏正确的施工。虽然生态城市建设行为初衷是好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大量的生态建设的行为没有让城市的生态质量得到改善。
2 对生态化视角下城市规划理论的启示
2. 1 城市规划理论要不断应对生态学问题
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生态问题不断出现,如空气污染、土地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生态问题对于城市规划理论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反映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城市发展中就是不断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平衡问题。城市规划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总体布置,需要不断应对新的生态学问题,改变城市规划结构来进一步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通过对城市生态性能的分析,以及针对城市规划理论水平和对城市发展生态问题的动态监测,实现对生态问题的可预处理。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个标准,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力争使生态城市建设符合环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和实施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指标,同时生态城市是更高效、环保、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概念需要基于生活,为追求更高效的生态城市交通质量,注重对生态的关怀。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是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的发展经济水平。
2. 2 生态技术要不断推动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新技术来促进城市发展,比如汽车、地铁的发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等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提高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对于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形态布局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生态技术则提高了人们对城市建设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引起人们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关注,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还有一些生态技术的直接应用致力于减少城市发展中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如建筑节能技术、机动车减排技术、中水回用技术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使得城市发展对自然的需求和影响变小。所以生态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城市规划发展中进一步提升对生态规律的掌握,通过运用城市生态技术可以使城市实现生态发展,同时生态技术将推进城市规划向前发展,进而促进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所以加强生态技术对于城市发展规划的系统指导和服务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这对于促进城市竞争力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3 城市规划理论要重视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鉴于历史上生态演变发展阶段的影响,需要关注土地系统的生态属性。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土地利用的外部形态,根据地理案例和地域分异规律,并考虑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属性的区分,加强对生态学自然多样性的认识,然后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提供土地生态发展的多种实现方式,进而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的研究。我国城市规划的核心是控制土地利用性质和强度,主要归因于人类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生态因素的影响,注重生态因素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实现生态系统的创新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系统达到一个稳定的健康状态,通过良好的土地开发模式实现城市规划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要求。
3 结语
总而言之,从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来看,城市规划是实现生态城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城市空间是建设生态城市的载体,并且良好城市环境的创建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所以在生态化视角下,分析城市规划理论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形态、结构和功能布局,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对城市的合理开发,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理论相结合,并通过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泉,叶兴平。 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 城市规划,2009(07)。
[2]吕斌,佘高红。 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 城市规划学刊,2006(04)。
在规划设计城市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需求等要素,统一规划空间,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水平,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直接决定了各个空间的形态设计,所以要重视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1正确处理几种关系正确处理局部...
1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产生及发展公众参与是合作型规划的前身,二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的盛行,使政府及公众对社会福利进行了反思,得出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政府、私营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之间必须围绕社会的整体目标展开合作,分别做出各自的贡献。欧洲首先提...
联合国人居署旗舰报告的姐妹系列《世界城市状况报告》(后简称《报告》)系列从2001年出版以来,两年出本一期,至今已经出版六本。在10月31日全球第一个世界城市日,这套系列的中文版出版。在这套城市研究的系列中,三处将城市规划作为章节专列,统观...
现代城市人口密度大,人们的活动范围紧密,这很容易引发人们在精神上的焦躁情绪,而城市规划是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引导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面向简约型生活方式的城市规划正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更加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利用简约型生活方式...
城市可以说是当前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种现状下,如何做好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显得极为麻烦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分析、合理设计;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已经成为了非常普遍的现象。面对一大批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城市扩建是势在必行。然而,如何扩建?如何规划城市的布局,是重中之重。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对城市发展起着统筹作用。良好的规划,不但可以使得城市稳步发展,而且可以满足社...
引言在低碳、环保、生态、绿色观念早已渗入人心的当下,城市规划要求贯彻低碳理念、生态发展、环保自然等相关要求[1-3],把城市生态作为重点领域进行研究,将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生成科学的生态规划与发展体系。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
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与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协调这两个规划,确保空间及土地的资源合理使用,以提升城市居住者的幸福感。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
原标题: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海绵城市的概念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方向。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保护城市原...
对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而言,土地规划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土地是经济建设的基础,规划是城乡发展的依据。在实际的城乡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管理缺乏有效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