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

动画创作中如何创新民族文化元素

来源:视听 作者:欧阳效晖
发布于:2018-09-06 共3297字

  摘  要: 如今的中国动画创作, 盲目学习借鉴欧美及日本的动画, 丧失了创作的灵性, 使得作品“有形无魂”。与国外知名动画相比, 国产动画片在背景构建、剧本编写以及动画形象、动作的流畅性、故事的情感性等各方面都有待提高。因而发展民族文化题材的动画片是我国动画产业的必行之路。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动画产业; 本土化; 老少皆宜;

动画创作中如何创新民族文化元素

  一部优异的动画作品, 它的创作及制造会受到民族、时代以及社会的影响。当我们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看着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时候, 会不会不由得感叹, 这样强烈的中国风电影为何不是出自我们国家?反而其他的国家, 借鉴着东方的元素, 陈述着历史的文化, 融入了中国的内涵。如何把优秀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动画之中, 如何创造出洋溢着强烈而独特中国风的优秀动画作品, 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讨论和分析的问题。

  一、探寻民族文化题材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有着璀璨而雄厚的民族文化, 这些传统元素包罗万象, 从文人骚客的绘画、书法, 到匠心独运的篆刻、瓷器, 还有广传民间的剪纸、刺绣, 等等。这些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并渗入着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审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所追求的是民族文化所缔造的历史以及经过几千年留下来的思想传统, 而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文化中提炼出符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

  如今的中国动画创作, 盲目学习借鉴欧美及日本的动画, 丧失了创作的灵性, 使得一部作品“有形无魂”。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自制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动画节中荣获赞誉。始料未及的是《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这部动画的画风和内容却被误以为出自苏联。于是在这之后,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即《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的动画导演盛特伟便提出“探寻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带领着团队走向了探索民族动画的艰辛之路。盛特伟的作品极具灵性, 他崇尚传统更敢于突破。考虑到动画的形式多种多样, 我们不能局限在某一种形式之上。因而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 譬如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水墨动画以及定格动画, 便是动漫界的一大创新。将强烈的民族色彩融入动画创作中, 捕捉生活的灵感, 赋予动画灵魂, 使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同期作品与欧美和日本的动画有着极大的区别, 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市场上流行的动画片并不少, 甚至连春节档也有动画电影上映。然而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动画电影中, 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电影则是少之又少。因而发展民族文化题材的动画片是我国动画产业的必行之路。

  二、为我们的民族元素动画量体裁衣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早已脱离只求温饱的时代。如今, 经济高速发展, 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渴求和需要。

  动画产业是一种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文化产业。往往从动画中能够看到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自上海电影厂没落以来, 中国动画面临的最大局限, 便是创作理念上的短浅与单薄。目前中国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作品, 大多还是以改编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英雄战士故事、《三字经》故事、国学文学故事等题材为主来制作的低幼向动画片, 以此来向孩子们宣扬基础文化。

  但是这样的动画片在20世纪80年代便有过相对成熟而经典的作品, 如今只是将以前的经典作品改头换面, 却不根据现在的价值观来制作。这种题材的动画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条性, 用较为刻板的方式将传统思想灌输给学龄前儿童。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缺乏趣味性且制作粗糙, 所展示的东西也并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并且人群定位重点始终在幼儿身上, 忽略了青少年, 甚至成年人这类更为庞大的群体。因而我们应该打造老少皆宜的包含民族文化元素的动画, 使得动画产业与民族文化相互结合, 在动画语言中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 逐渐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娱乐需求。

  三、如何寻找民族文化题材

  广西具有众多的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大多建立在骆越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基础之上。广西文化的多样性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由于国家的动乱, 汉族从北方南迁而来, 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汉族文化。广西民族文化层次丰富, 种类繁多, 而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极具包容性。广西各民族友好相处, 互通有无, 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兼容并蓄。从悠久的广西民间传说开始, 便呈现一种有容乃大的、包罗万象的风格。其次是民俗性, 广西的本土文化是骆越文化。该文化不仅代表着当地的文化, 还东至广东, 南至泰国。在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 骆越文化展现了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及需求, 如花山壁画、青铜制造的铜鼓、三月三的歌圩和民间盛行的傩舞。这些都是为老百姓所喜爱和追崇的, 这就是民俗性。

