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经济学梳理与回顾
1.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
W·阿瑟·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政府可以有计划的将农村过剩的劳动力流入城市工业部门,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国民经济得到发展。哈罗德---多马模型为计划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线性规划和投入产出分析等数学工具则有助于解决计划配置的技术性问题。保罗·N·罗斯坦---罗丹提出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进一步加以论述,主张国家组织 “大推进”的战略,促进国家经济各部门同时发展。W·W·罗斯托提出着名的 “起飞”经济学,认为各国经济增长的过程概括为 6 个阶段: 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 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
T·W·舒尔茨、D·拉尔、A·D·克鲁格等人,摒弃了结构主义政策理论,认为正是这些政策造成了国民经济价格偏差和资源配置扭曲。抨击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 “畸形”发展模式,强调重视农业,消除 “二元经济结构”,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戈特弗里德·哈伯勒强调了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缪尔达尔认为二元经济的存在不仅能延缓落后地区的发展,而且能延缓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 新古典政治经济发展经济学
斯蒂格利茨不赞成克鲁格等关于 “政府无效率”的观点,主张发展中国家完全有政府干预的必要性。A. 布雷夫曼和斯蒂格利茨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市场联结现象,认为在道德危机的环境中,这类联结具有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效应,并将跨市场外在性有效地加以内在化。
P·罗默修正和扩展了阿罗的 “边干边学” 模型,提出一个含有外在性、产出生产收益递增和新知识生产收益递减的竞争性均衡增长模型,证明在存在递增收益时,包含外在性的竞争性均衡虽然不是帕累托最优,却能解释历史上的长期增长。
4. 小结
一个甲子的演进,发展经济学并不是两点一线式的前行,而是一个头绪纷繁但又有序可循的全面推进过程。三个发展阶段并不是相互之间的断层,而是整个发展经济学内部不同流派之间的此起彼伏,更是发展经济学适应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日臻完善。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想要得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必须经历工业化过程,此过程的六阶段: 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经济社会纷繁复杂,不同的发展阶段需不同的发展模式。起初应以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打好坚实基础,再以市场经济相辅,接以市场经济主导的发展模式必将主导发展中国家的全过程。
二、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1. 工业化战略布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工业基础薄弱,基本处于农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国家奉行结构主义思想,吸收苏联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工业化,对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战略布局。在苏联的资助下,新中国大力发展军工、精密仪器、车床机械、汽车、石油化工、造船、以及钢铁等支柱性产业,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现在,我国排进世界前五百强的企业里十有八九与这些产业相关,其中不乏就是当时国家为发展本产业而创建的企业。
发达经济的历史经验和亚洲国家例如韩国的经验表明发展是关涉从依赖农业活动向依赖现代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转换。这一转换称作结构转换,引致快速和维持增长的要素。工业化战略布局,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这也是为起飞创造条件的必经之路。
若没有前三十年的工业化布局,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我们可能还处于传统农业社会,试问单纯农工业生产率的提升如何促进工业社会的发展?何谈后三十年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没有前三十年的工业布局无从谈起后三十年的经济发展。
2. 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
工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最初的简单粗制品生产,到精密仪器,甚至是航母的本国制造都说明我们的产品结构在不断复杂化。然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带动航空母舰产业的实质性突破,换句话说就是,让一个造汽车的公司去生产自行车要比一个农民去造自行车更具有显示性优势,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
分析表明,到 1962 年,中国已经在 105 种产品的出口中获得了显示性比较优势 ( 我们的分析中有 779 种) ,尽管只有 14 种 ( 六个化学品,7 个金属品和 1 个机械品) 是具有显着水平的复杂性的中心产品。
到 1980 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在众多产品的出口上获得了比较优势,总计达到 234 种 ( 46 种是中心产品大多数是化学品和金属品) ,中国已经有相对高的出口复杂度指数。当中国真正踏入产品空间的中心区域,特别是进入到电子和机械产品。在 1990 年,中国出口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心产品数量达到 65 种。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对工业化的积累,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加之改革开放政策引导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成了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发展。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体现在改革前的积累,若无此积累,我们很难接近产品空间的中心地带,也不会有今天出口篮子的多样化与复杂性。
3.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
前一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迅猛发展,为我国在各行各业储备了大量优质人才。建国初期,我国仅有长春一汽一家汽车公司,全国的汽车技工汇聚于此,之后这些技工依次南下,为全国各地的汽车产业的孕育发芽做出了卓越贡献。上海汽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在同步跟进,由于封建统治时间过长,我国的大学教育一直处于劣势,建国之初全国的正规大学院校屈指可数,在经过学校的教学资源拆分合并之后,全国各地的正规大专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优质大学的毕业生涌进各大院校,也带动了地方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经过前三十年工业的布局以及国有企业的不断壮大,我国几乎所有的技工与优秀管理人才都聚集在各大国企之中,这就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允许国有企业倒闭破产,并鼓励国企人才南下创业,一时间各行业的优秀人才或被动或主动纷纷涌入私营经济体中,为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 稳定的发展环境
土地改革、三大改造、阶级斗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我国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正轨。党带领我们创建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设,确立了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聚集在了一起。认清主要矛盾,逐步恢复生产,坚定人民信念。
井喷式的经济发展,必然面临诸多问题,而稳定的社会环境恰好为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附着点,促使矛盾双方以最好的效益得以补偿。
也正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确立,给予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自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发展道路。为改革开放三十年飞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环境越稳定,平台愈加坚实,国家的繁荣富强之路才更加平稳。5. 小结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亚洲国家例如韩国的经验表明发展是关涉从依赖农业活动向依赖现代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转换。这一转换称作结构转换,引致快速和维持增长的要素。换句话说,成为发达国家要求一个可得的持续几十年的增长。一般来说,唯一的方式是通过重大的结构转换。
虽然 1979 年后的改革为私人部门提供了激励,促进了发展,但如果不承认我国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前三十年,经过政府集中资源稳步推进工业化,生产能力的积累,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发现,其实早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生产结构已经相当复杂,这构成了中国未来高增长的基础。80 年代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我们强调改革前已经积累起知识的重要性。
