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学原理论文 >

传统管理学理论的局限与革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2-09 共6471字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智力资本和概念信息产品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管理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传统管理学对于这些变化总体上表现出无能为力,新的相关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所以,传统管理学需要创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传统管理学理论的局限与革新”的管理学原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统管理学理论的局限与革新

  原标题:传统管理学理论需要创新
  
  摘要:传统管理学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其贡献和功绩有目共睹。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智力资本和概念信息产品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管理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传统管理学对于这些变化总体上表现出无能为力,新的相关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所以,传统管理学需要创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传统管理学;知识经济;智力资本;概念信息产品;创新
  
  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促进了管理学的诞生,同样,管理学的发展和创新要受到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管理实践的影响和制约。传统管理学发展到21世纪,已经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逐渐显现出它的不合时宜,所以,现实的需要呼唤管理学理论的创新。
  
  一、传统管理学体系的发展阶段及其贡献
  
  传统管理学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以泰勒为代表的第一批管理学家首先开始关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以解决发展的工业和日益增多的工人罢工之间的矛盾。 1911年,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版了他的着作《科学管理原理》,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以代替之前在企业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经验管理。亨利·法约尔是法国伟大的管理学家,他在经营和管理企业的经验基础上,创立了一般管理理论,1916年法约尔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品《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学体系。乔治·埃尔顿·梅奥是美国人际关系学派的创始人,1927年梅奥参与了美国国家科学院主持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划时代的管理思想。彼得·德鲁克创立和发展了现代管理学,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重视总结生产管理的实践,认为管理学如果只停留在基于假说基础上的演绎推理,就会丧失其生命活力,德鲁克的作品非常多,可谓着作等身,在这些作品中他将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做了最丰富的总结。泰勒、法约尔、梅奥和德鲁克等是迄今为止最富盛名也是贡献最大的管理学家。
  
  传统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诞生了初级的管理学;第二阶段以梅奥提出“社会人”为标志,管理学开始关注企业中人的行为问题;第三个阶段诞生了大量的管理学家,这些管理学家不满足于前人的观点而进行了百家争鸣,从而形成了管理学领域的“丛林”;第四个阶段,管理学家们看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征,试图通过创建新的管理学理论来应对管理实践的需要,然而,由于各个基础学科发展的限制,第四代管理学界只出现了一些零星的思想观点,并没有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在管理学的第一个阶段,泰勒、法约尔是代表人物。泰勒认为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是由机器和工人的劳作搭配产生的,他从机器和工人方面研究了如何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对于机器方面,泰勒基于精确的动作分析,对生产工具、生产条件、生产要求进行了标准化设置;对于工人方面,泰勒认为工厂要选用最优秀的工人,对劳动过程中的动作与时间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确定合理的工作量、工作程序,以及对工人进行培训,使得他们掌握必要的工作方法,并且设计了有差别的记件工资制,最大程度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这样机器与工人之间就完美的结合起来了。泰勒管理学的目标就是提高个人生产效率最大化,他的管理方法确实使得工厂的效率提高了两到三成。法约尔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初级的一般管理原理,他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部分工作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法约尔是采矿技师出身,他在工厂曾经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当工厂濒临破产时,他临危受命担任该工厂的总经理,在担任领导职务的过程中法约尔深深体会到管理的重要性,他说:“对一个企业而言,一个管理能力不俗而技术上平庸的领导人一般要比一个技术上出色而管理能力平庸的领导人要有价值的多”.并且认为:“在处理工业、商业、政治、宗教或其他各方面的大小事务时,‘管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管理学的第二个阶段中,梅奥的霍桑实验纠正了前人“见物不见人”的缺陷,泰勒时代的管理学把人当作没有感情、感受和自主意识的机器,这种管理方法使得工人的反抗情绪非常大,所以泰勒的管理学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企业中存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要求“效率逻辑”,而非正式组织所要求的是“感情逻辑”,很好的弥补了泰勒管理学体系的不足。梅奥因此而提出了“社会的人”的模型,其管理学思想方法更偏重于心理学,对于管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界的大师,他的学术成果使得管理学的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丰富,大部分管理学家都是用分析的思路建立管理学,而他却与此相反,他认为与其用分析的方法建立出在实践中不好用的学院式管理学,还不如直接去整理和概括管理实践,这样从实践中来的经验经过总结和提炼后就可以反过来进一步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所以,德鲁克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管理经验的总结,如《公司的概念》、《管理实践》和《有效的管理者》及《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都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完成的。德鲁克的管理学思想非常丰富,包括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目标管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自我管理思想、CEO管理思想等。
  
