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电化教育论文 >

近代电化教材《电影教育实施法》解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08 共8046字
摘要

  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学科确立和发展的基础。 以南国农先生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对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尽的历史考证,填补了诸多空白,为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我国学者对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的历史考证略显不足。 本文对馆藏于厦门大学图书馆特藏书库中的《电影教育实施法》的研究,将成为研究我国电化教育教材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作者、出版背景

  (一)作者简介

  《电影教育实施法》由刘之常和蒋社村合著,为大32 开本,直排印刷,软皮封面 ,由当时的江南印书馆于 1934 年出版发行。刘之常是我国早期电影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是电化教育的先驱。 他重视运用电影等现代媒体开展民众教育,在长期的电影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电影教育经验。 《电影教育实施法》就是他和同事开展电影教育的经验结晶。蒋社村,生平已不可考,从该书以及出版于 1936年的《教育电影实施指导》一书中可知,蒋社村曾经在镇江民众教育馆工作,是我国早期电影教育的积极倡导和践行者之一。

  (二)出版背景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提高民众素质、倡导社会风气、改善民众生活,国民政府推行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的民众教育。 各省、市、县设立的民众教育馆是推行民众教育的主体。1932 年 2 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民众教育馆暂行规程》。 《规程》提出:各省、市及县市立民众教育馆均得设立出版部,以开展日刊、周刊、画报、小册及其他关于社会教育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

  随后,各省、市的民众教育馆响应教育部号召,纷纷设立出版部,编辑出版为民众教育服务的各种学习材料。 就服务对象而言,当时民众教育馆出版的材料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学习材料,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杂志、画报等;二是为施教者服务的资料,比如为提高施教者教育教学素质的书籍等。

  作为江苏省民众教育的领头羊---镇江民众教育馆,地位特殊、活动丰富、人才济济,积累了丰富的民众教育经验,尤其是在运用电影等媒体开展民众教育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有出版民众学习材料的基础。 镇江民众教育馆除了定期出版《教育电影》(半月刊)等杂志外,还编辑出版了一部分推动民众教育发展的书籍。 1934 年,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杰出代表---刘之常、蒋社村把他们长期从事电影教育的经验集结成册,出版了旨在提高施教者素质的《电影教育实施法》。 这部著作被作为《江苏省立社会教育机关辅导丛刊》中的重要一部,对提高民众教育施教者的素质乃至全国的民众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几点发现

  通过对《电影教育实施法》的认真阅读和历史考证,我们有了以下几点发现:

  (一)较早的电化教育著作

  我国的电化教育实践是从幻灯、电影、播音应用于教育、教学开始的。 1896 年,电影传入中国,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一直和娱乐联系在一起。 然而,1917年,商务印书馆尝试把电影应用于教育领域内,开始拍摄教育电影,这是"我国自资摄制影片较有规模的开始",[2]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早期电影教育运动".[3]

  我国早期的电影教育侧重于制作教育影片,通过电影放映达到教育电影的目的。 随着电影教育实践的深入,人们纷纷著书立说,总结归纳电影教育的经验。 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见表 1.

  表 1 所列著作是我国早期 (把 1937 年以前称为早期, 是因为这一时期是我国电化教育的萌芽期,同时发展相对平稳、规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电影教育受到了致命打击,开始走向分散、无序状态)电影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我国当时电影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学人智慧的结晶。

  从时间的脉络分析, 出版于 1934 年以前 (包括1934 年)的电影教育著作主要有四部 :徐公美的 《电影教育》、刘之常的《电影教育的实际和设施》、刘之常和蒋社村的《电影教育实施法》以及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出版的《中国电影年鉴》(这是一本论文集)。 因此,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刘之常的《电影教育实施法》是我国比较早的电化教育著作,仅仅比徐公美的《电影教育》(徐公美是我国研究电影教育第一人,[11]《电影教育》是我国第一本电影教育著作)晚一年出版。

  在该书中,作者对电影教育的实质、电影教育实施的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这在当时理论不丰富、实践时间短的状况下,能够对电影教育领域进行比较全面的、较为深刻的论述,确实难能可贵。 当然,这与刘之常等长期深入电影教育一线、并躬身实践、勇于创新是分不开的。

  (二)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电化教育教材

  《电影教育实施法》不仅是一部较早的电化教育著作,还是一本难能可贵的教材。 严格意义上讲,教材是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学和学习材料,是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著作和教材是呈现知识的两种重要印刷载体,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著作是教材之母,教材是著作的"沉淀". 二者也有明显差异:在本质上,著作重在创新性,教材则重在包容性;在体系建构上,著作应采取"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结构,教材则宜采取"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在叙述风格上,著作长于学术话语,教材则使用普通话语。[12]