三、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认清主要矛盾的同时,还应注意次要矛盾的存在。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过程中,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的设立、工业化布局等。成功值得庆幸,在成功路上遇到的荆棘更需我们铭记。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以及上山下乡等我党在前进路上遇到的挫折,也给予我们沉重打击。同时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经济结构盛行,压低农产品价格给予工业上的支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相对匮乏。改革开放后释放生产力,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激发更广泛的剩余劳动力参与生产,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后的成果是中华民族任何历史阶段都无法比拟的,用 “匮乏”去否定 “富庶”是伪科学。
两极分化、道德缺失、教育体制不公、环境污染和贪污腐化等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尤为突出,问题的出现不是教我们去否定,而是给我们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提供了依据。近三十年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的工业化之路,发展成果也在这三十年内集体迸发,然而,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也在这一时期集中表现出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前三十年我们也面临腐败、贫穷等问题,只是近三十年物质丰富之后越加严重,只要认清矛盾根源,逐个解决,必能寻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们从传统社会,逐步过渡到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在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起飞阶段,再到向成熟推进阶段,直到今天加快推进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一路走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序进行的,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改革局面。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与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分别处于两个发展阶段,前一历史时期成功将我国由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的累积阶段,改革开放释放生产力、鼓励民营经济促使我国经济起飞。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历史发展阶段,不能两相否定,两相否定就是两个阶段的互相否定。两个历史时期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时期,用一个时期否定另一个时期不符合唯物史观,与唯物主义相悖。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是对后三十年发展的物质积累,后三十年是前三十年的近期目标,用蓄势待发的 “积累阶段”去否定蓬勃发展的 “起飞阶段”不符合发展经济学原理。
参考文献:
[1] 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 经济成长的阶段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 3 月 1 日。
[2] 马颖。 发展经济学 60 年的演进 [J]. 国外社会科学。 2010 ( 4)
[3] Jesus·Felipe,Utsav·Kumar,Norio·Usui,Arenlyn·Abdon. WhyHas China Succeeded-And Why It Will Continue To Do So [M].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of Bard College. 2010 ( 8)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学习***总书记关于 “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 [N] 人民日报。 2013 年 11 月 08 日 06 版
发展经济学自兴起以来,在短短几十年的实践中,经过了很多的波折和起伏,也吸引了很多经济学家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迅猛发展,经济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想要更好的探索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
发展经济学就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由经济社会的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经济学,也称贫困经济学或穷人经济学。医疗水平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反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医疗发展也具有巨大的制约作用。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1.发展经济学概述1.1发展经济学源起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兴起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兴起原因是:其一,其实早在工业革命以后,由新动力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继而全球市场的形成,催生了日不落帝国的发展奇迹。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再加上...
在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当中,如何能够有效地突破经济当中的困难需要重点解决,从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我国的特色经济学,并且要十分重视合作共享,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能力,进而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目录摘要一、相关概念二、影响制度创新的因素三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创新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五通过制度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参考文献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制度...
题目:英德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及我国工业化发展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一、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现状:二、英德工业革命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及经验教训:三、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优势及未来展望: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工业是一个国家发...
对于当前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存在的差距扩大问题,通过以往经济发展共性特征很难进行解释,其原因在于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经济更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从以往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收入问题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的研究可充分说明此观点。其中的经济特殊性不仅...
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目的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从一定意义上说, 国民的充分就业, 不仅极大地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对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经济发展是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科技和创新作为转型的重要支撑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人才,是新知识、新科技产生和传递的重要载体.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贡...
前言目前,很多经济学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现阶段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显得有点过早。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必要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进行总结,并且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