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

对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作者:马鹤;梁赛江
发布于:2018-10-31 共7284字

  摘要:一个国家的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否成熟。而一个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推动人才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难以想象的作用。而这些对于国家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的潜力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生教育除了具有一般高等教育的规律性外, 还有着其特殊性。现有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 科学、系统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仍不完善, 严重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必须正确认识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必须通过多渠道共同努力, 从政策、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等多个方面, 着力加强研究生的教育体系改革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培养问题; 改革创新;

  Abstract:The productivity of a country,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ends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matur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However, a matur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has an unimaginable role in training senior professionals,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and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alents. And these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realitie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otenti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the regula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gener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lso has its particularity. The existing higher education, especiall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till lacks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we mus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rominent problems that affect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we must make efforts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policy, society,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Keyword:postgraduate education; cultiv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在当今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人力要素将作为主要资本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它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教育中处于重要环节的研究生教育就显得尤为关键。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升华, 也是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 有显著的阶段特征。在其过程中所锻炼出来的研究生素质将直接影响并且决定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力资本素质的水平。从长久来看, 国家所开展的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将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众多教育者的注意, 并在研究生教育等教育体系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尝试, 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飞速发展, 但发展往往会遇到问题。如何有效地减少阻碍人才创新能力的因素以及准确、有效地评价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考量。
 

创新教育

 

  1 教育创新及质量的基本内涵

  研究生是进行科技工作的主要力量, 同时也引领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国家未来的科技水平。因此培养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研究人才, 建立与之对应的合理、严谨、科学的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评判体系以及其管理模式已经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 培养的研究生所固有的在符合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个人价值体现等方面的明显或隐含要求的特征或特性的总和[1]。通过进行创造性劳动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在特定的领域或特定的行业中做出过较大贡献的被称作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诉求, 而教育创新最根本的出发点也在于培养卓越人才, 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作为现代教育进行创新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研究生教育, 是建立在本科教育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教育, 目标及本质属性是培养先进的专业人才。因此, 以培养具有坚定的目标方向, 完善文化学术储备体系, 强大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对象, 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要求。研究生时期的学习, 使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体系, 并通过科学研究培训, 使其掌握科学方法, 真正能够承担科学研究、教学和加工专业技术问题以及专业研究的能力。而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 与之相比, 知识维度更为宽阔, 为知识结构奠定基础, 是能力更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竞争中, 相对于其他学生思维更活跃、能力更强, 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条件。

  2 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

  2.1 研究生创新教育需要有利于创新的学术氛围

  在新环境下, 我们应该遵循“创新是第一要务”这一原则来培育人才。只有这样, 才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 实现学术界的“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文化氛围是指不同的文化个体在不同的文化领域表现出的癖好和执念, 在不同的科研领域所表达的专业见解, 从而形成各种派别。它是人类有意识地扩宽自身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诉求和意愿。如何建立浓厚和创新文化氛围, 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也是需要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艰巨任务。笔者认为, 应该从各方面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 提高其创新能力, 在自由、开放、平等、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促进创新能力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促进创新人才的出现、成长和成才[3,4]。

