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四川省阿坝州1958 - 2013年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大家在有关医学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四川省阿坝州百日咳流行病学特点研究”的流行病学论文。
原标题:1958 - 2013年四川省阿坝州百日咳流行状况分析
摘要:目的:掌握四川省阿坝州1958 - 2013年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阿坝州1958 - 2013年不同免疫阶段的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56年共报告百日咳51 011例,死亡557例。根据疫苗接种状态分为4个阶段: 疫苗接种前期(1958 - 1971年) ,年均发病率为327. 40 /10万,年均死亡率为5. 97 /10万; 疫苗接种初期(1972 - 1983年) ,年均发病率为331. 34 /10万,年均死亡率为1. 73 /10万,发病未得到控制; 疫苗接种完善期(1984 - 1996年) ,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年均发病率为7. 81 /10万,年均死亡率0. 02 /10万; 疫苗接种规范期(1997 - 2013年) ,年均发病率为1. 53 /10万,年均死亡率0. 02 /10万。1975年发病率曾高达1 065. 79 /10万,2011年后每年发病率均降至1 /10万以下。结论:四川省阿坝州有效接种疫苗以后,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但进一步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百白破联合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并加强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工作仍然需要坚持。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状况;分析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1],是威胁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随着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百白破联合疫苗(DPT) 免疫覆盖逐步提高,全州百日咳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世界范围内百日咳发病仍有上升趋势,近年来美洲地区、澳大利亚等报道了多起百日咳暴发流行[2].为了解四川省阿坝州百日咳流行病学特点,现对1958 - 2013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为百日咳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 1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阿坝藏族自治州疫情资料汇编》(1958 - 1982)、《四川。阿坝疫情资料汇编》(1983 - 2005)、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人口数来源于阿坝州统计局。人口资料来源于阿坝州统计局。
1. 2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日咳进行“三间”分布和流行趋势分析; 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对各种率进行比较(χ2检验,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流行强度
1958 - 2013年阿坝州累计报告百日咳51 011例,死亡557例,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28. 51 /10万、1. 40 /10万。1958 - 2013年间年发病率波动在0. 38 /10万~ 1 065. 79 /10万之间,年死亡率波动在0 ~ 31. 08 /10万之间。20世纪60- 70年代阿坝州百日咳发病有明显的流行周期,每2 ~ 4年出现1个流行高峰,每个流行高峰包括2 ~ 3个流行年份。80年代后百日咳随着计划免疫实施,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无流行周期( 图1)。根据实施免疫的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阿坝州百日咳大致可分为 4 个流行阶段。
2. 1. 1疫苗接种前期
据《阿坝藏族自治州疫情资料汇编》(1958 - 1982) 记载,1958 - 1971年,阿坝州未使用百日咳疫苗,14年全州累计报告发病23 720例,年发病率波动在18. 38 /10万~ 672. 71 /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327. 40 /10万,最高发病年份为1963年。死亡414例,年死亡率波动在0. 22 /10万~ 31. 08 /10万之间,年均死亡率为5. 97 /10万,最高死亡年份为1962年。此阶段全州共出现3次大规模流行,第1次是1962 - 1963年,年均发病率为667. 91 /10万,峰值为1963年(672. 71 /10万) ; 第2次是1966 - 1967年,年均发病率为534. 59 /10万,峰值为1967年(583. 86 /10万) ; 第3次是1969 -1970年,年均发病率为543. 26 /10万,峰值为1970年(566. 88 /10万)。
2. 1. 2疫苗接种初期
1972 - 1983年,此阶段已开展百日咳联合疫苗的预防接种,但未建立冷链系统,全省的接种工作只能利用冬春季进行突击接种,因而接种率、接种及时率不高,不能很好的发挥疫苗在控制传染病工作中的作用,导致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仍然很高[1].1972 - 1983年,累计发病26 315例,年发病率波动在76. 04 /10万~ 1 065. 79 /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331. 34 /10万; 死亡138例,年死亡率波动在0 /10万~ 7. 78 /10万之间,年均死亡率为1. 73 /10万。此期出现1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流行,1974 - 1975年,年均发病率为1 002. 38 /10万,峰值为1975年(1 065. 79 /10万)。
2. 1. 3
疫苗接种完善期1984 - 1996年,此阶段冷链系统逐步趋于完善,儿童免疫接种率实现了国家提出的以省、县、乡为单位达到85%的目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此期共报告病例755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 38 /10万~ 26. 51 /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7. 81 /10万。死亡2例,年均死亡率0. 02 /10万。此期年均发病率与疫苗接种初期发病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9 491. 01,P <0. 01) ,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有效接种疫苗在百日咳的防控中成效显着。
2. 1. 4疫苗接种规范期
1997 - 2013年,常规免疫运转完善和规范,接种质量和全程接种率得到较大提高,发病率明显下降。此期共报告病例221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 47 /10万~ 3. 78 /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 53 /10万。死亡3例,年均死亡率0. 02 /10万。此期年均发病率与疫苗接种完善期发病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1. 22,P < 0. 01) ,与疫苗接种完善期比发病率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