  传统管理学的第三个阶段中,管理学界出现了众多学派,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系统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大致11个学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个时期产生了很多有真知灼见的管理学家,但是无论从理论的完备性还是从实践的效果上看,并没有出现像前两个时期那样的集大成管理学家。重要成果包括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莫尔斯和洛希的“超Y理论”,以及威廉·大内的“Z理论”,这些理论集中探讨了管理学中的人的模型的问题,也就是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说,对于管理学的发展来说,这些探讨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管理学的发展就基于人的模型的不断科学化。 “X理论”是与“经济人”假设非常相似的学说,它把人的观念水平设想的非常低,人就是贪图享乐、不愿意劳动的动物化的人,所以管理者必须用强制的手段迫使工人进行劳动;“Y理论”与“X理论”争锋相对,对人性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厌恶劳动,人们有获得成就、主动承担和追求责任感的的自我意识。 “超Y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普适的管理方法,因为管理方法必然由于组织性质、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理论打破了“X理论”和“Y理论”对于人的模型的单一性认识,开启了对于复杂化的人的模型的探讨。威廉·大内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日本企业相互较量的历史,发现日本企业获胜的法宝是其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他的“Z理论”以“社会人”假设作为人性分析的基础,认为企业组织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是非常和谐的,企业应该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与员工共甘苦、共命运。现行的管理学体系太庞杂,许多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晰,跟管理学的“丛林”时代有很大关系。
  
  在传统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第四个阶段里,管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两个分支。其一是市场营销理论,其二是对智力资本管理的探讨,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非常迅速,而智力资本的管理理论则比较零碎,还处于直觉性的探讨阶段。托马斯·达文波特与劳伦斯·普鲁萨克合着的《营运知识---工商企业的知识管理》(1997)探讨了知识管理问题,并为知识管理学创建了一系列专用词语和概念,作者以英美各大跨国公司为例,研究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如何管理和衡量自身的智力资产,并将无形的智力资产转化为有形的价值。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认为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应该像人一样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圣吉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就是系统思考,即用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个人的“学习智障”.安妮·布鲁金的《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1997)中认为,公司中最大的资本,就是继资本、劳动之后脱颖而出的‘第三资本',即智力资本。然而以布鲁金为代表的新派管理学家并没有能够明确智力资本的范畴以及如何管理智力资本。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传统管理学当中,只有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学是比较完善的体系,其他管理学家只是在这个体系当中贡献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和动力。
  
  二、传统管理学理论的局限
  
  任何一个科学体系,人们对它往往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满足实践的需求,二是满足该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继起性学术发展的要求。从应用角度看,传统管理学理论对传统企业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的,传统企业是指以经营实物资本为主的企业。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传统管理学就有点捉襟见肘,其体系构成比较混乱,各个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也没有明晰,比如一般管理学、管理哲学、企业文化学、企业战略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理念学等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梳理就较为混乱。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举办了纪念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管理学虽然历经百年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学科内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充满争议,管理学大量借鉴别的学科的发展成果,学者们认为这种行为造成了管理学自身的合法性问题,为了维护学科的合法性,许多学者致力于用逻辑演绎的方式建立概念体系完整、逻辑链条流畅的管理学理论,但是又引发另外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就是管理学的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更加不能满足现实中企业管理的需要。这些观点都说明现行的管理学体系还处于“前科学”的阶段。
  
  现行的管理学正处在学派林立之中,这正是一个学科不成熟的表现,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在传统的管理学当中,德鲁克的管理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德鲁克的管理学体系实际上是“管理经验大全”,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管理学在实践当中有用的部分实际上是经过总结的管理经验部分,而不是理论部分。所以,传统管理学虽然在指导传统企业管理实践方面有一定成效,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传统的管理学体系是完备的。
  
  其次,在泰勒、法约尔的时代,产品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社会经济正在走向推销的时代,而传统管理学适合产品时代和推销时代,所以当时并没有显现出传统管理学的不合时宜。因为智力资本和概念信息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少,从统计概率上几乎可以忽略它们,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比较低,企业雇员为了保住为数不多的工作机会即饭碗必然要忍受雇主的不友好态度。但是,这两个方面到了21世纪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产品大部分都包含概念信息,智力资本也成为现代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大部分的企业雇员也不会再接受传统的管理方式,所以,传统的管理学已经不能适应真正意义上的当代企业的管理实践,所以才会出现学者们所说的管理学在日益脱离管理实践的现象。
  
