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宗地花猪产仔数增加的杂交组合探究

来源:贵州大学 作者:魏小红
发布于:2019-11-26 共7983字
  摘 要
  
  本研究以宗地花猪、贵州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为试验素材。在确保宗地花猪肉质、体型外貌等优良特性的前提下,通过杂交试验,探索能提高宗地花猪产仔数的杂交组合,解决宗地花猪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中产仔数低的瓶颈问题。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黔×宗)二元母猪产仔数显着性高于(江×宗)二元母猪、纯种宗地花猪产仔数。(黔×宗)二元母猪初产和经产产仔数分别为 10.00±0.71 头、11.50±1.73 头;(江×宗)二元母猪初产和经产产仔数分别为 7.68±0.65 头、9.60±1.34 头;纯种宗地花猪母猪初产和经产产仔数分别为 6.30±1.74 头、8.40±1.14 头。不同组间母猪(初产、经产)产仔数存在差异显着性(p<0.05),利用(黔×宗)二元母猪作为母本能很好解决宗地花猪产仔数低的“瓶颈”问题。

宗地花猪产仔数增加的杂交组合探究
  
  2.杂交组合后代肉质优良,不同杂交组合后代肉质性能指标与纯种宗地花猪差异不显着(p>0.05)。宗地花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后代肉质指标 pH 值、肉色、大理石纹较接近,且较优良,均无 PSE 肉和 DFD 肉。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廋肉率差异不显着(p>0.05)。
  
  3.选择繁殖性能最优异的(黔×宗)二元母猪进行推广应用,已向全县推广(黔×宗)二元母猪 777 头,共计推广养殖场(小区、户)396 个,其中规模养殖场 2 个,规模养殖小区12 个,散养户 382 户。
  
  关键词:    宗地花猪;杂交;繁殖性状;推广。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study,Zongdi hua-pig,Guizhou jiangkou turnip-pig and Qianbei black-pig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quality,body shape andappearance of Zongdi hua-pig,the crossbreed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crossbreeding combination that could improve the litter number of the pig and solve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low litter number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pig's genetic resources.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litter size of binary sows(Qian and Zo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inary sows(Jiang and Zong)and pure sows.(Qian and Zong) the number of piglets born by two sows was respectively (10.00±0.71)and (11.50±1.73);(Jiang and Zong)the number of piglets born by two sows was respectively(7.68±0.65)and (9.60±1.34);the number of sows and litter of purebr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were respectively (6.30±1.74)and (8.40±1.14);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itter size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P<0.05),Using dual sows as mothers could solve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low litter number in (Qian and Zong) piglets.
  
  2.The offspring of hybrid combination had excellent meat quality,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meat quality of the offspring of different hybrid combination and the pure Zongdi hua-pig(P > 0.05).The pH value, meat color and marbling of meat quality of the offspring of Zongdi-hua pig and its different hybrid combinations were similar. And more good,no PSE meat or DFD mea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n meat frequency between different hybrids (P > 0.05).
  
  3.Select the binary sows with the best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Qian and Zong) fo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has promoted to the whole county " Qian and Zong " binary sow 777,a total of 396 farms (communities and households) are extended. Among them, there are 2 large-scale farms, 12 large-scale breeding communities and 382 free-range households.
  
