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东方文学论文 >

使臣李肇源燕行途中的诗歌创作特点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作者:王婧泽
发布于:2020-06-20 共10483字

  摘    要: 朝鲜朝使臣李肇源曾于嘉庆和道光时期两次赴燕,留下许多燕行诗。他的燕行诗多以纪行和遣怀为主,内容丰富。“我诗如我行”的诗行合一,呈现出李肇源的燕京之旅,是中朝朝贡历史的缩影。诗中表现出对明朝故国的怀念,羁旅思乡之情以及诗人与清朝文士的交往,是李肇源燕行诗的重要内容。诗人在两次燕行体验中,通过对清朝经济、文化的深入了解,改变了“胡无百年之运”的看法。

  关键词: 李肇源; 燕行诗; 朝贡; 清朝见闻;

  燕行诗是明清时期朝鲜朝朝贡中原王朝贡道上的产物。作为朝鲜朝使臣“出使中国的纪行录”1,燕行诗具有文学、历史双重价值。

  李肇源,字景混,号玉壶,本籍延安,是朝鲜朝纯祖时期的燕行使者。生于英祖三十四年(1758),正祖十六年(1792)式年文科状元,历任道暗行御史、大司谏、吏曹参议、承旨、汉城府判尹、吏曹判书等官职。

  李肇源曾两次赴燕,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己亥,召见冬至正使李肇源,副使李志渊、书状官朴绮寿,辞陛也。”2此次出使清朝,李肇源的身份是冬至正使,奉表进贺当年冬至节,及次年元旦正朝,万寿圣节贺表。3冬至使通常于第一年十月(农历)出发,十二月下旬到达北京,第二年正月参加大朝朝觐等礼仪,二月中旬离京,三月返回汉城复命。4第二次出使清朝时,李肇源作为进贺正使,为庆贺道光登极即位之事。《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己未,召见进贺正使李肇源,副使宋冕载、书状官洪益闻,辞陛也。”5一般朝鲜朝使臣赴燕出发与返回时间跨度为五个月,此次李肇源进贺入京,于正月初七出发,三月到达北京,四月底离京6,五月返回汉城复命。李肇源正是因这两次出使,在燕行途中创作了不少燕行诗,现存288首7。王国维《人间词话》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8即便按照固定的燕行路线9赴燕,诗歌也会因为不同的使臣、不同燕行感受及经历,呈现出其独有的内容。

  一、吊古伤今

  漫长的燕行旅途,让李肇源在众多名胜古迹中留下了他的足迹,写下很多咏史怀古之作。诗人吊古伤今,阐发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使臣李肇源燕行途中的诗歌创作特点
 

  李肇源在行途中对历史古迹的关注,对与朝鲜朝相关的历史古迹的描写,引发对历史事件的感慨,表现个人的无奈。如在途经太子河时,李肇源诗曰:“燕丹逃死此河滨,自误荆卿又误人。咽咽寒波鸣落日,尚如遗恨失吞秦。”太子河乃燕国太子丹匿藏,意图反攻秦军之地,诗人途经此地,回忆太子丹刺杀秦君的历史,不禁感慨万分。此处改写杜甫“遗恨失吞吴”之句,表达对历史的无奈与惋惜。诗人在过滹沱河时,回顾刘秀受敌军追赶过河的历史,诗云:“萧王当日由天助,今古汤汤自急流。”刘秀当初天时地利,因河面结冰而顺利过河,回头看当下河水汤汤急流,说明诗人眼下渡河之难。燕行途经中,李肇源又经过巨流河一处,不禁想起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史实,诗云:“炀帝东征列野营,虫沙六十万余兵。千年往事凭谁问,鹘没平芜杳霭生。”公元612年,隋炀帝过巨流河,三次东征高句丽,因频频战争而导致国力衰微,最终亡国。诗人回顾历史,面对昔日河流,草木茂盛,物是人非,不禁抒发历史的悲哀和王朝兴废之感。

