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福建装配式建筑发展问题与优化策略

来源:绿色环保建材 作者:林玮杰谢信永
发布于:2019-08-10 共3566字

  福建省装配式建筑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建筑产业, 对于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一些弊端, 例如专业人才与技术的缺乏、造价比传统建筑更高, 所以提出对策解决问题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 林玮杰 (1997—) , 男, 汉族, 福建南平人, 在读本科生。; 谢信永 (1986—) , 男, 汉族, 福建福鼎人, 助教, 本科, 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1 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优点

  1.1 施工方面

  装配式建筑有着构件工厂化生产的特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只需要对预制构件的节点进行浇筑,省去了大量的模板现场浇筑过程,减少大量人力物力,能比传统现浇建筑减少50%的用工量,不仅提高了工人效率也降低了人工与建筑成本。

  1.2 环保方面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而装配式建筑正是向着此方面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产生有效的避免了施工工地“脏乱差”的问题。[2]首先装配式的预构件生产后即可安装,浇筑面积较少,可以有效的避免大量材料堆放占用空间;其次装配式建筑用工量少,施工便捷,基本不会产生湿作业,有效确保工地的环境卫生;而且施工过程产生的耗能低、噪音小、粉尘少,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小,有效的改善了传统施工对于周边的污染问题。

  1.3 安全方面

  传统的现浇式建筑多数为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建造时间长、难度大、危险性高;装配式建筑不仅减少了繁琐的施工做法,而且用机械装配替代了危险的高空作业。机械化的装配也让房屋的质量更加的有保障,在耐火性,抗震性方面都优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

  1.4 技术应用方面

  随着BIM与RFID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装配式建筑如虎添翼,BIM可将装配式建筑中的各个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数据信息化的数据建筑图元,使用BIM对装配式做设计与预算会比对传统的现浇式建筑更加便捷。而RFID技术则可以清晰完善地储存装配式建筑的大量数据,并且便于纠正在设计、施工阶段检查出的错误,有效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机械化水平。这都对于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维护有着完善的保障。[3]

  2 装配式建筑的政策

  在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目标是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4]

  在《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的目标推动下,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求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总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到达15%,重点地区到达20%。培育50个以上的示范城和200个以上的产业基地。图1为到2017年11月所完成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目标要求。

  在2017年3月,福建省也响应国家的号召,发布了《2017年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包实施方案》,提出装配式建筑在2017年要完成总金额32.5亿元,总建筑面积不少于30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重点建设城市为厦门、福州、泉州、漳州。

  自2017年福建省发布《2017年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包实施方案》后,省政府发布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0%以上。其中,福州、厦门市为全国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地区,比例要达到25%以上,争创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泉州、漳州、三明市为省内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地区,比例要达到20%以上,争创国家装配式建筑试点城市;其他地区为装配式建筑鼓励推进地区,比例要达到15%以上。到2025年,全省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2019年印发了《2019年福建省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积极推动装配式发展,逐渐完善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办法。

  3 福建省装配式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设计方面

  福建省内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企业及专业设计较少,而装配式建筑预构件的设计又难于传统现浇结构构件,这使得很多传统建筑企业的设计方案达不到标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预构件无法对接,要进行二次拆分甚至重新制作,这不仅拖延工期也会造成材料、资金、人员的损耗。表1为福建省装配式建筑的相关企业。

  3.2 施工方面

  虽然福建省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现浇式建筑向装配式建筑转变,但施工技术并未得到广泛的普及。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现浇式建造形式,对于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要求更加严格,而福建省内目前的施工人员多为现浇施工方式。除福建江夏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学院有开展装配式建筑相关教学外,多数专业院校还未开设有关于装配式建筑的专业,也很少涉及到有关装配式建筑及相关软件的课程,这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要将现浇式施工人员转型为装配式建筑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无疑是对管理者和技术工人的一大挑战。而培养这方面的技术型人才也是福建省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3.3 经济方面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要比现浇式建筑的建造成本高出200-700元/m2,虽然政府有对装配式建筑实施政策支持,但是这样高成本,回报周期较长的工程还是使大多数企业望而却步。而且装配式预构件标准化程度低,需要依赖人工操作,导致构件供不应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此外模板的周转率也低,拉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整体造价。[4]而且福建省做装配式预算的人员较少,很多预算员不了解装配式建筑的材料工艺与市场价格,价格也并未公开透明化,使得出现较大误差,而很多企业难以承担这样的风险。

  4 针对福建省装配式建筑提出对策和建议

  4.1 政策方面

  当前政府应该提高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重视性,简政放权,现有的一些政策应在如何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良好的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大力推动传统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的工程建设,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和管理内容,让企业更加容易的投标到有关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提高企业积极性。[4]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各种媒介提高社会各界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与认可度。使用激励政策,推动居民了解装配式建筑,激发装配式建筑的居住使用市场,大力发展在农村使用装配式建筑,鼓励农用住房优先采用装配式的建造方式。在城市,可以以政府控价、补贴的形式推动居民购买装配式的住宅,给相关优秀企业一些税费减免,使得企业有动力,居民有理念。

  4.2 产业技术方面

  对于福建省应该把设计施工企业与生产厂商结合在一起,实施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模式,改变传统的设计、生产、施工分离模式,让设计人员能监督检验生产的预制构件,这样可以避免预制构件达不到设计标准、施工中无法对接等问题;还能进行流水作业,加强施工效率,也能使相关企业带动一些传统生产厂商的转型。

  加强BIM和RFID技术的使用,许多企业做传统现浇建筑预算并未采用像BIM和RFID这样的新型软件,这不仅加大预算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也难以修改。加强企业人才对新型软件的学习与运用颇为重要。

  建立符合福建省的装配式建筑的数据库,提高预制构件标准化水平,实现预制构件的通用性,增加装配式的结构与内部装饰形式,使装配式建筑结构与装饰的多样化。

  4.3 经济方面

  如今福建省房价持续上升,很大一部分是材料价格只增不减,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材料造价以及人工费用应该透明公开化,能达到更好的对于预构件厂家的控价,就不会存在商家漫天标价,建筑成本居高不下。各个城市也应该结合各个城市的自身实际,加速建立预制构件价格公开机制,完善的价格体系。改变企业只注重眼前不注重长远的价值观,要让企业认知到虽然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和材料费高于传统现浇式建筑,当下是在向节能减排的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的,而装配式建筑的各方面特性都是向这方面发展,而且装配式建筑对于后期维护与使用成本是远远低于现浇式建筑的。所以应该让企业转变态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长期经济效益,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概念。地方政府也在装配式建筑的建设项目上,金融、土地、税收和管理等诸多方而进行优惠。省内有关装配式建筑研究机构也可在关键技术领域,深入研究,通过技术的创新,研发出降低工程成本的新工艺新材料。

  4.4 实施人才队伍方面

  学校是传授知识最好的媒介,学生是学习知识最快的人群。在已有开设土建类专业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开设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专业或相关课程,同时加入BIM等相关软件的课程,可以培养出有利于新型建筑发展的人才。[5]除目前政策已支持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院校开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研究外,应该鼓励已经开设土建类专业的相关院校都要开设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课程。

  参考文献

  [1]刘晓晨, 王鑫, 李洪涛, 郑卫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8 (8) :4~7.
  [2]全国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及发展动态[J].中国勘察设计, 2017 (9) :54~56.
  [3]骆文进, 王丽英, 刘于刚.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 2018 (12) :202~203.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原文出处:林玮杰,谢信永.福建省装配式建筑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190-19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工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