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论文(免费范文8篇)之第六篇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动物遗传育种和繁殖领域的技术快速增强, 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 研究出各种更加优良的技术方法和品种。想要占据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就必须及时创新技术, 把握未来的创新方向。基于此, 介绍当前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方向的预测。
关键词: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综述回顾,创新方向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 社会经济水平、生活的丰富度、科学研究能力等的发展十分迅速, 食品和食物质量、人们的健康状况提升等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社会秩序稳定, 这些使人们对我国动植物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当前我国动物品种的高要求, 要积极的抓住机遇, 进行创新。
现代生物技术包含很多内容, 动物育种方面受其很大的影响。动物育种和繁殖是动物生长、品种创新、新技术检验的重要途径, 动物育种技术的创新和强的操作性, 对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代表了一个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水平, 也包含了很多社会经济的职能。生物领域的商业潜力十分巨大, 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有一席之地, 那么技术就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1]。
本文在分析动物育种和动物繁殖的方式和创新点、论述发展动物育种意义的基础上, 对我国动物育种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未来领域的创新点, 以及发展的途径。
1 动物育种发展的创新点
在未来的数年里, 生物科技会呈现出极大的发展特点与特殊性。动物育种发展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更大规模和更先进的生物种类发掘技术将会应用于动物育种领域, 技术发展主要的特点有:动物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分析、搜集、归档和应用的生物分子和生物细胞技术以及相关的技术体系将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2]。
第二, 改良传统育种和繁殖的技术将会是受欢迎的措施, 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改变, 并且成本较低。主要呈现的特征有:利用传统育种和繁殖的技术进行改良的手段培育新的动物品种相结合, 是今后几年动物遗传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3];畜禽水产动物的育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育种将依靠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遗传学的知识, 会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 动物的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会得到很高的关注和发展投入。主要呈现的特征有:动物克隆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方向的作用巨大, 国家对于生物技术的定位是站在国家战略角度, 必然会受到很多的关注;关于克隆技术的相关投入也会不断增加, 技术的新成果也会越来越多;并会产生很大的商业和战略潜力[4]。
第四, 优良品种和更安全性的品种将会越来越多。具体表现为:低脂肪、高蛋白的优质畜禽水产品种类将会越来越多, 并成为动物育种创新方向的有效成果;生物的生长速度、特别是抗病、产量等能力将会进一步的加强;动物育种和繁殖的生态学管理、健康繁殖和资源有效利用的技术不断提高, 实现育种科学、优质、高效等目标。
2 大力创新发展动物育种技术的意义
动物食品的需求量会受品种改良的极大影响, 这个领域的不断优化,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从产量来看, 虽然现在我国肉类总产量、禽蛋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动物性食品来源还是不足, 而品种的创新可以很显着地增加产量和质量[5]。
发展动物品种有利于培育生物领域新兴产业的技术检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遗传修饰、基因组编辑、人工授精、冷冻精液和胚胎、体细胞克隆、干细胞等生物新技术以及BLUP、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估测 (GBLUP) 、超声波、无线射频和自动化等技术在很大程度提高了动物育种速度和繁殖效率, 使得这个领域形成一套完整、新兴、可持续、高效的产业体系,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经济效益[6]。
社会经济不断进行转型, 传统的育种方式浪费了很多的饲料粮食, 没有高效地利用资源, 这要求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及饲料来源, 发现更好的方式和物品[7]。
3 对策措施
第一, 各级研究机构及企业应重视技术品种的研究, 提高生物技术的创新能力。强化生物生长、产品优化、品种培育的创新机制。第二, 建立统一的行业管理体制, 促进合理高效的运营。第三, 积极开展特色动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研究利用工作。鼓励研究机构引进高端人才、优秀的资源、先进的生物技术和生物装备。第四, 建立品种的科学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及时发现生物创新的点和生物创新的方向, 并且围绕这些方面建立我国的生物监测体系。第五, 促进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交流, 培养创新型人才, 更好地增强生物科研的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黄季焜, 杨军, 仇焕广.新时期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建议[R].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报告, 2011.
[3]赵其国, 黄季焜, 段增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的内涵、模式及其研发建议[R].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报告, 2011.
[4]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5]刘会英, 张勤, 张沅.标记与QTL不完全连锁下标记辅助选择的相对效[J].科学通报, 2001, 46 (15) :1268-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