  面对异国古迹,沧桑的历史浮现眼前,时过境迁,内心万分感慨。李肇源的这种情感也表现在对英雄人物的书写中。《文丞相庙》一诗云:“万古文山庙,三韩使者过。日星瞻正气,天地动悲歌。生死成仁已,兴亡奈运河。临风无限感,独立夕阳多。”诗人途经文丞相庙,对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给予高度赞赏,同时对国家兴亡衰败表现出自己无奈与遗憾。当然,诗人对文天祥正义精神的描写,就如同自己内心的向往,正如《玉壶集·行状》中引李肇源之言:“士君子生无志业之所展,死无事功之可称是,奚足云哉?”10反映出诗人建功立业的远大的抱负。

  1816年赴燕虽是李肇源初次踏入中国国土,但他身份上代表的朝鲜朝,一直以来与中国就有良好的外交关系,特别是对以程朱理学立国的明代,有着特殊感情。从礼仪文化、儒家传承来看,明代是“中华”、“中国”的继承者,是朝鲜朝效仿和学习的对象。朝鲜朝建立之初,就立即派遣使团来明朝通交,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11在16世纪末,朝鲜朝面临日本丰臣秀吉带来的灭国之难(即通常所称“壬辰倭乱”)时,明朝派遣大军支援,抵御日本,救朝鲜朝于危难之间。在“壬辰倭乱”之后,在感谢明朝的再造之恩的同时,朝鲜朝及朝鲜内部朝臣的崇明意识也大大增强。12

  此时此刻,李肇源踏上明朝故土,山河已失,江山易主,因为对明朝的怀念,诗人在行程中处处寻找明朝的影子,表达对亡明的深深思念。如燕行诗《关外杂咏》一组诗中,李肇源在四首诗中明显表现出崇明倾向,表达对明朝的感情。其第十首诗云:“行丐求钱泣路歧,轿前攒手语声悲。明君必有同胞义,鹑鹄形容独汉儿。”诗人在道路岔口遇到乞丐轿前攒手悲声乞讨,由此而猜想流亡的汉人同胞,也如行讨乞丐一样,饥瘦如柴,衣衫褴褛,不禁心生怜悯。诗人也借乞丐而写遗民,表达对遗民的同情与可怜,对明亡事实的无奈与伤感。其中第二十四首道出昔日战场的荒凉,表现物是人非之感。诗云:“崩台败垒望依稀,故道荒凉野鸟飞。大势可征松杏战,当时皇运奈全非。”在松杏明清古战场上,诗人看到崩台败垒,回顾松杏之战,可知明朝大势已去,表现对明朝亡国的无奈。第三十三首诗云:“呕血台前驻我辀,炮烟消冷野云悠。开门引纳其人在,何事当年战未休。”呕血台为明代袁崇焕镇守宁远之地,当时袁崇焕“宁远一战”的成功守城,让李肇源赞叹其具有卓越军事才能,但诗中最后的反问真正表露出诗人难以释怀的心情。还有第三十九诗云:“涒滩二百星霜暮,鞍马三千道路赊。举目新亭重下泪,山河非复旧皇华。”“星晨霜露”言燕行之路艰难辛苦,诗人从朝鲜朝远道而来,三千里长路迢迢,看到明朝山河易主,新亭对泣,深深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悲伤。

  此外,李肇源的燕行诗还通过对明朝遗民形象的书写,表现两人思明的共情。如《雨中愁坐口号》一诗云:“午店遇一人,问姓云是汪。居在荆楚间,跟人来边障。其人虽少文,气味颇倜傥。知是中华人,流落悲少壮。戏抚其顶语,剃发此何状。望远一叹息,忽然色凄怆。前见和尚貌,后看蒙?样。丁此虽有命,念之涕自酿。每睹朝鲜使,无异仙人仰。其言出真情,使我不可忘。”诗人在午店遇到明朝遗民汪氏,谈论间了解此人为荆楚之人,虽少文却颇不寻常。诗人对其“和尚貌”、“蒙?样”的发型饶有兴趣,而汪氏叹息则说明有此剃发之举实属被迫。汪氏形象的尴尬代表了整个明代遗民身份的尴尬,而遗民剃发的形象与朝鲜朝使臣明朝衣冠的形象对比,又可以看到汪氏内心的羡慕和对故国的眷恋。此时,李肇源与汪氏的情感是相通的,诗中借汪氏之言叙诗人之语,借汪氏之情抒诗人之感,表达对明朝深深的怀念。其实,汪氏尴尬的身份与心理,对于诗人来说,也有深有体会。如《澄海楼》一诗云:“台隍千尺枕鼋龟,携酒登临意若何?愧杀三韩新玉帛,嗟乎万历旧山河。层峦耸翠纡城势,落日翻红荡海波。安得宗生船泊此,长风相倚和高歌。”诗人澄海楼登高远望,明朝旧山河尽收眼底,心中不免哀伤,难以畅怀。如此情景下,李肇源身为使臣朝贡清朝,思明的心态与当下行为的矛盾,令诗人心生愧疚和无奈,可以看出李肇源对明朝的情感。

