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雕塑论文 >

河南省淮滨泥叫吹的文化特征和民俗意义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张睿
发布于:2020-12-05 共5677字

  摘    要: 河南淮滨泥叫吹起源于有着太阳崇拜和鸟图腾崇拜的原始部落的东夷两昊集团,与早期龙山文化的代表沙冢长尾红陶鸟一脉相承。淮滨泥叫吹艺术的“随创性”特性体现出创作者“重本己”“重心性”的认知态度。信仰观念与民间世俗功利意愿的结合是淮滨泥叫吹泥玩艺术深厚的精神渊源,民俗活动的参与更能体现人与泥叫吹艺术本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不同区域同一范畴民间艺术之间的互渗交流。

  关键词: 淮滨泥叫吹; 题材演变; 随创性; 民俗性;

  Abstract: Originating in Dong Yi Double Hao Group of a primitive tribe with an adoration for the sun and the bird totem,a clay toy entitled Nijiaochui,popular in Huaibin county,Henan Province,follows in line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rly Longshan Culture,the long-tailed red pottery bird from Shazhong Historic Site.The characteristic of random creativity concerning the Nijiaochui Art of Huaibin county shows the creator's cognitive attitude towards a focus on himself and his disposition.A combination of beliefs and a desire for secular utility is the profound spiritual origin of Nijiaochui clay toy art of Huaibin county.The participation in folk customs activities can further embody the interplay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Nijiaochui clay toy art of Huaibin county as well as the inter-penetr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rse folk arts of the same domain from different regions.

  Keyword: Nijiaochui clay toy art of Huaibin county; them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random creativity; folk customs;

  我国泥塑艺术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 000至10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原始先民们用泥土烧制成各式各样的器具,这些在史前文化地下考古时多有发现。据考,真正的陶玩则可能出现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出土的彩陶器皿上,有捏塑的人头形状,这也许就是泥玩的萌芽[1]41。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现在,各地都有制作泥、陶、瓷玩偶的艺人和作坊,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民间泥塑产区。在河南省主要有三个聚集区,分别是鹤壁市(豫北)浚县泥咕咕,主要产地在鹤壁浚县杨玘屯;淮阳泥泥狗,主要产地在周口市(豫东)淮阳县陈楼村;淮滨泥叫吹,主要产地在信阳市(豫南)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本文拟就淮滨泥叫吹鲜明独特的文化特征、民俗意义等进行探讨。
 

河南省淮滨泥叫吹的文化特征和民俗意义
 

  一、淮滨泥叫吹成型方法和艺术特征

  淮滨泥叫吹造型简洁大气,古朴稚拙,充满天然意趣,颇具独特的风格。题材主要有长尾红陶鸟、斑鸠哨、孔雀和百鸟朝凤等鸟类题材,除此之外,还有富吉祥寓意的陶塑、十二生肖等。无论哪类题材,每件泥塑上都有一个贯穿整体并可以吹出响亮哨音的小孔,一般在隐蔽处,绝不影响整体造型,哨音悠扬清越,穿越千年,这个塑造特点也给淮滨泥叫吹赋予了传统泥玩的属性,如图1。

  淮滨泥叫吹的制作工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泥塑相比较为简单,制作材料取自淮河边的天然黏土,艺人们取土后过滤锤炼,发酵两周后就能使用。不同于其他部分地区的民间泥塑模具成型法,淮滨泥叫吹的成型基本都是艺人纯手工捏制成型,仅有的一两件制作工具也来自田间地头的竹篾、高粱秆,简单加工,好用即可。每个泥叫吹都是空心,艺人先取一团发酵好的泥料,用高粱秆或其他工具捣至中空,做成形象的主体框架,再进行手工捏制成型,如雀鸟的尾巴、泥偶的四肢、耳朵等,至于眼睛等细节都是随手而做,却浑然天成。最后一步往往就是打一个贯穿内外的小孔,这就是每个泥叫吹能够吹响的关键。2015年以前,淮滨泥叫吹的烧制工艺极其简陋,待作品晾干打磨光洁,并测试每个泥叫吹能否吹出哨音之后,交错叠放在特制的宽口小煤炉里以600—800度进行烧制,如图2。“泥坯出窑冷却后就开始着色,颜料也有植物、矿物制成,通常都是用水粉色进行绘制。现代泥叫吹的创作,可以用各色打底,待干后再绘制大红、黄、白、绿、紫等各种几何纹样,线条活泼而生动,色彩绚丽又不失沉稳”[2]。但是因为温度过低,黏土还未完全烧结成陶,故而易褪色、碎裂。近些年,淮滨泥叫吹入选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同时地方政府也以灵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为基地,邀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金宇、郑镇江等入驻,进行淮滨泥叫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活态保护。他们在专家指导下对泥叫吹烧成工艺做了改进,以电窑烧成为主,作品能够烧制成陶,甚至在表面施低温釉,做成釉陶泥叫吹,不仅健康环保,而且吹起来声音更具穿透性,甚至还能吹出简单的曲调,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图1 隐蔽的且可吹响的小孔
图1 隐蔽的且可吹响的小孔