  Key words:    Zongdi hua pig;Hybrid;Reproductive traits;Popularize。
  
  前 言
  
  一直以来,从遗传结构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改善肉质、提高瘦肉率、增加产仔数等是猪遗传育种的主要目标(吴常信,2009)。猪的繁殖性状主要包括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和泌乳力等指标(杨公社,2002)。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和初生窝重作为母猪产仔能力评价指标(刘榜,2007),泌乳力则作为评价母猪哺乳能力和母性行为的指标(陈润生,1995)。繁殖性能作为猪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猪养殖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柏丽华,2014)。英国着名动物遗传育种学家 Chris Haley 曾估计,如果母猪的产仔数每胎能增加一头,则英国养猪业一年可获得额外7 亿英镑的利润(Haley C S 等,1990)。研究表明,随着育种方法的不断改进,猪的高遗传力性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显着提高(巩永成,2011),可是繁殖性状是低遗传力性状(王立贤,2015),其纯繁改良速度非常缓慢,导致改进效果微乎其微(贺德华,2013)。据报道,丹麦通过纯繁手段用了 50 多年时间将猪的产仔数只提高了 1 头;同样,法国用了 30 多年来提高猪的产仔数,但几乎毫无进展;美国育种专家曾估计,要使美国猪种赶上中国猪种(太湖猪)产仔水平需要经过 25 个世代的常规选择。由此可知猪的产仔数是一个遗传力极低的数量性状。性状的遗传力高低决定了改良该性状的方法,低遗传力性状通过采用常规改良技术进行改良,但进程十分缓慢(储明星等,1999),因此,杂交是提高繁殖性状的常规手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DNA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猪的繁殖性状的改良,并且提高了改良效果的准确性(吴常信,2013)。贵州宗地花猪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遗传资源,主要产于安顺市紫云县宗地镇,具有耐粗饲、适应能力强、易育肥、肉香皮糯等特点,深受当地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魏小红等,2014)。但由于该猪种繁殖率低,产仔数少,制约了宗地花猪养殖效益的提高以及种猪的推广应用(任丽群,2016)。因此,改善宗地花猪的产仔数,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宗地花猪选种育种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田松军等,2017)。但是其产仔数是低遗传力性状,采取常规的纯繁手段是很难提高产仔性能,所以本研究设计尝试通过杂交方式提高宗地花猪产仔性能。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概述。

  
  中国是世界地方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地理、生态、气候条件的多样化,多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在长期的驯化过程中,形成了我国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据了解,中国现有猪品种 128 个,其中地方品种是 88 个(王怀禹,2017)。2011 年,国内共有 76 个地方猪品种、18 个培育品种和 6 个外来品种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编委会,2011),85%左右的地方品种群体数量呈下降趋势,处于濒临灭绝和濒危状态的有 31 个(陈幼春等,2008)。我国将地方猪种划分为六大类,分别为华中型、华北型、华南型、西南型、高原型和江海型(华中、华北过渡型)(董修建等,2007)。我国地方猪种具有母性好、抗逆性强、对周围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和肉质好等优良的种质特性(许振英,1989),这些优良特性不仅为我国养猪业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世界猪种改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对猪肉的需求不断加大,而且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喜欢吃肥肉,变得喜欢吃瘦肉,这就要求培育瘦肉率高的猪种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熊远着,2000)。因此,生产者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大量引进外国瘦肉型猪种,与地方猪种进行杂交,甚至直接用外来品种杂交培育瘦肉型的商品猪(顾庆南,2015)。这就造成了大量外来品种入侵,使得我国优良地方猪品种数量骤减,一些品种濒临绝灭(肖红波,2010)。根据《遗传资源动态信息调查提纲》要求和动态信息调查表内容,对我国 17 个省(区)的畜禽品种动态信息进行调查,对比分析近 20 年来 72 个猪品种遗传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见表 1-1)。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是养猪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满足未来世界无法预见需求的重要基因库(张仲葛,1986)。丰富的猪种遗传资源各具特色,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养猪生产和新品种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龙华平,2014)。
  
  
  
  带*内容来源《遗传资源动态信息调查提纲》猪动态信息调查表。
  
  2.贵州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概述。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省份,其山高坡陡,纵横交错,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海拔落差大(147~2900 m),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民族众多,由于生产、生活条件不同以及喜好与选择各异,导致了贵州地方畜禽品种的多样性。贵州地方猪种按照品种特点及地理分布,基本上分为黔北型、黔西北高原型、黔中型、黔东型、黔东边缘小型香猪五个大类型(徐文超等,1980)。贵州地方猪种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不含应激敏感基因,肉嫰鲜美等优点,是近年来国内外寻觅改良商品猪品质较理想的猪种。根据贵州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编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贵州省畜禽品种志编员会,1993)的地方猪有关岭猪、可乐猪、香猪、黔北黑猪、黔东花猪、白洗猪和江口萝卜猪 7个。由于贵州地方猪种体型小、生长速度慢育肥时间长、瘦肉率低等缺点(谭娅,2015),一直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不重视品种的资源优势,而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大力引进国外品种改良本地品种,导致贵州地方猪种资源流失且消亡(黎智峰,2010)。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青睐原生态、肉质优良地方猪肉产品,因此,开发宗地花猪优良地方品种资源是满足市场的迫切需要。
  