  二、羁旅乡思

  李肇源曾于1816年和1821年两次赴燕,从启程到回国,大约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李肇源作为年过半百奉旨朝贡的使者,远赴千里异乡,在赴燕的新鲜感褪去后,羁旅之苦,乡关之思时常涌上心头,这种情感往往借助诗歌得以宣泄。

  李肇源的燕行诗多以途经驿站和风景名胜为题,如实地展现出其燕行的风貌和独特的个人经历,反映羁旅的苦楚。如诗中以驿站为题的诗《鸦鹘关》《青石岭》《沈阳》《巨流河》等,以风景名胜为题的诗《医巫闾山》《澄海楼》《滹沱河》《桃花洞》等,这些文化节点的记录能够清楚的勾画出李肇源燕行的整个行程,也可以看到沿途的事物、环境的变化给行程带来的困难,诗人行路之苦,羁旅之愁溢于言表。行旅之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天气。诗人在燕行途中有时会遇到小雨劲风,如《肃宁途中》云:“小雨箕西路,劲风慈北城。山川依旧面,云物属新晴。远渡层冰合,穹崖又雪盈。敢言行役苦,衰病只关情。”有时会有饕风虐雪,如《箕城》云:“吾行值盛冬,栗烈寒威酷。饕风结层冰,积雪埋大陆。”寒冬泥冰,恶劣的天气阻碍燕行团队前进,行程苦不堪言。《辽程》一诗对天气的描写和行途中的困难也写得很明确:“呵冻诗何与,餐风酒不醺。泥冰磨膝脱,朔气逼肤皲。”诗人身体和精神上遭遇的痛苦,已不是诗、酒能够抚慰的了。除了天气的影响,还有很多因素会导致行程的艰难和辛苦,诸如行途中同行者生病、口粮短缺、误入歧途等等情况。如《闾阳衣行》云:“谁教从捷径,半路暝烟沉。随者皆愁色,殊方剧恼心。一灯寻辙迹,孤月失云阴。村市人踪断,知应夜已深。”这是同行者为走捷径而走到深夜的情况,跟随者愁云满面的样子可以看出对路途安排的不满和无奈。《客愁》一诗则说明食物短缺给燕行人员带来郁闷和忧愁。诗云:“厨人告绝粮,从者多怀忧。”从这些诗作来看,李肇源的燕行诗并不是对文化站点的机械记录,也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行程记录赋予了诗人的感情,路程的艰辛说明诗人羁旅的苦楚。

  松京到燕京的四、五个月的路程,已是漫漫长途,羁旅之苦,更是引发李肇源的思乡之情,还有返程之际迫切回国的焦虑忧愁。《济桥言别》云:“万里三韩使,长程始此桥。离杯当落日,征盖入寒霄。诸子自厓返,孤怀去国遥。几微应外见,方寸故摇摇。”诗人济桥才刚刚启程,内心涌出离别忧伤之情。行程长路漫漫,远离故乡,孤独寂寞之情,隐约表现出来。在李肇源顺利完成使命的返途中,郁积于心的思乡之情常常表现在迫不及待的心情之中。如《归思》一诗云:“山河非我美,日月任他行。归路心先促,羁愁梦或惊。城云相对屹,庭草渐看崩。久客悄无睡,闲挑红烛檠。”遍览山河景物之后,诗人对异国的新鲜感逐渐褪去,因回国之心急促,常常因羁旅之梦惊醒,久居他乡,羁旅之情使诗人了无睡意,闲挑红烛来排遣愁闷。

