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

从《故宫》到《颐和园》看电视纪录片画面的创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26 共2807字
论文标题

  画面可谓是纪录片的灵魂,一幅幅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瑰丽图景,才是纪录片最终的追求,十二集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是第一部全部采用高清特色电视技术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纪录片《故宫》播出以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评价,《故宫》的特色是以全新的电视创作理念、上乘的电视画质和声音效果等,为广大观众讲述了故宫的历史故事,充分显示了当今中国高清电视的制作水平,被称为中国电视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作.而后续之作《颐和园》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寻我国园林文化的大型纪录片,是央视纪录片《故宫》原班人员历时三年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再现了明清园林的盛况,传承了我国的园林艺术.

  故宫和颐和园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一个是庄严的宫殿,一个是旖旎的皇家园林.怎么把它们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电视画面的任务,从《故宫》到《颐和园》就能看到电视纪录片画面的创新之路.

  一、技术的创新 带来画面的飞跃

  《故宫》在拍摄技术上采用延时拍摄技术(逐帧拍摄).在《故宫》中看到的宫殿上空云层的移动,宫墙上光影的变幻以及从暗到明的光线变化,对每一帧的拍摄都进行精确控制,使摄制组获得了满意的延时拍摄效果.

  尤其是用延时拍摄技术,拍摄下了 2004 年冬至日前后三天中,太阳光线照在太和殿内的精彩景象---太和殿的正中匾额出现了极其独特的光影变幻效果.在观众看到的十几秒到二十几秒的画面中,摄影师可能要用两三个小时或者长达八至十个小时的时间完成.像这样的延时摄影,在《故宫》中大量使用,使《故宫》的画面更丰满,更具有历史的沧桑感.

  《故宫》的画面还有一个显着特征就是固定的画面较多.为了使故宫这座凝固不动的建筑群显得更有生命力和历史感,制作团队选择近二十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对它们进行定点拍摄,就是在固定不变的拍摄地点和角度进行多次拍摄,拍摄主要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最显着的气候变化中进行,其中大家在节目中看到的,故宫角楼的四季变化和故宫内断虹桥桥边从枯枝到绿叶再到白雪纷飞的景象就是这样拍摄下来的,把这样的镜头主要使用在了表现时间流转、世事变幻的叙述段落中.如用 3D 技术展示了紫禁城修建时从空中鸟瞰北京工地时的情景,展示了从元朝皇宫遗址到明紫禁城的空间布局变化的过程,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变迁.

  而到了《颐和园》,这样的固定画面开始变少,运动画面的比重增加,为了展现《颐和园》整体面貌和常人无法看到的场景,让画面具有更大的视觉冲击力,每一组画面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每集都有大量的航拍和移动镜头,给观众带来了非常唯美的视觉感受.如:从十七孔桥拍摄的每一组镜头,效果都非常好,这些特殊的角度是不管你去过多少次"颐和园"也无法看到的场景,只有通过航拍技术特殊的视觉拍摄才能看到;在第六集里介绍了在修缮一新的"德和园"大戏楼上演剧目时,有一组镜头是从两位演员的全景做起幅,边移动边升起,最后一直延伸到整个"德和园"的大全景;还有一个长镜头从排云殿前起,从低空穿越排云门,然后往上升,直至俯瞰整个万寿山全景,所有的遥控航拍镜头都是一气呵成,绝对经典.让瑰丽的风景在画面上流动.

  作为园中的文物、建筑物等,按常理拍摄可能会出现一个个固定的画面,有特写、中景、全景,或上下、左右移动,让观众能一一看清楚,然而在《颐和园》里,所有静止的东西,很难看到几个固定镜头,特别是在第四集中,画面的动、静结合得非常完美,所有的画面几乎都动起来了.因为全部采用运动拍摄,并且主体与背景、前景的虚实关系控制得非常到位,以各种非常规的视角来全面展示颐和园的极致之美,这种拍摄方式让观众看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单调.