  2.2 研究生创新教育及需要建立优化现有评价体系

  形式枯燥、主题单一、比例失衡、指标体系繁琐是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所存在的一些弊端, 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评价主体方面来看, 其主要包含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个层面。随着社会功能的具体化, 创造新形势下的多种复合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体系必须要实现从单一政府行政型向政府、社会、高效三者多元共治型的转变。这就要求在以往的评价形式、考试形式、思维形式、评价指标上进行根本的改变。在评价形式, 否定以往的“一次定全局”终结模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并用、课内表现与课外自主性结合的全程评价, 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在考试形式上, 采取多种形式并用的考试方法, 在以往的单纯考试基础上将课程论文、创新能力、学术成果融入到考核范围内;在思维形式上必须打破“唯一论”的陈旧观点,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 敢于挑战权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加大对创新能力的考核, 促使从应试教育中的枷锁中脱身;在评价指标上重视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统一, 只有两者相结合, 才能创造更加合理的科学、激励机制, 从而促进大家在创新方面的能力以及更好地指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方向。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的确立是一个逐渐确定的过程, 因为这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事项, 必须征求广泛意见、反馈多次、不断改善,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应广大研究生健康发展并起到激励作用的评价体系。首先在学习能力评价上要把涉及范围推广, 要在专业课、选修课、公共学位课上综合性的考核。而学术论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体现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 因此对学术论文的评价也要多方面综合性考虑, 要看其学术论文在国内和国际上双方面的发表情况, 这样才能对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更加透彻的考量。同时学术论文水平的考查指标要包括论文撰写能力、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文献论述能力、研究结果创新性等多方面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考查出其学术水平。论文撰写能力反映其概括归纳和逻辑判断等方面的能力;选题的意义要突出论文选题的理论上的意义和实践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和技术指标考查其理解、运用以及创造性地改进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能力;文献综述能力指标反映其查阅资料文献、综合研究进展、分析判断研究趋向的能力;研究结果的创新性指标是反映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科研工作能力主要从参与课题的类型、在课题中所起的作用、得奖情况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等这几方面来进行综合性的考查[6]。

  2.3 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教育需要因人而异, 全面育人

  据调查, 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性, 同时, 其产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不同;性别不会直接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造成影响, 不能因研究生的性别为女性而产生歧视, 拒绝招收和培养, 从而错失高素质人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其学位论文水平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极显著相关性,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与科研工作能力是来衡量其表现出来创新能力的最关键的因素;导师的水平和学生自身的素质是决定研究生创新的能力的最关键因素, 培养环境也是一个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环境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式、考核体系、学术氛围、学术条件等;首先, 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他的创新思维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其次, 导师的学风以及其工作的作风、知识结构又是其影响研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素质。研究生的科研学术态度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导师的影响, 导师的科研水平、态度常常是学生科研目标的标尺。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研究生, 其宗旨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对于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打破学科限制, 拓宽专业知识面, 发挥学科交叉优势;要积极深入研究教育理论,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既要适合于多数学生, 又要强调个性鲜明, 确保处理好统一性与特殊性、规定性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专业型研究生, 要努力推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 要确保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成功转型, 实现学术型与专业型人才均衡发展。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强调在教育上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专业人才其培养的着重点不同。因此, 我们要针对不同研究生具体的专业来加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导师的水平、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及学术氛围这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能力造成的影响。针对这些方面, 力争打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创新工作、创新交流的学术环境, 能够让导师和学生互动启发式地完成创新教育以及创新科研任务[2,7], 从根本上滋润创新的萌芽, 激励其生长。

  3 研究生创新教育影响因素及优化

  处于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研究生教育是不同于其他层次的教育。它既具有文化性、目的性、功利性的教育共性, 同时又要求革新、不拘一格、百花齐放、更深层次的探究。在最高层次的教育中, 科研能力的培养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方向, 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 具备固有性, 不会随着教育的层次、类型和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形式下, 创新性人才已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超强推动力。创新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源头。处于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激励和培养创新氛围, 塑造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就是推动创新。

  3.1 政府及学校主管部门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质量的分析

  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是具有一定政治职能和公共职能的, 政府通过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可以宣传国家政治思想、社会的主流意识以及国家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等, 也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专业人才, 而这些专业的人才将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所以可以通过他们来对全社会关于某些问题的观点进行导向。研究生教育直接投资者的政府, 可以通过在其下设的部门管理研究生培养单位来达到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要求。首先的要求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开展的对研究生的教育工作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其次的要求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培养出的应当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即同时具有学术性与创新性, 且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最后的要求是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应当有效率有效益, 在能够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相应的教育成本, 等等。相应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调整研究生招生计划、控制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等措施可以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实现监控[1,2]。