  在漫长的旅途中,羁旅之情往往因天气环境的恶劣更加浓重,如《阻雨遣闷》诗云:“春雨何其数,羁愁漫野墟。固知思浪费,其奈意焚如。乍坐凭梧几,旋与绕土除。峡天穿望眼,几日后来车。”诗人因雨滞留,在淅沥的春雨中,羁愁在田野漫延,恋乡怀乡之情在诗人脑海中无限的循环,内心焦急,也只能凭栏远望,不能排解。《宁远州滞雨》一诗中恶劣的天气环境也刺激着诗人浓浓的乡情,诗云:“塞气凝为雨,霏霏撼晓眠。屋檐交雪下,牎纸任风穿。泥土应三尺,羸骖奈九颠。行人添一恼,此日抵如年。”窗外雨雪纷纷,交替而下,大风穿透窗户,恶劣的天气让诗人滞留宁远。此时,三尺泥泞之路,瘦弱马匹也经不住颠簸,诗人归心似箭而为此烦恼,表现出返程阻滞的无奈与欲还不能的苦闷。又如《羊河道》一诗,也可以看出诗人急切归国的心情。诗云:“朔气吹沙起,春阴接地垂。池鹅眠自稳,野鸟影何迟。程道三千里,羁愁十二时。归心同此水,日夜与东驰。”在三千多里的长途征程中,诗人羁愁一天接着一天,迫切回家的心情如同日夜奔驰的河水,从不停歇。

  当然,还有《会宁岭》“后到泥车消息断,不堪先自上嶕峣”的艰辛(李肇源在归程途中因雨天泥泞,有车倾倒而坠于路一事),《通远堡》“家书何不至,愁上望乡台”的焦急,《留栅遣愁》“滞塞将旬日,羁愁鬂几茎”的惆怅,《爱河》“长途愁绪知多少,尽付荒山乱霭中”的无奈,《右北平》“只有羁愁与劳备,风光全不入毫端”的沮丧,《陶然亭》“羁怀无处遣,春日薄言游”的苦闷以及《玉田》“枥马愁相对,谁知久旅情”忧虑,这些一一反映出诗人在燕行路途中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从李肇源的两次燕行体验可以看出,不同时期赴燕给诗人带了不同经历和感受。在初次燕行返程时,李肇源途经小松岭,旅途的艰辛衬托出李肇源归乡的急切,诗云:“山海逶迤路,轻风欲透衣。直愁征马倦,惟羡去鸿飞。寒气春犹厉,晨程露未曦。迷离车上梦,多是故国归。”在曲折的山路中行走,春寒犹甚,轻风吹冷,诗人清晨启程,只怪马匹疲倦,行车缓慢,而羡慕鸿雁远飞。在颠簸的马车中,诗人昏昏睡去,梦里都是归国的样子。再次赴燕时,李肇源又有不同于上次的返程的表现,其诗云:“那堪一别终千古,重叠湖山梦亦依。”此为诗人回乡之际,赠别清士周达的诗。此次赴燕,李肇源与周达结交,两人离别即是终生相别。诗人在离别之时,表达留恋之意,惜别之情,与此前赴燕回国之际的心情大不相同。这是李肇源两次燕行独有的经历和特殊感受,在其燕行诗中一一呈现。

  三、唱和交友

  诗歌唱和是古人交谊的主要方式,也是诗人身份的象征。在漫长的赴燕途中,李肇源与同行友人的唱和与赠诗,不仅帮助李肇源与友伴排遣路途中的无聊苦闷,也给旅途增添不少乐趣。特别是李肇源第二次赴燕与清朝文士的交往赠诗,表现出中朝文士之间的真挚友谊。