  3.宗地花猪概述。
  
  3.1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宗地花猪属于贵州关岭猪,但现实生产中宗地花猪与关岭猪体型外貌有一定的区别。经线粒体 DNA 鉴定后可知,宗地花猪与藏猪亲缘关系较近,却与关岭猪亲缘关系较远(燕志宏等,2009)。因此,宗地花猪是有异于关岭猪的贵州地方品种。宗地花猪是贵州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主产于安顺市紫云县宗地镇,地处黔中麻山腹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境内山脉纵横交错,地势较为复杂。平均海拔 1000 米左右,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 16℃左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相对湿度为 79%,平均年降雨量为 1300mm,平均年日照 1455h,无霜期 288d。全镇人口中85%是苗族,生产生活方式落后(魏小红等,2014)。土地主要由谷地和洼地组成,适应各类农作物生长,其中薯类、玉米等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红薯藤、蓼科野荞菜、紫花苜蓿等青粗饲料供应时间长,丰富的饲料种类为宗地花猪的生产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燕志宏等,2010)。
  
  3.2 品种形成及数量。
  
  据当地村民介绍,早在民国初期,紫云县宗地镇及其周边乡镇群众就开始养殖宗地花猪,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产区由于长期交通闭塞,经济文化条件落后,猪群闭锁繁育,高度近亲繁殖,粗放饲养,以及当地少数民族喜食猪肉和猪油的习惯,对饲养宗地花猪有着特殊的爱好,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宗地花猪特有的特性(冯文豪等,2008)。宗地花猪喜欢吃青绿饲料,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易育肥、皮厚皮糯,肉嫩味香等优良特性,属于脂肪型的地方猪种(冯文豪等,2008),是产区养猪业发展的当家猪种。
  
  改革开放以后,当地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状况改善,外来品种逐渐入侵。由于外来品种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当地群众养猪习惯逐渐改变,不再愿意饲养宗地花猪以及猪群乱交滥杂,造成纯种宗地花猪数量锐减(魏小红等,2014)。2007 年,宗地镇宗地花猪存栏母猪只有 695 头,成年宗地花公猪 18 头(毛同辉等,2009),保种迫在眉睫。近年来,通过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与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以来,建立了以散养户为核心群的宗地花猪保种区,2013 年,宗地花猪分布为:宗地镇 18400 头、大营乡 10500 头、猴场镇 8500 头、四大寨乡 7800 头、水塘镇 5400 头、火花乡 3400 头、白石岩乡 1700 头、遍及了全县 9 个乡镇 128 个村 18948 户,存栏生猪为 59800 头,其中能繁母猪 8400 头,占全县存栏生猪的 23.01%和能繁生猪的 36.42%。公猪有 118 头(周艳萍等,2014)。
  
  3.3 体型外貌。
  
  宗地花猪体型中等偏小、毛色黑白,以黑色为主,四肢花,腰及颈部、额心、尾尖呈白色,其余部分为黑色。头大小适中,嘴筒长微翘,额部有皱纹,耳中等大小下垂,体躯深宽,背腰微凹,四肢短小结实有力(燕志宏等,2010)。公猪臀部欠丰满,斜尻,尾根粗而高举。母猪腹部下垂不拖地(毛同辉等,2009)。
  
  3.4 胴体及肉质性状。
  
  当地居民主要采取“吊架子”的方式育肥宗地花猪,对双月龄断奶小猪进行阉割,2 至 4月龄为小猪保育阶段,5 至 8 月为吊架子阶段,这阶段以青粗饲料和精料混合饲喂,然后以精料催肥 2 至 4 个月,12 个月左右出栏,体重约为 80kg 到 120kg(燕志宏等,1010)。
  
