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工作关系到经办机构、定点医院、患者三方的切身利益,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实务人才在医保政策落实与宣传、医保费用审核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医院配置的这类人才数量不足,专业不对口现象突出,其业务能力与岗位要求有较大差距[1],因此研究医疗保险实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路径并评价其效果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
2009 年对山东省综合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人员配置现状与人才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医保办人员配置情况、年龄、学历和专业构成、人员需求数量以及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文献分析;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 届医疗保险实务专业毕业生毕业 3 个月后的就业状况、毕业生满意度及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资料。
1. 2 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和实证研究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基线调查及人才需求调查结果
山东省综合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人员配置现状调查: 对山东省 17 市 34 家医疗保险定点综合医院医保办的 325 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医院医保从业人员存在年龄偏大( 41 岁及其以上人员占 57%) 、整体学历水平不高( 中专及其以下和无学历人员占 31. 3%) 、专业结构不合理( 护理 36. 6%、财务26. 5% 、临床医学 19. 4% 、医技 11. 4% 、其他专业 4. 6% ) 、医保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医疗保险专业仅占 1. 2%) .
山东省医保定点医院对三年制大专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 对山东省 21 家二级及以上的医院的 21 名医保办负责人面对面的进行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和要求调查,结果显示: 被调查单位近两年内共需要 63 人,平均每家单位需要 3 人,就全省而言,该类人才需求量大; 医院对该类人才要求全面,不仅需要医学和保险学知识,还要具备国家医保政策、药学、国际疾病分类、会计、相关法规等知识; 除学知能力外,还需要对医学、药学、医保政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对疾病、手术分类和医学统计的能力,对医保规定的财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和人际沟通能力。对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综合素质要求全面。
2. 2 社会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与实施路径分析
培养目标: 经过以上对山东省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人员配置现状基线调查和 21 家医保定点单位对三年制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的调查、分析和专家访谈,结合有关医疗保险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文献资料和我校近八年的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以及兄弟院校的成功做法,将重点针对医院所需的三年制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 既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药学、会计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又掌握社会医疗保险及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能够胜任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专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将该目标作为 2009 级我校三年制大专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按此目标设计各项课程、编制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和教育活动。
000.
实施路径分析: 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近八年的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办学经验的积累及相关的文献分析,三年制大专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确定为: 按照 5A( 评价需求( Assessment) 、计划制定( Arrange) 、支持落实( Assist) 、三方认同( Agreement) 和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改进建议( Advice) ) 的循环路径。
评价( Assessment) : 通过对用人单位现有人员配置调查分析,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情况; 通过对现有岗位负责人对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可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数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 结合医保人才培养文献分析和已有该类人才培养的经验,对培养人才需要的教育资源进行梳理开发,对确定重点针对医院需要的医保实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
计划( Arrange) :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的计划才会科学、合理、可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最重要的环节,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再结合兄弟院校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本校多年人才培养的路子,制定针对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需求的三年制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效果评价方案。
并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不断完善,用于 2009 级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中。
支持( Assist) 、落实: 本阶段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落实的关键环节。重点采用院校合作、工学结合、学校老师教学工作化、带教老师工作教学化、专业教学和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对接、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等来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紧紧围绕岗位要求,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带教老师工作教学化是指学生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根据岗位性质、将指导学生工作的过程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如经过调查医保专业学生的将来的就业岗位需要牢固的会计学知识和技能,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将原计划开设的会计学基础与管理直接改为会计资格考试需要的初级会计实务。使学生在考取会计资格上岗证时不再重复学习。鉴于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名称分类编码在医疗保险费用拨付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将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从病案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立一门课程并请专家亲自授课。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方认同( Agreement) : 人才培养的目的一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用人单位要满意; 二是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既要解决就业问题,又要尽可能地提高就业质量,使学生所学与就业岗位所需相符合,因此,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就成为衡量培养目标和培养效果的重要依据。学校工作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建议( Advice) :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培养路径的选择及方案的实施,不可能尽善尽美,需要不断地完善,依据一是来至用人单位的意见、二是来至毕业生的意见、三是来至学校( 重点是老师) 的意见、四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要不断收集各种意见建议,分析归纳后作为改善培养目标和优化培养路径的依据。