  从李肇源的燕行诗中可以看到,他唱和、次韵的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李肇源的同行者,以副使和书状为主,另一类则是清朝文士,如叶志诜、胡九思、周达等人。李肇源与副使、书状的诗歌交往,以次韵、赠诗为主,主要出现在第一次燕行诗中。如《露宿夜次朴眉皓》一诗倾诉露宿之苦,“溪声吹彻骨,碛气逼皴肌”。《又次书状》一诗说明与书状露宿野外的情况,“荒野相联卧,双宵共一寒”。在《南馆示副三使》云:“无风无雪又无寒,如此谁言此路难。”诗人向副使抱怨行途艰难,排解内心郁闷。当然,行程中也有开心的事情。如《象儿生男喜次眉皓贺诗》诗云:“初恨家书入手迟,书来新喜有谁知。一樽共醉家人日,春晚庭花子结枝。”表现李肇源祝贺象儿得子的喜悦心情。除了与同行者的次韵诗,李肇源在此次燕行中,与清朝文士也有为数不多的赠诗,其交往也可从诗中看到。如《李敦安蜀人也次赠以别》一诗“孤灯话烂吾将去,薄酒情深子莫辞”与友人辞别,《叶志诜所寓平安馆有异甃要一诗遂书赠》与叶志诜“烹茶聊一试,爽气觉惺昏”的交往,来排遣诗人行途中的烦闷与孤寂。

  当李肇源再次到达通州后,与胡九思、保太青、叶志诜、樊志华、周达等清人的深入交往,拓展了诗人的交往圈子。其中诗人与周达13的交往最为频繁,两人交往的笔谈录《菊壶笔话》14至今仍然留存。《菊壶笔话》详细记录二人的交往内容,特别是在李肇源离京归乡之际,两人诗歌的唱和,真情感人,表现出中朝文人之间真挚的友谊。在分别之际,周达于通州车上写下了离别四首,表达送别友人的不舍。其一“天生我辈是情钟,离思较于归思浓。只恨无缘图后会,早知有别悔初逢。”15李肇源次韵唱和:“镇日(《菊壶笔话》中一作“永夕”)羁窗酒几钟,交情别恨暮云浓。吾身可使浮萍者,容复风头水面逢。”“悔初逢”、“暮云浓”深深表现出两人依依不舍之情。周达因离别惆怅,李肇源给予安慰,两人一唱一和,可见二人感情至深。其二诗“赫蹄书尽话难穷,直欲身随沧海东。大造倘能如我愿,游遍一万两千峰。”李肇源次其韵:“玉宝台前野欲穷,心随河水日流东。江云渭树犹同域,蓬海三山泖九峰。”两人为知音而话难穷,周达一心只想随李肇源而去,表现恋恋不舍之情。李肇源则用“蓬海”“泖九峰”借指周达和自己,同时用杜甫“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诗句中的“渭北”与“江东”,借杜甫和李白真挚的友情说明李肇源与周达之间的真挚友情。

  周达第三首诗云:“惜别迟迟已二更,蜡垂红泪到天明。闺人识我思公意,许典裙钗送客旌。”在李肇源启程回乡之际,周达本打算送其到通州之地作别,无奈生活拮据,无法租车而行,只能将送别一事作罢。但周妻知周君念友人之情,典当裙钗成全此事,可见周达一家对李肇源用情至深,友情至真。李肇源次其韵:“街鼓何忙报五更,离筵挥泪一灯明。此时心绪君知否,看取风前不系旌。”其四诗云:“羡尔三人执手归,鸭江波绿一帆飞。苍茫烟树扶桑外,怅望天涯泪满衣。”在天微亮之时,诗人将要踏上回乡之路,依依不舍之情萦绕心头,迟迟不愿系旌前行,表现出李肇源离别的痛苦与伤心。送别之际,菊人看到友人远去的身影,惆怅而洒泪。李肇源次其韵唱和:“毕竟通州送我归,朝阳门外辙如飞。须知此别杳千古,雇得征车典妇衣。”诗人得知周妻典衣征车之事感动不已,内心有太多不舍无奈。

