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是一门探讨生命本质的学科,在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代谢规律,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推动了医学诊断及治疗的发展,每一名科研人员及临床医生都应掌握这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由于生物化学知识点抽象,概念混杂,不同的代谢过程之间互成网络,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这对于刚入大学校门不久的大二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也许他们还没来得及去思考医学的真正意义就被推向无底深渊,成为学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然而,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望而生畏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科本身,教师不当的传授方式也会令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平淡无味。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填鸭式教学基本贯穿整个学科始终。21 世纪初,多媒体的引入令传统式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图片 + 动画视频将学科的特点及本质丰富而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而不熟悉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教师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现在看来,每一位教师都可称为电脑高手。不得不说这项改革大大推动传统式教学的进步。
时代在发展,当一门教学辅助工具使用过久而缺乏新意,甚至逐渐背离其用途时,另一种变革也在酝酿之中。在这十多年里,多媒体教学虽已占主导,但仍旧伴随以教为主的授课方式。当学生逐渐耐受这种听课方式,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降低。那么,当再次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便是真正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的开始。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变“教”为“学”的教学方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 - based learning,PBL) .
由于人们对 PBL 教法的涵义已并不陌生,在这里不再赘述。本文就 PBL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开展方式进行探讨,为改革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方向。
1 PBL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1. 1 PBL 与科研相结合 生物化学最强大的号召力在于身后有庞大的科研资源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最新的信息,同时支撑并推动这门学科的发展。所以讲好生物化学,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科研经历。那么,如何把科研融入生物化学教学? 以往,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穿插一些生物化学相关的科研技术或结果,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但讲解分寸却很难拿捏[1].毕竟单纯靠想象而没有亲眼所见的科研对学生来说就是天方夜谭。而传统生物化学授课方式也限制了科研植入。但 PBL 教学本身并不束缚于教与学的观念,它主张一种自由的教学模式,通过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举例来说,生物化学核心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联系,也是开篇要讲的内容。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这部分知识点,接下来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他所在的实验室,简单讲解蛋白或核酸提取过程、浓度测定方法,联系到理论课讲到的大分子理化性质,同时也可简单讲解蛋白或核酸电泳技术。回到课堂,师生以讨论的方式对提出的问题次进行答疑与扩展。让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定位有清楚认识: 生物化学主要是了解正常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借此探究疾病状态下生命活动的改变,从而为诊断并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当然,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教师所展示的科研内容也可逐渐扩展。只有了解生物化学的意义,学生对科研才会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打破应试教育的弊端[2].
1. 2 PBL 与临床相结合 PBL 也称病例式教学。生物化学揭示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源头,一切疾病都能用生物化学中的知识来解释。因此,有强大的临床背景支撑,PBL 才能游刃有余地应用到生物化学教学。比如,物质代谢是生物化学中最难理解的部分,里面涉及的不同大分子合成与分解及其相互关联往往令学生叫苦不迭。掌握由于代谢紊乱或代谢酶缺失所引起的疾病比单纯了解代谢过程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些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条件的教师可提前一周安排学生去临床与本学科相关科室,如内分泌等进行参观并参与查房及病例讨论。这样可使学生对疾病成因及临床诊断治疗有初步认识与关联,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与期望。同时,在 PBL 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辅助者,更是引导者。学生的思维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无法预测,但教师却需要掌控所发生的一切,要应对并能总结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在 PBL 的角色转变中更要扎实自己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多搜集临床相关的资料。否则,PBL 的开展最终也仅仅是个虎头蛇尾的过程。
1. 3 PBL 与网络相结合 PBL 教学大致可分为如下阶段: 教师课前提出问题 - 学生查找资料 - 分组讨论 - 教师总结。当前,移动终端的发展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触手可得。另外,大学生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如 QQ、微信等,可以将学生获得的信息共享,更加节省时间[3].这样,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教师进行互动。例如,教师针对不同的班级可以在微信设立讨论群组,设立负责人。
教师可以在群里定期分享自己查到的资料,学生也可以上传。另外,教师也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发送不同的资料,进行个性化指导; 同时,学生也可借助网络平台向教师提出意见,教师会结合实际情况及学生建议改正教学不足,对教师和学生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果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直接与教师联系并咨询。由于学生平时对移动终端的操作较为熟练,应用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目前,基于微信的各临床教学也在陆续开展,期待在生物化学这门基础医学也能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1. 4 PBL 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在过去十几年里已经得到很好应用,但仍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关联,虽然加入动画、视频,但课件还是中规中矩,依旧按照灌输的方式来制作。而 PBL 教学模式完全不同,需教师重新准备课件外,内容也要有所变动。学生已经不再有兴趣重复看到书本上的内容,更多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讲解还有生动的画面。仅以肝的生物化学这一章为例,教师的课件应该将学生所要查找的内容作为重点,由于这一章是物质代谢的总结,肝是物质代谢的核心场所。因此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 ①为什么说肝在物质代谢中处于中心地位? ②肝参与了哪些代谢过程? ③从代谢角度回答蜘蛛痣产生的原因。④高胆固醇血症的成因及治疗。⑤黄疸的类型及原因等。问题的提出可在上一次课结束前布置下去,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利用网络平台与教师及时沟通信息。在讨论环节,学生可作为课堂主体,多媒体课件也不再是教师特权,学生可将获得的知识点及信息应用于自己的课件之中,向大家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并展开讨论。最后,教师需要将总结性内容以课件方式展示给学生[4].为便于学生理解,课件应图文并茂,多以流程图或动画为主,加入若干相关临床病例供大家扩展讨论。最终教师要将本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概括,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否则,学生只会以课件作为教材而不去思考和记忆。
2 PBL 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虽说 PBL 教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传统式教学已根深蒂固的中国,这种改革短时间内还是不容易被大家所认可。首先,从大环境来看,PBL 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缺一不可。而现有条件下三者还不能完全形成一致意见,因此无法覆盖大部分学生。其次,我国学生已习惯于被约束,若放任他们去调查,部分学生效率可能会下降,无法按期完成任务。再次,PBL 教学的评估环节并未建立,因此,对实施过程以及结果,对学生以及教师都无法进行有效评价及检查。另外,一旦PBL 教法开始实施,传统的考核方式就应适当改变,考试的内容也可适当灵活,让学生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收获感,更加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未来适应 PBL 教学的题库建设也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
当然,万事开头难。中国若要与世界接轨,教育首先要与世界接轨。可喜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未来医学教育的大方向,许多临床学科已经相继实施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已经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接下来如何进行教育观念与思想的转换将是医学院校共同面对的难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将科研、临床、教学优势相结合,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晓霞,牛勃,解军,等。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9 ( 2) :140 - 143.
[2] 张兰杰,辛广。 PBL 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2) : 45 -48.
[3] 许娜,赵长安,王聪睿,等。 QQ 网络平台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1) : 56 -57.
[4] 董玲,张鹏,殷玥,等。 编写基础医学 PBL 案例的体会[J]. 基础医学教育,2003,15( 3) : 243 -244.
生物化学是一门医药学的必修课程,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所以生物化学课程应尽量提前,但应在有机化学课程之后,或与有机化学课并进;是病原生物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生物化学是医药类院校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内容繁多且大多需要记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都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多为被动接受,较难掌握重要知识点,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堂教学方...
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增强了护理工作者的作用[1].据此高职院校护理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医学基础课课程标准和教材在保证必需、够用和实用的前提下,服从专业课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