培养人才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路径,每个环节之间以及每个环节和培养目标均发生紧密的相互联系,环节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执行,目标的完善也要借鉴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3 实施效果评价
2009 级三年制大专医疗保险实务专业 53 名毕业生毕业当年底的就业状况调查和接受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
高就业率: 所有毕业生均通过就业招聘会、学校及实习医院带教老师推荐等形式就业,就业率达到了 100%.高就业质量: 就业流向为 75. 5% 的毕业生流向大中型城市的二、三级综合医院,13. 2% 的毕业生流向省级社会医疗保障部门。就业地区分布: 济南市 45. 3%,北京等地区 9. 4%,山东其他各市 45. 3%.高专业对口率: 86. 8%的毕业生在社会医疗保险及其相关的工作岗位就业,其中医院医保办和政府医疗保险统筹处 29人占 54. 7%,医院病案信息管理、国际疾病及手术分类编码岗位 16 人,占 30. 2%,医疗保险核赔岗位 1 人,占 1. 9%.其他岗位如医院财务科等 7 人,占 13. 2%.毕业生满意度高: 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 90. 6% ( 48/53) ,基本满意占 5. 7%( 3/53) ,不满意占 3. 7%( 2/53)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接受 49 名毕业生的 36 家医院和 1 家社会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毕业生的评价结果: 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 95. 9%,基本满意的占 4. 1%.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率高: 毕业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编码技能水平合格证书人数分别占86. 8%( 46/53) 和11. 3%( 6/53) ,并且取得编码员资格证的毕业生全部被三级医院录用。
3 讨 论
医疗保障( 保险) 是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保障面,提高保障水平是各国政府的责任; 提高医疗保障( 保险) 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是医疗保障( 保险) 的管理者、提供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课题,其中人才培养是基础。
200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探索卫生管理队伍与医疗保险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2].我国的医文医管类高等专业人才教育发端于医学院校中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该类人才的缺口逐渐凸现出来。我国的专家学者对保险人才的社会多层次需求和培养进行了多年和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内容涉及医疗保险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途经、素质培养、课程设计、培养模式、说课等,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为明确保险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发展保险人才尤其是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保险人才的培养方案特别是医疗保险专门化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3,4,6,7,8,9,10].国外该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培养路径也因各国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形式不同而存在差别[11 ~13].本研究将医学上临床路径研究的理念引入到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 研究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紧紧围绕我国新医改对医疗保险实务人才的需求; 既具科学性又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开创了三年制大专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 5A的培养循环路径研究先例。其研究结果将为开设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缩短培养该类人才探索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对其他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经过对 2009 级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学生培养效果的实证研究表明,研究制定的重点针对医保定点医院需要的三年制大专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基于 5A 的培养循环路径取得了三高( 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 两满意( 用人单位、毕业生) 的预期效果。建议将 5A 的培养循环路径在高职高专院校推广,更好地培养高端技能型医疗保险实务等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萧海娟、连晓敏、韩全意。 医院医保从业人员从业现状分析。 中国医院,2010,9( 14) : 27-30.
[2] 新华社。 ( 授权发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 http: / /news. xinhuanet. com. 2009-04-06.
[3] 陈家应。 关于卫生管理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7: l00-102.
[4] 况成云,杨江林。 公共事业管理( 医疗保险) 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探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8: 478,511.
[5] 周绿林。 论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J]. 中国卫生经济,2001,20( 11) : 36-37.
[6] 腾航。 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 西北医学教育,2002,10( 1) : 10-11.
[7] 汤质如等。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 85-86.
[8] 叶晓玲,黄卫华。 我国高校保险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 3) : 115-118.
[9] 荣惠英。 三级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医疗保险,2011,11( 38) : 52.
[10] 赵云,吴琪俊。 优化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医疗保险人才培养质量[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5: 898-900.
[11] 孙晓骏。 澳洲的保险教育与培训。 中国保险,2005,4: 64.
[12] 牛钟顺,张晓乙。 加拿大医疗保险制度政策分析与改革取向[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9,1: 66-69.
[13] 王锦霞。 澳英保险学会教育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4: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