  图2 煤炉烧制
图2 煤炉烧制

  二、淮滨泥叫吹的文化特征

  1978年,在淮滨县城西30多公里处赵集公社(现赵集乡)肖营大队(现肖营村)发现一处沙塚台地,经考证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次年,在调查发掘中发现,“褐烧土层和下红烧土层出土了许多红陶贵和方格纹、篮纹陶片,以及蛋壳黑陶豆柄、石斧和原始陶文等,应属于龙山文化。因此,沙塚墓葬的上限应是龙山文化的范畴”[3]。这次出土的众多器物中有一对长尾红陶鸟格外引人注目,其年代被断定为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300年,属中国早期龙山文化。两只陶鸟整体塑造单纯大气,体态饱满。其中雄鸟整体形象极其壮美,姿态挺拔,长尾完全舒展开来,似要展翅飞去。出土雌鸟头部、尾部有部分残缺,整体造型轮廓较为柔和,姿态细腻温柔。可以说,这对沙塚台地出土的红陶鸟是中国泥塑陶塑历史的实物铁证,是中国陶塑领域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陶器、陶塑艺术历史年表中的坐标。

  1.淮滨泥叫吹题材的发展与演变的意义

  “综观民间艺术的各个门类,无论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或综合艺术,都有着若干基本形式,有一些为数并不算很多的‘母型’。当这些‘型’奠定之后,民间艺术实质上就是‘母型’的一次次展现,在这种展现中,人们获得审美快感”[4]23。淮滨泥叫吹系列题材较多,但其中鸟类题材是永恒的主题。尤其令人惊诧的是,今天民间艺人们做的长尾陶鸟的基本造型与沙塚遗址出土的一对红陶鸟的造型特征、姿态和神韵都惊人地相似,跨越几千年而不变,完美地展现了由“母型”派生而来的审美感染力。这些鸟类题材的泥叫吹始终保持着自诞生以来的原始面貌,散发出一种引人神往的旷古神秘气息,仿佛能把我们带回到远古未知的时代,与先民进行文化的对话和思想的交流。同时,它也“体现出原生态的乡土风情,蕴藏着朴素原始的农耕文明气息,是真正体现出早期河南龙山文化的文化遗存和艺术化石”[5]。

  除了鸟类题材以外,在淮滨泥叫吹的创作题材中,十二生肖占比较大,这也是我国各地泥塑题材的共性。因为这些题材诞生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了人类的生活理想,且能让孩子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意义,享受体验到生命的快乐与充实。这也是民间泥玩具的一种独特的作用与功能,对孩子们进行最早的艺术审美的启蒙教育。它不同于严格意义的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是审美与非审美的融合统一、超越与功利的融合统一、感性与理性的融合统一。它具有教化、启蒙和改造人的使命。部分老虎、乌龟、戏文人物等题材被赋予驱鬼御邪、延年益寿、祈福避祸等含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民间泥塑最初诞生于人类的劳动生活,部分地体现了人类的生活理想。如青蛙、孔雀等题材的泥塑,色彩斑斓,造型夸张,制作手法细致,它们蕴含着人们对繁衍生息的崇拜和对招财纳福、富贵吉祥等的向往。在这些新题材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龙”的题材。在整个系列中,龙的体量设计明显大于其他动物形象,塑造上也格外讲究细节,龙角、龙爪刻画生动,甚至口中衔珠都一丝不苟,尤其是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威风凛凛;龙身的彩绘则采用嵌色和套色的绘制手法,尤为精彩,如图3。

  淮滨县位于淮河流域,自古以来深受水患之痛,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故而民间艺人通过塑龙这种质朴的形式,向神灵祈福,把希望寄托在“龙”这个与中华民族紧密相关的图腾形象之上,期望它能为苦难的淮河两岸的人民带来福祉。所以,在塑造、彩绘上也格外注重,真正体现出民间艺术中实用与美的辩证统一。“民间艺术通常把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体现出‘真善美’的特质;从民间艺术的存在形态来看,具有与现实生活重合的性质”[6]。淮滨泥叫吹的题材有极强的开放性,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极易被各类人群所接纳并理解。它始终与人们最基本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使人产生共鸣,以一种直观而清晰的表达,阐述对于人类自身的认知和探索。

  图3 淮滨泥叫吹中的“龙”
图3 淮滨泥叫吹中的“龙”

  2.淮滨泥叫吹的随创性特征

  艺术的本质在于:一方面它是一种模仿,是对现实的反映、经验的再现、情感和自发冲动的表达;另一方面它又是想象、幻觉和理想的图画。这么两个方面并不构成悖论,而是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融合在一起,民间艺术很清晰地展现着这一点[4]53-54。在民间艺术范畴里,人们的审美愉悦往往就来自于处理最为普遍的物质材料上所展现出来的技艺。淮滨泥叫吹艺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兴之所至,拿起可用的泥和顺手的工具就可创作,在这样的环境中,艺人们自由、放松、愉悦,通过创作抒发自己的感情,展现自己的技艺,相当自信且自豪,充分实现了自己的审美追求与审美满足。

