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论文优选范文10篇之第六篇:城市生态学视阈反思科技节水现状及发展路径
摘要:科技节水与城市生态观高度统一, 它们之间亦有矛盾关系。城市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 理性要求城市节水不能仅仅见于技术, 它促使人类要具有更丰富的生态理念和意识。以城市生态学视阈观照和思考科技节水, 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以城市生态学视阈反思科技节水现状, 科技节水需要有科学管理思想。
关键词:科技节水; 城市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
党"十七大"报告和政府"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二者, 简单地看, 它们呈现因果的密切关联, 它们统一于良好生态文明创建与发展这一旨意;深层地看, 它们之间还涉及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使用何种生产工具、建立何种生产关系诸此种种复杂而动态的因素, 人类在不可避免地开展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活动以满足福利的时候, 如何在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之间求得高效和平衡, 这是对科学多大程度上可为人类缓解生存发展压力、为人类生存和延续谋得福利的真正检验。正因如此, 生态学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了许多分支。首先,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它高度关注生物与环境间能量流动和物质转化的关系。其次, 生态学中专门性的视角或生态学分支比较注重对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作应用性解释、指导和解决。所以, 生态学对人与自然协调关系上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城市是人类高度聚集的场所, 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频繁、交织地开展的重要载体, 城市在创造富庶发达文明的同时, 它所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也在加剧, 目前我国正快速进行着城镇化, 城市数量在增加, 城市规模在扩大, 以城市生态学视阈观察思考科技节水, 对人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极为裨益, 也有助于人们更加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唯物辩证的思维看待人类未来发展。
一、科技节水与城市生态观的辩证关系
(一) 科技节水与城市生态观的高度统一
所谓城市生态学, 一般地说, 就是指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看待和分析城市中人类与其环境所组合的系统。城市生态学作为性质而表现的观点看法就是城市生态观。科技节水与其他节水方式共同组成节水型社会的运作机体, 科技节水的目的和宗旨亦即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宗旨, 科技节水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具有形成现代生态文明的强烈意愿。因此, 科技节水与城市生态观有高度统一性, 这具体可描述为:①全局性。科技节水的思想和行动贯穿于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中, 可以说, 城市里水资源所到之处, 几乎都有科技节水的必要。而城市生态学本身就具有整体性的思想, 城市生态学强调的是自然法则, 要求从生物的、动态的、复杂的角度看待事物。②战略性。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 当前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城市生态观将人与城市环境共赢纳入视野, 可为城市文明进步作战略指导。③交融性。交融性主要指科技节水与城市生态观两者关系上, 科技节水和城市生态观二者在人类对自身行为活动及其后果认知与判断的意义上可谓一体两面。科技节水是人类具体的实践活动, 城市生态学是理性认知, 城市生态学来自社会实践又是要回到社会实践中去, 它们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机与追求是一致的。
(二) 科技节水与城市生态观的矛盾辨析
科技总是在为人类服务, 而城市生态观关注的却不止人类;科技节水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 城市生态观认为, 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自然面前人要心存敬畏。甚至, 在科技诞生之日起, 科技天然地与生态有一种尖锐的对立关系。科技是工业文明的产物, 处在"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控制之下, 这导致长久以来工业文明发展而生态文明偏废。如今"节水型社会"的提出以及以"节水"刚性规约发挥科技为善之作用, 是人们在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情况下将科技从惯势轨道里作的一些"出让",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目前节水还远未达到科技为善予生态的最大效果, 节水还应当警惕和制止为开源节流却变相地破坏生态之举出现。
二、以城市生态学视阈观照和思考科技节水的现实意义
(一) 有助于为城市新区建设和城市发展新路探索提供参考
我国城镇化步伐仍不断迈进, 与之相伴随的是决策者管理者们"生态城市""宜居城市"蓝图构想和实施, 而水资源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并且也是使一个地区景致优美、孕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以城市生态学视角思考科技节水, 或对科技节水作城市生态学理的总结, 有助于人们对城市新区建设和城市发展新路探索提供参考, 使在城市新区建设或城市发展路径上有个合理的统筹和规划。
(二) 有助于为当前最重大和前沿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除了带来城市的兴起, 还使城市生态学在内涵更加延伸、广阔、丰富, 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 城市生态学被要求更多地参与对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忧虑与示警, 当前以科技为强大后盾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将卓有成效地应对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比如说, 开发和推广节水新工艺, 将推动产业结构向低消耗和少污染的方向优化和升级, 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尽可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又如, 提高城市污水的循环率和回用率是节水的一个重要措施, 它的最基本目的在于尽量减少水资源开采使用以及降低用水污染, 尽量起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依据回用的用途及回用的水质要求, 用先进而精细的再生处理技术将工业排水、生活污水作再生处理, 获得再生水以用于冲厕、绿化浇灌等生活杂用, 用于循环冷却、冲灰等工业之用, 用于城市景观水体, 等等, 这正体现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之发展。诸如此类, 科技节水作为城市生态良性发展视阈下的一个特殊样本, 能够激发和充实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探索。
三、城市生态学视阈下科技节水现状反思
(一) 节水方面科技能力存在不足
