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体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各体文学论文 >

《江雪》类山水田园诗的意境传达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6 共3354字
摘要

  一、概述

  唐代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一个繁盛时期, 可谓文人辈出、佳作不断,尤以诗歌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最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唐诗流派众多,其中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历来是学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然而,以往关于山水田园诗的研究多从文学、美学、艺术等领域展开,而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的成果乏善可陈。笔者认为,山水田园诗采用"白描"法,把山水做为独立的审美意象,看似刻画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生活,实则"托物言志"、"寓情于景",通过洗练清丽的语言表达诗人的"归隐"意识,并通过纯真质朴的意境,引起读者的共鸣;另外,唐诗形式多为五绝、五律,语言凝炼,意境悠远。因此,无论是通过简练的语言形式传达深刻的人生思想, 还是通过规整的语言结构推导出诗歌的创作意图,都涉及到复杂的大脑认知过程。而认知语言学"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 为我们研究此类诗歌提供了一些较为可靠的理论支撑。基于此,本为将以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江雪》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分析此类诗歌在传达意境方面的独到之处。

  二、图形-背景阐释

  20 世纪末迅速兴起的认知诗学(cognitive poetics)是认知语言学与文学评论相结合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作品解读工具。作为认知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形-背景理论被用来阐释文学文本的实践层出不穷。图形-背景理论是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obin)于 1915 年首先提出的。他通过对"面孔/花瓶"图的研究发现:人的知觉场始终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部分更容易被知觉者所注意,背景部分的细节则比较模糊,不容易引起注意,即图形背景分离。认知语言学家 Talmy首先将图形-背景理论引入到语言分析当中,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图形-背景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语言的认知过程中,倾向于把语言结构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图形"和"背景"两部分。

  图形---背景理论在《江雪》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该诗的结构组织上:

  1. 诗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当中,"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景图,同时诗人又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让读者感到了逼人的寒气。这两句可看作是江雪垂钓图中的"背景".后两句当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勾画出的都是一个个孤零零的意象,钓鱼老翁的形象在空旷寒冷的"背景"当中得以突显出来,极易吸引读者的眼球。这些意象可看作是"图形".前两句映衬后两句,使得广袤凄冷的"背景"与孤舟垂钓的老者"图形"相分离,突出了老者的孤独形象。

  2. 在后两句当中也存在"图形"和"背景"的分离。"孤舟蓑笠翁"可看作一个整体的"图形";"寒江雪"是老翁周围的自然环境,可以看作是一个较小的"背景".于是在大背景"千山"、"万径"和小背景"寒江雪"的双重烘托下,钓鱼老翁的形象更加突出。读者在欣赏完这首诗之后,大脑意识中老翁的形象是清晰明了的,而作为背景的雪山、寒江的意象则是模糊的。

  三、格式塔阐释

  "格式塔"一词源于德语中"Gestalt"的汉语音译,是 20 世纪产生于德国的一个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现象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 知觉绝不是感觉相加的总和,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因此,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形式和关系可以形成"格式塔质".

  格式塔理论可以应用于诗歌的意境分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于格式塔质与诗歌意境在组织上的高度吻和。美学当中的意境是由主观范畴的"意"和客观范畴的"境"所结合产生的。刘禹锡曾道:"境生于象外",表明意境是个体意象的组合,同时又高于这个组合(孟瑾,冯斗,2005)。这与格式塔所提倡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一致的。因此,可将意境分析与格式塔理论结合起来加以探讨。

  《江雪》一诗最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所传达的意境。该诗短短四句当中的"千山"、"万径"、"孤舟"、"老翁"都是独立的意象,四者之间并无相关的方位介词或联词将其联结起来,本应该让人觉得是孤零零的事物堆砌在一起。但是,由于唐诗简洁的特点,四个意象并放置在对仗工整的四句话中,其留给读者的意境已经远远超过了意象的单纯相加,这四个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了广阔无垠而寂寥无人的冰雪世界,以及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整首诗符合格式塔质的要求,实现了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基础之上,思想情感的升华。