  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是同一题材、同一村庄,不同艺人创作的作品也各有特点。如虎的形象,有的虎面目凶恶,身姿敏捷,虎虎生威,表现出辟邪除秽、制鬼御魅的功能性特点;有的艺人呈现出来虎的样子则圆头方嘴,憨厚古拙,一派天真。正如图4所展示的那样。在泥塑的表面上,还能清晰地看到制作者指纹的轮廓以及制作工具的痕迹,观赏之时似乎能感受到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状态,非常真实纯朴,极具感染力。这便是创作者手随心动、心随意动的主观意愿的表达。这种丰富无穷的随创性,能充分体现出每个个体的创造性和个性,从而赋予了作品强大的生命力。

  图4 淮滨泥叫吹中的“虎”
图4 淮滨泥叫吹中的“虎”

  3.淮滨泥叫吹的民俗性

  民俗本身不属于艺术学或艺术史的范畴,而是属于社会学的范畴。民间艺术的基本意蕴就是一种群体激情,这在传承接续中或体现于静的物态,或体现于活的动态,民俗节庆作为后者也就蕴含着民间艺术的实质,所以民俗节令就成为民间艺术的激励机制和高潮时刻。在日复一日的劳作生活中,民间艺术默默地蛰伏,直到在重要的节日和民俗活动中,才被激发和绽放,从而成为民间艺术发展的兴奋期,推动民间艺术的阶段性发展。

  譬如,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个特殊的日子,很多地方都会举办盛大的庆典或者庙会,淮河流域也不例外。三月三庙会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人们进行全方位的交易、交流和放松娱乐的盛会。淮滨泥叫吹就是庙会上一个深受大人和孩子们喜爱的泥塑玩具。大人与孩子们之间,孩子们之间,乡亲邻里之间,都能借助泥叫吹这个载体形成情感互动,进行难得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民间艺术和语言文字相比,民间艺术不仅能传达人类的表层意识,而且还能提升人类的深层无意识,能够突破和超越具有功利意识的日常语言的局限性,使人产生情感的认同和共鸣。日常农耕生活的沉重劳动压力几乎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压缩到最低限度,情感交流就是奢侈品,然而在庙会上,人们纷纷在艺人的竹编挎篮里挑拣色彩明艳、制作生动传神的泥叫吹,讨价还价,寒暄交流,孩子们得到自己喜爱且能承载新一年愿望的玩具,三五成群,嬉戏打闹,时不时吹响嘹亮的哨音。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交流与沟通,生活中的压力得到释放。此时的泥叫吹则成为一种交际工具,不仅能够表达出艺人们真挚朴实的审美趣味,展示一种内在的生存力量和生活基调,而且达到了沟通的效果。在这种情境下,主体与泥玩具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呈现为社会情境中的人际关系和人文关系。淮滨泥叫吹的民俗意义在此时此刻得到升华。

  大部分民间艺术的成长环境相对而言是封闭的,这是由地理环境的封闭,到当地生活方式的封闭,进而导致创作者个人意识观念的封闭。淮滨泥叫吹起源发展在多水患的淮河岸边,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方式极为单一的大环境给艺人们带来波澜不惊甚至静止不变的创作心态。这种心态也是导致当代淮滨泥叫吹与沙塚遗址出土的4000多年前的长尾红陶鸟惊人一致的重要原因。这种封闭性既给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创造了条件,但也限制了民间艺术的交流与创新。在民俗活动中的技艺交流是民间艺术的创作者之间相互借鉴、学习、模仿、吸收的重要过程,艺人们之间的交流会给其创作带来创新的契机,有利于其艺术创作的传承发展。

  三、结语

  “淮河流域与长江、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历经数千年的传承积淀,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已成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着中国民间美术的共性特征,也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7]。中国民间陶塑(含陶塑玩具)自汉代开始盛行,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淮滨泥叫吹发端于淮河岸边,在一件小小的泥塑作品上承载着当地艺人的精湛技艺、情感诉求,观者的审美体验以及艺人与观者的情感交流,它的创作者和审美者皆为最朴素的劳动人民,因而更朴质、更率真,也更具民间美术的意趣。淮滨泥叫吹作为中国民间泥塑中的重要一员,保留了最传统的技术手段及可贵的原创性,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原始形态、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它蕴含着淮河流域民间泥塑文化的精髓,让我们在今天能清晰地感受到河南民间泥塑文化的根与魂。

  参考文献

  [1]余俊雄,等.玩具史[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
  [2]张睿.淮滨泥叫吹与淮阳泥泥狗的文化意蕴变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6):96-99.
  [3]欧潭生,李绍曾.河南淮滨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J].考古,1981(1):1-4+97.
  [4]王毅.中国民间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5]张睿.探源淮滨泥叫吹造型及工艺的文化表达[J].中国陶瓷,2014(8):127-129.
  [6]殷丰泽.从“民间”到民间艺术[J].文艺争鸣,2010(8):127-129.
  [7]曹天生,朱光耀.淮河文化导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原文出处:张睿.河南淮滨泥叫吹的文化意义探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6):97-10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雕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