  再者, 广西本地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民间佳话, 在广西居住的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的人们, 谱写了众多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如壮族的一些民间传说故事, 往往极具神话色彩, 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动画片《百鸟衣》就是选用了这样的一个题材。但是制作这样的传说题材的动画, 还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重新搭建背景世界, 用更生动的方式传达我们希望表现的东西。

  四、动画创作中如何创新民族文化元素

  与国外知名动画相比, 国产动画片在背景构建、剧本编写以及动画形象、动作的流畅性、故事的情感性等各方面都有待提高。比如在《花木兰》中, 中西元素结合使得花木兰不仅具有东方女性的温柔与知性, 也具有西方女性的果敢和勇气, 整个形象非常的立体。这部动画片在1998年上映, 获得全球票房3亿美元。

  《花木兰》为了能够成功地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完美结合起来, 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迪斯尼公司聘请了大量来自中国的优秀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等, 围绕着影片的人物造型、场景还原、剧情的发展以及古代民俗文化等进行了反复研究考证, 为的就是电影能够完整地展现中国的文化内涵和保持原着的精神。

  动画电影《小倩》也是值得我们观摩和学习的。《小倩》是电影工作室有限公司制作的一部奇幻动画电影, 由徐克编剧及监制, 陈伟文担任导演。故事上虽然借鉴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一章, 但与原着情节迥异。比这部动画电影更经典、更广为流传的是1987年由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的电影《倩女幽魂》。导演很巧妙地把这部电影改编成动画片, 使故事本身变得具有时代性。这部影片形象生动, 制作精良, 且很好地给我们展示了千奇百怪的另一个世界。此外, 歌舞穿插的形式, 使得该部动画更加灵动有趣。用水墨、国画绘制的背景, 使东方的柔美和意境油然而生。

  该部动画片的制作耗时四年, 巧妙地将二维制作的人物与三维制作的背景相结合, 是香港第一部引入三维技术的动画电影。除开本身的动画制作外, 动画片也需要与创作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考虑好整部动画所要向观众阐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尊重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当然, 我们也需要在民族文化中, 将当今倡导的精神气韵结合进去, 使动画的内涵得以提升, 令其更具魅力与品位。就好像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中, 随处可见现代与古典元素的结合:既会出现旧时烧热水的锅炉爷爷以及泡澡的汤屋, 同时还有开往沼泽的火车以及河神肚子里的自行车。这样的创作并非异想天开, 更多的则是将传统文化剖成两半, 一半是原始所保留的, 一半则是符合我们现代的思想价值观的。只有在思想上突破创新, 才能对我们传统的文化进一步开放深挖。

  五、结语

  动画是一种新兴的媒体产业, 它能将我们传统的美术与电影、电视高度紧密地结合起来。而现今推出的三维动画, 更是能将人类的想象的世界, 真实地用影视的方式刻画出来, 一场视觉的盛宴无非于此。要让自己的动画作品具有竞争力, 就必须赋予动画灵魂, 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 便是这灵魂的所在, 巧妙地创新运用属于我们的民族元素至关重要。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发展阶段, 我们更应该提倡将盲目学习国外画风的中国动画回归民族, 使其更加本土化。结合时代的发展步伐, 展现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民族文化, 需要将优秀的审美文化和民间传统技艺相互结合, 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部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赵小清.从动画片看中美民族文化差异[J].新闻传播, 2011 (6) :42-42.
  [2] .刘佳.动画艺术短片创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 .辛志萍.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J].硅谷, 2009 (17) .
  [4] .王静.影视动画之感悟——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J].怀化学院学报, 2008 (6) .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1]欧阳效晖.如何将民族文化魅力融入到动画创作中[J].视听,2018(09):24-2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动画论文民族文化论文
返回: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