  周达与李肇源的唱和诗,虽不在同一时刻完成唱和16,但两人情感是同步,是深深的不舍和永久的思念,而这种情感在李肇源初次燕行中是不曾看到的。从第一次燕行中郁闷愁苦,归程的焦急,到二次燕行中轻松自然,离别的不舍,可以发现李肇源的燕行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再次燕行中,诗人交往圈的扩大,交往内容的丰富以及感情的私人化和真实性。燕行途中例行的事项是朝贡使命和任务,与清人文士私人化的交往才是诗人个人情感宣泻与归属。

  四、风物民情

  李肇源从松京到燕京,一路上风景优美,古迹甚多,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有丰富的体验,特别是对民物风情、城市经济等方面,诗人有其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从两次赴燕之行可以看出,诗人对中国的印象是不同的,两次不同的行程体验,让李肇源加深了对清朝的了解,影响其对清朝的看法。

  “清心丸”是朝鲜朝使臣出行常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的药丸。1816年,李肇源初次赴燕,行途中看到清人对“清心丸”的痴迷与追捧,表现出惊讶和感叹,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民情。如《关外杂咏》中第十六首诗云:“清心丸药视稀珍,使路荷包自有真。到处如云求者众,小囊那得悦多人。”求药者视丸药为珍宝,求者如云,清人对“清心丸”的迷恋程度清晰可见。

  “清心丸”受众群体小到市井小民,大到皇亲大臣,通过详细的描绘不同阶层追求“清心丸”的不同形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民情。《清心丸歌》云:“或有欢跃拜倒地,父病滨危旋获安。或有鸣咽仍太息,母疾未借灵剂力。人生人死丸有无,到处杂遝争求索。佁隶夤缘媒重价,满囊不厌用欺诈。陈腐杂草衣以金,谁知匪真伊乃假。然犹服之能有应,远近如云求买者。自辽至燕三千里,纷纭应接殆不暇。王家少女貌如花,请换绣包前来迓。八岁小儿要一枚,磕头无数阶前谢。求而得则喜面光,少或靳之焦心狂。云南举人夸得珍,巴西文士蕲获良。山高水长大宴日,少憇毡幕晨光苍。龙袍贵人突至前,直觅真丸先嗅香。借问觅者是为谁,皇帝亲兄八大王。班次围立诸贝勒,莫不探袖且胠囊。蒙古老王亦黑面,向于仁寿寺中见。宴罢出门触羶气,直来握手仍摇颤。忙将数个副其意,马上欢笑频回眄。回子狞顽非人类,个个凹晴而隆鼻。侏离其语谁可晓,见辄张手非一二。琉球使者偶同处,试将三枚出而与。自言宝药闻之久,伛偻称谢双手举。”

  诗中可以看到,求药者有哽咽叹息的男女,有哄抬药价诈骗者,有远途跋涉的旅人,有以绣包换药的少女,有八岁小儿,有云南举人、四川文士,有皇亲贵族、蒙古老王,还有回子、侏离、琉球使者等等,李肇源描绘不同阶层求药百态,他们“求而得之喜面光,少或靳之焦心狂”的心情流露,表现对药丸的渴望。诗人运用汉乐府夸饰的笔法刻画不同阶层求药形象,呈现出各个阶层对“清心丸”的追捧热忱,还有其无所不能的功效,可以看到此药丸在清人心中的地位。不同身份对丸药的同一态度,不同民族的共同认可,不仅能感受到朝鲜士人的交往心理,也反映出当时清朝的民风。

  1821年,李肇源再次赴燕,在相同的出使线路中,与故人的重逢,使诗人内心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如《栅门》一诗:“野中来一山,易知栅村麓。入处前所处,眼惯墙与屋。门柳不加长,佛宇宛旧筑。可喜双峰翠,兀然当檐角。囊者濡滞久,旅况良劳碌。一旬如年度,边儿自相熟。数胡前致意,笑容如可掬。主婆年八十,插花横吸竹。能记五年面,谓我尚矍铄。韶华不曾改,霜髪似加秃。殊俗亦人情,往回吉语祝。万里扶老病,听此殊自恧。”诗人到五年前相识的老妇,亲切又熟悉。故地重游,故人重逢,诗人再次赴燕的情感在发生变化,清人和老妇的形象在他心目中十分美好。

