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发展与市场现状研究

来源:纺织导报 作者:贺义军;洪文进;唐颖;
发布于:2020-01-10 共4829字

服装学论文精选优秀范文10篇之第九篇: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发展与市场现状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服装智能设计的特殊性与传统服装设计理论不适应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情况,进行相关探索,从交互应用获得启示,初步形成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基本框架。认为应基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定位,对各设计要点进行统筹,从服装产品体验、设计策略、设计模式的思考为出发点,形成一条集用户情感体验、互动体验、情景体验为一体且相对完整的设计体系。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是关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方法的思考,是对现阶段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升级的一次探索,使产业在开展具体智能化产品设计时找到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智能服装; 安全设计; 设计模式; 体验;

  Abstract:

  Based on discussing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smart clothing design and the incompetence of traditional clothing design theory in smart safety clothing design, the paper worked out a basic framework of smart and safety clothing design model from the inspiration of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It hold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relatively complete designing system that integrates with user's emotional experienc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nd situation experience by taking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all key design points, including the positioning of the smart safety clothing, user's experience on the clothing, design strategy, design mode, etc.

  Keyword:

  smart clothing; safety design; way of designing; experience;

服装

  智能化安全服装是指模拟生命系统,以感知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通过各元件机制的反馈,实时对各种变化做出反应,以此消除外界环境对人体产生安全威胁的服装。

  1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发展与市场现状

  1.1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发展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是近几年来可穿戴服装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十三五"规划中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升级的重点突破口。自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的智能可穿戴计算机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可穿戴技术及其与时尚的融合创新应用设计研究。同时,随着时尚文化产业的跨界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在于追逐于艺术美感,更在于对通过以智能化手段来满足人体穿着舒适性与安全性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以电子材料为元件、智能传感技术为手段、现代新型纺织材料为主体的现代新型服装设计。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为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提供了多科学理论技术支持与设计方法。

  国外,J Rantane在设计雪地救援智能服装时,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对人体产生的安全隐患,并将电子元件隐性设计于服装内部结构中,从而达到保障人体在特殊环境下的活动安全。L Li等创造性地将电子智能材料与纺织材料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将针织技术应用在智能服装面料中,从而形成有特殊安全功能的服装,并从美学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面料与人体的的紧密结合度,既实现了服装的特殊安全功能性,又改善了服装的美学效果。在今后的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中,其设计领域不延伸拓宽,因此,一个生物医学领域的智能化安全服装项目VTAMN通过在服装面料上嵌入设计柔性电子线路,将服装结构中的传感元件、传输模块、接收模块相连,从而通过微型传感探头对人体的生理信息传输,实现实时监测人体基本生理指标。

  国内,逐步开始对智能化安全进行系统开发研究,主要在航空航天、军事军工等方面将电子元件技术植入服装中。随后,根据热湿传递原理、智能传感原理等,设计出符合人体舒适的智能化安全服装。例如,以智能传感器为安全因子的尿湿感应短裤设计,将微型湿度传感器融合设计在服装内部结构中,并结合人体活动需求,及时将婴儿尿湿信号反馈于家长,从而起到及时护理的作用。以i Beacon为定位元件的智能化安全童装设计,将热敏感材料与电子元件组合设计而成的荧光反光校服。

  1.2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市场现状

  智能化安全服装市场消费多样,无论是对消费者的个体差异,还是商家与企业对市场的把控与分析,都出现不同的层次化。这是由于智能化安全服装面对穿着者所具有的特殊性,服装所穿着的环境具有针对性,因此,整个市场应用中应充分考虑以上两点要求。由此,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安全服装市场的业务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国内运动(针织)品牌为主的高端智能化安全服饰设计,如李宁与QQ物联联合设计的儿童智能定位安全鞋、智游人律动智能内衣等;(2)个体定制设计的智能化理疗功能为主的安全服装设计,如无锡华晨之光设计有限公司独立设计的智能理疗安全短裤、理疗保健腰带等。

  在目前的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领域中,品牌服饰逐渐将智能化时尚设计作为企业与公司转型升级的又一条出路,而这无不反映着中国服装制造逐步走向"智"造,因此不断出现了一批智能化服装产品。而作为特殊而又实用的安全功能性服装产品,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服装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其主要市场应用领域为运动休闲、生理监测与健康护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针织运动休闲服装品牌纷纷将设计转向智能化,转变其传统的设计理念,以通过智能化优势代替成本优势,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在未来服装市场中将占据较大的份额。

  2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理论

  2.1 基础理论

  智能化服装设计是关于服装的计划和科技文化的规划,它以外部轮廓造型为基础、内部结构为核心、智能科技材料(元件)为关键的整体性融合设计。因此,其不仅是对服装材料、色彩、工艺的设计,更是对科学技术与服装内在局部细节的完整性设计,从而实现穿着者着装状态和方式的改变。

  2.2 相关设计思考

  2.2.1 融合性设计

  对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其智能设计要求相对较高。调查表明,在借鉴功能性服装设计模式与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过程相对于常规服装设计周期长、过程复杂,尤其在考虑与人体融合的设计时,是体现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展现。

