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高校思政教育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31 共3582字

  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着重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提出,不但提升和凝练了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更是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基础上所做出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作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合格人员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同时还起着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传承的作用。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课程,可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培养和提升的前沿阵地,同时担负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责任。思想教育方面的课程繁杂,但都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为其中的一条主线,教授的同时也引导着广大学生在实践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隐形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顺利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合格接班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但仍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一些错误的舆论和社会角落中的阴暗面,使得大学生的三观受到极大的影响。然而,这些消极的情绪充斥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干扰正常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常常产生一些错误观念。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可以为大学健康和谐的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引领大学文化氛围的建设和发展,集凝聚、吸引、感召于一体。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引导他们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介的普及,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较为庞杂,加之当代大学生受到社会及家庭的影响,在思想及觉悟上都具有政治参与性强、观念多元化及认同感高等特点,这就使得他们对国内外一些大事要事都积极关注,并有自己的看法。在价值观念方面,大学生能顺应主流或热门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褒贬不一,参差不齐,受社会好的坏的方面的影响较重,如社会责任感不强、金钱崇拜观、诚信缺失及信仰不稳固等。而且,由于大学生大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主意识从小便已养成,缺乏集体主义感。在意识形态方面,当代大学生具有丰富的创造和研究意识,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追求公平公正的民主意识。

  三、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策略

  1.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掌握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所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同时也需要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性纲领不断巩固和深化。首先,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炼并掌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灵魂。其次,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学习并延伸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再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职业共同理想,坚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信念,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及信念,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方向性。继而,弘扬有针对性的“目标取向”,领悟并正确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及国家层面上的现实关系,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国家是什么性质的国家,需要走怎样的道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最后,践行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公民价值准则,指引人的行为价值取向问题,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之间的联系,明确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托,要求每位公民恪尽职守地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攻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意义,要综合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综合素养及心理道德修养。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广泛融合国家意志和大学生意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群体,要想落实以人为本,就应广泛地将国家意志和大学生意志融为一体。目前,无论是专科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多数缺乏对学生意志的重视,主要注重的是国家意志,思想层面较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捕捉重点,认为内容过于乏味,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因此,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意志,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将爱国主义与学生的成才结合,国家经济建设与学生的价值结合,只有切实地将这些关系融入课堂,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得以真正的落实,从而改善教育效果。

  3.不断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寻找渠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一是课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传播路径是课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广泛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浓缩课本信息,分析相关案例,播放时下的新闻和视频,与学生进行互动等方法,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二是网络媒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已然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为此,相关任课教师应广泛掌握和使用网络教学,不断关注由网络所传达的一些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微博、微信、腾讯QQ以及邮件等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三是学校学生组织。这里所说的学生组织,指的是高等院校学生会和社团,他们是学校的主干力量之一。学校在鼓励和发展学生组织的同时,应培养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学生组织,鼓励他们创造出兼思想、内涵、品位于一体的学生作品,开展一些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健康活动,引领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四是朋友。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对他们影响较大的不仅是父母和教师,还有朋友。由于长期与朋友处在一起,朋友对他们思想的影响程度,往往大于父母和教师。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道德模范学生,使其可以影响其他学生。

  4.采用不同结合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结合模式。一是信仰与知识的结合模式。如今的大学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文化知识视野较为宽阔,再加上,学校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较为重视,但他们普遍缺乏一定的信仰,诸如思想道德和法治信仰,因此,学校应提高对信仰培养的重视程度。二是责任义务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模式。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有担当,履行相应的责任义务。为此,利用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日常行为与核心价值观的结合模式。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赋予他们较强的正能量,成为一个心中有理想、手中有能量、勇于担当责任的时代主力军。

  ***总书记认为,青年是国家发展和强大的中坚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的融入。为此,各大高等院校应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宣传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使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得到有力提升,培养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徐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1):49-50.
  [2]王华彪。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J].品牌,2015,(01):109.
  [3]王开琼。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J].品牌,2015,(03):205-206.
  [4]杨艳坤。高校思政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198.
  [5]周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述[J].品牌(下半月),2015,(01):286.
  [6]沈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路径探究[J].内蒙古统计,2015,(01):24-25.
  [7]李祥祥。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05):122-126.
  [8]曲文涛。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6):69-71+87.
  [9]张彩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1,(01):68-72.
  [10]王欢。论大学生思政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体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30-3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价值观论文
返回: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