  传统管理学理论之所以出现局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众所周知,用分析思路建立的管理学是建立在众多基础学科之上的,所以管理学的发展受到这些学科发展的制约,如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哲学中的一般哲学和边缘哲学对管理学理论的建立都有很大影响,一般哲学体系本身就有很多问题,而边缘哲学中人的模型探讨的又不清晰;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之外,大都不成体系;经济学也处在大变革的时期,之前的经济学流派都多少具有一些局限性。从基础学科的发展水平来看,管理学不能够建立也是情有可原和意料之中的事情。
  
  其次,21世纪已经是智力资本和概念商品占主流的时代,传统的管理学并没有将这些范畴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虽然安尼·布鲁金等人已经开始研究智力资本,但只是非自遣意识对于智力资本时代的直觉性感受,他们觉察到了新世纪到来之际管理学的对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管理学对于新的研究领域几乎到了完全失灵的地步,但是他们并不能提出管理智力资本的新的理论。概念信息产品的普及也是传统管理学没有认识到的,虽然当代的经济当中夹杂着一定量的传统经济,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具有竞争优势的还是概念信息产品,传统的产品已经不再是未来市场需求发展的趋势。从当下的电视广告来看,产品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质量、服务、价格等范畴,而更多的集中于产品所蕴含的理念、生活方式等。
  
  综上所述,传统管理学体系对当代意义的企业是没有效力的。所以,传统管理学理论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创新。
  
  三、传统管理学需要创新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浪潮的来临,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出现了重大变革,这就是智力资本的出现和概念信息商品的普及。智力资本已经占据了资本的核心地位,而概念信息产品也已经成为现代意义的产品的必然发展趋势,成为企业生产和营销成功的关键性因素。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设备、成本、质量等领域转移到企业的人才领域,即企业是否能够吸引人才和保有人才。只有人才能够提供智力资本,只有人才能够创造出概念信息产品,所以,现代企业的灵魂是人才。企业是否能够吸引和保有人才的最根本途径在于是否能够设计恰当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只有高水平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才能吸引真正的人才。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待遇在物质文明相当发达的当下,已经不足够成为吸引人才的关键性因素了,因为但凡是人才,无论到哪里都会收到相当好的物质待遇,在满足了物质性要求之后,是否能够给予他们更高的精神追求和享受,就是企业真正应该重视的问题。
  
  以海尔为例,它之所以能做大做强的原因是成功设计了公司的最高理念---产业报国。以张瑞敏为首的企业领导能够使这个理念成为所有员工在海尔工作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一旦员工从内心里认可这个理念,他们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从而接受企业对于员工的高标准严要求,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样便解决了人才的保有和管理两个难题。
  
  然而,传统的管理学理论对于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研究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对于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研究很多,但是观点非常庞杂,相互之间又不尽相同,让人莫衷一是,从学理上讲,这些观点并不足以弥补传统管理学的体系缺陷,从实践上讲,传统管理学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完全失灵。而且,智力资本既不属于流动资本也不属于固定资本,所以,傅氏记账法基于传统的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记账方法也已过时。所以,传统管理学急需进行理论创新,因为面对知识经济,从学理上管理学应该对其做出相应的解释说明,从实践上应该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佳贵。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J].管理学动态,2013,(3):195-199.
  [2] 纪光欣。和谐管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线---纪念弗雷德里克·泰勒逝世百年 [J]. 中国工业评论,2015,(6):94-97.
  [3] 杜鹏程,赵曙明。德鲁克经典管理思想解读---纪念德鲁克 100 周年诞辰暨德鲁克管理思想研讨会观点陈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1):1-10.
  [4] 苗莉。管理学百年回顾与展望---第 4 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评 [J]. 管理学报,2012,(2):184-203.
  [5] 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45-167.
  [6] 祝军 . 第 五 项 修 炼---系 统 思 考---《第 五 项 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阅读札记之四[J].北京成人教育,1998,(1):18-21.
  [7] 赵罡,陈武,王学军。智力资本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54-160.
  [8] 朱瑜,王雁飞,蓝海林。智力资本理论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9):50-56.
  [9] 官文娜。日本企业的信誉、员工忠诚于企业理论探源[J].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40-160.
  [10] 谭劲松,王朝曦,谭燕。试论智力资本会计[J].会计研究,2001,(10):41-47.
  [11] 程淑荣。评析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2] 李方勇。 西方企业组织理论百年演变和发展综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管理学原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