从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程度差异上看, 从科技为生态平衡与生态安全服务的实际效果分析, 能发现当前我国节水方面的科技能力尚薄弱。这可描述于两方面:
一是科技力量还未充分展示。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 较早对节水器具、工艺作发明和改进, 如今对节水器具、工艺不断在作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并且这些发达国家目光更多集中到了水资源重复利用、城市供水管网防渗检查与改造等大项目、大工程技术开发上, 这些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所作的突出成就令世界瞩目。与这些国家相比, 我国城市节水的科技潜能还待更有力地发掘。
二是缺失全局性的科学眼光。比如地下水过度开采。有资料显示, 目前全国地下水超采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8万平方公里, 不少地方已出现地面下沉、水质变坏、海水倒灌等严重的生态问题。[1]从生态学角度看, 水资源本不该被滥采, 开源节流的"开源"本应该避免对原生态水资源、平衡生态水资源下手, 科技的用武之地也应该主要在节用上。科学不能仅仅见于技术、见于表象, 科学应该充分地体现于人与自然矛盾缓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宏观问题的研究上, 体现于人类文明意识的树立。从这个意义也可看出, 环境生态对科技有着强烈的限定。
(二) 城市生态学要求节水落实科学管理
城市生态系统可以说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复杂大系统, 它可作进一步划分:人-自然环境系统、人-经济系统、人-社会系统, 这三个子系统中, 有自己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2]为更好地推动科技节水在自然-经济-社会体系中的调节作用和积极影响, 有必要在信息流方式上高效率串联起城市生态系统内各功能成分和要素, 达到科技节水在节水型社会里与其他节水方式的配套协调, 达到节水型社会行动与其他政府治理行为的配套协调。城市生态学是属于管理生态学, [3]管理--这是对城市生态学如何应用于工作实践的一种定性, 也是一种要求。节水行动要从过去的强化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更好地用生态学统筹观, 在全社会中有效地发起和组织, 在管理部门的职能之间形成配合和合力, 以使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真正收取实效。所谓科学管理, 就是要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市场规律, 通过人力资源结构的开发和优化, 使节水在全民性的行动中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终能被社会公众所自觉从事, 而不是过去那种仅仅靠政府机关行政施压的管理。
科学管理思想导向下的科技节水, 需要作好两种把握:一是对科技节水在节水宏大工程中的结构把握, 二是对科技在政策激励、政策导向、经济杠杆等动力源的把握。
节水是个大的系统工程, 绝不仅仅限于节水器具推广、节水工艺改造这样狭义上的节水, 我们需要看到, 今天提倡的节水型社会其实是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而这个变革是需要体制予以保障。归纳起来, 节水型社会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健全四大体系:以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4]从中不难看出, 由水权政策、水价政策、水商品政策等政策制度构建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节水型社会如何建设的最大命题。因此要明白,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虽然在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无限的能量, 然而仅仅依靠科技达到全社会的节水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力有未逮, 有关资源节约的人类共同课题的探索和解决是需要持有社会全局的眼光和生态学的眼光。
尽管科技节水在生态建设的贡献有限, 但科技发明在器具更新换代、工艺改良汰劣方面却始终像把利器, 它能为人类工作生活效率之提高、能源消耗之降低带来不断的惊喜, 因此, 社会上应该大力营造科技信息传导、科技活动交流的良好氛围, 尤其要为科技人才的涌现、科技项目的突破给予更多的政策照顾和经济支撑。节水存在于各行各业各领域中, 因此, 节水要想在一个城市地域里产生聚合效应就需要投入大量的适切的人力、物力、财力, 政府部门可以运用政策法规手段、经济手段 (如财税补贴、低息贷款) 等, 专门为节水科技研发工作创造条件、敞开通道。
参考文献
(1) 姚润丰。短缺与浪费并存建设节水型社会刻不容缓--访水利部部长汪恕诚 (M) ∥杨德瑞。节水中国行。武汉:长江出版社, 2008:3.
(2) 卢升高。环境生态学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152-160.
(3) 张金屯, 李素清。应用生态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2.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水利部, 建设部。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 (G) ∥《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指南》编写组。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16.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既是重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又是城市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生态学是研究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变动关系的科学。20世纪初, 生态学已经发现了生物个体或群落的竞争和共生、增长和消减、形成和演替等规律。...
城市生态学理论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学科,广泛结合城市学、城市地理学、人文生态学等各项学科而形成的一种交叉学科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为解决当前城市问题及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新思路、新方向、新途径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已从谋求经济发展, 向谋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转变。城市作为特殊的地理单元, 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反映。...
城市化导致许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如城市空气、噪音、水、废弃物污染, 生物资源减少,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威胁市民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 引起生态学和城市学者广泛关注。...
我国生态学界对于城市生态学的最新表述是以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结构与功能和调节控制的生态学极力和方法, 并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中去, 为城市环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寻找对策和出路的学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