  李肇源内心情感的变化还表现在赴燕途中对清人践律蹈礼之举的赞赏。《漫赋》一诗云:“舟次耶里江,两岸簇人马。渡涉有规度,寂无争竞者。人以来先后,马亦量多寡。东人多急性,欲先何意也。公然大喧聒,仍以闹端惹。那免中国笑,噪櫌且愚下。”诗人渡涉过江,清人皆按规渡涉,与本国人性急无序,不守规矩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清人守规守礼的行为让李肇源对百姓产生好感。从对清人形象描述中可以发现,李肇源笔下清人,已非朝鲜朝传统思想中“清夷”,是规矩守礼且和蔼可亲的朋友。

  从两次燕行诗中可以看到,与初次赴燕体验不同,不论是与清人文士的精神交流,还是与沿途百姓半面之交,清人表现出的和善友好,守规守礼的态度,加深了李肇源对风物民情的了解和好感。同时,从第二次燕行诗中可以看到,诗人开始对清朝市井之貌,城市经济给予关注,通过对村落、城镇环境等形象的美好描绘,可以看到李肇源逐渐改变了“胡无百年之运”的传统看法。

  初过葱秀时,诗人赋诗云:“闻昔朱天使,停车到日斜。玉泉传旧号,岩刻耀黄华。癯壑晴留雪,危峰冷敛霞。行行飘白发,将币向谁家。”此时李肇源尚不了解清朝,但他对明代大臣朱之蕃出使朝鲜朝一事略有耳闻。首联和颔联颇有气势,有尊明倾向。然而,在第二次赴燕时,李肇源对清朝的关注转移到了市井、村庄等环境和经济的发展上。《中后所》一诗描绘了市井、村庄安静祥和的景象。诗云:“风雪千余里,晴晖是日程。牛羊蔽田陌,村市错棋枰。商旅多停野,民生不见兵。百年修养地,四海共昇平。”这是诗人对清朝的初步印象,风景优美,村市整齐,可称百年修养,四海生平之地。在真正感受清朝的环境与经济之后,李肇源又进一步给出自己真实的评价,对清朝经济繁荣给予高度的认可。《沙河道中》诗云:“远渡冰流互浅深,荒边天气半晴阴。旧看梵宇尘渝碧,新筑离宫日耀金。塞女能驰无勒马,市儿闲弄锁笼禽。民殷物阜看如许,唐宋归来莫盛今。”《乾河》一诗更是直接否定对清朝的传统看法,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运气方隆盛,谁言无百年。”从诗中可以看出,受传统华夷思想的影响,李肇源对清朝并不了解,但在燕行中直观的感受和深层的体验之后,对清朝的评价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不仅对清朝有了“百年休养地”的称赞,“唐宋莫盛今”的感叹,甚至提出了“谁言无百年”的反问。这是李肇源的“马浡牛溲”17之外的收获,是李肇源思想上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刷新了李肇源对清朝的看法,同时否定朝鲜朝固有的“胡无百年之运”的观点。

  李肇源的燕行诗是行使路途中的纪行和感悟,记录了使者赴燕的独特见闻和感受,内容与燕行行程密切相关。正如诗中《漫赋》所言:“我诗如我行,行止诗亦止。”此言最为恰当的道出了李氏燕行诗的基本关怀与文学诉求。全部诗篇在“诗”与“行”的绾结中逐渐展开,他以诗纪行,表现出鲜明的纪行特征,展现了李氏奉旨朝贡清朝的大致路线,呈现出朝鲜朝朝贡的历史文化图景。他的怀古诗中表现出对明朝的怀念,但作为朝贡清朝使臣,又着明代衣冠,其复杂矛盾的心理一一显现,反映出当时崇明的朝鲜朝使臣内心普遍而又真实的感受。然而,这并不是李肇源朝贡任务结束后的最终感受,一次又一次的燕行体验,对清朝深入的了解,与清朝文士频繁的交往,让诗人的燕行心态由最初的愁苦与忧虑转变为归乡的随意与轻松。同时,在面对繁荣而富足的社会环境,李肇源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在他心中,明朝“天朝上国”的地位虽不容置疑,但对“胡无百年之运”的看法由此改变。

