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和改善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20 共2361字

论文摘要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实践性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成了国际高教界一股新的教学思潮,近年来,强化实践教学环境也成为国内的诸多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的重点,要求专业特色与地方特色相融合,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将“应用”二字在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环节教学体系建设中体现。

  一、加强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教学的实践基地建设,这一薄弱环节存在着建设方向不具体、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硬件设施简陋、缺乏科技含量等问题。

  此外,这样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要侧重于指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可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是专业课程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来掌握与运用,另外,工商管理专业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看,是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既可以验证理论数据及结论又可以积累有价值的实证数据和资料,从而改善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实用性较差等缺陷。实践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更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其工作空白的缺陷,增强社会能动力和职场把控力。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以我校为例,实践教学包括军训、专业课程实训或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其中专业课程实训或实习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去实现:一方面是校内实训,主要是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基地,在老师的引导下,针对某一具体课程进行实训;另一方面是生产实习,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听管理层讲座等,这种传统实训方式只能给学生对企业发展历程、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管理等工作有肤浅的感性认识,但无法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企业的运营。最后是一学期的毕业实习,这个途径面临的现实困难是学生较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使实习效果打折。

  (二)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成为高校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虽然一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加大了实践性教学比重和经费投入力度,但由于课时限制、现行教学设施存在的缺陷以及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收效不太显著。

  (三)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教师是实践性教学的灵魂,其专业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一些案例分析和数据推理中,单纯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缺乏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对分析结论也很难做出透彻清晰的点评总结。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在教学之余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参与企业的管理实践及相关实践活动,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之前,一直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现行高校评价机制,很多学校在人才引进时,往往更看中的是应聘教师的学历和文凭,对其实践教学经验并不太注重。

  三、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善措施

  (一)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首先,应加强课内、课外实践训练,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次,运用“案例法”教学,激发学生的联想创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法,将学生置身于模拟实际环境中,对实际运营管理问题进行辩证探讨、分析决策,激发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实效性;最后,为学生创造参与企业运营管理、经济决策和生产组织等机会,提升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为毕业以后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具有一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目前高校年轻博士、研究生教师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正逐渐成为高校师资的生力军,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并十分擅长理论课堂教学,但由于其中多数都只是“从学校到学校”,并不具有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因而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因此从以下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第一,拓宽教师的聘任渠道。高校应打破传统的局限于仅仅通过名校毕业生和校际之间的人才交流的聘任方式,还应该着重引进一些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一定实际运营管理经验,又符合优秀教师要求的人才,从而建设出一支理论与实践强强结合的精锐之师。第二,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制定规范的教师企业实践计划,组织教师团队到企业实践学习;学校也可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并言传身教一些实践知识。

  (三)加强学生实践平台建设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高校应该广开门路,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购买,还包括实验环节课程的设计;同时高校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平台和空间,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建立若干虚拟公司。这类公司实施公司化运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沟通技能等。比如充分利用学生衣、食、住、行、学习等派生的商机,向大学生销售日常生活、学习等所需要的商品或者服务;同部分公司建立人员促销、广告促销、市场调查等合作;与社会单位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管理实践的竞赛,如营销大赛、创业计划大赛、职业规划大赛。

  参考文献:
  [1]李玉新.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08(1).
  [2]杨阳.“模拟公司”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培养中的难点与对策[J].前沿,2013(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工商管理论文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