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 选读"旨在兼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不同,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 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 《论语》 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其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 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与近 10 年来我国不少省市在课程改革中选录《论语》 部分章节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不同,对于《论语》 全书的整体性把握是大学阶段学习 《论语》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宏观角度把握文本,兼顾 《论语》 20 篇,并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无论课时多寡,"《论语》 导读"作为一门课程都必须呈现教学内容相对的完整性与必要的有序性、逻辑性,以体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论语》 导读"选修课程计划课时只有 13 个学时,因此笔者以抓住 《论语》 阅读的重点、突破其难点为指导思想,设计了 4 个层次的专题组合,每组 3 个,共 12 个专题,形成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层层相因的教学体系,以期达到一个理想的教学效果。
为了使学生在进入 《论语》 阅读前能够迅速、全面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笔者在研阅任继愈 《孔子---奴隶社会的保守派封建社会的"圣人"》、张岂之 《真孔子和假孔子》 等著述的基础上,以"孔子生平与真假孔子""《论语》 的成书与结构""《论语》的阅读提示"为题开设了 3 个专题,这部分内容属于"《论语》 导读"的入门课。 《论语》 作为语录体著作,欠缺必要的故事情节,但出现在 《论语》 中的诸多人物多以孔子为中心,把握了孔子与这些人物的关系,就等于掌握了半部 《论语》。因此,笔者又开设了"孔门三哲 (颜回、子贡、子夏)""孔门奇人(子路、曾点)""权臣国君"3 个专题,将零散、破碎的知识串连起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效率,这部分内容属于"《论语》 导读"的登堂课,且这部分内容最能反映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儒、仁、礼是研阅 《论语》 的重点、难点,吃透了这些内容,就等于扫除了学习 《论语》 的巨大障碍。因此,笔者在研阅陈独秀 《宗法与孔教》、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李泽厚 《孔子再评价》、匡亚明 《对孔子进行再研究和再评价》 等相关著述的基础上,以"儒""礼""仁"为题又开设了 3 个专题,这部分内容属于"《论语》 导读"的入室课,并最能体现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在以上 9 个专题的基础上,笔者搜集了 《论语》 中的各类名言警句与研阅了陈寅恪 《论中西文化及其哲学》、朱谦之 《十七八世纪西方哲学家的孔子观》、李基东 《儒学与二十一世纪》 等研究名著,又开设了"品读名言""中外影响""研究名著"3 个专题,目的是以古今中外的例子从为人、为学两方面突出学习 《论语》 的重要性,最终使学生能从阅读状态转变到能进行初步研究。这部分教学内容属于"《论语》 导读"的升华课。
以上四个层次的教学内容,遵循了人们认知、掌握知识的规律,由浅入深、点面结合,旨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实践能力,将已有的知识与课堂传授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笔者以"本科生讲 《论语》"为题,作为本课程学习的终结。以上 12 个专题,在高屋建瓴的前提下,既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规律,也使学生能在日后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充分体现学习儒家经典课程的导读性功能。
二、教学内容的二元性
所谓 《论语》,是指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1]90.因此,上述 12 个专题都不离人物、思想两个中心,这就构成了笔者所谓的"《论语》 导读"课程教学内容的二元性。
以 《论语》 中的相关人物为例,无论是其核心人物孔子,"孔门三哲"中的颜回、子贡、子夏,"孔门奇人"中的子路、曾点,还是在孔子生前未能受到关注的曾子,他们都是研阅 《论语》 的桥梁。从 《论语·学而篇》 的人物出场顺序可以发现,有子、曾子、子夏、子贡在 《论语》 成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曾子门人也出现于 《论语》,于是柳宗元首先提出了曾子门人是 《论语》 的最后编纂者的观点。因此,人物出场的顺序以及人物出现的次数就成为研阅 《论语》 的方法之一。"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门人的重要方法,其关键点不仅在于孔子对门人的个性了如指掌,而且在对门人的点评中往往显示出孔子的个性及其学术思想。因此我们在研阅 《论语》 时,只要注意孔子诸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2]115的不同点评,便能知晓缘何在 《论语》 中总是出现门人一问而孔子多答的现象。通过重点关注有"复圣"之誉的颜回,便能发现孔子对颜回的称颂往往是将他置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如孔子云:"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2]5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2]55因此,"孔门三哲""孔门奇人"两个专题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分析孔子、颜回的个性为中心,勾连起孔子与门人的关系,方能准确把握 《论语》 中的人物个性。"知人论世"从来就是我们阅读、研究的起点,对于 《论语》 的研阅更是如此。
