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已普遍出现产能过剩,库存闲置的问题。保持适当的库存持有量,能够使企业在节约存储费用的同时,保证生产计划的稳步进行;促使企业按时甚至提前交货,避免库存不足或供货不及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改善企业的服务质量,使其在行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制造业企业亟需改善库存管理。文章分析了当前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方法,希望能为制造业企业提升库存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 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
存货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企业必须加强存货管理。存货太多可能会造成资金、场地及人员的占用,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存货不足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导致产品不能如期交货,影响企业的信誉,使企业失去市场份额。因此,企业在保证不影响产品交货的同时,对库存持有量进行有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的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具体来讲,制造业企业的存货包括各类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等。存货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制造业企业加强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
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供应正常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成本降到最低,让企业库存持有量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既不会由于库存持有量的不足影响企业日常的生产及销售,也不会因为库存持有量过大造成存货的大量积压而影响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企业想要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就应当加强企业的库存管理。通过实施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存货资金占用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另外,企业的存货管理是否规范,存货的分类是否准确,账账、账物是否一致,存货出入库统计是否精准,相关单据是否能及时传递给财务部门核算,均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公司的产品成本分析与生产作业流程分析及产品成本的核算准确性,最终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定价及企业的销售利润。
二、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管理层一般比较注重销售环节,因为销售对利润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但往往会忽视库存管理,导致制度设计不够完善,一些制度无法有效落实。库存管理制度设置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存货采购环节、库存管理控制环节及库存管理人员岗位设置环节。
第一,存货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询价、比价、定价机制,造成采购成本增加,企业没有科学计算每次的采购量与采购供应时间,造成存货过多或过少,过少或者采购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停产,不能按时交货,造成客户的流失。进货过多,会造成存货的积压,导致存货资金占用成本及仓库场地的增加,进而影响最终的产品成本。
第二,库存管理控制环节制度不完善,从原材料的采购入库到产成品最终销售出库,均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会造成存货账实不相符,产成品成本核算归类不准确,导致产品的定价不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管理控制环节制度不完善还有可能造成存货采购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舞弊风险。
第三,库存管理人员岗位设置不完善,未设置各岗位的具体分工职责,库存管理涉及到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如果职责分工不清,出现问题就会互相推诿,会增加企业存货损失的风险。而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从存货的采购、验收、入库都是由一人经办,没有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不能实现相互监督,相互牵制,容易造成舞弊。
(二)库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库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库存缺乏合理的分类管理,所有的库存实行统一管理,没有重点库存重点管理,盘点次数也都一样,这样容易造成对重点库存管理不够,而这部分存货往往价值高,对企业的成本影响较大。采购的存货入库把关不严,容易造成舞弊。原材料的领用分类不准确,造成产品的成本归类不准确,导致产品成本计算有误,影响企业的产品定价。
(三)库存现场管理不到位
制造业企业受资金的限制,仓库建筑面积通常不大,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存货日益增多,原有的仓库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的分类堆放,导致仓库存货堆放不合理,没有科学的分类,现场标识不清,没有定期检查,管理措施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
(四)库存信息不能共享
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薄弱,并没有利用信息化带来的管理便利。制造业企业一般拥有多个仓库,但由于各仓库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因此各仓库人员只知道自己仓库的存货情况,容易造成重复购买,有时购买的产品甚至为其他仓库的积压产品,造成总体成本增加。有些制造业企业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记账阶段,存货规格多,进出数量多,因工作量大,手工记账数据更新不及时,造成实际存货最新数据不能与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共享信息,从而不能开展相应的生产计划,造成企业生产面临许多问题,如原材料不能及时购入等,造成生产中断,产成品不能及时入库,订单不能按时交货等问题。
三、完善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一)完善库存管理制度
有效的存货管理能降低企业成本,加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层必须重视存货管理,制订适合企业自身的库存管理制度。
1. 完善存货采购管理制度,合理制订采购计划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制定各种存货的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考虑货物的到货时间,每次的采购进货成本,制定最佳的进货批量。当存货低于最低库存持有量的时候,仓库管理人员要及时上报给采购部门,采购人员填写请购单经部门领导审核,再由公司领导审批,方可采购。采购必须采用询价的方式,对供应商进行多方比较,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做好对合格供应商的考察工作,确保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产品质量、供货时间能达到企业的要求。通过询价比对,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企业要从采购环节开始,控制存货的质量与成本。
2. 完善库存管控环节相关制度
企业必须按照存货管理制度要求办理出入库,加强内部控制,减少存货的浪费现象。原材料的入库由仓库管理人员凭采购人员的采购订单、请购单和供应商的送货单或发票按品种、规格、数量与供应商当场核对后,进入待检区,由质检部门人员负责质量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原材料出库时,仓库管理人员按生产部门领料单上的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与领料人当面点清。领料单必须正确注明材料的用途,材料必须严格按照领料单上的用途使用,如有变更,应及时通知仓库管理人员更正,避免造成财务部门成本分类不准确的问题。财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对各种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避免舞弊的发生。
3. 明确库存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库存管理人员应及时、准确记录发生的每笔业务,及时更新库存管理系统,做到账实相符。物料的验收和保管与采购应分离,审批发料人员与存货保管人员应分离。制定奖罚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加强对员工必要的制约和监督,提高执行力度。
(二)提高库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在库存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的配置方面,应该聘请具备相关专业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提升管理人员对最新库存管理思想和手段的掌握程度。库存要合理的分类管理,重点物资应该重点管理,可以实行ABC物料管理法,A类物料为价值高、品种少的物料,应当重点管理控制。B类物料为价值较高、品种较少的物料,应当适当重点管理控制。C类物料为价值较低、品种多的物料,常规管理控制即可。原材料的领用要根据领料单上的用途进行分类归集,月末在产品应该进行统计。
(三)加强库存现场管理
存货必须实行编码管理,以增强存货资料的正确性,提高存货管理的工作效率。物资的堆放要科学、合理,物资要统一使用公司标识牌,注明物资的名称、品种、数量、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仓库员应当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对物资的生产日期、保质日期进行全面整理。另外由于设备的不断升级改造与生产流程的变更,产品的更新换代,一些老产品会被淘汰,要将这些产品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使其能及时妥当地处理闲置存货,以在提高存货周转率的同时,减少资金的占用。管理人员要定期盘点物资,做到账实相符。
(四)加强库存信息共享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库存管理信息化技术,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和经营特点,建立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平台。物资在办理出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要及时录入相关数据,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进一步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并实时动态反应库存信息,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通过共享库存管理信息平台,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查询相关的库存信息,制订后续的采购和生产经营计划,以及安排财务部门的审核工作。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库存管理信息平台加强与企业外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使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更加快速方便,从而形成一个高效完整的供销管理系统。
四、结语
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制造业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提高市场份额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必须加强库存管理。目前多数企业存在不重视库存管理,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库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库存管理现场管控不到位等问题,造成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必须清楚意识到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对库存管理的重视程度,制订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库存管理制度,加强库存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绍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20(10):124-125.
[2]贾改兰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 2019(10):87-88.
[3]王曦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J]纳税,2020(08)-:121-122.
大家知道,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虽然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一个突出表现是制造业品牌建设大大落后于制造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显示,2014年以前,我国的彩电、空调以及大部分小家电的产量均超过全球总产量的70%,销量稳居全球第一。然而,美国《财富》显示,2013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我国的95家企业(含台湾)榜上有名,其中能源和金融企业居多,制...