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开始,世界城市群理论研究就已经受到研究者和规划实践者的关注。对于城市群或与之类似的发展模式,学界的研究层出不穷。在这些研究中,对城市群的指称不一,如"集合城市"、"组合城市"、"城市群区域"、"大都市带"、"都市圈"、"城市地带"、"城市区域"等;其形式和意义也稍有差别。但对城市群这一组织形态和功能模式的本质认知是相同的。指称的不同也体现了城市群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特点,以及不同地区发展的侧重点,在本研究中统称为"城市群"研究。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城市群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思路和方法也日益丰富。在当代发展背景下,城市群研究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综合性与复杂性,但在这个基础上又必须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经综合分析当代城市群理论的各类研究,本文认为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的近期发展主要有四种形态,分别是当代城市群理论研究理论的概念和特点部分、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的网络化实证研究部分、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的政策和战略部分、当代城市群理论研究理论的规划实践部分。在回顾世界城市群理论的早期研究之后,本文试从背景特点、主要框架和内容、评价和阐释几个方面详细论述这四种形态。
一、世界城市群理论的早期研究
世界城市群理论的早期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各有一些代表性理论和经典作品。第一阶段是对世界城市群理论的探索(1915-1950),以格迪斯的《进化中的城市》、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等研究为代表。20世纪初期,英国城市规划思想家帕特里克·格迪斯指出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城市团块的现象,并称之为"集合城市"(conurbation,又译为"组合城市"或"城市群区域")。
随后20世纪著名的有机规划大师刘易斯·芒福德认为20世纪的城市组织形式将不同于19世纪中心化的城市模式,而是发展成一个横跨巨大空间的城市区域(urban re-gion)。芒福德对于城市区域的发展持批判态度,并在《城市发展史》中指出这种城市聚集现象是畸形的。在这一发展阶段,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是城市群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他于1942年出版《城市:发展,衰败和未来》,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综合了疏散发展和集中发展两种模式。他认为城市群的发展应该由无序的集中转向有序的疏散,主张集中与疏散兼顾,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一个缓慢的发展协调过程。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认为区域内的城市群体构成一个城市体系,他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他认为某区域内的各个城市(镇)围绕中心城市形成一个层级性城市系统,共同完成城市的服务功能;在这个系统内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城市之间的依赖关系单向存在,其他城市(镇)依赖于中心地城市,反向的依存关系则不存在,二是区域内城市间只有纵向的层级关系,同等规模和功能的城市间横向关系不存在;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中心城市主导区域发展的体系。
尽管中心地理论在解释现实城市区域的发展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其方法体系也受到诟病,但是中心地理论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还可以在学者们的研究体系中找到中心地主导模式的影子。第二阶段是对世界城市群理论研究的深化(1951-2000),以戈特曼1961年出版的《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海岸的城市化区域》和约翰·伦尼·肖特(John Rennie Short)的《流动的城市:大都市带和当代东北海岸地区》为代表。
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经济地理学》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城市群现象的最初成果《大都市带,或东北部沿海的都市化》,提出了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1961年,在美国20世纪基金会的资助下,他完成了《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海岸的城市化区域》一书,在美国及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戈特曼所研究的大都市带现象在过去近50年间不断在世界各地出现。1976年,戈特曼在《城市和区域规划学》杂志发表《全球大都市带体系》一文,认为世界上已出现了6个大都市带:(1)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2)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的大都市带;(3)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4)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5)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西北部工业聚集地的西北欧大都市带;(6)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
与芒福德不同,戈特曼对城市群发展的态度是乐观的。戈特曼理论框架的着眼点在于地理空间的分隔、地理空间以及资源的异质性导致了流动的趋势。他认为区域各城市间的资源流动和协作有利于发展,城市群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人类生活空间组织形式的新秩序".