  李肇源的燕行体验看似无足轻重,但作为众多燕行使者中的一员,他身上肩负的是中朝交往的重要使命,他的燕行之旅是中朝朝贡文化缩影。正是这些朝鲜朝使臣真实朝贡经历充实着中朝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反映中朝交往的良好关系。随着中国纪行研究的不断扩大和深入,燕行使臣独特的经历、诗歌成就和影响的不断挖掘,对今后域外汉文学和中朝文化交流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

  1漆永祥《关于“燕行录”整理与研究诸问题之我见》,《燕行录研究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年,第64页。
  2《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3刘为《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4刘为《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第152页。
  5《朝鲜王朝实录》纯祖二十一年一月七日。
  6参阅李肇源《菊壶笔话》国家图书馆收藏。
  7李肇源的燕行诗保存在其别集《玉壶集》中。其中《黄梁吟(上)》有《尽别副使韩汝成晚裕之燕》《送小行人闵明汝命赫燕行》《送上使李周玉相璜赴燕三首》等诗,可知《黄梁吟(上)》不属于李肇源燕行诗内容。左江教授曾在《<燕行录全集>考订》一文中提到,“李肇源《黄梁吟(中)》燕行之作为页258-355(从《济桥言别》到《还家戏书》)、页406-428(《松京感吟》到《忆远人》)的部分,其他非燕行诗内容。”故《黄梁吟(中)》(1816年赴燕时创作)与《黄梁吟(下)》(《松京感吟》到《忆远人》)(1821年赴燕时创作)为李肇源的燕行诗。另论文所引李肇源诗均引自李肇源《玉壶集》(延李文库六骊江出版社),为避免繁琐,不再一一出注。
  8施议对《<人间词话>译注》,长沙:岳麓出版社,2008年,第8页。
  9李肇源具体行使路线可以从其燕行诗中勾勒出来。纯祖十六年,李肇源与使团在十月末从济桥出发,到松京(今朝鲜开城)-青石关-葱秀-抚剑楼-箕城(朝鲜平壤)-安陵-安州(朝鲜安州市)-倚剑亭-东林(朝鲜东林郡)-统军亭(朝鲜)-渡鸭绿江-九连城-鸦鹘关-青石岭-辽阳-沈阳-巨流河-山海关-抚宁县-永平府-丰润城-玉田县-蓟州-燕京-通州,纯祖二十一年也大致由此路线行使。这是朝鲜使者燕行的主要路线,与其他朝鲜朝使臣的行路路线大致相同,与上文提到的路线可以相对应。
  10(1)延李文库六·玉壶集·卷之十四附录,骊江出版社,第898页。
  11(2)陈尚胜《中朝交流三千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12(3)王元周《小中华意识的嬗变--近代中韩关系的思想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第66页。
  13(1)周达,字吉人,号菊人,松江府华亭县人,《菊壶笔话》言:“濂溪之二十八世孙也。”嘉庆十五年(1801)中了举人,此后为参加进士考试举家来到北京,期间与许多来到北京的朝鲜使者有交往。(朴现圭《朝鲜正使李肇源与清松江周达的真正友谊与笔谈录:<菊壶笔话>》域外汉集研究辑刊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79页。)
  14(2)《菊壶笔话》由周达号菊人和李肇源号玉壶中各一字命名,是道光二十一年,清人周达与朝鲜使臣李肇源在北京地区交往时的笔谈记录,详实展示当时两人的交谈内容。
  15(3)文中未注明所引周达之诗,皆引于《菊壶笔话》(国家图书馆藏)中。
  16(1)周达于通州车上写诗四首,而通州一见话别深夜,李肇源在回乡道中次其四绝,付送冬使之行,带给周达。
  17(1)李肇源作《还家戏书》云:“奚囊二百廿余诗,马勃牛溲并蓄之。笑向家人夸所得,燕山归橐富如斯。”“马浡牛溲”虽是卑贱之物,却是又用之才。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原文出处:王婧泽.朝鲜朝使臣李肇源燕行诗探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0(01):74-7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东方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