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雕塑论文 >

秦代和汉代兵马俑的特点比较

来源:汉字文化 作者:田书殷
发布于:2019-06-05 共4997字

  摘    要: 秦汉兵马俑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成就大, 影响深, 同时也是研究秦汉社会历史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秦汉兵马俑进行对比研究, 主要包括秦始皇兵马俑、汉代的咸阳杨家湾与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又将秦汉兵马俑分为兵俑、马俑、整体风格三部分, 对其各自的艺术体现与背后的社会历史进行对比探讨。

  关键词: 兵马俑; 艺术表现; 历史解释;

  一、秦汉兵俑分析

  从兵俑上看, 秦汉兵俑的异同集中体现在形体面貌、造型姿态和服饰这三个方面。从兵俑的形体面貌上来看, 秦俑较汉俑更为庄严肃穆, 汉俑较秦俑更显轻快活泼, 而汉俑又受地理因素影响, 不同地区的汉俑具有不同的面貌。从俑体身高上看, 秦俑的平均身高在1.75-2米之间, 体形高大, 而汉俑的身高较低, 最低为持械小步兵俑, 身高在44.5厘米左右, 最高的大骑马俑也不过68厘米, 这就导致了秦兵马俑看上去更显威严, 汉俑更显平民化。同时在汉俑内部, 也因地域性而风格不同, 在这方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咸阳杨家湾兵马俑和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咸阳杨家湾兵马俑表现了关中人的面貌, 面方而圆, 额阔而唇厚。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则展现了东夷人的外部体形, 清秀体盈, 面部上宽下窄。同时, 咸俑受关中朴实自然的风俗影响, 风格较为明快, 而狮俑受西汉楚国丧葬习俗影响, 较为阴郁沉重。

  从兵俑的造型姿态上来看, 秦兵马俑主要反映了秦朝军队阵容, 步兵骑兵身健体魁, 站姿端正, 汉兵马俑包含立俑骑俑还有百戏俑, 造型更加丰富, 姿态更具有线条美。秦兵马俑在个体表现上, 旨在表现秦兵雄健有力、骁勇善战的军士形象, 在集体表现上, 着眼于展现秦军“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的官兵士气。而西汉咸阳杨家湾三千兵马俑则更多体现了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状态。从俑的侧体观看, 咸俑有丰富的曲线, 更显柔和。兵俑整体线条运用了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的手法, 刚柔并济。同时, 咸俑的构成由持械部队、军乐部队相结合, 俑人姿态幅度较大, 造型多样, 整体风格轻松。

秦代和汉代兵马俑的特点比较

  从服饰上来看, 汉兵马俑基本上继承了秦俑的着装, 是“汉承秦制”在艺术上的体现。秦俑多穿长服, 汉俑亦皆着长服;秦俑披甲者较多, 汉俑亦如是;秦俑有不少梳辫、“科头”, 而汉俑亦有发辫、发髻俑;秦俑的骑兵俑额发中分, 而汉俑承袭了这一特点。同时, 秦汉兵俑都通过服饰体现了兵吏等级间的差别, 这点在官帽和鞋履中体现较为明显。秦始皇兵马俑中, 只有军吏俑戴冠, 而士兵俑头上戴介帻或者束发挽髻。同时, 冠内部也有等级之分, 高级将军俑戴鴞冠, 以彰显其英勇昂扬的精神面貌, 中级军吏俑和低级军吏俑均戴长冠。中级戴双板长冠, 低级戴单板长冠, 分级明显, 等级森严。而对于官帽的划分, 到了汉俑已不明显, 汉俑中一般兵士也可戴冠。秦汉俑在鞋履上都有分级。秦始皇兵马俑中出土的兵俑可显示出, 秦兵俑穿着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军鞋, 具体表现在, 秦俑中高层军官的军鞋为短筒革靴, 即胡靴, 这也是骑士用军鞋, 轻装布兵俑和部分重装步兵俑则穿用方口浅履, 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而到了汉朝, 整体流行穿方头履, 但差别亦存在。以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中兵俑为例, 兵俑可分为一般战士、军官俑、指挥俑。一般战士虽有不同颜色袍衣, 但都足蹬草履, 军官俑蹬方头靴、方口尖角形履, 指挥俑地位最高, 蹬高腰绣花靴。