  教材是课堂内外师生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依据,著作是课堂外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参考。

  1. 就出版目的而言---《电影教育》 是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教材。其实,早在 1931 年,我国的大夏大学就已经设置了电影教育课程,由徐公美担任教授。[13](关于徐公美在大夏大学使用的教材或者讲义, 无从考证)。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于 1933 年出版的《电影教育》可以说是徐公美两年来从事电影教育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经验结晶。 如果仅从出版目的而言,《电影教育》应该是我国电化教育领域内的第一本教材。 徐公美在《电影教育》的"序"中谈到,《电影教育》出版的目的主要有三点,其中第一点是"使中等以上学校之增设电影教育学科者,能得相当之教本……"[14]
  
  由此可见,《电影教育》 的出版目的主要是为了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学习电影教育学科,是"教本",也就是今天的教材。同样,《电影教育实施法》 的出版目的也是为了"学习者"学习电影教育学科服务的。 只不过,这里的"学习者"不是"在校生"而是电影教育的"施教者". 正如镇江民众教育馆的馆长赵鸿谦为 《电影教育实施法》所作的序中提出的,本书的目的是"藉供服务社教诸同志推行电影教育之参考,共谋发扬光大,以期普及焉",[15]"以在提倡电影教育,普及施教".[16]刘之常和蒋社村在本书的序中也谈到,本书的目的是"以作实施此项教育者的参考与辅导",[17]"可为电影教育推行者的完备参考刊物".[18]尽管《电影教育实施法》不是"在校生"学习的内容,但却是民众教育的施教者学习和参考的材料,可以说是施教者的"自学教材".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教育实施法》 也可以说是教材,同时是我国较早的电化教育教材。

  2. 就教材的特征而言---《电影教育实施法》教材特征突出,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电化教育教材。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包容性、通俗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是教材的典型特征。 在《电影教育实施法》的"序"中,作者谈到 ,本书 "更汇集各方面的专门实际问题",[19]也就是说,本书内容借鉴和整合了其他领域(尤其是电影领域)内的大量知识和观点,具有包容性。 通读整本书,我们可以发现,全书没有艰涩难懂的语句,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只有朴实和平民化的语言,具有通俗性。 《电影教育实施法》开宗明义地提到电影教育的内涵、简要介绍电影教育的发展历史,紧接着详尽地介绍了电影教育设施(设备)、管理、教学等,这样的内容安排符合赫尔巴特"以知识为中心内容,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体系的严密性"[20]的知识中心教材设计思想,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因此,《电影教育实施法》具有教材的特征,且教材特征明显。
  
  尽管徐公美的《电影教育》出版的初衷是"使中等以上学校之增设电影教育学科者, 能得相当之教本……"[21]然而由于《电影教育》出版较早,可参考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许多内容都是原创性的(比如:关于教学与电影的关系应该是相乘的关系,而非相加的关系的观点)。 同时,全书(共 114 页,主要论述了教育电影的意义、电影与教育的关系、教育影片的研究、儿童与电影、电影的学习指导方法等。[22])以"问题 "或者"专题"为设计思路,各"问题"或"专题"自成体系,相对独立。 第三,《电影教育》使用了大量的学术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著作的特征较为明显(关于二者内容的比较, 见表 2)。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教育》的著作特征明显,《电影教育实施法》的教材特征更加突出。 可以说,《电影教育实施法》是我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电化教育教材。

  我们说,《电影教育实施法》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化教育教材,却并不是否认徐公美先生对中国电影教育课程以及教材所作出的贡献。 他的开创性工作是后人无法磨灭的。

  当然,《电影教育实施法》并没有在当时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当时民众教育还仅仅是非主流教育, 教材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二是刘之常作为一个电化教育的实践者,其在电化教育领域内的话语权还是有限的,其言论、观点以及著作的影响相对有限;其三,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民众教育被迫中断,当然,为民众教育服务的相应教材的出版发行也受到一定影响。[23]

  诚然,如果依据当今教材的结构来判断《电影教育实施法》的话,它并非完美的教材,没有课后练习题(问题)是其结构上的短板。 不过,据考证,上世纪 20年代出版的教材中,尚未发现有练习题。 到了 30 年代中后期,设计课后练习题成了普遍做法,课后练习题的主要形式有 "习题"、"习问"、"练习"、"设问"、"暗示"等。 不过,这个时期的课后练习题数量少,比较简单。到了 40 年代,教材的练习题数量剧增。此后,课后练习题开始成为教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