以 《论语》 的思想为例,无论是孔子论天、命、鬼神和卜筮,论忠恕、仁、礼、乐,论他的政治观、人生观,还是积淀了人生要义的名言警句,除 《论语乡党篇》 阐述孔子践礼以外,这些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知识,它们大部分都是以孔子与门人、时人的对话体现的,是约 1.2 万字的 《论语》 的最核心部分。因此,从颜回问仁,樊迟问仁,仲弓问仁,子贡问仁、政、君子、友、士,子夏问孝、诗、政,子路问鬼神、政,原宪问耻,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政,卫灵公问阵等门人、时人的提问中,既能窥见春秋末期各式人物最关心的时代主题,也能从围绕一个中心的多样化提问中看出动乱时代里人心思治与一种崭新的思想正在逐渐形成,更能从孔子异中有同的回答中发现孔子思想的复杂性、多元性、一贯性。如,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在 《论语》 中出现上百次的"仁"字,无论是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123回答颜回,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职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123回答仲弓,以"仁者,其言也讱"[2]124回答司马牛,还是以"爱人"[2]13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140回答樊迟,体现了孔子对"仁"的理解与释义相当宽泛与多变,他将世间一切美德都交予了"仁"."爱人"就成为儒家学说基石"仁"的最基本特征。而以"克己复礼为仁"回答颜回,既体现了孔子将颜回与一众门人分别开来,反映孔子对颜回的高度重视,也表达了孔子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不满与对周公制礼作乐的传承、弘扬。因此,从"知人论世"的阅读体验到以"语录"分析孔子思想的多层要义,就成为"《论语》 导读"课程教学内容的两个中心。
三、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论语》 导读"课程的根本依归,这不仅要求上述 12 个专题之间应具有必要的关联性与一定的深度,而且要求各专题子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也必须得到细化与强化。兹以"儒、仁、礼"三个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教学内容作一详细阐述。
在 《论语》 中只出现在"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59一处的"儒",并不是指孔子的思想,而是指孔子与其门人的身份。这是"儒"迥异于"仁""礼"的地方,但"儒"是学生们了解孔子与其儒家学说的重要前提。因此,笔者结合胡适 《说儒》、冯友兰《原儒墨》、郭沫若 《驳 〈说儒〉》 等研究著述,从儒有达、类、名三科入手,使学生从"儒者,术士也"的一般概念到"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再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高"的具体释义中,一步步深入了解儒家之"儒"的渊源与思想特色。在此基础上,从儒是殷民族的教士、儒者的生活、殷民族的预言、孔子对儒的贡献到儒道墨三家的关系,分析本为"术士"的"儒"在孔子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孔子如何在博大中进行选择,使"儒"既积淀了殷民族的柔和品性,也将"儒"蜕变成一种崭新的"儒行",并以此分析儒道本是一家,晚出的墨家学说在"兼爱""尚同""非乐""节用""节葬"等都与儒家学说相对立。
"仁""礼"并不是孔子思想的两翼,而是孔子思想的里衣与外衣。李泽厚在 《孔子再评价》 一文[3]2-46中对其有精辟的论断。在孔子之前就有"仁"字,但率先赋予"仁"具有丰富、多层含义的就是孔子。无论是李泽厚认为的孔子学说中"仁"所具有的血缘原则、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原则、个体人格,还是"仁"的实践理性特征,其实都可以在孔子与其门人的阐述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中找到答案。因此,笔者立足文本,以 《论语》 相关篇章的具体语句进行逐一论证,使学生从具体、客观的材料中进一步理解"仁"所体现的四个原则与一个特征,以期突破这一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如,从"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2]2中分析"仁"本有的血缘原则;从宰我问三年之丧时孔子以"今女安,则为之"[2]188的回答中分析"仁"该有的心理原则;从"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127中分析"仁"外在的人道主义原则;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123分析"仁"内在的个体人格;从"子不语怪,力,乱,神"[2]7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113等中分析"仁"的实践理性特征。孔子讲"仁",不仅是为了释"礼",而且将"仁"注入"礼",使本来注重外在形式的"礼仪"与已经受到破损的"周礼"驻入人心,并使其恢复"周礼"本有的"原始巫术礼义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上下等级与尊卑长幼的秩序规定,保存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3]2的三个特征。而无论是孔子论"礼"是"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2]24,还是在 《论语乡党篇》 中孔子践礼的行为,都充分体现了"周礼"的特征,因此立足文本的研阅就能突破"礼"的阅读障碍。从"仁"的内涵到"礼"的特征,其实就是质与文、实质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正是"仁"与"礼"构成了"儒"有别于诸子百家的重要方面。因此,"儒""仁""礼"三者是息息相关的,它充分体现"《论语》 导读"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从战国初期开始, 《论语》 就与"六艺"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无法逃掉的传统。这个历史不会由于 1905 年清王朝废止读经、1919 年"五四"干将提出"打倒孔家店"以及从1949 年至今马列主义成为中国政治的主导思想而终结。但是,迄今以来,除曲阜师范大学将 《论语》 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以外,全国各大专院校或将 《论语》 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或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这不得不说是未能充分发挥 《论语》 在 21 世纪中国有望实现儒学复兴的作用。因此,作为大学选修课程"《论语》 导读"的任课教师,必须结合社会客观环境与当下本科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突破 《论语》 教学的难点,突显它的亮点,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古代文学课程目的与任务古代文学课是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当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通过对文学思潮、流派及作家作品的解读,把握文学发展之流变。次之,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