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

初一历史教材中情感隐匿的价值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19-11-08 共3269字

初一历史论文独家整理8篇之第三篇:初一历史教材中情感隐匿的价值探讨

  教材一般是指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标准教科书, 是以定型化、规范化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教学内容, 包含着编者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初一历史教材为中国古代史内容, 隐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 由于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等原因, 编写者往往会将其情感隐匿于教材之中。因此, 教材要真正成为"资源", 必须经历一个"激活"的过程。作为信息呈现媒介的教材, 只有经过教师个性化的不断挖掘、不断丰富, 才能显示它的价值。

  本文拟以我们宿迁市使用的岳麓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例, 谈谈自己对此的一些看法。

历史

  一、挖掘历史故事背后隐含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历史学科的一些教学内容往往隐含某些"隐性"的情感, 特别是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光辉灿烂的成就, 一些"隐藏"于历史故事背后的情感需要我们去挖掘开发。

  例如,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 (上) 第四课中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这一传说是对客观史实的描述, 编写者不可能像讲故事那样, 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倾向, 但字里行间依然有"隐性"的情感, 需要我们去挖掘开发。教材正文对"大禹治水"叙述虽然很简略, 但说到"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河水引入大海, 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并且在小字中进行了补充:"禹带领人们治水, 历时13年, 风风雨雨, 昼夜辛劳, 三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战胜了洪水。"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情感:大禹从治水时前人和自己的实践中看到, 用"堵"的办法充其量只能对付那些小洪水, 遇到大洪水的时候就无济于事了, 于是他采用"疏"的办法, 把洪水引入大海, 从根本上解除了洪水的威胁。这一故事, 向我们展示了大禹率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艰苦过程, 也标志着人类在认识自然规律上的一大飞跃。

  大禹治水13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体现了他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改堵为疏, 体现了大禹学会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对"大禹治水"背后的"隐性情感"的挖掘、梳理、引导, 学生对禹由了解转为佩服, 学习的热情一下子被诱发出来了。这一学习过程不仅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 也使得他们得到了情感的升华。

  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了严密的统治网络, 为什么还会灭亡呢?在学习七 (上) 第六课"分封诸侯"这一目中, 教材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西周后期, 统治者昏庸残暴。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周厉王贪财好利, 用严刑镇压人民, 引起镐京的平民暴动, 西周走向衰落。二是周幽王失信而亡。对于后一点, 教材引用了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 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 长得很美丽。《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褒姒:"目秀眉清, 唇红齿白, 发挽乌云, 指排削玉, 有如花如月之容, 倾国倾城之貌。"褒妃虽然美, 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 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 就赏他一千斤金子" (至今仍相传的"千金买笑"的故事就是从这儿来的) .有个叫虢石父的, 想了"点烽火而戏诸侯"的办法, 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 周幽王带着褒姒登上城楼, 命令四下点起烽火。诸侯见到烽火报警, 纷纷带兵前来救驾, 褒姒看到这样的情景, 开怀大笑。后来犬戎真正来犯时, 周幽王再燃烽火报警, 诸侯以为又是个骗局, 就不带兵救援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西周森严等级的分封制度由于周幽王自身的嬉闹被诸侯轻视, 出现令行而不听的状态, 引起社会秩序混乱, 最终自取灭亡。

  西周因周幽王失信而亡, "徙木立信"则使秦国走上强盛。教材引用了《史记·商君列传》对这一故事的记载。为了使新法能在民众中很好地贯彻实行, 商鞅采取了"徙木立信"的措施。他在国都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 贴出告示:"谁将此木扛至北门, 赏10金。"大家觉得不可思议, 商鞅把赏金提高到50金。这时有一个胆大的人上前扛起了木头, 一直走到了北门, 果然如数领到了赏金。大家这才相信商鞅是个说话算话的人, 从而也教育民众必须认真地遵守新法。这两个历史故事背后隐含着浓烈的情感因素。一个君主失信, 戏玩"狼来了"的游戏;一个"徙木立信", 取信于民。结果前者自取其辱, 身死国亡;后者变法成功, 国强势壮。可见, "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初一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很多, 比如:端午节的由来、鸿门宴、三顾茅庐、击楫中流、杯酒释兵权、十三行等等。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引入, 既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有趣, 又让他们进一步体会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

  二、追溯知识起源, 丰富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

  每一个历史知识点都有它的起源、发展及历史人物的传闻佚事。在教学中, 教师要仔细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 在适当的地方穿插介绍一些关于历史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丰富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

  例如,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推行, 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体现在择婿标准上, 当时许多士大夫家庭不再讲究门第, 而找状元婿, 出现了榜下择婿, 甚至榜前择婿的现象。

  诗人孟郊年近50才考中进士, 当即赋诗"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中举后的孟郊居官溧阳县尉, 将母亲接到任上住, 并写下《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这段时间, 还出现了大规模的园林游赏活动。中国的园林与文人的活动有关, 中举的文人要庆祝, 开联谊会, 一般都选择有景致的地方, 这也促进了园林建设的发展。

  以上种种现象都与科举制有关, 科举制的推行不仅涉及到教育、选官等方面, 而且引起了多方面的社会变化。

  有人说清朝覆灭很大程度与科举制的覆灭有关, 细细探究不无道理。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 是教育史上的转折点。废科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之一就是原来的老师都是教经文的, 不会教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技知识, 所以出现了速成计划, 政府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去西洋求学, 以支撑新学堂的建设。事实上, 他们中的很多人接触了西方文化, 如孙中山的同盟会中多为留学生, 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另外, 原来教经文的人失业了, 出现了"读书无用"论, 很大程度上得罪了社会的中层阶级, 特别是士官阶层。

  因此, 我们要引领学生形成整体的思维, 将历史上的一个个点串连起来, 成线, 成面, 成一个立体的坐标系。

  三、利用教材插图,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一历史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地图、示意图、人物图、实物图、书画作品等插图。这些图画不但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了教学内容, 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挖掘插图蕴含的内在价值,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比如岳麓版中国历史七 (下) 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宋代城市中已打破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界限, 出现了众多的服务性行业, 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一史实?我们可以选用最能反映宋代商业繁荣的《清明上河图》进行补充解读。

  《清明上河图》是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画面可分为城郭、河道和街市三大部分, 图中熙熙攘攘的人流, 人们各自奔忙, 姿态不同, 神情各异, 描画得清新自然, 形象逼真, 生动地反映了北宋京城汴河一带的建筑风貌、风俗人情和商业繁荣的景象。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东京邸店遍布, 经商的人很多, 其中不乏家财万贯者, 也有不少中等商人和小商贩, 从而可以探究唐宋时期商业的发展变化。

  历史是对以往人类社会的记录和总结, 其经验和教训能够给后人提供借鉴。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学习, 可以领悟到一些道理, 尤其是对历史人物的学习, 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 都会对初中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产生"榜样"和"警戒"的作用。因此, 我们更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物插图, 挖掘其内在的价值。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 但由于受文本条件限制, 教材并不能完全呈现其丰富、独到的内涵与情感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开发和利用教材, 让学生借助教材主动理解和体验, 获得良好的情感熏陶和历史思想的启迪。

点击查看>>初一历史论文(推荐8篇)其他文章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