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

蒂姆·波顿的生平、电影创作及电影特色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26 共4034字
论文摘要

  蒂姆·波顿有着最天才、最大胆的想象力,也有着让人惊叹的执行能力。他拍出了怎样诡异的电影都不足为奇,任何一部作品都值得全世界观众的期待。他所有的作品都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十分怪诞诡异,就像是来自于一个不知名的星球。没有任何人会否认,蒂姆·波顿是当今世界上最独树一帜的电影导演,很多人熟悉他的作品大多数是从电影 《剪刀手爱德华》开始的,人们都会对那个面色惨白、发型蓬乱的奇怪的主人公产生怜悯之情,也随之成为波顿的影迷,深深爱上他电影作品之中的多重迷幻影像。

  一、蒂姆·波顿的生平及电影创作

  蒂姆·波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波班克,从小就痴迷于绘画与电影艺术。他喜欢看关于怪物题材的电影,最爱的角色就是哥斯拉,并且将雷·哈里豪森、文森特·普赖斯视为自己的偶像。在高中毕业之后,他考入了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而这是美国迪斯尼为社会输送新动画师而专门建立的学校。他 1979 年毕业之后,进入迪斯尼动画工作室工作。然而蒂姆·波顿并不喜欢做动画师,他觉得那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当被上司安置于 “狐狸与猎狗”的动画制作组中,这项繁重而枯燥的工作让他快成了一个傻子。所幸的是,上层领导逐渐发现蒂姆·波顿惊人的才华,因此尝试着让他来从事概念性设计。

  在这段时期,蒂姆·波顿接触并创作设计了短片 《文森特》与 《弗兰肯维尼》,因为短片中充满诡异、黑暗、压抑的色彩不宜被未成年观众观看,所以最终并没有在社会中放映。但是,当美国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看过 《弗兰肯维尼》之后,对蒂姆·波顿大加赞赏,并且联系了保罗·鲁本斯与这个天才电影青年一起合作完成了电影 《奇趣冒险寻车记》的制作。可以说这是波顿在电影创作生涯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剧情作品,故事主要讲述了传奇电视人物保罗·鲁本斯的一生,其中情节离奇复杂,角色塑造与镜头运用都十分出色。

  接着在斯蒂芬金的推荐与鼓励下,波顿创作的电影《大挑战》与 《甲壳虫汁》也陆续开工,而后一部作品的成功引起了华纳公司的重视,他们决定资助波顿去拍摄公司筹备已久的大制作电影——— 《蝙蝠侠》。这部经典之作不但开启了好莱坞漫画电影发展的大门,也为波顿跻身于好莱坞一流导演群体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电影 《蝙蝠侠》拍摄完毕之后,他一人完成了电影 《剪刀手爱德华》的剧本,故事中充斥的童真、想象力的画面让这部由机器人担任主角的后现代爱情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诸多电影爱好者与影视评论者们的强烈反响,而从此刻起,波顿逐渐开始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电影艺术风格。

  当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顺利起来,蒂姆·波顿倾力之作———木偶电影 《圣诞夜惊魂》于 1993 年上映后获得了众人追捧,这部电影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主人公没有眼珠。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尤其是动画人物更需要借助眼睛来传递情感。但是在这部动画片中除了主人公没有眼睛之外,其他角色也没有眼睛,甚至还有的角色眼睛被缝住了。因为波顿觉得假如让这些没有眼睛的角色都能够栩栩如生地表演,那必将是一个巨大突破,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之后的几十年间,蒂姆·波顿接连拍摄了许多经典之作,例如 《艾德伍德》《沉睡谷》《火星人玩转地球》等作品,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品牌,而这些风格奇异的作品从上映开始就遭到社会上褒贬不一的评论。但是这个坚持自我的导演并不会因为票房好坏与各种评价而转变自己的想法,放弃自己的创作风格。之后拍摄的 《大鱼》 《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等作品的成功,皆是因为他不懈的坚持,宁肯去接受时间的考验,也不愿意走上退缩的道路,最终赢得了大批的忠实影迷与良好的口碑。

  二、蒂姆·波顿电影特色分析

  (一) 独特的叙事风格

  叙事是一种受到时间限制、线性的表述与运动。卢克莱修曾在其所著的 《物性论》中说过, “时间绝对不是独立存在的: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假如一旦离开了事物的活动,人类就难以去真切体会与感受到时间自身的存在。”而这也意味着矛盾冲突就此产生,构成了事物衔接中的动机与因果关系,也就为电影叙事逻辑的方式与内容奠定了相应基础。

  在蒂姆·波顿诸多电影作品中,其中叙事人在叙事过程中,会体现出两种叙事的状态: 一种就是人称叙事,而另外一种非人称叙事,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自我陈述。

  电影 《大鱼》借助了画内人称叙事与主观视角以及摄像机客观视角三种叙事手法来表述了一个人物的系列经历。

  电影分成了老爱德华在年轻时候经历的惊奇事情与记者儿子来找寻父亲真实生活场景这两条线索,并且借助了闪回的创作手法将两条线索联系起来,这回让观众在看电影过程中认为是画内人称———儿子的视角来进行描述的,让儿子作为观众的代表对于父亲所夸下的海口表示怀疑,所以这时候父子二人的关系成为整部电影中的心理核心,一直到最后儿子学会用父亲的口吻来讲述故事,让两人的感情紧密融合。在老爱德华临去世之前,让威利来讲述了经历的奇幻经历,他抱着年迈的父亲逃出了医院,在离开的路途中他经历了父亲所有遭遇到的情境,最后父亲化身成为一条大鱼向远方游走。整部作品运用了两种人称来进行故事讲述,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主人公爱德华看似浮夸骄傲,实则热情善良、敢于勇敢奋斗的伟岸父亲形象。

