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及早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张旸;王涛;张金玉;宋
发布于:2020-04-08 共4269字

  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至2018年在本院开展系统化干预的脑瘫高危儿13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按照不同月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早期干预组)为3个月龄内于本院开展系统化干预的脑瘫高危儿,对照组(后期干预组)为小儿6个月龄后于本院开始系统化干预的脑瘫高危儿,并根据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生后窒息进行条件匹配。观察小儿出生18个月脑瘫发生率,并行婴幼儿智力行为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估。选用x2检验、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检验。结果 观察组出生后18个月脑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贝利量表智力行为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瘫高危儿应尽早开展干预以促进小儿认知运动发育,提高早产儿的远期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脑瘫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期干预; 脑瘫高危儿; 不同时机;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clinical prognosis for high-risk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Select clinical data of 134 high-risk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ho underwent systematic interven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6 to2018 for ret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 67 children underwent the early systematic interventions upon 3 months of delivery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67 children underwent the later systematic interventions upon 6 months of delivery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general data like children' s gender, birth weight, gestational age and neonatal asphyxia was recorde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ebral palsy after 18 months of delivery as well as 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 and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 was counted. x2 test, t test and correlation test was performed. Results After 18 months of delivery, 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ebral pals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 indicated that MDI and PD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early intervention therapy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children' s cognitive and motor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long-term life qualit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ebral palsy. It shall be recommend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 Early intervention; High-risk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Different treatment opportunities;

  脑瘫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具有各种可能导致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可能在婴儿期表现出临床异常,但还不足以诊断脑性瘫痪;也可能临床表现正常。脑瘫高危儿发生功能障碍后遗症或发育落后的风险高于无高危因素的婴儿,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早期监测、随访管理、必要时给予早期干预十分重要[1]。如何科学合理喂养,神经系统发育定期监测和早期神经、运动发育促进成为出院后的关键问题。脑和神经系统在3岁前是快速发育的阶段,该时间段脑的代偿能力与可塑性强,在脑发育的关键期内对于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过程中针对患儿运动与智力进行强化训练,通过新异物体暴露、多感官刺激、主动运动等丰富环境干预,开发脑潜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显着改善早产儿预后[2,3,4]。本研究开展不同时机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预后影响的研究,通过高危儿门诊,采取医院训练体验和家庭干预相结合模式,由专科医生、训练师、护士对婴儿开展智护训练,定期评估以尽早发现异常并及时康复,同时培训家属在家庭中开展训练。本研究目的是了解该方法的实用性和不同时机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影响。通过对脑瘫高危儿出生18个月龄的发育指标和脑瘫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及早干预可行性和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及早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至2018年于本院开展系统干预的脑瘫高危儿134例,按照不同月龄分为两组,每组67例。观察组(早期干预组)为3个月龄内来本院开展系统化干预的脑瘫高危儿,对照组(后期干预组)为小儿6个月龄后于本院开始系统化干预的脑瘫高危儿,根据患儿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生后窒息等进行条件匹配,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1)小儿有产前、产时、生后多个环节的高危因素;(2)严重的脑损伤和脑发育异常[1],影像学(头颅核磁共振、头超声)提示脑损伤。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认知、运动(发育商DQ<50分)和视力障碍的患儿;(2)各种进行性疾病,比如进行性肌肉萎缩和肌无力等;(3)伴有其他急性疾病[5]。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在出生后第3个月即开始早期干预,按照《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南》中附表:“早产儿不同年龄段早期发展促进内容”和《0~3岁潜能开发和早期教育大纲》[6],采用早期家庭干预为主,如早期给予袋鼠式护理和鸟巢式护理,抚触(头部、躯干、四肢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5 min,每天定时播放轻柔背景音乐、摇铃,床旁悬挂彩色玩具和图片,说悄悄话等视听觉刺激。并按照小儿的神经生长发育规律促进认知、运动发育,管理情绪、睡眠。在日常护理中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参照《ABC快乐育儿法》亲子互动游戏。通过在院内的家长健康教育,亲子课程、训练指导和家庭随访等多种形式,每月至少2次,每次30 min以上,指导家长以家庭为主早期干预,教授家庭护理方法,按照家庭干预方案安排家庭作业,制定干预方式方法和强度,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修改干预计划,干预至小儿18个月龄。

  对照组在出生6个月龄后开始早期干预,措施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生后18个月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智力行为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估。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发育评估的诊断性量表之一。该量表主要用于2~30个月龄婴幼儿发育的评估,包括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结果用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表示,用于发育落后的诊断、儿童发育监测、干预效果的评估以及相应年龄个体发展研究。

  观察两组婴儿出生后18个月脑瘫发生率。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遵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必要条件:(1)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2)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3)反射发育异常;(4)肌张力及肌力异常;参考条件:(1)有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2)可有头颅影像学佐证[7,8,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康复干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18个月龄贝利量表MDI及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DI和PDI评分比较
表2 两组MDI和PDI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儿脑瘫发病情况比较

  观察组18个月龄脑性瘫痪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瘫发生情况比较
表3 两组脑瘫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围产保健医学与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出生后死亡率逐渐降低,多种高危因素均可能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障碍,有研究表明在脑瘫高危儿未成熟脑发育期间给予良性干预可促进脑部发育,可改善预后效果[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康复干预后贝利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脑瘫发生率为14.93%,高于观察组的4.48%(P<0.05);证实尽早通过康复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精神运动功能影响效果显着;分析原因发现,在脑瘫高危儿出生3个月内为其提供早期干预,减少婴儿发生残疾可能;同时了解患儿和家长心理情况,缓解患儿不良情绪;密切关注患儿做好基础护理,促进患儿疾病恢复[12,13]。

  综上所述,干预的时机早晚可能直接对脑瘫恢复疗效产生影响,脑瘫高危儿越早干预,预后效果越好,脑瘫初期症状不典型,往往无法及时作出诊断,大部分脑瘫患儿可在1岁后确诊,脑瘫疾病理想的康复效果是建立在早期诊断与早期康复干预的基础上。因此临床主张对脑瘫高危儿在出生后尽早开始正规干预,其中需重视家庭干预的意义,结合家庭康复干预,共同促进疾病预后。针对脑瘫高危儿实施早期康复干预,临床效果显着,值得今后推广应用。同时,鉴于具有高危病史的婴儿只有少部分遗留脑瘫等发育障碍,为了避免过度医疗以及加重家长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建议医疗性早期康复应建立在有临床表现异常指征,并且保健性的早期干预要根据小儿神经运动发育不同阶段和评价基础科学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写委员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58.
  [2] 舒慧.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3):13-16.
  [3] 娄春燕.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引导式教育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11):81-82.
  [4] 王素珍.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0):148-151.
  [5] 任磊.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9):131-133.
  [6] 鲍秀兰.0~3岁:儿童最佳的认识开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103-160.
  [7]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写委员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51.
  [8] 戚金凤.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功能改善的影响(附86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105-106,122.
  [9] 付娟.引导式教育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1):146-147.
  [10] 周淑辉.探讨对脑瘫高危儿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2):170-172.
  [11] 洪永锋,徐军,沈显山,等.不同时机开始康复干预对2岁前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疗效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9):686-691.
  [12] 黄艳芳,何东梅.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提高脑瘫高危儿体格及智能发育水平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5):156-157.
  [13] 陈云静,梁蒙蒙,耿香菊,等.脑瘫高危儿早期实施多元化护理对体格智能发育的积极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7):731-733.

作者单位: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与心理行为科 江苏省连云港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
原文出处:张旸,王涛,张金玉,宋辉青.不同时机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的预后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10):58-6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儿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