  四、隐喻阐释

  在认知语言学里, 隐喻不再单纯的是一种语言现象或者修辞手法,而是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从根本上说,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结构的映射。

  中国唐诗讲求"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在《江雪》一诗中,诗人描写"千山"、"万径""、孤舟"、"寒江雪",虽表面上是恶劣严酷的自然环境描写,但出发点却是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对于读者来说,贬谪生活、怀才不遇、内心苦闷的生平,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现实都可以被看作是原概念范畴,而奇寒无比、死气沉沉、恶劣严酷的冬景可被看作是目标概念范畴。这两个范畴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性,即:抑郁、黑暗、残酷无情等。这些相似性联系起了两个范畴。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作品背后的人生哲学。

  五、概念整合阐释

  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是揭示人类表层的思维活动背后所隐藏的,即后台认知(backstage cognition)的东西。复合空间是由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input space),和一个能抽象概括两个输入空间内容的类指空间(generic space)以及一个复合空间(blend)所组成的。输入空间的对应联系由跨空间映射完成,其结构被选择性的投射到合成空间,通过一系列过程形成层创结构,从而解释了意义运演与产生的过程结构。

  这一过程包括:(1)组合(composition),来自输入空间中相应的映射成分,组成新的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在其他空间中不曾表现;(2)完善(completion),在知识、文化、认知模式的作用下,从背景概念结构和知识及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提取相关物与来自输入空间的结构匹配;(3)扩展(elaboration),根据复合结构自身的逻辑,人们可以对新结构进行独立的认知操作。

  在《江雪》一诗中,输入空间 I 包含了视觉所传达出来的直观元素,包括"千山万径"、"蓑笠翁"、"寒江雪"等等;输入空间 II 则包含了柳宗元个人仕途命运,包括"官场"、"独自一人"、"官场争斗"等等现实元素;这两个认知域内的元素一一对应,并且通过跨空间映射,这两个认知域的相同结构投射到了类属空间,那就是"抑郁"、"严酷"、"黑暗"等恶劣的环境条件;如此一来,原本两个毫不相关的输入空间在类属空间内找到了相同的结构。而类属空间的共享元素又帮助这两个输入空间内的元素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千山万径"---"官场","蓑笠翁"---"独自一人","寒江雪"---"官场争斗",从而形成新的组合。

  与此同时,我们大脑中关于柳宗元被贬谪的历史背景知识被激活: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通过跨空间映射,这一被激活的背景知识连同输入空间内部元素建立起来的一一对应关系投射至合成空间,从而完成了"完善"这一整合步骤。

  合成空间接受了类属空间投射的抽象信息,以及两个输入空间投射的一一对应关系,开始进行认知运作,并借助被激活的背景框架获得了核心的层创结构,完了概念整合最后的"扩展环节",建构出全新的隐喻意义:虽然官场黑暗,勾心斗角,但是仍要保持一个正直的品质,不为官场恶势力所屈服,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诗人通过这种手段表达自己努力追求遗世孤立, 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决心,对后人起着鼓舞作用。

  六、结束语
  
  本文以唐诗《江雪》为例,运用多个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了唐代山水诗。分析发现《江雪》一诗在组织上刻意渲染"背景",突出"图形",以此形成强烈反差,增强视觉效果;注重整体境界的传达,符合格式塔的整体性本质;在修辞手段上,寓情于景,托物言志,采用隐喻表现诗人所处的社会、人生环境;此外,通过不同认知域内部元素的相似性,利用读者的背景知识,展开认知运作,建构出全新的隐喻意义,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分析表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可以帮助读者较好地解析唐代山水诗的创作艺术和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林国庭。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诗歌翻译[J].山东文学,2010(5)。
  [2]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4)。
  [3]马丽丹。图形/背景在王维田园诗中的认知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1)。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各体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