1987年,戈特曼又发表了《重访大都市带:25年之后》,注意到美国南部环绕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正在形成一个大都市带,并阐述了美国中西部和西海岸的城市群现象。西方学界对这种城市和区域组织形式进行了大量研究,除了国内学者较为熟悉的戈特曼外,沃斯提出了"城市地带(urban realms)"的概念,认为美国主要的大都市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一些系列"城市地带",并把这一特点看作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功能。
沃斯和戈特曼强调了都市规模和形式的不同维度,认为城市的扩张并没有粉碎区域而是产生了新的连接形式。继戈特曼之后,约翰·伦尼·肖特出版了《流动的城市:大都市带和当代东北海岸地区》,被称为"1961年戈特曼同一题名出版物之后首次综合全面的大都市带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美国东北部海岸大都市带最新的数据和分析。这个研究肯定了戈特曼作品的影响力,认为"大都市带"是战后大都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同时其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也很有价值。肖特将大都市地区的增长比喻为流动的水,并以此命名他的作品,对人口增长与流动、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以及经济重构等影响大都市带发展趋势的因素都做了分析。如他发现这一大都市带的人口在美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了3.6%,但其绝对数量的总人口数增加了近1700万,将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大都市带的郊区化比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内的各中心城市深受困扰。
肖特研究分析的角度新颖,且结果也给人以启示。在这一阶段,英国地理学家贝里进一步发展了克里斯泰勒的城市系统以及中心地理论。基于系统理论,贝里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将人口分布特征用于城市(镇)服务等级的评价和研究中,为后续城市系统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通常是在一个或者几个"增长极"率先形成后,逐渐转移到周边地区或领域;瑏瑢指出了发展空间中"增长中心"对于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是城市群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
2000年后,世界城市群理论的研究日渐丰富,其研究领域、视角和方法更加多样化,本文将在后续篇幅中将详细阐述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的四种主流形态,包括其背景特点、主要框架和内容以及评价和阐释。
二、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四种形态的背景特点及其主要框架和内容
1.当代城市群理论研究理论的概念演变和特点研究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研究的第一种形态以美国学者罗伯特·朗(Robert Lang)为代表。他是21世纪以来世界城市群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新型跨都市地理模式"的概念,推进了城市群理论研究先驱戈特曼的许多想法。这类研究是美国大都市带和城市群研究的先行之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借鉴了欧洲研究的经验。
2005年,罗伯特·朗与戴威尔·唐在美国林肯土地学院的资助下研究并发表了《超越大都市带:探索美国的新"大都市带"地理》,从美国大都市带理论的演变出发进行梳理;由于文中城市区域的模式尚在探索发展之中,对其界定无法用一两句话来完成,因此作者提出了数十条界定,描绘出美国10个由大都市带组成的网络化城市群,这些城市群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万或在2040年后达到这个数字。
2007年,罗伯特·朗与阿瑟·奈尔森合作研究并发表了《大都市带区域的崛起》一文。这项研究发表的背景是,在2004年罗伯特·亚罗等提出"城市群区域"的基础上,美国林肯土地学院和美国区域规划学会于2006年正式提出了"美国2050"战略规划,这一概念和空间界定是当时美国区域发展领域较为权威和主流的方法。罗伯特·朗在2007年的该文中将同年一项研究中界定的20个大都市带区域与以上"美国2050"战略规划的10个城市群区域做了整合。
此外,罗伯特·朗长期从事都市和区域研究,对城市发展的现象观察入微并且有很高的敏锐度,提出了美国城市群发展中的阳光地带和寒冷地带问题,以及人口增长点移动的问题。他还指出在城市区域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空间。
2.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的网络化定量实证研究。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研究第二种形态的代表是英国学者彼得·霍尔等,他们在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证和定量方法推进世界城市群理论的发展。随着人口的膨胀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纷纷聚焦于城市群的发展,世界经济的三个基本阵地美国、欧洲和亚洲也都相应地制定了超大城市区域的战略发展框架。
英国学者彼得·霍尔等的研究是欧洲城市群区域研究的代表作,在理论研究领域具有很大影响,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和参考。2006年,英国学者彼得·霍尔等出版《多中心大都市:欧洲超大城市区域的经验》一书。该研究首先指出目前世界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多中心城市区域的模式,可以是以某个大城市为中心,也可以是多个城市组成的网络,但其共同的特点在于是一个多中心的区域;其次分析了基于区域中网络活动的参与者及网络结构,并且具体地研究了目前欧洲的8个多中心区域以及其地域文化和政策;最后在规划和政策上提出了建议。
该著作是目前欧洲城市和区域研究的经典之作,其主要作者彼得·霍尔也是西方城市和规划领域的标志性人物。该著作研究了欧洲西北部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模式,认为在这一区域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城市群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由信息流连接在一起的全球城市区域。
