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工程论文 > 地质工程论文 >

陕西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01 共2211字
摘要

  1 陕西省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资源状况

  1.1 水文地质分区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等因素影响,根据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可分为五个不同特征的水文地质区。

  陕北沙漠高原区,为上覆砂层的孔隙水和下伏的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组成,水量较丰富;陕北黄土高原区为上覆黄土层的孔隙、裂隙水和下伏的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组成,水量不丰富;关中盆地区包括冲积、洪积平原、黄土塬和山地,具有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的河谷盆地型的水文地质特征,水量丰富;陕南区除汉中、安康等几个小盆地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水量丰富外,广大山区均为裂隙水,其转化补给地表水成为河川径流的基流。

  1.2 地下水资源量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在河谷盆地与平原区采用补给量综合法,在丘陵山地区采用排泄量法。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计算面积为 20.47 万 km2,多年平均天然补给资源量为170.66×108m3/a.陕北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 38.03×108m3/a,关中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 58.34×108m3/a,陕南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 74.28×108m3/a.详见表 1.

  【1】

  1.3 地下水可开采量

  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资源量为 55.86×108m3/a.按含水岩类划分,松散岩类孔隙水为 47.44×108m3/a,基岩裂隙水为 0.78×108m3/a,岩溶水为 7.64×108m3/a,分别占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的 84.93%、1.4% 和 13.67%.按流域划分,黄河流域可开采资源量为 45.68×108m3/a,长江流域可开采资源量为 10.48×108m3/a,分别占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的 81.77% 和18.13%.

  2 区域水资源概况和供用水情况

  由表 2 可以看出,2003 年到 2012 年,陕西省水资源总量由574.6 亿 m3下降到 390.50 亿 m3,供水总量由 74.6 亿 m3增加到88.04 亿 m3,其中地表水供水比例由 55.84% 增加到 61.40%,地下水供水比例由 44.16% 下降到 37.90%.可见,陕西省地下水的供水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水资源结构也逐渐从地下水转向地表水。

  3 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

  3.1 区域地表水环境状况

  陕西省调查地表水监测断面 219 个,其中国控监测断面 11个,省控监测断面 56 个,市控监测断面 110 个,县控断面 33 个,其他 9 个。位于榆林市和延安市境内黄河流域中上游主要支流窟野河、无定河及支流、清涧河、延河、仕望河、云岩河、北洛河及支流(沮河、葫芦河)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的Ⅳ类标准。位于渭南地区北部黄河流域中上游支流涺水河、徐水沟、金水沟、东桐峪水质达到Ⅲ-劣Ⅴ类标准。

  渭河干流除上游断面宝鸡段为Ⅲ类水质外,基本为劣Ⅴ类水质。长江流域嘉陵江干流、汉江干流及支流、丹江干流基本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

  3.2 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
  
  随着城市规模和工业建设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废弃物的任意堆放,对河流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得地下水质量不断下降。尽管目前地下水傍河水源地的水质较好,但在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大中城市附近不少地段的潜水已严重污染,不宜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也受到污染的威胁。同时,陕北近年来由于大量开采石油,非法炼油厂应运而生,许多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造成河水及两侧地下水的污染,已形成日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在陕南的安康和汉中两市,潜水污染也有发展趋势。

  依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全省年度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地下水三类质量指标对比,我省地下水中主要超标化学组分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氯化物、氟化物等。潜水水质污染较承压水严重,主要污染区分布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城区及外围人类活动密集地区。

  4 地下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

  目前,陕西省饮用水中地下水水源地所占比例有所下降,饮用水主要来自地表水,如汉江、丹江及各大水库。地下水水源地主要集中在村镇级,城市饮用水绝大部分靠地表水。原因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潜水层大部分受到污染,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水源,现有的地下水水源地大多数采用承压水。

  2012 年我省调查的 61 个集中式城镇地下水水源地中,关中地区地下水水源地 39 个,陕北 11 个,陕南 11 个。其中小型水源地 11 个,中型水源地 19 个,大型水源地 10 个,特大型水源地 6 个。但资料相对丰富、现有开采量大于 1 万 m3/a 的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共有 58 处,其中中型(开采量 1 ~ 5 万 m3/d)水源地有 22 处,占 37.93%,大型(开采量 5 ~ 15 万 m3/d)水源地有 30 处(部分水源地勘探级别提高),占 51.72%,特大型(开采量> 15 万 m3/d)水源地有 6 处,占 10.34%.

  5 地下水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地下水污染源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能够引起地下水污染的污染物来源或活动场所。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染源的类型、空间和时间分布,主要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污染接纳场所。调查结果显示,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的主要城市和郊县。陕北榆林有零星分布,陕南的汉中、商洛周边的郊县有少量的污染源分布。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砷、铅、镉、六价铬、工业固体废弃物等。

  6 结语
  
  目前,陕西省饮用水中地下水水源地所占比例有所下降,饮用水主要来自地表水,如汉江、丹江及各大水库。地下水水源地主要集中在村镇级,城市饮用水绝大部分靠地表水。所调查的 61 个城镇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中,有个别指标超标,主要是由于地质原因引起的。现在所用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均采自承压水,一二级保护区内均建有保护水源地保护标志,环境管理状况良好。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地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