  二、秦汉马俑分析

  从马俑上看, 秦汉马俑的异同集中体现在马俑品种和马俑造型上。从马俑品种上看, 始皇陵马厩坑出土殉葬马在体长、身高 (肩高) 以及身体各部分比例上和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所记载的“蓦马五尺八寸”相吻合, 而这与蒙古马的特征极为相似。蒙古马体格敦厚, 平均肩高120-135cm, 体格敦厚, 身躯粗壮, 四肢坚实有力, 头大额宽, 体质粗糙结实。这说明兵马俑坑中所塑造的陶马形象属于蒙古马种。而汉马俑则与之不同。咸阳杨家湾出土的马俑主要分为两种:大马俑和小马俑。大马俑躯体较短, 轮廓更为硬朗, 比例高;小马俑躯体更修长, 比例矮。这并不是由塑造手法的不同所造成的, 而是反映了汉战马在品种上的不同, 即关中大骡马与西域大宛马相结合, 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西汉关中地区与少数民族相往来的历史背景, 而这种体现, 在秦朝是没有的。

  从马俑的造型上看, 整体形象而言, 秦马在外型上显得粗犷拙重, 具有历史厚重感;汉马则显得灵巧俊美, 有昂扬向上的斗志感。秦马的身体浑圆, 给人以厚重结实的感觉。从局部塑造来看, 方与圆相间隔, 结构上每个大块区域都构成一组方与圆的对比结合, 高大、写实, 排列整齐。1而汉代马俑更多呈现出的是超越前代的高度的写实技巧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能力, 圆雕艺术渐趋精雕细琢, 塑造更为细腻写实。很明显的一点, 就是汉马俑较秦马俑曲线感更加突出, 更具有动态美, 更加动感。

  图片由作者拍摄于咸阳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图片由作者拍摄于咸阳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三、从秦汉兵马俑看秦汉社会异同

  秦汉兵马俑从规格上来看, 有显着差异, 体现了身份的权力大小不同性。秦始皇陵兵马俑由四个俑坑组成, 以一号坑最大, 长达230米, 宽62米, 呈长方形。除四号坑不藏俑外, 其余三坑皆葬俑, 三坑共葬有车兵、步兵及战车等约7000件, 是秦王朝所拥有军队的缩影。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据考证为西汉大将周勃及其子周亚夫之墓的殉葬品, 共有十个俑坑, 葬有立俑1965件, 骑俑583件, 是西汉皇室军队的缩影。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是西汉封国一代楚王的墓葬组成部分, 计有三条东西各长28米、南北宽约2.2米的站立俑坑, 一条南北长28米、宽1.6米的警卫俑坑和二条东西骑兵俑坑组成, 再现了西汉封国地方政权。通过三个秦汉俑规模的对比, 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俑坑规模大小侧面反映了墓主人身份高低。