这一类研究的关键问题有:第一,通过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组织和结构来探寻其互动的联系机制。城市群就其本身来讲是一种群体和组织行为,多个城市或者多个城市中心如何联系、互补以及分工是一个关键问题,对探究城市群发展的合理结构和空间布局很重要。第二,这类研究通常是构建网络化的发展模型,同时借鉴经济网络、经济地理等理论来进行研究。城市群研究相对其他成熟学科来讲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又鉴于其群体、动态和跨学科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需要借鉴多学科的思路和技术来丰富城市群的研究。
3.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的政策和战略研究。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研究的第三种形态以美国区域规划学会主席罗伯特·亚罗的研究为代表,研究重点在于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和战略研究。美国建国于1776年,分别在1807年和1907年,时任总统杰弗逊和罗斯福制定了当时美国发展的战略和计划,代表着前两个世纪美国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步入第三个世纪的发展阶段后,美国迫切需要一个发展框架和战略。罗伯特·亚罗等提出美国空间发展战略,并且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和工作计划。这是20世纪以来美国学术界和规划界对于未来空间发展战略的最早探索,文中提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这一发展模式也是美国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2004年,美国区域规划学会主席罗伯特·亚罗带领宾夕法尼亚大学课题组发表《美国空间发展展望》报告。该项研究围绕"城市群网络"和"超级城市"理论,阐述了当前美国空间发展的背景和趋势,指出当下美国有8个"超级城市"区域,并且提出了美国未来空间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主张采用欧洲式的综合性规划以提高竞争力。该报告是目前美国空间发展的基础性文献之一,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由美国区域发展学会、林肯土地研究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师生合作完成。报告中提出的超级城市群概念在之后的几年中逐渐演化为多中心城市群区域,与世界区域发展的趋势融合在一起。
2005年,美国区域发展学会和林肯土地研究院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布后续报告。这项研究的关键问题有:第一,研究提出美国城市群战略规划的交通导向。
21世纪初期由于人口膨胀等因素,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几近极限,美国人口在2050年预计将增长至4亿3千万,增长了约40%,对社会生活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第二,在发展概念和理论方面,经历了从"超级城市"到"新大都市带",再到"城市群区域"的演变。研究认为"超级城市"的特点主要还是核心都市区对周边的辐射影响力,而"新大都市带"和"城市群区域"则出现了多个城市核心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尽管在城市群区域内部仍然存在辐射和带动的力量,但是鉴于其空间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发展模式出现了根本性转变,这是一个概念逐渐清晰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概念都反映出城市群理论在某个层面的特点。
目前该类型研究主要由"美国2050战略委员会"进行后续的跟进和统筹。
2006年,美国区域规划学会(RPA)牵头成立了"美国2050战略委员会",成员包括政策制定者、商业领导者、区域规划者等。委员会的主要议题是"未来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这一框架将帮助美国应对国家在21世纪的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引导在交通流动性、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综合性投资,包括通过建造世界级的多模式交通系统来提高增长的容量和能力、保护大型的环境(或者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大都市区域和城市中心,并且通过将经济机会扩展到被遗弃地区来减轻当地的贫困状况。
该委员会同时指出,美国出现11个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城市群(mega-region)区域,这是美国在21世纪的重大战略重点。在用地上,联邦将支持跨区域边界的合作,促进城市群空间规模的决策,同时也注重保护自然资源体系,确立低消耗的土地增长模式。
4.当代城市群理论研究理论的规划实践研究当代世界城市群研究的第四种形态以美国学者戴瓦尔为代表,她于2007年发表《美国城市群区域规划》,重点在于探讨城市群的规划方法和框架,是一个基于具体规划方案的总结性研究。在美国当代城市群研究中,继界定与特点、政策研究之后,该研究探讨了城市群如何规划。在2004-2007年间,美国的东北部海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南加州城市群以及中部新兴的城市群纷纷制定了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作者在这些规划文献和实践的基础上做了梳理工作,探讨了合理的规划方式以及具体的应用技术。
美国学者戴瓦尔的研究首先对美国当代城市群的发展进行界定,梳理了之前有关城市群发展的相关成果,分别从区域经济、空间增长、交通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不平等问题和提高政府管治水平六个方面分析了各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更为具体的考察问题包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社区、提升区域形象和旅游产业、在强势和弱势城市之间形成协作机制、保护文化景观、强调注入式发展和精益增长、提高居住选择的多样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强化高铁建设和货运服务设施建设、采取减缓交通阻塞的技术、鼓励建设更多低收入居民住房、开展高收入岗位培训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的机构之间建立协同机制。