  学术氛围是在多种形式下的知识探索和活动参与中逐渐沉淀、修养成的。它是一个学校或教育层次中最个性、最本质的潜在物, 代表着这个区域的精神风貌。其包含两种内涵, 即观念上的氛围和制度上的氛围。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极其重要, 它对学风建设、开拓学生思维、激励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可以说学习氛围是高校一切学术的催化剂, 是重要的软实力。而高校要提高本校的学术氛围首先要占领更多的科研阵地, 优化学生的专业框架基础, 促成学生形成由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的“正三角”结构。让学生在具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 还需要有对应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其次高校也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提升研究生专业及科研相应素质的责任, 要善于诱导研究生自发产生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 是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 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和谐团结的人文环境是培育优秀科研工作者的温床。在此环境下, 学生可以毫无芥蒂地互相交流专业见解, 分享最新前沿知识, 通过相互交流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从而达到专业领域的不断升华。而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阵地, 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科研服务, 例如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 邀请业内学者做讲座, 为学生提供展示专业知识的舞台, 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全方位提升学生科研水平, 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3.2 导师培养和教育研究生产生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显著

  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 应当全力建设创新型导师队伍, 以此来提升导师教育业务水平。各个高校中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全体教师队伍中的中流砥柱, 可以说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教育素养和培养能力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创新能力, 有赖于导师自身素质增强, 这包括导师的自身素养、个人魅力、科研水平、学术造诣、创新能力等。首先, 导师自身必须是一个富有创新潜力的教师, 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 思想得到碰撞, 产生创新的宝贵灵感。其次, 导师不仅要增强对专业前沿研究探索的意识, 更要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 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 确定自身能力内指导的合理学生人数, 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帮助并启发学生遇到的科研困惑, 以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最后, 加强对导师的创新教育能力考核评价力度, 建立健全动态化的导师队伍构建制度。以培养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 科学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创新教育能力考核评价机制, 从学术水平、教书育人责任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果等方面对导师进行定量考察。

  3.3 学生个体主观对教育创新培养的认识

  研究生的个人素质对于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影响重大, 但这是内部的影响因素。在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 大部分都将公民的受教育权明确地写进宪法等根本大法之中。在中国, 《教育法》对受教育的权利更是进行了明确, 对于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详尽规定。学习新时代定将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相应形成,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受教育、学习的愿望越发强烈, 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被动受教育, 更会主动去学习, 伴随而生的受教育权利也彰显出主动和自由的特性, 对与教育本身、特别是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研究生培养机构在提供高质量教育教学和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 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4,6]。

  4 研究生创新教育理论成效转化

  学院近年来致力于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创新教育机制;坚持质量导向, 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全面育人理念, 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提出多项举措, 通过各种途径鼓励、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建设的新局面[2,7]。

  学院近年来逐步加大基础实验设备的资金、技术等的投入, 积极引进国内国际领先设备, 鼓励科研工作者自主研发新型实验设备, 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采动应力试验系统, 填补了国内外采动应力演化实验的空白, 具有显著地科研价值。

  学院各项措施鼓励研究生全面发展,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鼓励研究生刻苦钻研所属领域的同时, 对于其他自身感兴趣的领域学院提供各种途径, 如科技创新专业团队、思辨社团等多种形式, 积极引导同学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研究, 鼓励学生多学科, 多领域全面发展, 通过多学科结合, 优势互补,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人才保驾护航。

  学院加大研究生科技成果奖励力度, 引进学院十大科技精英评比制度, 对于优秀研究生进行奖励, 鼓励研究生积极努力, 比学赶超, 刻苦专研。建立研究生评奖评优量化评价、“三结合”成才评价体系, 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 鼓励在校研究生刻苦学习, 公平竞争, 奋发向上, 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建立“学子空间”网络教育联络平台以及“学子广场”学生教育管理平台, 及时更新反馈学生最新动态及学院各学科发展方向及成果,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院本科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落实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导师责任,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保驾护航。

  学院逐步细化深入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 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 着重在提高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水平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导师指导水平、规范培养环节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建设向纵深发展, 稳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阳.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2]李志平.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3]佘远富, 陈景春.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 (1) :7-10.
  [4]赵珊.学术氛围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 2010 (31) :249, 252.
  [5]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6]张茂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7]金云志.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4.

原文出处:马鹤,梁赛江.对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1):32-34+3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