  秦汉兵马俑从主题上来看有相似性, 都讲究厚葬, 这反映了秦汉两朝丧葬文化的传承。厚葬习俗的盛行一方面是因为阴阳五行学、谶纬学、神仙方术的流行, 推动了宗教艺术在社会各阶层的传播, 这一点在统治者之间表现的尤为明显。统治者在享受此生荣华富贵的同时, 也希冀自己在死后能够依旧拥有荣耀, 因此通过厚葬来满足自己在鬼神界的欲求。《汉书》中有记载“秦始皇初并天下, 甘心于神仙之道, 遣徐福、韩终之属, 多赍童男童女入海求神采药, 因逃不还, 天下怨恨。汉兴, 新垣平、齐人少翁、公孙卿、栾大等。皆以仙人、黄冶、祭祀、事鬼使物、入海求仙采药贵幸。赏赐累千金。大尤尊盛, 至妻公主, 爵位重絫, 震动海内。元鼎、元封之际, 燕、齐之间, 方士瞋目扼腕, 言有神仙祭祀致福之术者以万数”。另一方面, 如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薄葬》里面所写“谓死如生, 闵死独葬, 魂孤无副, 丘墓闭藏, 谷物乏馈, 故做偶人以侍尸柩, 多藏食物, 以歆精魂”, 由于神灵观念的存在, 秦汉普遍认为人虽死但仍有灵魂的存在, 所以厚葬能够使死去之人的灵魂得以二次享受。《盐铁论·散不足》中也有对于平民百姓丧葬的描写“今富者绣墙题凑, 中者梓棺鞭椁, 贫者画荒衣袍, 缯囊缇囊……今生不能致其爱敬, 死以奢侈相高, 虽无哀戚之心, 而葬重币者, 则称以为孝, 至于发屋卖业”,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普通百姓的丧葬已经很奢华, 而于秦汉上层贵族乃至统治者的厚葬规模之大就更不必言说了。

  秦汉兵马俑从整体风格和肖像刻画上来看, 有明显不同, 体现出社会风气和文化思潮的不同。秦兵马俑偏重写实, 汉兵马俑偏重写意。所谓文化艺术是国家上层建筑的一种形态, 秦汉兵马俑在艺术刻画方面的不同也反映着秦汉两朝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不同。

  从政治方面来看, 两朝兵马俑风格迥异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两朝政治制度的不同。秦朝以法家思想为主要指导思想, 旨在建立“大一统”民族国家, 主张严刑峻法, 政治气氛威严庄重, 文化提倡功利主义, 重实用, 轻无为。在此背景下修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而西汉则不同, 经历了七国之乱, 西汉主张休养生息以缓和社会矛盾, 缓慢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 政治上采用黄老学问, 倡导无为而治, 减税轻役, 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百姓生活安定, 文化受楚国文化影响,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讲究通过意象表达情感。

  同时通过秦汉兵马俑的塑造展现, 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两个朝代军事方面的迥异:秦汉兵马俑在兵俑骑兵步兵比例和战车数量变化方面有较大差别, 这一方面体现了作战方式的不同, 步兵数量减少, 骑兵成为主要兵力, 战车数量大幅减少。这是因为西汉较秦而言, 战事更为频繁, 同匈奴作战的频率远大于秦朝。由于匈奴常用骑兵作战, 活动范围大, 战事速度快, 变动性更强, 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平原作战方式, 所以汉军队相比秦军队而言, 作战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采用更轻便灵活的方式同匈奴作战。云梦秦简《秦律杂抄》中有对秦朝驾骏严格要求的记录:“驾驹四岁, 不能驾御, 货教者一盾, 免, 赏 (偿) 四岁裸戍。”由此可知秦朝时, 战车仍为主要作战工具, 而到了汉朝, 战车已失去了作为武器装备的作用, 改为指挥车或后勤所用, 如《蔽园杂记》中所记“行载猫重, 止为营卫”, 汉车退为了后勤运输、保障营地安全, 战时防遏敌骑奔冲的障碍物。而代替它进行作战的, 正为骑兵和步兵。

  骑兵取代战车, 是因为四名骑兵的作战能力强于四马驾驶的战车, 骑兵作战, 行进速度更快, 快速追击能力更强, 主动作战能力突出。同时, 战车的耗费也远比骑兵要大。再则, 骑兵主站受自然环境影响:匈奴居处漠北的草原沙漠地带, 要想深入匈奴腹地作战, 只能以骑兵充当战争的主力。由史料分析, 西汉文景年间, 骑兵已成为独立的兵种, 它在数量上已仅次于步兵, 在军队中上升为了主要作战力量。在征伐匈奴过程中, 骑兵多次表现了超过车兵步兵的优势, 《汉书·灌婴传》中记载:“文帝三年, 匈奴大入北地, 上令承相婴将骑八万五千击匈奴”。同时, 从《汉书》中也可看到汉军的许多将领是以“骑”命名的, 如《汉书》中所记载“肥如敬侯蔡寅:以魏太仆汉王三年初从, 以车骑将军破龙且及彭城, 侯, 千户”, 清人张尚瑗在《左传折诸卷·二十四》中亦说:“骠骑将军, 位次丞相, 车骑将军、卫将军, 皆金印紫绶位次上卿”足见汉骑兵的地位之重要。

