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

伊卡特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21 共8078字
  2. 1工艺流程
  
  从收获蚕茧到织成伊卡特,要经历缫丝、并丝、染色、织造这些繁冗复杂的工序[2].通过反复的煮丝而获得高强度的丝线,用手分成一缕一缕,再将千丝万缕的银丝缠绕到手摇纺车上,然后进行扎经染色,具体工序见图2( 源自网络)。图案师首先直接在经线上画出染色的边缘线和标出每种颜色的区域,工匠再根据标识将经线用树皮或橡胶等一些天然原料扎结起来,来防染合适的区域,再将经线松散地缠绕在长棍上浸入天然的染料液中着色。防染时,防水的蜡被涂抹到扎住的区域以确保该区域不被染色。扎经是极其细致和复杂的工序,图案的形样、布局、配色都在这些工序下完成,扎经工序之后的染色也尤为重要,伊卡特上的复合色彩是通过在一种色彩上染上另一种色彩而形成,每次染色完成后,经线捆扎的部分被松开后再次被固定在图案框架上,进行下一个颜色的区域的标注和捆扎。因此颜色丰富的伊卡特便需要工匠反复扎经,反复染色,这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且合作性强的工作。接着将染好的纱线装到织机上,进行准确的织造来保证花纹的清晰。染色过程中因染液的渗润,纹样的边缘形成自然的晕染效果,这便是伊卡特的特殊风格。尽管伊卡特的染织过程非常复杂,但伊卡图案的编织方法只靠一代代口耳相传,没有传授技巧的文字和书籍。丝线都是靠肉眼的判断来扎染的,但是图案却重复得一丝不差[3].
  
  伊卡特制造工序
  
  2 . 2纹样选材
  
  中亚伊卡特的图案趋向于一种抽象、概括、平面的装饰风格。那些重复出现的纹样通常是以当地社会文明长期积累产物的物象为主题,加以图像化处理的结果。自从大中亚地区汇聚了来自各个不同地域的人民,并且在这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游牧部落艺术和伊朗城市的精致艺术,19世纪的伊卡特图案便从中受到影响。一些曾出现在本土织毯和大幅的刺绣挂毯中的图案也再次反映在伊卡特的图案设计中。此外,伊卡特还加入了部落编织及建筑瓷砖上的那些有节奏感的纹样元素,一些设计如花朵、掌状的线条、树木都是些自然题材。许多伊卡特图案起源于前伊斯兰,传自乌兹别克族后裔与突厥部落,有些染织品大都根植于古老的民俗信仰中,还有些纹样甚至可追溯至单纯的审美意识和装饰性产生以前,更多地具有巫术因素。卷曲的公羊角、三角形的护身符、石榴、蝎子、蜘蛛和眼睛,这些纹样设计大都具有象征意义[4],见表1( 织物图案源自网络,纹样为笔者手绘) ,例如保护穿戴者的生育能力和防止受到来自邪恶力量的伤害等。并且由于地域的不同伊卡特的纹样中也受着不同自然元素的影响,如在绿洲城市生产的伊卡特受到草原的影响,还有一些影响可能源自丝绸之路沿线商人之间的交易,如偶尔出现在中亚伊卡特中的佩兹利图案便是起源于克什米尔的羊毛披肩设计或波斯花卉装饰[5].
  
  伊卡特织物中的纹样提取及寓意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
返回: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