  二、影调的处理:突出主题意境

  光线是满足影视系统获取画面影像的必要条件,显示被摄对象的周围环境,控制或决定画面的影调或色调.

  《颐和园》在色彩、影调、光线等处理上,比《故宫》更丰富、更真实、更有意境,光线的变化虽然还有《故宫》的影子,也采用了逐帧的拍摄方式,如:每个建筑物光影从暗到亮或天空的云层发生明显的改变等,但《颐和园》在光线的处理上更为细致,特别是一些逆光或侧逆光拍摄的画面,光圈控制得非常好,画面清晰,有层次感.

  纪录片《颐和园》在用光方面控制得非常完美,有意识地通过光影的造型来体现"颐和园"古典美的艺术风格,无论是楼阁或亭台,还是建筑物、艺术品或空镜头,呈现给观众的都是如诗如画美轮美奂的意境.如:在第二集的开始部分,"荷花摇曳、湖光潋滟、山色空蒙"这一片断,制作团队选择了特殊的时间拍摄,整体影调基本保持一致,控制在阴、冷、朦胧之间,可以说是达到了化实为虚、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最高意境;第五集说到八国联军时,所有的画面都是从阳光灿烂到乌云密布,特别是十七孔桥画面的处理,阳光从桥的一头变化到另一头,有着明显的变化;而当提到北京人习惯称它为老使馆区,这里成了禁止中国人进入的国中之国时,所有的画面都选择在阴天拍摄,并且做了冷处理,画面的基调都是灰色的、阴沉沉的,而天空则是蓝色,让观众有一种很阴沉的感觉;当介绍到湖水清澈、碧波浩淼的景观时,画面采用贴在水面上进行倾斜的运动航拍,并且镜头是迎着太阳的方向走,但光圈控制非常完美,画面既不曝也不暗,碧波荡漾的湖面,更显昆明湖的清澈,影调的出色处理,使每一组画面与故事主题非常契合.

  三、多种素材 让画面更丰富

  二三维技术相结合缩短了时空的界限,增加了经济效益.数千年的历史在简单的变迁中得以展示,使观众一目了然.在空间的展示上,电脑技术的运用更是如虎添翼.故宫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建筑体系.在故宫的片头中,镜头先展现了庄严的太和殿的内景,发黄的画面给人很真实的感觉,但是随着镜头后移,推出门以后,一群游人的出现把历史拉到了现在,时空在一个镜头中得到了跨越,视野上的开拓是人类不断追求的.比如《故宫》首先展现的是一轮明月挂于天空,随后镜头下移,冲破云层,展现了地球的远景,在慢慢下落的过程中,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北京自周朝以来到现在的整个变迁,使用三维动画,展示了故宫的主殿构造和建筑的过程,同样非常直观而明白易懂.同样是主殿,在展现它曾经历过火灾而焚毁时,不是用传统的却又很枯燥的解说词来交待,也不是用真正的火灾场面而增加成本,而是使用了模拟场景,更加真实而经济.《故宫》中,创作者深刻领会了故宫的对称美,并把它融入了纪录片本身的构图中.全景展现故宫的形象时,镜头几乎都是沿中间的轴线前后推移.在片中出现较多大明湖的一角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对称构图.另外就是摄影中常用的前后景衬托的原理.就是在主画面的前景部分以一个较小的,与主题相关的物体作为衬托,这样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美感,而且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或者增加了情趣.我们在其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主画面是高耸的城楼,前景部分有一只或清晰或半模糊的小狮子.画面不再单调,增强了美感,还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在色彩的运用上,画面更是动用了所有的元素,包括电脑技术.蓝的天空、红墙黄瓦、碧水青树在电脑技术的帮助下,显得异常鲜艳和炫目.整体的色调,几乎是采用了拍摄 MTV 的画面渲染方法,增强了画面的可看性.

  从《故宫》到《颐和园》展示了电视纪录片画面未来之路,那就是如何创新,如何让观众置身其中感受到画面之美.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