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成立于 1930 年, 由俞庆棠创办,是“国内历史最早而最悠久之民众教育专才培养与民众教育学术研究阐扬机关”. 年表第 12 条:“1932年”, 我国第一座教育电台---无锡民众教育广播电台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宣告成立, 设定呼号 XGWS,周率 1390 千周,波长 216 公尺。
“1932 年”具体指“1932 年 6 月”.1936 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开办“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两年制), 这是我国高校设立的第一个专科层次的电化教育专业。[13]
1941 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因经费困难停办,“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人员转入初成立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筹建成立了电化教育专修科,[14]并非年表第 50 条所述“1940 年”、第 67 条所述“1945 年”. 1946 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在无锡原址复校,“1947 年”,恢复电化教育专修科,科主任为陈汀声,[15]并非年表第 71 条所述“1946 年”、“电影播音专修科”.
(三)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1941 年 8 月成立, 校址重庆璧山,以“研究社会教育学术,培养社会教育人才”为办学宗旨, 对我国社会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年表第 80 条:“1948 年”,应改为“1946 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返迁江苏,开办电化教育系(四年制),这是我国高校设立的第一个本科层次的电化教育专业。
1950 年,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系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合并,组建了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金陵大学影音部和电影与播音专修科、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专修科的师生连同三校的教学设备,调入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 1953 年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 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
(四)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 1954 年, 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 年扩建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 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 1972-1978 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 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 年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 1951 年。 1972 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1978 年,上海师范学院、 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相继复校,1980 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师范大学恢复华东师范大学原名。
从上述校史沿革可见,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存在相互交叉的办学轨迹。 年表第 132 条“1960年,上海师范大学在物理楼设电教室,利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究竟是指当时的“上海师范学院”还是“华东师范大学”,还有待进一步查考。 此外,年表第 186条“华东师范大学”准确指当时的“上海师范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
(五)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 年。 1958 年晋升为杭州师范学院。 1962 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1965 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迁至金华。 1985 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从上述校史沿革可见,年表第 177 条“浙江师范大学”,准确指当时的“浙江师范学院”.
(六)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发轫于 1902 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 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 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 后改为师范学院。 1939 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 年迁至兰州。1958 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为甘肃师范大学,1981 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 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从上述校史沿革可见,年表第 187 条“西北师大”、第 191 条“西北师范大学”,准确指当时的“甘肃师范大学”.
三、人 物
(一)谷剑尘
年表第 42 条:“1937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陈友松的《有声的教育电影》和谷建尘的《教育电影》”,“谷建尘”应改为“谷剑尘”.谷剑尘(1897-1976 年),原名谷斯江,浙江上虞人。 1921 年参与创立“上海戏剧协社”,曾编写我国第一部有台词的话剧剧本《孤军》。 上世纪 20 年代中期涉足影坛, 相继在 “明星”、“华剧”、“中华第一”、“东亚”等影片公司担任编剧。 1934 年,发表《中国电影发达史》一文,约 4 万字,详细评述了中国电影自萌芽及至当时的发展概况。
其专着 《教育电影》 吸收了Charters、Dale 等美国视听教育大师的思想,初步勾勒出中国教育电影的研究框架。
(二)廖泰初
年表第 182 条:“1979 年 6 月-8 月,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委托西北师范学院举办电化教育研讨班。 与会期间,37 所院校代表发起成立了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推选程光为会长,南国农、萧树滋、孙明经、廖太初为理事”,“廖太初”应改为“廖泰初”.
廖泰初(1910-2000 年),广东高要人,曾任燕京大学教育系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电化教育馆馆长,北京大学电教中心和中国外语电教协会顾问,为教育技术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 1991 年年会上,授予廖泰初特殊贡献奖,并聘请他为该会驻中国的首任顾问。
其论文《从国外名词术语的演变看“电化教育”》在 20 世纪 80 年代电教理论研讨热潮中,掀起了一场关于电化教育要不要改名的大辩论。
(三)辛显铭
年表第 221 条:“1985 年 1 月 17 日-22 日,应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邀请,中央电化教育馆周君达和南京大学辛显明、邱质朴三人参加了 AECT1985年会”,“辛显明”应改为“辛显铭”.辛显铭,毕业于金陵大学理学院,南京大学电教中心第一任主任。 与桑新民教授共同组建了“金陵大学影音教育历史”研究团队,指导并发表了《我国综合性 大 学 早 期 培 养 电 化 教 育 专 业 人 才 的 先 例 和 经验---金陵大学推行电化教育 30 年系列评述之一》、《解读孙明经教授---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教育电影化的先驱---金陵大学电教软件编制与推广事业纪实》等论文,逐步挖掘出大量早期中国电化教育的珍贵历史资源。
四、期 刊
《电化教育》“月刊”是由民国政府中宣会及内政部审批,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编辑,中国电影教育用品有限公司出版的刊物,包括“电教研究与讨论”、“教育节目播音预报”、“电教技术”、“法令”和“一月间”等栏目。
因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该刊自民国 25 年 12 月 5 日创刊至民国 26 年 6 月 5 日,仅出版了“5 期”就被迫停刊,并非年表第 37 条所述“周刊”、“6 期”. 由于该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期刊, 因而在中国电化教育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五、结 语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为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抛砖旨在引玉,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加之史料收集有限,难免论述不周,以期更多真知灼见。
[参考文献]
[1]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2] 刘丰详。陈果夫创办中央广播电台[J].民国春秋,2001,(8):6~8.
[3] [13] [16] 黄斌,邹霞。川渝电化教育史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114~119.
[4] [5] 《大事记》编写组。中央电化教育馆大事记(1978-2008)[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