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心理学论文 >

我国再就业培训中的问题及心理辅导模式优化

来源:未知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1-25 共1851字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暴发,让全球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全球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失业高潮,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社会再就业现状。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影响尤为明显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全球经济都处于下滑的趋势,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也日渐的扩大。一些企业处于半停产甚至停产的状态之中,一部分优势企业大力度的裁员来应对当前压力和国际金融危机下的竞争,这是导致我国失业人员增加和就业岗位减少的必然原因。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重大经济的必然原因,引起了全社会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我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其中包括了“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在职培训”的实施,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得完善再就业培训制度成为了工作的焦点。

  二、再就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再就业心理咨询的短缺。2004年北京开通了“再就业心理援助热线”,针对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心理咨询服务;2005年南京也在市职业介绍中引入了心理咨询服务,再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的出现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心理咨询服务对于全国城镇失业登记群体和低保再就业而言仍然处于极端短缺状态。一种是类似北京、南京这种单向性的心理咨询热线还不能解决再就业心理问题,像一些低保、失业人员没有积极再就业的意向,他们就不会去打热线咨询;心理咨询热线只能针对那些有就业意向的群体起到一定作用,而这并非是再就业心理咨询的主攻人群,实践证明,主观上不积极再就业的失业人员才是主要的心理服务群体,这就表现出了在就业心理咨询的“短”.还有就是再就业群体规模、需求程度相比,我国的再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的专业人才稀缺和专业型服务机构稀缺,特别是针对性心理咨询互动等规范化服务制度短缺。这方面就体现了再就业心理咨询的“缺”.根据调查表明,失业人员大多数都是通过直系亲属的心理交流、安抚和鼓励而建立再就业信心的。

  2.再就业中过度依赖亲朋好友。根据研究表明,失业人员在通过自身努力找工作的过程中,委托亲朋好友找工作的比例占其他方式的58%,这种心理就导致了我国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过低、再就业不稳定的原因之一。而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失业人员能更好的定位自己,增强自身的信心,找到适合的工作。通过对两者结构的对比可以看出,亲朋好友及直系亲属的再就业心理咨询效果,不能实现失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

  3.再就业培训层次低。失业培训人员年龄跨度大,20岁到50岁不等,造成文化素质差异大、接受能力、掌握技能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当面对繁多复杂的失业人员时,统一的进行课程培训,不能有效的解决受助者的实际需求。培训课程缺乏灵活性,不能很好的和受助者进行互动和沟通,下岗失业人员对现有工作岗位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的掌握不够。而且培训课程还缺乏针对性,很多培训机构只重视技术和知识水平的培训,忽略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没有对受助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观念指导的培训,使培训出来的受助者无法适应,导致失业危机再次发生。

  三、我国再就业培训心理辅导模式的完善。

  1.借鉴成功再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经验。对失业人员进行服务时可对以往成功的再就业培训资料进行借鉴,根据相关的标准对咨询人员进行详细的分类,帮助其了解自身的能力找到就业的目标,确定适合自己的岗位,并根据失业人员性格及能力进行针对性辅导,有必要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心理咨询,确保再就业培训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2.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根据失业人员及有能力就业的低保人员提出的要求及建议对再就业培训心理咨询的相关程序进行完善,使《就业促进法》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社会及就业人群的认可。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针对该地区再就业情况对再就业培训心理咨询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使其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

  3.加强再就业培训队伍的建设。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强对再就业心理培训队伍建设的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聘请具有职业生涯规划、再就业心理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与再就业培训相关的技术性人才,建设出优秀的再就业心理培训团队,提高再就业人群的就业率。

  总之,在解决失业的问题上,再就业培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完善再就业制度直接影响到再就业培训的实施效果。为了有效的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只有不断的推广和完善再就业培训工程,才能顺利发展再就业培训。

  参考文献。

  [1]史册,杨怀印。我国城镇失业群体培训管理的误区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1):23-25
  [2]史册,杨怀印,郭天娇。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措施研究[J].经济纵横,2014(5):68-70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就业论文
返回:管理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