  电影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借助了画外人称叙事、画内人称叙事、主观视角镜头与摄像机客观镜头叙事四种方式来描绘故事。整部电影主要借助了摄像机的客观镜头来为观众展现出全部的叙事内容,而在这样整体的叙事视角下,影片中又能够体现出其他三种叙事模式: 借助画内人称叙事模式来展示出威力与查理爷爷的美好回忆; 借助故事外人物的讲述结构,巧妙串联起了许多小故事与片段;而运用的主观视角镜头则能够应用于整部作品,例如主人公在拨开巧克力包装纸时候紧张的心情,导演在这里就运用了主观视角,而爷爷在迷迷糊糊地睁眼的时候,也选用了主观视角去表现眼皮张开的画面。

  (二) 哥特气质的发扬

  蒂姆·波顿在投入到电影领域之中后,让一种电影风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尽管我们在现代辞典中找不到这个词语,但是似乎 “哥特式电影”早已成为人们所接受与喜欢的电影类别。我们所说的 “哥特式电影”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从 12 世纪到 16 世纪的欧洲社会中一直盛行着哥特式教堂建筑,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巴黎圣母院,它有着尖尖的屋顶,压抑的室内空间与黑暗幽长的走廊,而这样富有特点的特征让 “哥特”一词与黑暗、压抑、凄凉、恐惧以及神秘等元素沾边。“具体来说,哥特就是一种以人类精神世界的阴暗面作为基础与出发点,来深入探讨关于死亡、痛苦、寂寞的阴暗面的主题方面,而这也是现代哥特文化最具有核心的地方。”然而与纯粹的恐怖主题的电影不同,蒂姆·波顿的影片除了具有传统的黑暗、恐怖内容,还包含着深厚多元的情感,让人看过之后产生了淡淡的伤感之情。蒂姆·波顿的电影通常会对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提出他的主观思想与置疑,然后用自己的方法来批判,甚至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别样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困惑与不解。

  著名心理大师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实质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对于一些题材的创作过程中,人们的创造力就能够被某种力量激发出来,而跳跃的思路与多元的情感也能够以作品为载体表达出来,尤其对于电影这样特殊的媒介,创作者能够通过多种神奇幻想,去构建多重的恐怖、荒诞、神秘的梦境。电影 《剪刀手爱德华》是蒂姆·波顿自编自导的作品,主人公爱德华就显露出明显的哥特气质。而对于这样的人物设置,波顿更是亲力亲为:苍白没有血色的面孔,两腮是那么的消瘦,头顶是蓬乱的头发,穿着一身紧身的皮衣,两手是锃亮的剪刀,这样让人视觉充满恐怖的外表与五彩的世界是明显分割开来的。

  爱德华居住的城堡与山下的小镇是格格不入的,画面中的古堡黑暗、压抑、诡异,用神秘的氛围打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波顿专门从造型与色彩上去营造出一种强烈的不协调感,这让人们对爱德华的出场感到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情绪。身为一个机器人,主人公有着不死的生命,然而却一辈子感到孤独。尽管没有任何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他却希望得到温暖的关爱。然而身上挥散不去的黑暗阴郁气质,让他几乎不能与人们产生交集。

  在蒂姆·波顿这个鬼才的影视世界中,透射的人类社会与现实是不一样的景象,有时候是恐怖的,有时候是纯真的,每个观众去看他的作品都是对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一次大冒险与挑战。例如电影 《圣诞夜惊魂》中出现的一个个善良而恐怖的万圣村居民; 电影 《骷髅新娘》的画面中让人恐惧的 “白骨”大腿与主人公炙热的激情; 电影 《断头谷》中出现的血腥头颅与男主人公可笑的表情。与别的哥特电影不同,蒂姆·波顿塑造的主人公形象都是一些恐怖不足,可爱 “卖萌”的角色,尽管营造出强烈的哥特电影氛围,但是却隐隐显露出他们充满童真的世界,深入观看甚至会觉得这是一部儿童片。两种截然不同的电影风格巧妙融合于一体,近乎完美,而这也是蒂姆·波顿内心充满矛盾的直观体现。

  三、结 语

  曾经在好莱坞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喜欢蒂姆·波顿的人们,都是崇尚孤独的人,因为这个伟大的导演生性就是一个性情孤僻的人。他在电影创作中始终不懈追求着怪异、前卫、黑暗的效果,而诸多作品也并不是为大多数人拍摄的,尽管这些电影作品依旧能够居于排行榜首。我们很难去将这个电影鬼才的作品归属于某个电影类别之中,因为他不断变换着形式来拍摄自己内心的童话,用想象力去构建内心的影像世界,在影片中不断追寻着心中的回忆,与另一个 “我”进行对话。蒂姆·波顿就像是一个站立于巅峰的造梦大师,用镜头去展现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堪称是成人世界的童话大师。

  参考文献:
  [1]陈静. 从《弗兰肯斯坦》初探玛丽·雪莱的浪漫主义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0) .
  [2]王闯,周莉.《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写作艺术赏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06) .
  [3]朱凤凤. 华丽的哥特式残酷———浅析影片《理发师陶德》[J]. 青年作家: 中外文艺版,2010(02) .
  [4]李季,张丽,李静. 从蒂姆·波顿电影看黑色文学[J]. 当代小说(下) ,2010(05) .
  [5]李晨光. 古老“哥特”何以得宠? ———哥特文化元素流行现象解读[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