  研究表明,宗地花猪最佳屠宰体重为 75~85kg(燕志宏等,2010)。宗地花猪屠宰率为74.80%,瘦肉率较低为 38%,背膘厚 4.90cm,属于脂肪型猪种(冯文豪等,2008)。肉质性状较好,失水率 18%,滴水损失 1%,肌肉保水力好,熟肉率为 66%,肉质性状优于大白猪(张芸等,2014)。
  
  3.5 繁殖性能。
  
  宗地花猪公猪性成熟早,性欲较强,55 日龄左右就有爬跨行为,90 日龄左右就有配种能力,母猪一般 3~4 月龄左右开始发情,发情周期为 18~21 天,发情持续期为 3~5 天,母猪适配年龄为 5 月龄左右,妊娠期 114 天左右,产仔多在夜间进行,持续 2~4 小时,护仔性能很强,产后几天内对进入栏圈捕捉仔猪者有攻击行为(毛同辉等,209)。宗地花猪繁殖率低,产仔数少,初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 5 头,断奶仔猪 4 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 7.5头,断奶仔猪 7 头,每年 2~3 胎,利用年限一般为 6~8 年,乳头数一般为 6 对,排列整齐对称。成年公猪性欲强,每次射精 100~250mL,利用年限为 3~5 年(顾丽菊等,2009)。
  
  3.6 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近年来,通过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与贵州大学高等院校合作,2007 至 2009 年建立了宗地花猪核心群保种区,2011 年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贵州紫薇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紫云县宗地镇建设一个存栏数上千头的宗地花猪保种场 1 个;同时当地政府出台了一些鼓励农民养殖宗地花猪的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宗地花猪市场的开拓发展,促进了宗地花猪存栏数的提高,为宗地花猪的保种做出了显着贡献,但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魏小红等,2014)。由于养殖群众基础设施落后,以深坑圈养的养殖方式进行生产,让生猪长期处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很容易引起疾病(周艳萍等,2014);加之养殖农户生产管理水平低下,宗地花猪饲养周期长,普遍要 1 年左右才达到出栏体重,是外来引进猪种出栏时间的两倍,农民养殖效率低下。因此,由于宗地花猪产仔数少、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养殖投入高、收益低等因素,使得宗地花猪养殖群体规模化发展缓慢。针对宗地花猪的保种选育,相关机构和学者做了很多研究,推进了宗地花猪的开发利用。
  
  2008 年有关学者对宗地花猪的胴体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虽然宗地花猪瘦肉率明显低于大白猪,但是其肉质性状优于大白猪(冯文豪等,2008)。2008 年燕志宏教授等专家对产区保种选育基础群进行了繁殖性能的测定,随后开始对宗地花猪繁殖性能进行研究。2010 年研究了宗地花猪 1 世代的生长发育情况,2011 年研究了宗地花猪及其与长白猪和大白猪的杂种一代猪哺乳期和保育期的生长性能,2012 年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宗地花猪的胴体和肉质性状影响和不同饲养方式下宗地花猪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张芸等,2014)。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专家课题组分别对影响宗地花猪肉质和繁殖性状的一些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4 杂交优势概述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宗地花猪杂交试验的研究
  
  1 试验一: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宗地花猪与黔北黑猪杂交试验研究
  
  1.1 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正反交试验研究

  1.1.1 材料与方法
  1.1.1.1 材料来源
  1.1.1.2 饲养管理
  1.1.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1.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1.1.2 结果与讨论
  1.1.2.1 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正、反交组 F1 代母猪生长育肥指标
  1.1.2.2 宗地花猪与江宗杂交后代育肥、屠宰、肉质指标
  
  1.2 宗地花猪与黔北黑猪正反交试验研究
  1.2.1 材料与方法
  1.2.1.1 材料来源
  1.2.1.2 饲养管理
  1.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2.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1.2.2 结果与讨论
  1.2.2.1 宗地花猪与黔北黑猪正、反交组 F1 代母猪生长育肥指标
  1.2.2.2 宗地花猪与黔宗杂交后代育肥、屠宰、肉质指标
  
