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工程论文 > 地质工程论文 >

峨眉山风景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地学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11 共4058字

  1 引 言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遗留下的自然产物,它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十分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1].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在 1996 年被列入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是自然和文化的双重遗产[2].它保存着超过 4 亿年的沉积记录,记录超过 8 亿年的地质历史,又受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因此不仅有震旦-寒武系界限国际层型参考剖面等典型的地质剖面景观,又有峨眉断块山、五显岗、河流深切峡谷等多样的现代地貌景观。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完成的1∶ 20 万填图初步揭示了峨眉山地区的地层及构造特征[3],这期间对峨眉山及邻区典型地层剖面进行详细的古生物、古环境方面的研究[4 ~7].在峨眉山自然( 地质)遗产方面,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化发展等方面[2,8],这些研究一方面未对峨眉山地质遗迹资源体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另一方面并没有有机地将地质遗迹与峨眉山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整体研究分析,探讨地质遗迹研究的科学意义。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考察,分析峨眉山风景区地质构造特征,整体评价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并简要分析地质遗迹研究在地学方面的科学意义。

  2 峨眉山区域地质背景

  峨眉山地处扬子板块西缘,按大地构造属性划分,归属为上扬子陆块川中前陆盆地,为典型的断块山[9].以北东走向的峨眉山断层、北西走向的丰都庙断层为界,将峨眉山地区分为 3 个一级断块( 图1) ,西侧为峨眉山断块,南东侧为二峨山断块,东侧为峨眉平原断块。峨眉山断块整体是一个大背斜---峨眉山背斜,轴向走向近南北,核部在张沟-洪椿坪一带,出露震旦系地层及晋宁期花岗岩。峨眉山背斜受到后期的改造,形成三侧由断层围限的钝锥形断块山,北侧以左旋走滑断层麻坝子-万年寺-大峨山断层为界,南侧以右旋走滑-峨眉山断层为界,东侧以报国寺-伏虎寺逆冲断层系列为界。

  从断层与地层的穿切关系来看,这一系列断层均切割白垩系属于新生代活动断层。震旦纪以来,峨眉山地区除了缺失中、晚奥陶世、志留纪、石炭纪沉积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峨眉山地区基底底部是一套酸性的侵入岩,基底之上为峨边群一套浅变质岩和砂岩组合,其中含少量基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震旦系开始至中三叠世,经历了在原特提斯、古特提斯洋、特提斯洋中由南向北旋转性漂移过程中与相邻陆块( 华夏陆块、华北陆块、印支陆块等) 在不同时期差异性作用的发展演化史[10],沉积建造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 图 2) .晚三叠世开始,受印支运动影响,海水退出中上扬子,处于区域挤压环境,盆地性质与演化发生了强烈变化,发生华北、羌塘、松潘-甘孜及兰坪-思茅等地块与扬子地块的碰撞[11 ~13]沉积建造也由开阔海碳酸盐岩台地、半局限台地、半封闭海湾膏盐湖相到陆相碎屑岩含煤岩系变化过渡。晚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早期开始中、上扬子地区受太平洋板块和印支板块向中国板块斜向俯冲的影响,进入内陆湖盆沉积阶段,并在侏罗纪时形成内陆大型坳陷湖盆,而在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构造作用加强,发育压陷盆地。这一时期主要为一套陆缘碎屑岩沉积。自古近纪以来,受青藏高原与欧亚大陆碰撞,地壳向东挤出的影响,研究区发生大规模的隆升,地层遭受剥蚀改造,仅在平原地区沉积砂砾岩。

  3 峨眉山地质构造

  大峨山断块整个为一个大背斜---峨眉山背斜( 图 1) ,背斜核部在张沟、洪椿坪一带,出露晋宁期花岗岩( 图 3) .背斜轴面走向南北,西翼为震旦系-二叠系一套地层,地层产状稳定,断裂不发育,平均产状为 270°∠10°左右,越远离核部,其倾角越趋于平缓( 图 3c) .背斜东翼地层相对比较完整,震旦系-白垩系地层除了晚奥陶和志留系-石炭系之外均有出露。

  但是其地层产状随着远离背斜核部的距离不同差异较大,在靠近洪椿坪-麦地坪一带出露的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产状相对比较稳定,和西侧翼呈对称分布,平均产状在 80°∠15°左右。但是在五显岗-大峨山-新开寺一带,北侧地层受到万年寺向斜的影响,在峨眉山背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二叠统须家河组为核部的对称地层,地层产状平缓,平均倾角不到 10°,在南部万年寺向斜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后期断裂带穿切破坏了向斜的对称结构。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地质学论文
返回:地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