她说明了在城市群之一地理范围内进行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随后探讨了恰当的规划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以及规划的适用性条件。该研究中科学规划的意识明显加强,不再是从前笼统的政策和战略话语,为美国城市群规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研究团队还进一步探讨了城市群规划的具体应用技术,这在城市群研究中也是比较具有创新性的。
在前述的相关城市群规划中,值得关注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美国东北部海岸城市群创新规划》,更多地注意到城市与其周边环境的平衡,并赋予了城市群模式新的定义。该研究认为美国东北部海岸城市群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城市化的核心,也就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出现的内城及其周边的各郊区地带,具有传统的中心-边缘特点;其次是支持区域,包括大量的自然资源和敞开空间部分。
三、当代世界城市群理论的评价与阐释
1.概念和特点研究重演变、有边界并且逐渐转向内核研究
首先,罗伯特·朗的一系列研究注重演变过程。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梳理和分析了自戈特曼开始大都市带理论研究的演变过程;二是城市群区域本身的演变和发展;三是城市群区域中大都市核心的演变和新形态,在这三种演变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城市群区域本身是如何形成的。其次,有边界是这类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城市群发展规模巨大,学界对于这一大规模的人居空间是否应有具体的边界看法不一。作为法国学派的代表之一,戈特曼认为城市群区域的最大特点是功能上的连接性,在地理空间上无需界定明确的界限,上面提到的美国学者亚罗在其研究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然而,罗伯特·朗在这个问题上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对大都市带的界定建立在美国统计局相关指标和数据之上,本身暗含了明确边界的需要。再次,这类研究的发展日益转向内核研究。以上罗伯特·朗的研究历程中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研究重点的转移,从大都市带范畴的研究转向核心大都市区的分析。他最终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城市群区域的内核,通过分析大都市区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推进城市群理论的发展。还需说明的一点是,对大都市核心的研究并不是最终目的,该研究旨在说明这种大都市核心的演变在城市群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演变中的新形态大都市区最为关键的特点就是规模大,其中有多种功能性的结构个体,并最终在形态上构成了大规模的城市群区域。
该研究的特殊之处在于,研究最终的诉求是希望城市群这个地理范畴作为地理统计单位被美国国家统计局所接纳,使之成为官方的一个统计标准,基于这一统计标准形成一系列城市群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这对于我国目前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下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普遍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缺乏统一规范的统计数据,与之相对应地缺乏统一的对口管理机构,一些城市群或者"准城市群"盲目地追逐政策上的认同,并未从科学、清晰地认识发展现状出发。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在城市群发展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规范的统计和界定标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政策。
2.网络化定量研究强调城市群均衡发展,指出大型中心城市主导力弱化
该类研究传递的关键信息之一是,当代城市群区域的发展中呈现大型中心城市主导弱化的趋势,城市和区域中的发展也更加均衡。这一趋势在欧洲最为显著,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参照系。1999年欧洲提出了"欧洲空间发展展望",提升城市网络及其周边区域间的流动性被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随后欧洲西北角成为城市群和城市网络研究的主战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得勒克四个城市共同构成了荷兰的Randstad发展模式。
四个城市中并没有一个主导性的中心,当然这与欧洲传统上行政和管理的分散化相关,但是四个城市构成的网络集群化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荷兰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共同组织国家的经济和服务网络,区域的发展日渐均衡,这代表了当代世界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这种集群网络化的发展模式是近年来世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城市群作为全球竞争力单元不仅存在于纽约、伦敦或者东京这样的超级城市周边,还出现在诸如荷兰四个城市联合发展的地区。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这类超大城市周边地区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中原地区、山东半岛、辽中南和关中地区也存在城市群这种发展模式。后者城市群普遍有一个或者数个中心城市,但是其影响力和控制力远不及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这些城市群逐渐形成一种非中心主导化的城市联动发展机制以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些地区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区域特色识别不清晰,二是一体化程度普遍偏低。