  1. 基本框架和内容

  《电影教育实施法》共 264 页,由三编、十二章组成。当时的镇江民众教育馆馆长赵鸿谦为《电影教育实施法》作序,简要地介绍了电影教育的价值和镇江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影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刘蒋二君,急于编纂斯书者,以在提倡电影教育,普及施教".在本书的前言中, 首先提出了电影教育的作用,"电影教育,是近十数年来产生的新方法,是推行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的好工具".[25]紧接着指出了本书的写作目的,"为实际推行的根据,同时希望各地都能共同推行, 尤其希望本馆辅导区隶属各县的社教机关,都能够采用此种新方法去推行社教, 故而编就本书---电影教育实施法。 以作实施此项教育者的参考与辅导。 "[26]

  本书的第一编简要介绍了电影教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预测了发展方向,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具体内容见表 2.

  第二编主要介绍电影教育的实施问题,是本书的重点内容,占据了大量的篇幅(第 16 页~第 219 页)。分别介绍了电影教育场的设备、建筑、管理以及电影教育场中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同时还详细介绍了电影教育场的教学方法、电影教材的制作等内容。 具体内容见表 2.本书的第三编是附录部分。 相当于今天教材中的拓展阅读,是对重点内容的补充和举例。包括如下四个拓展阅读:(1)饮水卫生教育电影剧本(陈果夫);(2)我所希望的学校教育影片(刘之常);(3)国际教育电影会议讨论问题;(4)中国电影教育论文引得(宗秉新)。

  在这三编中,第一、二编是该书的主要内容,其中第二编是该书的核心。 这三编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完整的电化教育教材框架。

  2. 内容解读

  南国农先生曾提出, 电化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等。 仔细分析《电化教育实施法》的内容体系,我们发现,该书的内容体系和南先生提出的"七论"有惊人的相似性。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电影教育实施法》的第一编内容(包括四章以及序言中的内容)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总论". 第二编中的电影教育场的设备法、建筑法、 电影教育场应有的机械和管理使用方法、脚本编写法、摄制法,主要介绍有关媒体种类、使用、管理以及与媒体有关的软件制作方面的内容, 相当于"媒体论". 电影教育场的教学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电影以及相关媒体开展教学,相当于"过程论". 学校采用电影教学指导法介绍了在学校中采用电影这种媒体开展教学的主要方法,相当于"方法论". 电影教育场的管理法主要介绍了电影教育场的管理以及媒体的管理,相当于"管理论". 因此,《电影教育实施法》涉及电化教育领域的基本内容,是一本体系相对完整的电影教育教材。 也正是因为其相对完整和合理的内容体系,此书成为后期同类著作内容体系的模板(比如,1937 年, 宗秉新、 蒋社村编著的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 当今出版的教育技术教材仍可觅到该书体系的身影,只不过媒体的种类更多、更复杂而已。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电影教育实施法》在当时乃至现在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1937 年,蒋社村同宗秉新在《电影教育实施法》的基础上,对《电影教育实施法》的内容给予了丰富和完善,出版了《教育电影实施指导》。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在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历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为此书提供巨大"帮助"和"支撑"的《电影教育实施法》,《电影教育实施法》 可以说是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的"第一版".

  (四)超前的理念

  《电影教育实施法》不仅具有相对完整和科学的内容体系,同时蕴含着超前的教育技术理念。 这种理念远远超出了当时实践水平的层次,体现了以刘之常为代表的中国电化教育先驱令人惊叹的理论素养和超前的预见性。

  1. 教育技术思想的萌芽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是不同的。 电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27]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28]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29]甚至有学者认为,电化教育不包含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并认为,这是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最重要的区别。 其实南国农先生很早就提出了电化教育中系统化的设计思想和观点。 我国电化教育的先驱在实施电影教育的过程中就表达了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 《电影教育实施法》一书中就蕴藏着朴素的教学系统设计思想。

  《电影教育实施法》开宗明义地谈到,电影教育和作为娱乐的电影是不同的,"电影教育的一个名称,在我们使用起来,至少也是较有计划的,有系统的".[30]作为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思考,"实施电影教育的意义要明了,应如何施行起来的考定,又非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法则和考案,而表现于实际不可。 以不是这样,便不配加上教育两字, 假使是仅茫然地向前施行,至多可以说她是娱乐罢了! "[31]