  从民族关系方面来看, 民族融合在汉朝的发展超过秦朝。秦始皇时期, 北征匈奴, 南取百越, 采用武力手段统一全国。这种手段一方面对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了重要推进作用, 但更大的是对被征战者带来痛苦, 激化了民族间的矛盾。因此, 在秦朝时期, 并未出现明显的民族融合事件。西汉时期, 一方面, 西汉政府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加强, 促进了民族沟通融合;另一方面, 西汉时期匈奴力量壮大, 西汉主要通过和亲政策稳定边疆和平, 促进与匈奴的往来, 和亲政策推动了民族融合。由此, 西汉相比秦而言, 民族融合程度大大加深, 这种表现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往来上, 也体现在了秦汉兵马俑上:秦马俑以蒙古马为主, 骑兵为中原骑兵;汉马俑由大小两种马构成, 小马俑为关中马, 大马俑为西域大宛马和关中大骡马的融合。小骑马俑与大骑马俑的面貌也有所不同, 小骑马俑脸型近似椭圆, 颧骨更突出;大骑马俑脸型方正, 鼻翼较宽。脸型的差异, 并不是制模工人的手法不同所导致的, 应当是有意刻画出来的少数民族骑兵形象, 由此可看出汉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秦汉兵马俑是研究秦汉社会历史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之分为兵俑、马俑、整体风格三部分进行论述, 通过各自的艺术体现并结合历史典籍探究背后的社会历史, 进行对比探讨。研究中看出, 秦汉兵马俑的规模、兵俑马俑细节、战争工具、整体风格等各有异同, 从中能体现出秦汉社会在丧葬习俗、文化思潮、政治制度、民族融合、战争对象与战争形式等方面的传承与改变。

  参考文献

  []班固1962《汉书》, 中华书局。
  王充1974《论衡》, 上海人民出版社。
  []桓宽2000《盐铁论》, 华夏出版社。
  []秦始皇陵秦俑考古发掘队1975《临潼秦俑坑试掘简报》, 《文物》第11期。
  陕西省文管会、省博物馆、咸阳市博物馆杨家湾汉墓发掘小组1977《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第10期。
  []刘永华2013《中国古代军戎服饰》, 清华大学出版社。
  []袁仄2005《中国服装史》, 中国纺织出版社。
  []袁仲一1990《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 文物出版社。
  []史明2009《从秦皇兵马俑看中国传统雕塑之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第32期。
  []王会娟2015《浅析秦始皇陵兵马俑军吏俑服饰特点》, 《电子制作》第9期。
  []薛文杰2016《秦、汉、唐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以及对现当代艺术的启示》, 《西安美术学院学位论文》。
  []王恺1987《秦汉兵马俑的几个问题》, 《文博》第1期。
  []张民德1992《汉骑兵主战之例证--咸阳杨家湾汉墓骑兵俑》, 《文博》第6期。
  []田旭东1985《略论秦汉时期军队的发展一一秦俑与杨家湾汉俑军阵的比较》, 《文博》第2期。
  []杨秉礼1993《浅谈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艺术特征》, 《文博》第2期。

  注释

  1 薛文杰2016《秦、汉、唐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以及对现当代艺术的启示》, 《西安美术学院年硕士论文》。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原文出处:田书殷.秦汉兵马俑对比研究[J].汉字文化,2019(10):72-7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雕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