因此这类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在于明确区域自身发展的资源和特点。如中原经济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可以摒弃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型城市化"的路子,贯彻"文化型城市群"的战略。此外,这类城市群要高度重视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在规划定位、产业配置、设施供给和发展评估方面都要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3.政策和战略研究聚焦城市群交通的流动性并鼓励重建社会和经济流动性
政策和战略研究的重要特点是聚焦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提高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设施承载力,通过建立多模式的国际交通中心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20世纪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推动大都市区的形成,而高铁则能够最好地满足城市群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性和经济互动性。
目前美国计划分四个阶段建设全国的高速铁路服务系统,总投资达80亿美元。第一个阶段将集中更新和建设三个区域的高铁设施,其中就包括美国东北部海岸城市群地区,即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到巴尔的摩再到华盛顿的高铁系统,并将这一服务体系作为空间发展和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英国大伦敦地区的空间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交通设施服务的提升。例如,泰晤士门户地区(Thames Gateway)的高水平发展将依赖于大量新建和改建的基础设施来刺激,包括伦敦Crossrail轨道交通工程、码头区轻便铁路(DLR)容量的提升、公共交通线路的完善、连接伦敦内外的河流隧道工程的完工以及大伦敦东南地区机场和港口的建设。这一措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政策壁垒,因此希望通过建立城市群的联动机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其另一措施是鼓励在交通中心附近进行注入式发展,帮助复兴现有的中心并且提高可负担住房的水平,同时保护现有的开放空间和环境景观。
此外,在促进交通流动性的同时鼓励重建社会和经济流动性。"美国2050"战略通过提高效率、增长的容量和城市群的竞争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多种交通模式中心和网络将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并发展新的产业,如快速发展的物流业等;从石油到低碳燃料的转变为一些需要更高技能劳动力的新产业形成提供了机会,这些产业可以为遭受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损失的广大地区带来经济机会。
4.规划实践研究继演变、政策战略、实证分析后进一步拓展城市群研究领域这类研究使当代世界城市群研究更为多样化。继概念界定、基本特点、政策战略、实证分析之后,城市群研究者进一步拓展这一领域,探讨如何进行实际的规划操作,其中也包括具体的应用型规划技术研究。
在具体规划工作中,美国东北部海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美国亚利桑那阳光廊道、美国南加州、美国东南部城市群、美国德克萨斯三角地带城市群都编写了相应的城市群规划。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就美国东北部海岸城市群做了具体的规划研究,在规划中更多地体现了城市与其周边环境平衡这一理念。城市群的"支持区域"可以消解芒福德所说的城市外排的垃圾和废弃物,给城市人释放压力提供避难所。此外,戈特曼在1961年的著作中也曾经花大量的篇幅论述过美国东北部海岸地区的非城市区域,并且认为这些地区是组成这种城市区域的必要部分。时隔40多年,研究者们将芒福德和戈特曼的这个观点作为对这个地区的界定予以清晰化。这一类型的研究还指出了科学编制规划和合理运用规划技术的重要意义。我国很多城市群的发展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很多仅仅停留在"文件"和"意见"的层面上,即便有专门的规划,也存在规划雷同的问题。
因此,在进入城市群的规划编制阶段时,需要关注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分析城市群发展的资源、优势、特点和问题,在科学统筹和顶层设计的原则下,运用规范的数据和适当的规划技术进行规划的编制及实施。
一引言城市靠记忆而存[1].城市记忆是城市主体和客体在时空交汇中产生的相互作用过程[2],其形成与演化是一个历经时间累积而被集体不断创造、修正和重构的过程。作为集体记忆的重要类型[3],城市记忆具有选择性和社会建构性,对城市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或具...
城市是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区域,在这里科技人才高度集中,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同时,城市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研究表明,快速的经济增长、高速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资源消费和...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总量巨大,综合国力较强;另一方面,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这就明确了我...
社会学认为, 政府、市场与社会是社会运行的三大机制, 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