  重视电影教育施教前的"计划"和"设计",认为只有"按照一定的方法法则和考案",[32]电影教育才能真正实施。 因此,在当时的电化教育领域,已经具有了计划和设计的理念。为了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各个要素,即"活动者、目的、材料、作用".[33]并进一步指出,这些要素"各自发挥她本质的机能,但必须等到能够作有机的活动的时候,才算伟大的学习".[34]也就是说,这些要素要各自发挥作用,同时要协调一致,有机结合,才算伟大的学习。为了达到"有机的活动",[35]要考虑"教材材料的本质",[36]"并需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发达的程度",[37]然后"再来选定电影".[38]对于选定后的电影,还要做好试片、记录字幕、练习说明、编印说明、订立节目等几个方面的准备。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电影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教学系统设计思想以及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

  这种重视教学系统设计的理念和作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我们今天的教育技术领域内的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还能找到当时的踪迹,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也说明我国电化教育先驱们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

  2. 朴素的课程整合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称整合)是当前教育技术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和重要的研究内容。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电影教育实施法》中就提出了电影与自然、地理、历史、公民教育、算术、国语、美术等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整合"这个术语,但是却有整合的意义),这种结合可以说是较早的整合思想和理念。

  《电影教育实施法》中明确提出,要结合学科性质采用电影教学。 "在小学校中,都拟采用电影去实施全部教育, 则吾人可以确信他们非陷于大大的谬误不可";[39]"须先将教材的本质及目的等, 加以详细的考察";[40]"必须依着教材的种类、 教材的个性";[41]"要依着教师有甚深的教材研究,确实能抓住了那一种教材的特质,再考量着电影的特质,然后采用起来,方能相得益彰,能获实效".[42]
  
  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实施方法和整合策略。 同时,在《电影教育实施法》中用大量的篇幅,罗列了电影与不同学科整合的案例,提出了相应的整合策略。 这种深入课程的整合思想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 我们今天提出的"小整合"不正是《电影教育实施法》中提出的深入课程的整合思想的反映吗?

  尽管《电影教育实施法》中没有明确提出"整合"这个术语,但是一直在彰显着整合的思想和理念。 这也警示我们,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只有深入课程,进行深度整合,才是教育技术发展之本。

  三、历史地位与贡献

  在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上,《电影教育实施法》曾被众多的专家学者提起。 但是很少有人对此书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其历史地位和贡献并未真正被挖掘。

  1. 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电化教育教材内容体系

  尽管《电化教育实施法》的出版,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但是,其勾画的相对完整的电化教育教材内容体系,是值得我们称道和学习的。 其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 为后人出版电化教育教材提供了模板,成为后人纷纷效仿的对象。 我们今天出版的电化教育教材,仍然没有脱离其基本框架。

  2. 推动了民众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施民众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鉴于当时我国国民素质的低下,教育电影成为推动民众教育的重要手段。 然而,作为泊来品的电影,在教育中的应用时间还很短,系统了解和掌握其在教育中应用的教师还很少,这直接影响了电影及电影教育的应用与推广。 《电影教育实施法》的及时出版发行,满足了当时实施民众教育的需要。 同时,江苏镇江民众教育作为民众教育的一个典范,"为省内其他民众馆的社会改造活动起了示范性作用".[43]

  许多民众教育馆以及施教者纷纷按照《电影教育实施法》的要求实施电影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民众教育的效率和范围。

  3. 扩大了电化教育的影响

  20 世纪 30 年代 ,江苏举办的教育电影 ,曾在全国开风气之先,而以江苏省立镇江民教馆的成绩最为卓著。[44]镇江民众教育馆是 20 世纪 30 年代开展电化教育最为活跃的地方教育机构。[45]《电影教育实施》的出版发行,不仅加速了电影、电影技术以及电影教育的推广和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电影教育知识,提升了人们对电影教育的认识, 扩大了电影教育的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和助推了人们通过技术改变教育的意识和思想,对电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通过技术改变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今天乃至以后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在影响着教育技术学人的电化教育研究和实践。

  当然,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不能将目的投射于历史,更不能将历史任意地加以捏造。 我们需要准确、全面地把握历史材料,客观地作出价值判断。 本文无意抬高《电影教育实施法》的学术地位,只是本着尊重历史、再现真实,挖掘和发现那些被我们有意或无意"遗忘"的思想成果。 在教育技术史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这是我们应该倡导和遵循的。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把握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 才能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营养,才能真正再现历史的真实。

  参考文献: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教育部公布民众教育馆暂行规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785.
  [2]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30.
  [3] [4] [5] [6] [7] [8] [9] [10] [22] 朱敬。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3,22,22,23,22,23,22,22,22.
  [11] 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中华书局,1937:14.
  [12] 索松华。文学理论的两种知识形态辨析---兼论著作与教材的联系与区别[J].琼州大学学报,2001,(2):49~54.
  [13] 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史略[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