  为了使所设计的服装产品能更好地适应人体的穿着,在进行智能化元素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其物理性能与人体表面接触的障碍,并将其与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充分比对整合应用。与此同时,应思考智能化元件与服装工艺、结构与色彩的融合,使其既能实现产品实用价值,又能展现其艺术美感,真正实现服装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2.2 系统化设计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本质要求是智能化的元件优化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间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使其智能化元件模块与服装基础工艺形成良性的无缝对接。同时,使产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与安全设计目的呼应,从而实现新型服装在元件模块组合选用、结构工艺、面料色彩上的系统完整性。

  2.2.3 评价体系设计

  在进行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时,以服装美观性、经济性、舒适性、时尚型、安全性和智能化等作为其系统评价指标。在智能化安全服装产品设计中,其评价指标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使用-保养的体系,逐渐将智能化安全服装引入市场,最终实现其产业化应用,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关注度和品牌核心竞争力。

  2.3 设计理念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完成,一方面基于服装工艺设计、款式设计、色彩设计、结构设计等基础设计内容的完善,另一方面强调设计过程中消费者的体验、科技与服装结构融合的手段,还依赖于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用户需求体系。其特点是:基于用户面对外界环境产生的安全隐患,以通过智能化手段在服装中的设计得以消除为目的的设计;基于纺织材料的可纺性与智能材料融合的改性设计;基于完整新型服装的结构化设计。因而智能化服装设计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款式、色彩、面料的设计,而是科学技术与服装工艺的结合应用,从科技的手段出发,结合传统服装设计理念,将现代服装设计赋予智能化功能,以此进一步完善现代服装设计的智能化应用。

  3 智能化服装设计模式

  3.1 用户体验

  就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而言,用户的价值体验是围绕其需求与服务同时进行的。因此,应分析消费者在不同环境的需求诉求点,例如根据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活动与作业,确定其活动与作业的规律,从而确定服装的穿着场合,进而将服装各部位结构设计具有特殊安全功能。服装款式、色彩、面料与工艺引领的时尚潮流也是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标准,但这并不是最高标准。只有将科技与服装融合才是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最高美学标准,才能最终得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体验。

  3.2 评价策略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核心策略建立在产品评价效果之上。与传统服装区别,在智能化安全服装效果评价时,策略的重点是基础物理性能分析、电子元件性能测试、服装系统功能测试的组合。

  3.3 设计模式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包括需求部分、战术部分和评价部分:(1)需求部分完成从用户群区隔到用户特定生活模式的设计定位,主要包括智能化安全服装消费群定位;(2)战术部分是基于设计定位的服装设计方法研究,包括设计的技术应用、材料应用、融合应用和服务设计以及科技与服装结构工艺的融合设计研究;(3)评价部分是智能化安全服装产品在应用中的检验,通过在各设计环节中的精细化设计与效果评价,实现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体系化。

  图1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图  

  4 结语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区别于传统服装的设计方法与流程,其主要差异为:(1)重视设计动机,将用户需求作为重要设计定位依据。作为特殊服装的艺术形式,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安全威胁成为整体设计关键要素;(2)基于设计个性化需要,将用户的智能交互体验融入到设计细节中;(3)强调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复合型需求,为设计提供一个包括交互性、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等多个环节在内的"体系化产品".

  参考文献
  [1]KIEKENS P,LANGENHOVE L V,HERTLEER C.Smart clothing:a new life[J].Internation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16(112):63-72.
  [2]沈雷,洪文进,唐颖。基于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J].上海纺织科技,2013,41(6):48-50.
  [3]COATES J F.From my perspective the future of clothing[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5,72(2):101-110.
  [4]TENG X F,ZHANG Y T,POON C C Y,et al.Wearable medical systems for P-health[J].Biomedical Engineering,2008(1):62-74.
  [5]DELKUMBUREWATTE G B,DIAST.Wearable cooling system to manage heat in protective clothing[J].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2012(5):483-489.
  [6]FINLAY D D,NUGENT C D,DONNELLY M P,et al.Opti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lead systems:Practical scenarios in smart clothing and wearable health system[J].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2008,12(4):433-441.
  [7]BONATO P.Wearable sensors and systems[J].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Magazine,2010,29(3):25-36.
  [8]Pantelopoulos A,Bourbakis N G.A survey on wearable sensorbased systems for health monitoring and prognosis[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Cybernetics Part C Applications&Reviews,2010,40(1):1-12.
  [9]Bahadir S K,Koncar V,Kalaoglu F.Wearable Obstacle Detection System Fully Integrated to Textile Structures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J].Sensors&Actuators A Physical,2012,179(4):297-311.
  [10]LI L,AUWM,LI Y,et al.A novel design method for an intelligent clothing based on garment design and knitting technology[J].Textile Research Journal,2009,79(12):1670-1679.
  [11]Fabrice A,Pierre Michael S,Claudine G,et al.Flexible technologies and smart clothing for citizen medicine,home healthcare,and disease preven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2005,9(3):325-36.
  [12]吴艳,洪文进,沈雷。定位元件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近场定位性能[J].纺织学报,2015,36(11):146-149.

点击查看>>服装学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表演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贺义军,洪文进,唐颖,薛哲彬.智能化安全服装的设计模式探讨[J].纺织导报,2016(11):129-13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