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设计论文 >

楚剧中装饰元素的应用特点及其美术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20 共2715字
论文摘要

  1、楚剧艺术的发展

  1.1楚剧的历史演变

  楚剧作为中国传统地方曲艺之一,其历史悠久与形式多样,深受百姓喜爱。楚剧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地区。早在1850年,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曾提及楚剧,缘起湖北东部“哦呵腔”,后兴起于黄陂与孝感一带。楚剧唱腔是与方言紧密结合,人声为帮衬,与民间说唱风格融合,形成一种较为独特的地方剧种。

  随着楚剧表演正式进入城市舞台,帮腔技巧得以改进,从而采用胡琴伴奏的新形式。1926年正式更名为楚剧,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直到2006年,楚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楚剧现已保留500余种剧目。常见剧目:《玉壶春》《云楼会》《蔡鸣凤辞店》《西楼会》等200多种。其中,唱、念、打、做仍是楚剧的主要表演形式,蕴含着中国传统的美学内涵。

  1.2楚剧的审美特色

  由于楚剧演出的地域性与包容性,真实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因此形成了多种题材的表现风格。正是贴近现实生活的缘故,蕴含着地域性的审美特色。尤其是歌颂正义的当代剧目,不同视角阐释出丰富的审美特色。据考证,京剧早期受到汉剧与楚剧的影响,并吸收湖北民间的曲调风格。楚剧中雅俗共赏的审美特色集中展现包容性的特点。无论唱腔技巧,还是肢体语言,楚剧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戏剧美学的重要范畴。基于楚剧的美学样式,传统元素的装饰研究有助于楚剧的创新。楚剧中舞台设计、戏剧脸谱与服饰装扮的特点解析,多方位掌握这一地方曲艺的审美特色,更加清楚认识楚剧的美学原理。现实生活题材与通俗的表演语言相结合,为传承民间曲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2、楚剧中装饰元素的应用特点

  2.1舞台设计

  舞台设计简称舞美。舞台布景即装饰了表演空间,也提供理想化的展示空间。传统舞台多数是由一个或多个平台组成,相比楚剧较少的演出阵容,舞台规模略显较小。如今,对舞美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再是户外场地与简易看棚,而是室内剧场延伸到高科技场景。除了扇形舞台与升降舞台外,构成当代舞台美术的开拓目标。

  有别于常见的扇形剧场,传统楚剧是以庙台为主的布景样式。通过景物的手绘对舞台进一步改造。艺术想象不仅增添舞台的装饰效果,同样赋予灵活性的展示空间。正如楚剧《狱卒平冤》的舞美设计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留给观众深刻的视觉意象。

  2.2戏剧脸谱

  独特的人物造型通过化妆来处理,突出角色特点是与脸谱图案相互对应。楚剧脸谱的图案依据“净”与“丑”角色而定。

  色彩与图案对眉、眼、鼻、口等夸张而修饰,强调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事实上,楚剧的脸谱装扮区分了褒贬与善恶的特点。作为悲剧的《秦雪梅吊孝》有着许多版本,楚剧版的故事情节虽有修改,主题思想并没有变化。即反应封建礼教与门户之见,也歌颂了年轻男女之间的情感冲突。剧中主角典型的正派角色,善良的秦雪梅对爱情忠贞不渝,端正素雅恰好突显传统女性的美好形象。与京剧脸谱相似,楚剧表演巧妙吸取其他剧种的元素。

  早期的“旦”与“丑”,逐步形成花旦、老旦、小旦、老生、小生、小丑、花脸等众多装扮。以往正派人物被设计成高大形象,红脸表示忠义,黑脸意味公正等。正如《吕蒙正赶斋》一剧中,吕蒙正的脸谱装扮是以红色示意,成功塑造了一副朴实而正义的秀才形象。相反,反派人物则是丑恶形象,黄脸与白脸更多是表示奸诈与邪恶。因此,合乎楚剧的表演形式充分证明脸谱可以满足观众的欣赏及识别。

  2.3服饰装扮

  服饰作为楚剧的特色大致分为长袍类、短衣类、铠甲类、盔帽类、靴鞋类等。楚剧的服饰取自古代服装的样式,参照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装饰元素。经不断提炼与改进,集中体现地方特色的审美习惯。楚剧服饰包括辅助与装饰两个部分。辅助功能除了突出角色之外,装饰元素在服装运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传统服饰图案体现出人们对美的生活追求。这类服饰带有朴实的乡土风格。其次,宗教与神话的代表图案构成传统服饰的重要部分。楚剧服饰色彩艳丽,极具理想化的审美意象。正如服饰中的祥云与如意纹样气韵生动,自然景物的符合化暗示着抽象写意,象征权力的动物纹样,意味爱情的花鸟组合,都映射出戏剧服饰的独特魅力。此外,“禄”与“寿”对应鹿、桃、龟、鹤等图案,蝙蝠同样象征着“福”。应该说,楚剧的服饰装扮通过拟人化的寓意手法,生动再现传统戏剧审美的多义性。

  当代楚剧《赶会》诙谐幽默,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只见俞老四与缪老三架着张二妹载歌载舞。三位主演的服装几乎都是单色系,大红暖色与蓝白的冷色对比,映衬出偏灰的中间色调。这种色彩关系加上舞台灯光的辅助,产生独特的视觉稳定感,鲜明的服饰搭配在曲艺中并不多见。

  3、传统楚剧对美术研究的学术价值

  3.1楚剧研究的美学内涵

  楚剧研究的美学内涵可以体现在装饰研究,立足于舞台美术的展示,不断改变着楚剧创作的空间。楚剧研究是与美学理论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学与社会学角度解析,特色方言的艺术形式直观而生动,更加有助于戏曲样式的美学研究。创作主体反映不同人物的舞台形象,装饰手段展示独特性的视觉内涵。楚剧真实还原社会的生活原型,编排形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审美差异。叙事结构对舞台形象的审美主体,提供传统美学的研究前提。楚剧《花送十里》是一部艺术性较强的经典剧目。思想与抒情并重揭露剧情的矛盾与冲突,再次证明地方曲艺区域性的审美内涵。缺少了华丽的服装与气势磅礴的演出阵容,相反楚剧的装饰元素朴实与真切,恰好印证了现实题材的风格意象。

  3.2楚剧研究的应用前景

  在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以楚剧为代表的地方曲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曲艺的特色传承急需要认真地反思。楚剧传承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应该理性回归到民间。市场化是楚剧发展的必由之路,尊重艺术规律的同时不断明确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意识。面对楚剧创新的问题,在保留传统唱腔的前提下,深入推广地方曲艺的审美价值。

  传统元素增强当代楚剧的多义性,装饰应用全面体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客观审视楚剧创作的改变,无疑是地方民俗民风的现实体验。

  当代人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前景,掌握前沿动态,不断拓展传统曲艺术的展示空间。数字技术增添了舞台设计的美感,虚拟场景的交错构成综合一体的视听效果。展望未来,楚剧特有的装饰特点充分展现新媒介的优势。对传统元素的资源整合,楚剧研究拓展了应用美术的实践能力,突显创新思维的开发意识。综上所述,楚剧作为湖北地方戏剧的主要样式,对其传统元素中的美术研究,进而转换为实用美术的创新方法。只有取其精华,具备多领域的应用能力,未来完全合乎地方曲艺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连.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王力椮.京剧脸谱艺术中色彩的视觉及心理表述性[J].戏剧文学,2009(09).
  [3]朱家骏.武汉地区业余楚剧团生存现状调查研究[J].大舞台,2012(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