  2 试验二:宗地花猪与江×宗、黔×宗二元母猪(初产)繁殖性能试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饲养管理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宗地花猪仔猪及其与江×宗二元母猪(初产)、黔×宗二元母猪(初产)回交仔猪生长育肥指标
  2.2.2 宗地花猪及其与江×宗二元母猪(初产)、黔×宗二元母猪(初产)回交猪屠宰性能
  2.2.3 宗地花猪及其与江×宗二元母猪(初产)、黔×宗二元母猪(初产)回交猪肉质性能
  2.2.4 不同试验组初产母猪繁殖性能比较
  2.2.5 杂交优势及杂交优势率研究
  
  3 试验三:宗地花猪与江×宗、黔×宗二元母猪(经产)繁殖性能试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饲养管理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黔×宗二元母猪推广应用
  
  1.组织领导
  
  2.推广计划与方法
  
  2.1 推广计划

  2.1.1 摸底调查
  2.1.2 资源储备
  2.1.3 激励机制
  2.1.4 启动推广
  2.1.4 技术跟踪服务
  2.1.4 搭建销售体系
  
  2.2 推广方法
  2.2.1 示范推广
  2.2.2 “傻瓜式”推广
  2.2.3 产品回收保障体制
  
  2.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2.3.1 政府和公司
  2.3.2 政府和农户
  2.3.3 公司和公司
  2.3.4 公司和农户
  
  3.推广应用保障措施
  

  3.1 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
  3.2 进一步优化政策
  3.3 产业链培育
  3.4 大力创立生态品牌
  3.5 建立健全市场、防疫监测预警机制
  3.6 鼓励成立新兴的市场销售主体
  
  4.黔×宗二元母猪初步推广应用情况
  
  5.推广效益

  
  5.1 经济效益
  5.2 社会效益
  5.3 生态效益

  第四章 总 结

  1. 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对宗地花猪进行杂交改良,能显着提高宗地花猪产仔数。

  二元母猪产仔性能提高特别突出。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纯种宗地花猪和纯种江口萝卜猪产仔数并不高的条件下,宗×江表现了良好的窝产仔数(平均经产9.60±1.34头/窝),比宗地花猪纯种提高了1.2头。宗地花猪与黔北黑猪杂交母猪的窝产仔数初产达到10.0±0.71头 ,经产可达11.50±1.73头,比宗地花猪纯种提高了3头以上每窝。这一研究成果能很好地解决宗地花猪窝产仔数低的 “瓶颈”问题。

  2. 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对宗地花猪进行杂交改良,杂交后代能保持宗地花猪体型外貌、优良肉质、原生态养殖的适应能力等优质特性。

  (黔×江)二元母猪、(宗×江)二元母猪后代能很好地保持宗地花猪原生态放养的适应能力,保持产区人民世代养殖宗地花猪的体型外貌特征。杂交后代肉质优良,与纯种宗地花猪差异不显着。

  3. 通过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对宗地花猪进行杂交,很难提高宗地花猪的瘦肉率。

  通过贵州黔北黑猪、江口萝卜猪对宗地花猪进行杂交改良,很难提高其瘦肉率。如何保持宗地花猪的肉质、原生态养殖能力又有效的提高其瘦肉率,是否使用外国猪,使用多大的血缘比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4.通过杂交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每头杂交母猪每年比纯种宗地花猪多产6头仔猪,大大提高了农户养殖宗地花猪的经济效益,同时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农家肥还土,增强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值生态效益。

  5.贵州其他地方猪品种对宗地花猪进行杂交改良,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由于课题时间和资金有限,只做了宗地花猪、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三个地方猪之间的杂交试验,没有做完其他多个贵州地方猪品种完整的杂交组合试验。虽然取得了一定有成果,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于这些科研工作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原文出处:魏小红. 宗地花猪杂交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D].贵州大学,2019.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